【感謝宋都城和獨孤求對兒的打賞~】
【推薦一部架空小說,作者扁舟散發,作品名《霸血枭圖》,簡介:男人流血不流淚,鐵鑄筋骨不下跪,擡頭九霄風雲動,腳踏九州山河碎。詩一樣的悲歌,酒一樣的醉人。且戀最美的人,飲最烈的酒,霸業皇圖,枭血河山,且與我重鑄九州,鼎立乾坤!】
開封涼城客棧,昨夜星辰昨夜風,凋敝了一夜的心。
楊濛在客棧之内爲萬松準備出征的東西,鎖子甲、護膝,護心鏡,趁手的兵器等。而趙德昭先前擔心萬松的安危,因爲他深深地知道此次西征蜀國剛開始的時候并不是那麽地順利,而是一波三折,而是經過長達好幾個的時間才從蜀國手中奪回秦鳳等四州之地。
而眼下自己也不能出入行伍之中,今年尚且六歲,畢竟自己的年齡擺在那裏,所以隻能借助長春堂的背後勢力來幕後操作這一切。趙德昭就告訴自己的義兄萬事小心,除此之外,趙德昭還要打算暗中培養起自己的勢力。
所以當晚他覺得要去規劃一下城外孩童的教育問題。
前段日子剛好要去城外如家那邊,趙德昭一早就奔去那邊兒,車提馬快,這段時間剛好自己的祖父從其他的地方購買了一匹馬兒,雖然不是非常健壯,但還是能算得過去了。
趙德昭、李源昌來到城外,見到田地裏,百姓都在耕種着。剛長到腳踝的稻子,成片長着,老百姓正在地頭插着秧兒,自家的小兒都光着屁股在田地上面追逐嬉鬧,濺起一身泥土。
百姓見到趙德昭走了過來,就停下手中的活兒,跟趙德昭絮絮叨叨個沒完,基本上都是一些家裏頭的瑣事兒。自從去年來到開封,趙德昭幫助他們在這裏成了家,老百姓自然感激涕零,都當趙德昭是個活神仙。
趙德昭也對這些百姓非常的上心,去年這些百姓依靠賣肥皂收入了不少,後來田裏的稻谷、麥子收割了,家裏頭實實在在地過了一個豐收的新年。
今天趙德昭來此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老百姓吃的,當然還有其他的事情。
這些日子他在莊子裏看到百姓家的小孩子都呆在家中,這樣子确實不太好,也是一筆教育的資源。所以就打算去請教幾個教書先生來給他們上課。
不過後來趙德昭仔細想想,教育孩子要從孩子拽起,自己在後世也曾經呆過。著名的鄧爺爺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作爲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就必須要在教育的培養下茁壯成長。
而趙德昭見到這些孩子都在嬉戲玩鬧,若是這麽下去,對孩子的成長不好,而且趙德昭打算自己培養一批人才,将來對自己的人才培養和需要,對大宋未來的發展也有好處。
趙德昭冥思苦想,決定從後世課文裏借鑒一下有益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于是就在前一夜的晚上,歸去趙府,在書房内寫下了教育的規劃。
首先趙德昭要制定的就是教育的方向,因爲都是幼兒,所以難度基本都是簡單的。比如一些《千字文》、《三字經》、《論語》等,當然還有阿拉伯數字和算數。
鑒于這些小家夥兒都是從沒上過學的,所以趙德昭忽然别出心裁地把漢語拼音都拿過來了。又鼓搗出黑闆和粉筆,然後派了些仆人購買了一些筆墨紙硯,吩咐泥瓦匠在如家裏面單獨見了一所書屋,上面寫着三味書屋。本來趙德昭想寫上個幼稚園,可是他覺得不夠霸氣,就順手拈來,把三味書屋順帶過來了。
今日趙德昭來此一是爲了看看三味書屋建立得如何,而是爲了跟這些百姓說一下,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這些百姓聽說趙德昭是爲了他們的孩子過來的,心裏頭十分激動,因爲在古代戰亂頻繁的日子裏,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四處逃難,吃都吃不飽,餓死是一件極其普通的事情。
若非在去開封的路上遇見了會醫術的劉翰和在開封城中給他們解決生活問題的趙德昭,恐怕他們早就淪爲東京城頭的乞丐了,最不濟的是自己可能餓死在某一條街巷尾,被扔去亂葬崗喂狗了。
老百姓自然感激,如今他們的孩子能夠受教育了,這在古代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爲在古代,老百姓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讀不起書的,因爲讀書的基本上都是家庭十分豐裕的地主官宦之家,而他們的孩子今後都是開科取士的秀才或是其他的。
若是家中的子孫日後高中,整個祖墳恐怕都要冒煙了。
這些百姓都記着趙德昭的好,趙德昭就對他們說,若是日後他們的孩子有所成就就是他最好的報答。
所以這些百姓二話不說,就當這個全是報答了趙德昭的恩情。
經過趙德昭的指點,三味書屋終于是建立起來了。
一間屋子雖然不大,但是内裏的設施還是挺齊全的,基本上都是仿照後世教室的布局,此外趙德昭還找了兩個開封城有名的教書先生。
三味書屋中間是一所寬敞的教室,在教室的門楹之上,一對聯懸挂在左右兩邊,曰:“納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顯高才”。中間教室的正堂之上懸挂着的一幅孔聖人的挂像,,其下即爲黑闆和教書先生的講台,桌子之上碼着整齊地書籍,還有趙德昭新研制出來的粉筆。在講台下方,一副副桌子椅子闆凳兒。
那些老百姓,已經随同趙德昭身邊的李源昌等人都驚呆了,他們從未看到過這麽别緻的書房。李源昌不住地點點頭,直誇自家的少郎君奇思妙想。
既然書屋已經建成,一律學堂的制度都應該建立起來,所以趙德昭親自根據當時這個社會制定了适合曆史發展紀律。
趙德昭如今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讓那些孩子都去學堂讀書,而趙家的家裏人剛開始也非常不解,爲何趙德昭一再幫助那些百姓,不過杜氏喜佛,就說自己的孫子做得很對,所以在趙家老祖母的支持下,能夠減少很多阻力。
後來趙德昭就想讓趙匡美和月娘都去學堂學習,拗不住趙德昭的熱情,二人都不好意思地坐旁聽去了。
按照舊時習俗,任何開張的新事物都要一番熱熱鬧鬧的慶祝,方可開業。幾日之後,趙德昭擇了一個良辰時日,三味書屋終于開了起來。
當天下午,趙德昭就讓那些孩子入了學。
發放了一些書籍,和筆墨紙硯,第二日才正式開始上學。那些孩子正處于好奇的年齡,而且都是住在附近的一些百姓,所以彼此之間都很熟悉,而且對于上學這件事情,聽家裏的爹娘爺奶說起,那是臉上非常光榮的事情,并且這學堂之中又許多自己未曾見到過的事物。
終于到了上學的日子,今天的第一堂課,趙德昭先讓他們講了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
這些孩子不知道甚麽是理想,一個個都瞪着眼睛看着趙德昭,趙德昭跟他們的年紀差不多大,可以打成一片,這時候他就說比如将來當個官,或是其他的。
這時候其中一個孩子就出來了,他說道:“狗子,将來要吃很多的東西。”
下面的一些孩子聽到了,有的就笑了起來,還有的羨慕地看着狗子。
“我長大後要娶個媳婦,生個娃。”說這話的孩子就是經常聽自己的爹娘唠嗑的。
還有的孩子此刻在課堂之上已經說開了嘴。
不過在課堂之上隻有一個孩子耷拉着頭,靠着課桌,聽着周圍孩子的理想,自己的爹娘都在淮河旱災之時死了,幸虧當時被一個好心的大娘收養了,要不是如此,估計自己早就餓死了。
這時候趙德昭注意到那個孩子,然後也沒說甚麽,就讓那些孩子暫時都不要說話了。課堂之上一下子就靜了下來,孩子都看着爹娘口中跟自己差不多的恩人,全都閉上了嘴巴。
趙德昭聽說了他們的理想也沒說甚麽,然後就讓大家攤開課本,跟他學了一個拼音字母“a”,小孩子見到這個奇奇怪怪的符号,而後啊的一聲張開了嘴巴,跟着念了起來。
“o”,接着教了第二個字母,因爲是初學者,所以今天隻教了幾個,明日繼續學習。
等到學堂下課之時,趙德昭就走到那個孩子的跟前,問道:“小兄弟,今日爲何悶悶不樂?”
那個孩子見到是教自己的先生,而且還是個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想起往事,他就哇哇大哭:“俺爹爹和娘都死了……俺……”
趙德昭從這個孩子斷斷續續的話中,聽到了孩子爹娘死了的消息,心中非常難過,他安慰道:“小兄弟,節哀順變,你也不希望你爹娘在天之靈不安的,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
後來趙德昭從孩子的養母那兒知道孩子悲慘的身世。
今日一天下來,趙德昭已經渾身酥軟了,改日等交給他們拼音和簡單的算數,就開始交給他們其他的了。
按照後世的計劃進度,這些孩子都學會了拼音和加減,随後就是乘法口訣表。
……
一個月過去了,此刻周國大軍已經出發到了秦州不遠處的一處山谷地帶,此爲秦國故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