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的相關資料


基本招式

八極拳發力剛猛,有頂、抱、單、提、胯、纏六種發力方法。八極拳法講**步。除馬、弓、虛、盤五種基本步法外,還有闖步、拖拉步、盤提步、跟提步等。腿法有搓提、彈腿、側蹬、三掙提、蹁踹等。其手型體現雲、羅、提、按、刁、扣、纏、粘(沾、粘、連、随、叼、摟、鎖、扣)八大手型之運用。八極拳法之傳人,借純陽九宮劍之劍規爲門規。門規爲八要:一要心術正,二要膽氣重,三要耳目靈,四要手足捷,五要身法便,六要力量充,七要精神旺,八要儒雅性。

八極拳法之拳械套路主要有:八極架、八極拳、六大開、八大招、四郎寬拳、六肘頭、太宗拳、太祖拳、華拳、飛虎拳、春秋刀、提柳刀、**大槍、**花槍、行者棒、八棍頭、純陽九宮劍等。拳械套路,可單練,亦可對練。

八極拳以六大開、八大招爲技術核心,套路有八極小架、八極拳(亦稱“八極對接”)、六肘頭、剛功八極、八極新架、八極雙軟等。器械以陸合大槍、對紮大陸合爲主:其勁道講求崩、撼、突、擊、挨、戳、擠、靠、以及撞靠勁、纏捆勁等。特點爲動作簡潔、長短相兼、發勁迅猛、撞靠捆跌突出、肘法疊用、下盤穩固。

八極對接單練稱“八極拳”。全套四趟四十二勢。主要拳勢有理打頂肘、左右提打、端檔、托窗、轉環掌、大纏、小纏、挎塌、跪膝、撲面掌、落步砸等。

八極拳的步型以弓步、馬步爲主,步法以震腳闖步結合而成。

八極拳的腿法要求不宜過高,主要有彈、搓、掃、挂、崩、踢、咬、扇、截、蹬。

主要内容

一、金剛八勢(基本開門練法):撐錘(崩弓竄箭急)、降龍(五嶽朝天錐)、伏虎(**撲地錦)、劈山掌(劈山斧加鋼)、探馬掌(登山探馬準)、虎抱(圈攔虎抱急)、熊蹲(熊蹲硬靠擠)、鶴步推(鶴步推山穩)。

二、六大開六大開爲八極拳之絕技,意爲先開門,後進招,凡與敵交手均不離此術。六大開是頂、抱、單、提、挎、纏。練六大開以三靠三合爲要點招不離胯。

三、八極拳小架(同時可以配泥球耗軟架)。

四、練習八極拳時應先做好準備工作。習練時要先輕後重,先慢後快,同時舌抵上颚、發力時伴以哼哈之聲,以達内外合一,勁力完整之要求。其它部位的動作也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到全身上下協調一緻。

五、大小劈挂掌:練習八極拳必須輔練劈挂掌,剛柔相濟,力達四方。因此有“八極加劈挂、神鬼都害怕”之說。

六、輔助操練的有:摟樁、靠樁、頂弓掌闆、抽袋、跑磚等。

七、對練項目有:八極對接拳、八極對劈挂、八極對爪拳。

八、器械有:

1、**大槍、雙盤槍點(滑大杆子)、耗大槍架、子龍槍。

2、大**刀、小**刀、雪片刀、萬勝雙刀、攔馬撅(撲刀)、春秋大刀。

3、月霞劍、青萍劍。

4、震山棍(行者棒)。

其它有雙戟雙鈎、鴛鴦铽、雁翅镗等。

九、雙練器械有:對劈月霞劍、對盤**槍、單刀拐進槍、撲刀進槍、春秋刀對雙劍、三節棍對雙拐、梢子棍對槍

十、其它有易筋經、大架太極、羅漢拳等。

八極架:練八極拳者多從“八極架”入手,亦有人稱其爲“功架拳”、“小八極”或“小架子”,是八極拳的基本功,也是八極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簡單、易練,更具有很高的健身和實用價值。

約計27勢,每勢均是一獨立招式。招式不同,練法亦異。各勢按其用法直接使用,勢與勢間,勾挂連環,變化巧妙。此外,八極門中的著名招法——“八大招”,又稱“八招法”,也隐秘在八極架路中。是招,一經點撥、析解、試手,即可掌握。

六大開:指“頂、抱、擔、提、挎、纏”六種基本方法,是各種動作的母系。「頂」是上領、下沉、左頂、右拉四面八方勁發力的十字整力;「抱」是緊縮一團,枕戈待發,寓攻於防,防中有攻的技法;「擔」是以拳輪爲力點,由上往下的蓋、砸拳法;「提」是指腿法之變化;「挎」是彎臂短擊法和快摔法;「纏」有大小之分,小纏纏腕,大纏纏臂。拳譜中講述六大開:“一打頂肘左右翻,二打抱肘順步趕,提挎合練單揚打,順步腰身便是纏,翻身頂肘中堂立,打開神拳往後傳。”

八大招:(1)閻王三點手,(2)猛虎硬爬山,(3)迎門三不顧,(4)霸王硬折缰,(5)迎風朝陽掌,(6)左右硬開門,(7)黃莺雙抱爪,(8)立地通天炮。

編輯本段基本要領

十大要求

1)姿勢舒展(十字勁)

2)手腳相随(眼随手轉,拳腳齊發)

3)下盤穩固(腿不過裆,腳不離地,無蹿蹦、跳躍步法)

4)勁力短快

5)變化突然

6)擁搓代緩(纏絲勁和“擁搓”步法)

7)以氣吹力(吐氣發聲,以聲助勢,以氣催力)

8)剛柔相兼(以“四六”爲主,用“擁搓”步法)

9)陰陽頓挫

10)神形兼備

主要要領

勁力:講求崩、憾、突擊。崩,如山崩之勢;憾,如震撼山嶽;突擊,爲用法突然,動作幹脆。須貫通於肩、肘、拳、胯、膝、腳六個部位。發力瞬間要勁如崩弓,發如炸雷,勢動神随,疾如閃電。以剛勁爲主。

行氣:要求始于闾尾,發于項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氣要下沉,忌浮。

身法九要:(1)意正身直,(2)松肩氣下,(3)外方内圓,(4)含胸拔頂,(5)抖胯合腰,(6)手腳相合,(7)氣力貫通,(8)三盤連環,(9)意守丹田。

步法:不丁、不八、不弓、不馬,即用擁搓步跺碾步和翻身跺子。步法歌訣: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兩膝微下蹲,松胯易伫腰,兩肘配兩膝,八方任飄搖。還有"八極,八極,兩腳不離地"的說法。

技擊手法:講求寸截、寸拿、硬開硬打、挨。戳。擠、靠、崩、撼、突擊。口訣曰:一寸、二裹、三提、四挎、五戳、六摟、七硬、八摔。

八極拳技擊講究彼不動,我不動,彼若不動,我以引手誘敵發招,随即用崩開裹迸之法強開對方之門,貼身暴發,三盤連擊,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舉成功。

編輯本段八極歌訣

八極拳歌

頭要頂,頸要挺,身要直,胯要坐

動作幹脆,發力剛猛

挨、幫、擠、靠無處不到

八極拳訣

拳似流星眼似電,腰如蛇形腳如鑽;

闾尾中正神貫頂,剛柔圓活上下連;

體松内固神内斂,滿身輕俐頂頭懸;

陰陽虛實急變化,命意源泉在腰間。

練功歌訣

一練拙力如瘋魔,二練軟綿封、閉、撥,

三練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練自由架式懶龍卧,

五練心肝膽脾腎,六練筋骨皮肉合。

步法歌訣

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

兩膝微下蹲,松胯易擰腰,

兩肘配兩膝,八方任逍遙。

技擊歌訣

上打雲掠點提,中打挨戳擠靠,下打吃根埋根。

身不舍正門,腳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處。

貼身近發,三盤連擊。

編輯本段發力技術

中國傳統武術的每一個拳種,都有其獨具特點的技術體系,從而形成各拳種之間在風格特點上的明顯區别,其中發力技術是形成一個拳種極爲重要的因素,是拳種的立身之本。練拳不懂勁無疑于盲人摸象,即使刻苦修煉也難窺拳術之堂奧。鑒于此,本講拟從發力的角度去分析八極拳的勁力技術。

發力原理

八極拳的發力以“剛猛暴烈,崩撼突擊”“動如繃弓,發若炸雷”爲特色,從而有别于其它拳種。其勁法主要有十字勁、沉墜勁、纏絲勁等,但各種勁力之間又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聯系、互相兼容的整體。

1、八極拳發力技術的過程

拳諺雲:“動如繃弓,發若炸雷”,這是對八極拳發力過程的形象說法。“動如繃弓”是蓄勁的過程,意思是身體像拉開的弓一樣,蓄滿勁力,然後把渾身所蓄之勁傳遞到肢體而釋放出去。實際上用“身如弓,拳似箭”這種說法來形容八極拳的蓄勁發力過程則更加貼切。

“發若炸雷”則是描述八極拳發力瞬間的特征。其中包含兩個方面的含意,一是發力要突然、猛烈,使人猝不及防,要有摧枯拉朽的氣勢;二是發力要以人體爲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發出,任何方向都要有力的存在,就象炸彈在空中爆炸一樣。

八極拳的發力雖然剛猛暴烈,但在練習和應用時都講究“勁到頭發”,也就是通常練武術講的“寸勁”、“爆發力”,但八極拳所發出的是督透之勁,不是抖彈之勁。八極拳發力的全過程可分爲前期動作的運動過程(發力的準備過程)和發力過程,發力動作的運動過程要放松,要達到松而不懈、快而不僵的要求,以便在節省體力、理順筋脈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動作過程,當動作運行到指定位置時,再突然發力。所以八極拳的發力過程要領總結起來就是:發力前的過程要放松、要快速,快速到位,到位發力。這既是練習時的要求,也是應用時的要領。

發力特點

通過對八極拳勁力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八極拳發力的特點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勁整力猛、暴烈突然。由于八極拳的發力是整體發力,勁力是由人體内向外發出的,且各個部位高度協調,同時發動,充分激發了人體内的潛能,使之瞬間向外爆發出來,形成了八極拳勁力剛猛暴烈的特點。在實用時威力奇大,極具殺傷力,即使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招式也極具實效性。

二是勁力渾圓、攻防兼備。我們前面已經講到,八極拳的勁力是以人體爲中心向四處輻射發出,其中既有顯現的力,也有隐藏的力,可以說全身無處不藏力。有些方面看似無力,觸之則有力,而且在各個方向都有力存在。對手無論在任何方向實施破解或偷襲,或者從幾個不同方向同時進攻,都會遇到一股強大勁力的反彈,從而起到保護自己,傷害對手的作用。

三是剛柔相繼、虛實相生。八極拳的勁力看似剛猛,而在蓄勁和勁力運行的過程中又要做到柔順自然,快而不僵,柔而不懈,快速到位後突然發力。其過程的柔順和發力的剛猛,充分體現了八極拳勁力剛柔相濟的特點,柔順的過程爲發力的剛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提供了充分的保證。這種剛柔相濟的勁力使得八極拳的招式在應用時能夠虛實相生,每一招每一式皆可實可虛,不發力爲虛,發力即爲實,不到位爲虛,到位後即變爲實,因此可使人虛實難辯,真假難分。

四是以氣促力、簡捷實用。八極拳在發力時都伴以擤氣,以使氣力相合,内外合一。即使是最簡單的招式,也蘊藏着極爲巧妙的勁力,且可使内氣直接用于實戰,從而發出督透之勁。此勁後續極強,就向大海的波濤一樣,連綿不斷,一浪高過一浪,直透體内,傷及五髒六腑,使人無法抵抗。人在受到打擊以後,外面沒感到怎麽樣,而内髒卻似翻江倒海般難以忍受,這也就是拳家們所說的“内傷”。

習拳問題

八極拳的發力對整體協調性要求很高,其細膩之處也很多,因此在練習時會遇到一些問題,出現一些錯誤,總結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要領不明,二是片面理解,三是急于發力,四是勁力不合。

要領不明是指對發力的要領無法正确理解,或者淺嘗辄止,從而産生錯誤的判斷。由于是認識上的錯誤,或者是由于老師的錯誤講授,而形成了學生的錯誤觀念,這種觀念一旦形成是非常頑固的,别人的忠告是很難聽進去的,所以最後練出來的就不是八極拳的勁力了,就象武術界人們常說的“練的是八極拳的架,不是八極拳的勁”。這種情況的解決辦法就是克服自以爲是的心态,虛心向有名望的老拳師請教,如果向連自己老師都非常尊敬的老拳師請教就更好了,請教時要真心誠意,人家才能真正告訴你,得到有經驗老拳師的指導後,要細觀察,從中悟出道理來。

片面理解是指對發力的要領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抓住一點,不計其餘。緻使發力時在某一個側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其它方面則違背了拳意要領的要求。例如:大家都知道八極拳是取八方極遠之意,但有的人在練習發力時隻有一方極遠,還有的每在發力時肢體放過了頭,好像是達到了極遠,但發力力點不明,整體不是爆炸勁,也失去了八極拳的真意。

急于發力是指雖然知道了正确的要領,但還沒有落實到實際動作中去,在整體還沒有和順的情況下,急于在動作中發出勁力。一般人們都認爲八極拳的勁力剛猛,總覺得不發力不足以體現八極拳的特點,從而急于發力,圖一時之快,結果導緻了勁力僵硬、不合等諸多不利因素的生成,阻礙了正确勁力的形成。雖然勤修苦練,功夫沒少下,但還是事倍功半,進展緩慢,這就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克服的方法是不要急于發力,要在慢練中仔細體會要領,使要領自然地溶于動作中去,然後逐漸嘗試發力,自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勁力不合是指發力時達不到**的要求,整體不協調,也就是老拳師講的“打的不整”。所謂“整”就是整體發力,也就是合。勁力不合的主要表現一是擤氣與發力不同步;二是跺腳與發力脫節;三是缺乏豎頸、頂頂之力;四是後手與前手勁力不等,後手向後偏斜等;五是缺乏沉墜勁,身體起伏不定,時高時低等等。克服這些毛病的方法最好是由老師一一糾正,也可以由功夫好的師兄代勞,習拳者關鍵是要用心領悟,認真改正,才能逐個克服毛病。

練習方法

練習八極拳的發力技術,首先要正确掌握要領,而最基本的要領就是八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基本要求,即“含胸拔背、頂頂拔腰、沉肩墜肘、氣貫丹田”。然後再仔細琢磨八極拳發力的原理及過程,這樣邊理論邊實踐,反複印證,自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從“十字勁”入手。因爲“十字勁”是八極拳勁力的主流,同時又包含了其它勁法,因此先把這個勁練好了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質。所謂“十字勁”是指前手向前打的勁力和後手向後拉的勁力構成了“十字”的一橫;而沉肩、墜肘、跺腳、擤氣即四肢百骸向下沉墜的勁,同頂頂、豎頸、拔腰形成向上的頂拔勁,構成了“十字”的一豎,因此我們叫它“十字勁”,也叫“十字頂拔勁”。

三是要選擇能夠充分體現八極拳勁力特點的動作來練習。這些動作主要就是撐錘、迎面掌和懷抱嬰兒(馬步頂肘),無論是站樁培植内力,還是試勁、放勁都從這幾個動作入手,進行反複練習。每個動作要一招一式地練,力求準确,切記毛草,最後由練習數量的積累而達到質的變化。老拳師們講:“懷抱嬰兒不打到兩萬下,勁是出不來的”。而撐錘和迎面掌則應該“沒遍數地練,越多越好,要學到老練到老。”練久了自會體驗到其中奧妙無窮。

四是要循序漸進。練習時要先打暗勁體會要領在身體各方面的感覺,待感覺對了以後方可嘗試發一點力,再随功力的增長而逐漸增加勁力,也就是“用暗勁把明勁逗出來”。但在具有一定功力後也切記少放足勁(即十分勁)。

五是八極拳練的是爆發力,也就是人們說的“寸勁”,他講的是勁到頭發,但發的是督透勁,不是抖彈勁。動作過程要柔順自然,要充分放松,但要松而不懈,快速到位後,突然發力,發力時“象一垛泥撂到那”既要實又要穩,不能晃動、顫動。

勁力是拳術的靈魂,隻有把勁力練好,才能爲以後的拳術練習打下深厚的基礎,才能把實用技法練好、用精,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随時發出整體渾圓力,才能在實戰中發揮巨大威力。

編輯本段跺腳技術

八極拳的跺腳、擤氣和發力,共同構成了八極拳勁力的三個基本要素,成爲八極拳區别于其它拳種的基本特征,失去了這些基本要素,就失去了八極拳的本質。因此,基本要素奠定了整個拳術技藝的基礎,是習拳者必須首先掌握的技術,它對拳術整體水平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八極拳的習練者和愛好者很多,但都普遍地存在基本技術不過關,甚至不入門的現象,從而導緻雖苦修多年而難以登堂入室的結果。針對這種情況,從本講開始将對八極拳的基本技術陸續進行分析講解,希望能對八極拳愛好者有所幫助和啓示,從中悟出八極拳的精華所在。

八極拳的“跺腳”也稱“跺子”,是構成八極拳獨特步法的主要因素,也是八極拳勁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跺腳有原地跺、上步跺、退步跺、雙腳跺、單腳跺、碾跺等不同的演練形式,在練習時有輕、重、緩、急、明、暗的區别。

跺腳作用

跺腳技術的作用有四:一可助拳勢,二可固根基,三可增功力,四可攻下盤。

所謂助拳勢。一是通過跺腳技術的練習,使全身勁力協調和順,從而有助于上肢、軀幹等部位的發力,增加打擊力度和效果。二是跺腳産生的山崩地裂的氣勢,可産生威懾敵膽的作用,在心理上給對方施加壓力,使之産生畏懼感,起到先聲奪人之效。

所謂固根基。是指發力産生的沉墜勁,通過跺腳直透地表,紮向地下,使人腳下生根,下盤穩固,也就是在瞬間迅速增加了腳與地面的摩擦力。

所謂增功力。即是經過長期的跺腳練習,可增加下肢的勁力,且可産生透力,武林中練功有蹬踹石滾之法,我們是蹬踹地球之法。

所謂攻下盤。是指跺腳是比較隐蔽的腿法,即可以踩踏對方之腳,踩中則可碎其腳趾腳骨,踩不中也可占據中門,亂對方之步法,所謂腳踏中門既是此理。同時又可吃住對方下盤,施展三盤連擊的技法,使對方防不勝防,極具實效性。

易犯錯誤

練習跺腳技術易犯的錯誤主要有四:一是擡腳過高,二是落腳不實,三是力點不明,四是勁力不合。八極拳的跺腳與其它拳種的震腳不同,特别是與長拳的震腳有很大區别,其技法也非常細膩。

擡腳過高是由于習練者不求甚解,簡單模仿,不明其理,在理解上産生偏差而造成的,他們總覺得高擡腳才能使上勁。拳諺雲:“八極八極腳不離地。”八極拳的腿法要求高不過膝,步法則要求貼近地面而行,以保證下盤的穩固。

落腳不實也就是通常八極拳師所講的放腳片,聽起來啪啪直響,聲音清脆,雖然有很好的表演效果,但由于勁力隻停留在地表面,沒有實用價值。正确的跺腳落地後,勁力直透地面,深入地下,聲音沉悶、渾厚,聽起來聲音是從地下發出的,在室内練習時你會感到地面、牆壁都在顫動。

力點不明主要是指腳趾、腳掌、腳跟、腳掌外側等部位用力不清,或産生錯誤的局部用力,從而造成腳跟、踝等部位損傷,影響練功效果及對正确方法的掌握。在練習跺腳時,應根據不同的動作需求和用途,而使着力點有所變化,但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證十趾抓地,決不允許腳跟先着地。

勁力不合是産生各種錯誤的根源,主要表現是單純爲了跺腳而跺腳,形成腿腳用力與整體勁力、擤氣不協調,緻使内氣不能下貫,勁力無法下沉。有的人爲了增加跺腳的勁力,身體先向上起再向下沉,反而弄巧成拙,把勁打散了。練習跺腳不得要領,即影響整體拳技水平的提高,還會造成損傷,輕者容易使足部受傷,嚴重者會震動大腦,引發腦血管病變。

正确方法

首先要選擇适宜的練習場地。跺腳的練習最好選擇在土質地面上進行,水泥地太硬易受傷,地闆有彈性不易産生透勁、實勁,地毯太軟總有使不上勁的感覺,久之也會影響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是要循序漸進,由輕漸重,以輕爲主。輕跺腳也就是所說的用暗勁,特别是初學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發力,要通過多練暗勁,使勁力和順,周身協調,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嘗試發力,也就是老拳師們所說的“用暗勁把明勁逗出來”。即使已經具有一定功力以後,也要少打明勁,更要少放足勁(即十分勁),以免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甚至受傷。錯誤的東西一旦形成并養成習慣,以後改起來就難了,即所謂“學拳容易改拳難”就是這個道理。

三是跺腳要與擤氣相合。拳術的内外是否相合,主要是看氣與力是否相合,氣與力合是拳術**的關鍵,跺腳本身也是一種發力,因此跺腳與擤氣相合,也是完成跺腳技術的必備因素。跺腳與擤氣相合的主要标志就是兩者同時産生,同時完成,不能有超前和滞後的現象,更不能在跺腳時沒有擤氣。擤氣的程度要與用力的輕重相一緻,以便用内氣的下貫來防止地面的反作用力損傷身體。

四是姿勢要正确。跺腳時擡腳不可過高,下跺發力前腳應該盡量降低高度。腿的彎曲要适度,過直不利緩解地面的反作用力,過曲則易使跺腳與整體勁力脫節,從而産生局部用力、整體不合的現象,因而初練時拳架應略高一些爲妥。

五是練習跺腳要與其它動作配合。練習時要遵循由簡到繁的原則,可結合步法先練無上肢運動的跺腳動作,然後增加簡單的上肢動作,逐漸應用到較複雜的動作中去,但不能操之過急,造成因上肢動作而影響跺腳的質量。

六是跺腳要與整體勁力相合。跺腳是整體發力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是十字勁中向下沉墜勁的一種反映,它不應該是腿腳局部用力的動作,而是整體發力時把腿腳催下去的,所以凡是有發力的動作必須有跺腳,跺腳勁力的大小直接受整體勁力的支配。

跺腳技術雖爲八極拳的基本技術,但對整個拳術技藝的作用至關重要,其原理及作用絕非一篇文字所能概括,其深奧之處更非文字所能揭示,但習練者如能将此文内容理解透徹,在練習時細細體悟,并假以時日,跺腳技術自會日趨精純,整體拳技水平更會有很大的提高。

編輯本段擤氣技術

八極拳的擤氣是構成八極拳勁力特征的基本要素,是八極拳獨有的用氣之法。俗話說:“内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是拳家們的經驗之談。我國的傳統武術都強調内外兼修,對練氣一直都非常重視,這也是中國傳統武術與其它搏擊術的主要區别。武術中的練氣之法有很多,其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但主要有内養和外用兩大類,而擤氣之法是最能應用于實戰的氣法。

擤氣作用

擤氣是八極拳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術,它的主要作用有四:一可穩下盤,二可增勁力,三可壯筋骨,四可促**。

所謂穩下盤。就是通過擤氣,促進内氣下貫,也就是使丹田之氣通過雙腿注入雙足,由湧泉穴向下發出,從而使下盤穩固。所謂“氣沉則穩,氣浮則飄”就是這個道理。在應用時,當對方企圖摔倒你而發力的一瞬間,你即可擤氣下沉,則對方很難摔動你,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千斤墜”功夫。

所謂增勁力。就是通過擤氣,激發丹田之氣,使之由肢體的發功點發出,從而增加發功點的打擊力度,且可以透入對方體内,傷其内髒器官。所以,進攻類技法伴以擤氣可以增加打擊效果。

所謂壯筋骨。就是在擤氣的瞬間,使身體的所有部位都充滿真氣,猶如充氣的皮球,即可抗擊打,又能反彈。當遇到對方進攻而無法躲避時,擤氣可使外來勁力無法透入我之體内,從而增加了身體各部位的抗擊打能力;又可利用擤氣産生反彈之力,傷及對手,對手用力越大受傷越重。在練習靠山背、靠樁等身體拍打類功法時,伴以擤氣,可避免内髒受傷,促進功力的增長。

所謂促**。既是促進拳術**要求的實現。拳術都講**,其中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又有說手、眼、身),是對身體外形協調一緻的要求。内三合中的“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是對人體内在因素和精神方面的要求,而“氣與力合”則是溝通内外的關鍵環節。也就是說隻有氣與力合才能使内外相合,内外相合才能達到**。八極拳在發力時伴以擤氣,就是氣與力合的具體途徑,練八極拳如果擤氣不得要領,或者不會擤氣,都會導緻内外不合,練一輩子也難以登堂入室。

練習問題

擤氣作爲八極拳的一項基本技術,在習拳之初,就要同時練習擤氣。而且它又是八極拳**的關鍵,所以我們應該盡早地把它重視起來,但目前在擤氣技術上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及時地加以解決。這些問題總結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沒有擤氣,二是機械模仿,三是要領不明,四是時間過長,五是氣力不合。

沒有擤氣:其主要原因是對八極拳的了解膚淺,試想沒有氣與力合那有拳術**,氣與力不合也就失去了拳術的本質,你練的還是八極拳嗎?有的人随老師習練八極拳多年,仍不會擤氣,當問老師擤氣技術時,老師說:“你還沒練到時候,練早了會出偏差。”結果連随之習練八極拳幾十年的弟子都不會擤氣,練的都是“蔫巴拳”,真不知到他什麽時候能教“擤氣”?恐怕就連他自己也隻是聽說,根本沒有練過吧?這實在是誤人子弟。

機械模仿: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毛病,原因主要是教練的問題,或保守思想嚴重而不願細講,或自己也不明所以,因而無法講清。所以學生們隻好機械模仿老師,老師“哼”學生就跟着“哼”,老師“哈”學生也跟着“哈”,更有甚者還把每個動作與“哼”、“哈”對号入座,這就是機械模仿的最明顯特征。

要領不明:是指對擤氣的原理不知所以,對練習的方法步驟不甚明了,不同情況時擤氣的運用區别含混不清,因而産生偏差。有的隻用鼻腔擤氣,在發力較大時由于鼻腔狹窄而憋得滿臉通紅,緻使氣血上湧,不但造成鼻腔内毛細血管破裂出血,還會對腦血管及腦神經産生不良影響。有的要求舌舔上颚,這在發力較小隻用鼻腔擤氣時是對的,但當發力較大而需用口腔參與擤氣時,則形成舌頭阻礙氣流噴出而參加擤氣過程,影響了擤氣的正常運行,久之形成錯誤,難以提高擤氣的質量。

時間過長:是指擤氣過程所用的時間明顯拉長,這樣非但不能起到擤氣的應有作用,而且使體内真氣洩出,弄巧成拙,事與願違。就像洩了氣的皮球,軟弱無力,既不能增加勁力,更不能提高抗擊打能力。

氣力不合:前面所說的幾種情況都會影響拳術的氣與力合。但我在這裏所說的氣力不合主要是指擤氣與發力不同步,不是超前就是滞後的現象。主要表現是有的先擤氣後發力,有的先發力後擤氣,還有的擤氣時間長于發力時間等等。

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久而久之形成習慣,直接阻礙拳術技術水平的提高,影響對八極拳技術的正确理解,在應用時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産生副作用,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這些問題,及時更正錯誤做法,使自己的拳技水平順利地向前發展。

正确方法

八極拳的擤氣發聲不同于其它拳種的發聲,與練拳喊叫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它們之間在本質上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練習擤氣時要明确以下幾點。

1、要明确擤氣的過程和要求

八極拳的擤氣是在發力的瞬間快速排出體内浮氣,從而使内氣下貫,真氣内存。擤氣的關鍵是整個過程要在極短的時間内完成,要與發力同時産生,同時結束,不能有任何一方超前或滞後,這樣才能達到氣與力合的作用。

2、要弄清“哼哈”二氣的實質

通常八極拳師們講擤氣時,都說有“哼哈”二氣,有的還把它落實到具體動作上,哪些動作爲“哼”,哪些動作用“哈”,卻也直觀,易懂易記。但筆者以爲“哼哈”二氣隻是擤氣的外在表像,不是擤氣之本質所在,如果隻在外部表像上去理解和指導練功,則難免會産生偏差。

“哼哈”二氣之區别是由擤氣的程度決定的,而擤氣的程度又取決于發力,也就是擤氣與發力在程度上應該是高度一緻的。發力小或打暗勁時,擤氣則輕微,這時排出浮氣的數量也少,隻用鼻腔即可完成,由于氣流通過鼻腔所發出的聲音與“哼”相近,拳家們取之謂“哼”。發力較大或放足勁時,擤氣則重,這時排出浮氣的數量也多,而鼻腔狹窄,顯然不足以完成任務,這時就需要用口腔補充,甚至以口腔爲主,以保證擤氣過程的順利完成,由于大部分高速氣流由口腔通過,所發出的聲音與“哈”相近,拳家們謂之“哈”。這就是“哼哈”二氣的形成原因及實質所在。

因此,在習練擤氣的過程中,何時用“哼”,何時用“哈”,是由發力的大小,擤氣的輕重所決定的。假如我們隻用一、二分勁練一套小架時,擤氣隻用鼻腔就足夠了,那麽所發出的聲音都與“哼”相似,套用“哼哈”二氣的說法就是用“哼”氣練小架了;如果我們用七八分勁練小架,擤氣以口腔爲主,則所發出的聲音又都與“哈”相似,又是用“哈”氣練小架了;而練習時發力時輕時重,則“哼哈”二氣又兼而有之了。

總之,我們掌握了以上的原則,就會很容易地處理好“哼哈”二氣的關系,一切就會順其自然,根本不需要把“哼哈”二氣分别規定到每個動作和招數上。

3、練習擤氣技術的注意事項

練習擤氣最好是在有經驗老拳師的指導下進行,這樣入門快、容易掌握要領,不易出偏差。二是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由輕漸重。輕練時仔細體會要領,找準感覺,當感到已經符合要領要求後,再逐漸加重。三是擤氣要在極短的時間内完成,但不能有意識地截斷氣流。四是擤氣要與發力密切配合,首先要達到“同時産生,同時結束”的要求。五是在感到不适時要及時查找原因,及時調整,糾正錯誤,自己弄不清時要及時請教老師,以免形成不良習慣而難以糾正,甚至出現偏差,傷及身體,不但影響拳技水平的提高,甚至會留下無窮後患而追悔莫及。

編輯本段代表人物

王中泉、李書文、孫亮亭

清光緒年間,王中泉到北京幫助族兄王中山戳杆教徒。王中泉精五虎擒羊棍即八棍頭,在北京九門挂棍無敵手,後擔任镖師。江湖有“神棍”王中泉之譽,八極拳立足北京,“神棍”王之功也!後來李書文出師後到北京與王師兄會合,兄弟二人遂名噪北京城。二人名望日高,皆被聘請爲清軍武術教習。李書文被天津小站袁世凱北洋新軍練兵處聘請爲武術教習,從此他和軍隊結緣,一生大多在軍隊中任軍将教習李在天津與各門高手進行無數次拳、槍較量,戰無不勝,江湖人稱“神槍李”。八極拳立足天津,“神槍”李之功也!

張景星、王中泉、李書文載譽“中華武士會”

清宣統二年(1910年),同盟會會員葉雲表、馬鳳圖(張景星徒)在天津組織“中華武士會”,團結武林人士反對清朝統治。得到武清“鼻子李”李瑞東先生的支持,李人格高尚武功精湛,在武林界德高望重。李瑞東、李存義、李書文紛紛莅津創辦武士會。“鼻子李”李瑞東與“神槍”張景星金蘭交。遂導緻張景星親與徒王中泉、李書文及再傳弟子張德忠、崔長友、張子林、霍殿閣、高熙臣等到天津,任職武士會教習。祖孫三代藝驚武士會享譽津門。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