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嫌少,要知道,削減開銷後,那麽大的後宮一個月也就一萬多兩呢。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在經曆多次募捐和拍賣,很多人以爲劉遠已經江郎才盡,很難再弄到什麽捐款的好點子,特别是長安鋪水泥那個功德碑序,可以說得罪人不少,好不容易積起來的人情債已經用得七七八八,再搞這些,估計也收不起多少銀兩,而事實上,劉遠也沒再在這方面下手。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劉遠腦瓜子一轉,又想出這個絕妙的方法。
人才啊,長孫皇後忍不住暗歎一聲,有些興緻勃勃地問道:“劉愛卿,一個月一萬五千兩你尚嫌不足,那你覺得,一個月需要多少收入才能稱得上滿意呢?”
劉遠想了想,這才開腔說道:“大唐地大物博,商業繁榮,而功德社所要面對的,而是整個大唐,太少了都不符合大唐的身份,微臣想,最少也得八十萬兩,最好是一百兩萬”
一百萬兩?
長孫皇後都有些吃驚的了,劉遠還真敢想,就是八十萬兩,平均一個月也得七八萬兩了,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若是真有這麽厲害,那麽修路的銀子也就有有着落,再也不用皇上和朝廷操心了。
“本宮相信。以劉卿家的才能,肯定能做到,如此一來,皇上和天下的臣民都會很高興,而國庫,也會少一筆很大的負擔。”長孫皇後對劉遠微微一笑,欣賞中帶着鼓勵。
這就是領導說話的藝術啊。雖說長孫皇後心中覺得劉遠的想法有點不現實,憑着那一文半文,一個月弄個一萬幾千兩。這已經很了不起了,若想一年賺個一百幾十萬兩,有點異想天開,不過她并不挑明。反而表示相信。
表面是對相信和贊賞。實則也是“斷”了劉遠的後路,如此一來,劉遠就是做不到,也得想辦法做到了。
不過,劉遠的确有這方面的自信,聞言笑着說:“謝皇後,微臣一定竭盡全力,不負皇後厚望。”
此話說聽起來平淡。可是話中透露了無比的霸氣與自信,一旁的李大公主看到愛郎這般有自信。眼中也流露出一絲迷醉的神色:這就是劉遠,這就是自己相中的男人,這就是一個擅長的創造奇迹的男人。
放眼整個大唐,有幾個敢像劉遠這樣有信心、有勇氣說出這樣的話?
“劉将軍,聽說那個[每日捐一文,做個好唐人]的活動舉得很好,很多人踴躍捐款,哦,對了,宮中不少侍衛和宮女也參與這個活動呢。”李麗質笑着說。
好像怕母後忘記,這也是劉遠的功勞,李麗質特意提了出來。
“還行,大唐的百姓還真是好樣的,沒人強迫,一切都是自願,微臣每天傍晚都會派人把那些錢銀回攏、點收、入庫,雖說提倡的是每日捐一文,但是常在裏面發現碎銀,甚至是整錠的金銀,光是長安,這些天每目的收入都在百兩以上,收入還算可觀。”
李麗質吃驚地說:“什麽?一天有過百兩銀子,還隻是長安?折成銅錢,那一天豈不是十萬枚銅錢?這也太誇張了。”
“長安人口達幾十萬之衆,士子秀才、皇親國戚、王公大臣、殷商巨賈多不勝數,很多出手大方,那銀子自然就多了,别小看那一文半文不起眼,可是一文文積強起來,那數目就可觀了,有句話老話說得好: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積少成多就可觀了。”劉遠笑着說。
後世有一個笑話,就是很多人都夢想過全華夏的人,每人給自己一塊錢,那麽自己馬上就可以成爲億萬富翁,這個道理是共通的。
“劉卿家此言正中本宮的心意”長孫皇後回憶道:“相當初國庫空虛,本宮自上以下,一律削減宮中的花銷,當時很多人勸本宮不必節省,說再苦不能苦皇宮,不過本宮以爲身爲皇後,敢爲天下先,成爲天下人之楷模,别看這裏省一點,那裏節一些,後來一算帳,一年節約了近十萬兩之巨,可真不能小視”
劉遠一臉敬佩道:“皇上和皇後胸懷天下,體恤萬民,這是大唐百姓之福,微臣佩服。”
“好了,劉卿家不再說這些奉承的話語,這可不像你的風格,可莫要讓本宮看輕了。”長孫皇後微笑地說。
“不敢,這些都是微臣的肺腑之言。”劉遠一臉正色地說。
劉遠倒沒有說大話,隋唐,這是一個偉大的朝代,這是一個開放的朝代,這是一個進取的時代,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起,在東方确立“天朝上國”的氣度,确立華夏的地位與自信,對于來到唐代,對于千古一帝、千古一後的李二夫婦,劉遠都是懷着深深的敬意,也就是這份敬意,劉遠可以披甲上陣、可以深入敵後、可以不計得失甚至是被李二“欺負”。
換作一個荒淫無度、魚肉百姓的昏君,劉遠輕則退到海外或找一塊無人島嶼,悠然自得地過一生,重則起兵造反,自立爲王,當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到時就是醒握天下權、醉卧美人膝。
可是,劉遠并沒有,對長孫皇後的這一份尊敬,那是發自内心的,沒有半分的摻假,光從國庫吃緊,李二爲了錢銀,甯願“坑”自己,也不加稅于民,加大百姓的負擔,而長孫皇後夫唱婦随,大幅削減宮中開銷,劉遠看過多次,這皇上和皇後吃得比自己還要差。
光是這一點,就值得劉遠尊敬。
長孫皇後聽出劉遠話中誠意,聞言淡然一笑:“劉将軍言重了,好了,此事不提,本宮要去看看那些插着功德旗的商家,不知将軍可願同行?”
“這是劉某的榮幸。”
…………..
好不容易陪完巡視的皇後,劉遠這才打道回府,沒想到一進門,小娘就拿着一封信兩眼淚汪汪地走了過來,一臉激動地說:“師兄,好消息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