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善道人引路之下,張禦與他一同來到了宮觀之中,此宮外觀猶如仙鶴引頸高亢,翩跹起舞,而到了裏面,則是明堂敞亮,湖色天光,皆映其中,玉石地闆上,一時流蕩着漾漾波光。
兩人一直走入正殿之中,到了一處刻有蟬翼紋的玉台之前方才停下。
明善道人道:“道友既來求道,我當先在此爲道友造冊錄名,然後再帶道友前去拜見玄首。”
他從台上拿起一柄拂塵,輕輕一掃,又道:“道友若有玄玉,放置其上便可,若無,有過往名冊也可。”
說完後,他稍稍退後兩步,把玉台讓給了張禦。
張禦擡袖起來,将玄玉拿出,走上幾步,就将玄玉擺在了玉台之上,隻是呼吸之間,上面就放出了陣陣明光, 而玄玉之中也是有一道光芒随之映現。
稍候片刻, 光芒收歇。
明善道人示意張禦取回玄玉,他走上前去,這上面本來當是有張禦過去經曆簡述的,不過此刻上面卻不見多餘文字, 隻是見到一個章印。
他辨了一辨, 露出訝異之色,回頭道:“張道友還曾任過玄首?”
張禦道:“隻是代玄首罷了。”
明善道人笑道:“道友自謙了, 如今與各洲與玉京來往不便, 規矩與六十年前有所不同,各玄府的玄首也不似以往那般定然需要往返調任了。”
他思索了一下, 道:“既然道友曾爲一府玄首, 那道友之過往,非我可以評議處置,我當入内通禀玄首, 還請道友在此稍候。”
他打一個稽首,就沿着偏廊往裏走去。
張禦在此等了差不多有一刻,一名役從走過來,躬身道:“張玄修,玄首吩咐我來喚你,請随在下來。”
張禦道一聲勞煩, 就跟着那役從沿着走廊出去, 轉到了一處殿閣之中,這裏空空蕩蕩, 可以倒映人影的地闆之上,除了玉色的薄幔飄蕩之外,就别無他物了。
忽然, 他若所覺,擡頭看去, 就見前方一團氤氲氣霧湧動, 而後一個虛實不定的身影浮現在了那裏, 看去是一個負手而立的道人, 其人道:“你是就是張禦?”
張禦道:“正是。”
那道人言道:“我聽明善說了,你來我處是爲求道修業, 傳法玄柱就在殿外,你要學什麽,自去看便是,我這裏沒有那麽多規矩, 檢正司之事不用去理會, 既然在我這裏造冊, 那麽便是我青陽玄府之人,他們不敢爲難你。”
張禦擡手一禮, 道:“玄首,我自海外東庭而來, 一起到來的,還有不少玄府弟子,他們當是不願過檢正司采血那一關的,如今恐怕還困在海上, 未知玄首可能幫襯一二?”
那道人言道:“此事簡單,明善。”
“在!”
明善道人自外走了進來, 恭聲道:“玄首請吩咐。”
那道人言道:“你把這些東庭玄府來的修士都是按名姓錄冊, 然而往啓州揚東郡去一趟, 把他們接出來就是了。”
明善道人微微躬身, 言道:“弟子明白。”
那道人交代完後, 就不再多說什麽,随着殿上那氤氲氣霧一斂,那虛影也倏忽消散不見了。
明善道人對着張禦道:“張道友,玄首已然走了。”
張禦道:“下來之事,就要勞煩道友了。”
明善道人笑道:“玄首關照的事,我自是會做好,道友不必言謝。還請張道友拟一份名冊予我,我還需爲他們登名造冊。”
張禦點了下頭,等到役從将筆墨紙硯送至,他提筆起來,把範瀾、齊武以及此來一衆弟子的名姓寫了上去, 随後想了想,又把桃定符、英颛兩人的名姓也是添上。
在青陽上洲到處都有關口和查驗, 還有檢正司這等署司,修士有一個妥善的身份告冊還是有必要的,若無此物,除非去到洲陸之外, 不然是寸步難行。
明善道人把紙拿過,也不細看,直接收攏在了袖中,道:“稍候我當去接東庭玄府諸位道友,我先帶道友前往認下玄柱所在。”
張禦跟随他出得殿閣,直接來到後殿某一處廣場之上,這裏矗立有一根三丈高下,丈許來寬的敦實玉柱,柱身通透明亮,内中似有雲霧飄繞,表面散發着陣陣柔和玉光。
他看了幾眼,發現這玄柱倒有點像兩枚玄玉拼合之狀,再結合方才那位玄首所言,不難猜出這應該就是青陽玄府用于傳法的玄玉了。
隻是如此巨大,倒是未曾想到。
明善道人道:“我觀張道友,内外皆明,當是已觀讀到了闡真之章,這根玄柱之上記有我青陽玄府之中所有第三章書的章印,記有一百四十四枚,還有六十四篇章法,另有荒古篇、玄異篇、精奇篇觀想圖共計三百副,道友小心自觀便可。”
張禦一聽,心中有些訝異,問道:“道友,這玄柱莫非就這般任人觀看麽?”
明善道人笑道:“我青陽玄府不同,并不敝帚自珍,隻要是入我玄府之人,這些章印章法可任憑觀看。”
張禦卻覺得事情沒有那麽簡單,而且對于一個建立了至少兩百餘年的玄府來說,這些章印似乎也稍稍少了些,他思索了一下,問道:“敢問道友,玄柱裏藏納的這些章印,俱是何時所落?”
明善道人看他一眼,笑道:“這根玄柱是五十八年前玄首在此落下的,不過自此之後,再未添過一印,增過一法,多過一圖。”
張禦眸光微動,這也就是說,這近六十年來的玄府章印并不在此,卻不知道這是什麽原因。
他回想了一下,方才那位玄首給他的感覺,并不像是一玄修,而像是一位真修。
不過玄府也從來沒說定要讓玄修來掌權,隻是真修一般不太愛理事罷了,可總有一些人是例外的,所以也不算太奇怪。
隻是這位玄首的作爲,看起來似也是偏向于真修那一套,我不會和你多解釋什麽,東西給你了,自己去學,自己去看,能不能修成全在你自己,也與我無關。
可他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麽簡單,一定還有更深層次的緣由。
明善道人一定是清楚的,不過他能感覺出來,其人雖然說話客氣,看似親切溫和,可實際上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疏離隔閡,其人不言,那一定時不願說,所以問也無用。
他心下一轉念,道:“不知府中可有典冊收藏麽?”
明善道人道:“張道友是問前人道冊麽?倒是有一些,不過都是六十年前的了,自玄首執掌青陽玄府後,就免了這些繁瑣的東西了,那些東西另有放置之地,不過離此不遠,道友欲觀,我引道友前往。”
張禦擡手一禮,道:“那就勞煩了。”
玄柱就在這裏,也跑不掉,所以他并不急着看。
反而前人所留下的記載,那裏面既有前人的經驗,也有私下的總結和心得,記載的詳細一些的,等若是将自己的修行經曆展現于他人眼前,是非常值得一觀的。
在前往那處的路上,張禦問道:“明善道友,冒昧一問,我等一路過來之時,卻未曾見到幾位道友,不知玄府中的諸位道友又在哪裏修行?”
明善道人道:“我青陽玄府來去自如,并無什麽規矩,各位道友想做什麽便做什麽,哪怕去軍府任職都是可以,在外隻要遵守律令就好,所以沒有幾位道友常駐玄府。”
這時他看了看張禦,笑道:“道友可是想尋人印正道法麽?”
張禦道:“是有此意。”
明善道人言道:“嗯,此事容易的很,道友隻需将貼書送去府内治道殿中,若有他人願意與道友論法,自會邀道友前去印證。”
兩人邊走邊談,幾句話的功夫,就來到了一處偏僻殿閣之内。
明善道人推開其中一間樓門,指着裏面擺滿了經卷的書架道:“自青陽玄府立成後,至今已有兩百餘年,除了前一百年錄本送到了玄廷之中存放,後來百餘年的前人記錄都在此地,不過隻及闡真之章,道友可在此慢慢翻覽。”
張禦執禮謝過,待明善道人離去之後,坐了下來,開始仔細翻閱前人典籍,這一下卻是沉浸進去,一連兩天不曾從這裏出去。
到了第三天,有一名役從找來,對他言道:“張師叔,有一位師叔欲尋人印證道法,明善老師走前曾關照過,此事可先來問一問張師叔,不知是師叔否方便?若是無暇,弟子也可去推了。”
張禦想了想,站了起來,将卷冊放歸原位,道:“還請帶路。”
那弟子打個躬,随後便在前引路,在走廊之中轉來步去,來到了一處金石所築的大殿之内,裏面坐着一名肩寬背厚,高大雄健的披發修士,其身着百棱道衣,衣袍裹緊了身軀,渾身滿溢着力量感。
役從打個躬身,就退出去了。
那名披發修士見到張禦,他一皺眉,道:“道友是近日從都護府歸來的?”
張禦道:“正是。”
披發修士修士頓時流露出了失望之色,搖頭道:“那這一場印證便算了吧。”他站了起來,似欲離開。
張禦身上的心光此時微微升騰起來,大殿之内頓有一片光亮灑開,他道:“道友何不一試呢?”
那修士腳步一頓,看了他兩眼,面色變得認真了些許,點頭道:“也好。”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