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流寇的戰鬥,按照鄭勳睿的布置展開了,與其說是朝廷大軍打擊流寇,還不如說是維持四川各地的穩定,流寇已經被壓縮在四川的夔州府和重慶府之間的山區,活動的空間不大,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主要是在忠州一帶防禦流寇,兼顧順慶府,鄭家軍主要是在夔州一帶防禦流寇,湖廣巡撫則是在四川和湖廣交接的諸多地方部署好警戒。
應該說這個安排,将流寇壓縮在狹小的範圍之内,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被封堵,想要大規模的撤離,難度是非常之大的,加之這次負責堵截流寇的分别是鄭家軍、天雄軍和白杆兵,戰鬥力都是不弱的,流寇遇見之後,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流寇被壓縮在雲陽、萬縣以及梁山一帶狹長的區域内,朝廷大軍并沒有下狠手圍剿,隻是在外圍制造一些聲勢,真正的進攻很少,唯一承擔進攻任務的是白杆兵,也因爲承擔了兼顧順慶府的職責,不可能抽調很多的兵力進攻流寇。
秦良玉和馬祥麟等人不是很明白鄭勳睿的作戰部署,不過命令必須要執行,這對于習慣于猛沖猛打的秦良玉等人來說,還是有些難受和想不通的。
鄭勳睿不會改變自身的意見,他暫時不會對李自成和張獻忠大規模的動手,他在等着流寇的内讧,等着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的沖突,若是朝廷大軍加緊進攻流寇,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巨大的危險面前,怕是會緊緊抱成一團,迸發出來不一般的戰鬥,可是朝廷大軍的進攻一旦放緩了,流寇暫時感覺不到危險。那麽内部事物就上升至第一位了。
鄭勳睿也和蘇從軍專門交談過,蘇從軍以前在闖王高迎祥的麾下,對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都是了解的,他也同意鄭勳睿的分析,認爲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人都有霸氣,相互之間是不會服氣的。加之能夠起到協調作用的老回回已經被斬殺,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的矛盾是肯定會爆發的,等到那個時候,大軍再行圍剿,會取得重大勝利。
還有一點鄭勳睿也是有信心的,那就是雲陽、萬縣和梁山一帶,山大人稀,住戶本就不多,糧草有限。張獻忠麾下的大軍,籌集糧草會遭遇到巨大的苦難,以前鄭家軍沒有進入四川的時候,張獻忠的活動範圍很廣,能夠千裏奔襲籌集糧草,如今不可能了,而且李自成和張獻忠會和之後,也讓張獻忠知道了鄭家軍負責剿滅流寇。以前的慘痛經曆,以及老回回被徹底殲滅的事例。讓張獻忠絕不敢輕舉妄動。
夔州府道路艱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明朝這麽多年過去,蜀道難的境況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道路難行。這對于鄭家軍是很大的考驗,畢竟絕大部分的鄭家軍都是騎兵,但是對于流寇同樣是巨大的難題,張獻忠和李自成都是陝西人,不一定能夠徹底适應川蜀險峻的道路。張獻忠率領的流寇數量不少,可每次交戰都敗給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大概就是不熟悉地形和山地作戰的緣故。
鄭勳睿有着自身的判斷,盡管說斥候搜集到的情報,以及秦良玉等人提供的情報,表明張獻忠麾下的流寇達到了六萬人之多,可鄭勳睿不相信,想要在雲陽、萬縣和梁山一帶養活六萬大軍,這可不是一般的能力,除非流寇能夠自力更生,張獻忠在四川這麽長的時間,損失一定是不小的,隻不過外界沒有掌握到具體的情報,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流寇隊伍之中,肯定有大量的人員逃走,加之張獻忠脾氣暴躁,難以容人,出現這等情況的可能性更大。
鄭勳睿認爲,張獻忠麾下能夠有三萬左右的流寇,就是頂天的數據了,而且就算是三萬人,張獻忠都難以維系,他找不到那麽多的糧草。
所有的作戰部署,鄭家軍、天雄軍和白杆兵都必須要遵守,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至于說這裏面的理由,鄭勳睿不會特意去解釋,說多了沒有用,等着事實說話是最好的方式,雖說這樣做,剿滅流寇的時間會延長,六月份之前徹底剿滅流寇變得不可能,但鄭勳睿本就沒有打算在六月份之前完成剿滅流寇的任務。
一切都按照鄭勳睿的部署展開,四川境内很是平穩,沒有因爲鄭家軍的進入,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四月二十日,朝廷的邸報和暗線的消息同時抵達夔州府城。
看到了朝廷的邸報和暗線送來的情報,鄭勳睿将自己關在房間裏面,足足有一天的時間。
邸報上面說到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後金皇太極于四月十一日在沈陽稱帝,定都沈陽,改元崇德,以崇祯九年爲崇德元年,改國号金爲大清,改族名爲滿洲。
第二件事情是順天府尹姚希孟因病于四月初四在京城病逝。
暗線的情報說的更加詳細,側重于後金鞑子建國的事宜,皇太極四月十一宣布稱帝,建立大清國,四月十五開始冊封親王、郡王等等,四月十八日冊封投降的漢人。
被冊封爲爲親王的一共有五人,分别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衮、肅親王豪格、成親王嶽托,被冊封爲郡王的一共有三人,分别是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铎、穎郡王阿達禮,其餘貝勒貝子人數就不少了,不過和親王和郡王畢竟起來,失色很多。
讓所有人都感覺到驚起的是,皇太極冊封了投降的漢人爲王。
孔有德被冊封爲恭順王,耿仲明被冊封爲懷順王,尚可喜被冊封爲智順王。
這封在一般人看來沒有什麽了不起的情報,卻讓鄭勳睿大驚失色,他不願意讓人看見自己的失态,故而将自己關在了屋裏足足一天的時間,就連徐望華都不能夠打擾。
後金建國意味着什麽,穿越的鄭勳睿是非常清楚的,盡管他創建了強悍的鄭家軍,而且這些年以來,鄭家軍所向披靡,打的流寇魂飛魄散,荥陽大會十三家流寇首領,其中十家的首領被鄭家軍生擒或者是斬殺,隻剩下了李自成、張獻忠和順天王三人,流寇的勢力也得到了全面的遏制,可以說最多一年左右的時間,鄭家軍就可以徹底剿滅流寇了。
偏偏這個時候,後金冒出來了。
鄭勳睿知道,鄭家軍最爲強悍的對手,還是後金鞑子。
從兵力上的對比來說,後金鞑子強悍很多,其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以上,包括滿八旗、蒙古左右營和漢兵,其中滿八旗的戰鬥力異常強悍,絕不會輸于鄭家軍。
從這個現實情況來說,鄭家軍承擔的責任是異常重大的。
攘外必先安内,這個道理并不是錯誤的,内部都不能夠安甯,怎麽可能全力對外,流寇就是大明朝廷最大的内部隐患,而且朝廷每次剿滅流寇到關鍵時刻,後金鞑子就會乘虛而入,讓朝廷無法全身心的剿滅流寇,必須抽調兵力對付後金鞑子,護衛京師,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面,導緻了流寇的不斷壯大。
如今大明就要面對這個問題了。
熟悉曆史的鄭勳睿清楚,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後金鞑子就要大肆入關劫掠,而這一次的劫掠,給京畿和山東一帶造成了慘重的損失,後金鞑子燒殺劫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是千裏無人煙,老百姓承受了慘痛的折磨,遺憾的是,朝廷的各路大軍,根本不敢和流寇有所對決,隻能夠是遠遠的躲避。
鄭家軍正在四川剿滅流寇,如此關鍵時刻,是繼續留在四川,還是前往北直隸,抗擊後金鞑子,這是鄭勳睿必須要做出的選擇,而且他可以肯定,朝廷一定會下達敕書的,要求鄭家軍進京勤王。
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留在四川是最好的選擇,就讓後金鞑子肆掠,如此對朝廷的打擊是沉重的,也讓鄭家軍的作用更加的凸顯,可是任由後金鞑子肆掠,吃虧的還是百姓,穿越的鄭勳睿是不忍心看見此等慘狀出現的,再說鄭家軍必須要和後金鞑子作戰,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磨砺,爲将來一定會出現的決戰做好準備。
可是參與到攻擊後金鞑子,那就必定會影響到剿滅流寇的事宜。
天雄軍和白杆兵的戰鬥力的确是不錯的,可惜沒有徹底剿滅流寇的能力,經過這些年的戰鬥,鄭勳睿早就明白了,想要徹底剿滅流寇,還是需要鄭家軍出擊,流寇對鄭家軍的恐懼,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不管在什麽樣的情況之下,隻要鄭家軍出擊,流寇必然遭遇到慘敗,他們面對鄭家軍,已經失去了戰鬥的**。
鄭勳睿的思考很是痛苦,他無法加快剿滅流寇的步伐,夔州府一帶的地形太過于特殊,山川河流太多,無法大規模作戰,再說鄭家軍需要熟悉這裏的地形,等到真正熟悉地形之後,恐怕鄭家軍馬上就要前往北直隸對抗後金鞑子了。
難道是老天不想滅亡流寇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