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上校作爲空軍一号飛行員,專門到英國培訓過兩年,因此他一口地道的牛津味英語。
但就是這一口正宗的英語,讓他的第一次“勸降”工作并不是很順利。
印度空中預警機上的那些印度人好象還沒有反應過來,不知道這些塗着印度空軍标志的戰機已經成了華夏的戰利品,還在嚴肅的要求這些飛行員不要開玩笑。
但是那幾架原先伴航的戰機被後來的戰機打爆,最終讓他們明白過味來,他們遭到了不明國籍飛機的挾持,很顯然這不明國籍的人員是華夏人,因爲目前雙方正在交戰,也隻有華夏人才是當前的敵人。
“華夏人,狡猾大大地,”那名預警機指揮官憤恨地來了這麽一句,但也無計可施,加速逃離,是不可能的,外面的su-27,那速度可不是預警機能脫離的。
時間就這樣又耽誤了幾分鍾,馬哲失去了耐心,一個短點射,機關炮彈道軌迹擦着預警機機身飛過,驚得預警機飛行員一身冷汗。
“文的不行,非逼着老子來武的,”馬哲鹵莽的行動讓這架e-3上的印度軍人認識到死神正在向他們招手,如果再不做出決定的話,那他們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所以兩秒鍾之後,預警機指揮官立刻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一邊用高頻電台和馬哲溝通,表示聽從安排,一邊調轉方向,馬哲上校他們押解着這架e-3在空中轉了180度,向北面方向飛去,北面是華夏軍的陣地。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雖然大家都喜歡和平的生活,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就有很多人是吃硬不吃軟的,所以,隻有用上了武力,才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馬哲上校心情十分愉快,這次出擊經曆兇險,結局完美,全沾了那個民防軍司令的光了。
“李寶強,我記住你了,”
馬哲讓僚機用華夏頻道和華夏軍方聯系,表明身份,說明真實情況,否則的話,四架印度戰機,一架印度預警機突然出現在華夏控制領域的話,肯定不等雙方見面,就會被視距之外的空空導彈擊落的,那樣的話就是在是太冤枉了。
所以當華夏空中預警機聽說馬哲上校俘虜了一架預警機,而且還是用搶來的su-27挾持的,華夏空中和地面指揮員們都驚得目瞪口呆,這也太匪夷所思了,甚至懷疑這是印度軍方的一個陰謀。
好在僚機飛行員用一口标準的東北方言,徹底打消了華夏軍方的懷疑。
立刻有十八架j-11戰鬥機緊急升空,前來接應馬哲他們。
當馬哲他們消失在j-11身後的時候,印度軍方僅存的八架戰鬥機已經追了上來,他們是來攔截那架預警機的,這可是印度軍方最後的一個空中指揮所。
不僅是指揮區域戰機的空中指揮所,同樣是壓制地面無線電信号的重要武器,因爲這架預警機下面的吊艙,可是當年從美國進口的電磁信号壓制吊艙,對于整個戰場的無線電信号具有壓制作用。
并且這個吊艙已經對戰場格局産生了巨大的作用,讓張耀揚司令的地面部隊在通信指揮方面吃了大虧。
當然無線電通信被壓制,并沒有改變印度軍隊失敗的命運,隻是延緩了那麽幾小時的失敗進程而已,張司令穿插包圍,各個擊破的戰術目的基本達成了。
而馬哲挾持印度預警機的行動,或者說李寶強在敵後的這次特種行動,起到了改變戰局進程的效果,加速了印軍的失敗,或許這就是“蝴蝶效應”吧。
當然,沒有了預警機的信息傳遞和指揮,面對十八架j-11組成的華夏戰機軍團,還有印度北方那架yj-11的指揮調度下,印度那八架戰機的命運呢可想而知。
結局是悲慘的,視距之外,印度僅存的八架戰機毫無懸念被空空導彈擊落,而那十八架戰機乘勝對地面的印度軍隊開始了蹂躏,加速了印度軍隊的滅亡。
當馬哲他們招搖地降落在印度北方成都軍區臨時機場時,地面上迎接人群一陣歡呼,這可是創造了戰争史上的奇迹。
被擊落的飛行員,竟然還能搶了敵方的飛機,還能挾持一架預警機回來,這不是奇迹是什麽。
且不說馬哲上校等人的風光無限,在賈巴爾普洱的印度軍方指揮所裏,喬納爾上将現在是焦頭爛額。
當e-3的信号消失在雷達屏幕上的時候,喬納爾上将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雖然現在謎底還沒有完全解開,但是結果他已經猜測到了,肯定是華夏人幹的,而且是華夏特種兵幹的,喬納爾上将确信。
實際上,作爲印度軍方的邊防軍司令,喬納爾上将對華夏特種兵的身爲早就耳熟能詳。
且不說末日之前,每年的世界特種兵大賽幾乎都是華夏特種兵奪冠,單單在邊境上,華夏特種兵就讓印度官兵吃盡了苦頭。
所以這次大後方金奈機場被襲擊,空中預警機出乎意料被挾持,種種迹象表明,這應該是華夏神出鬼沒的特種兵所爲。
喬納爾上将作爲一名職業軍人,很早就承認中國特種兵的能力和價值,但是現在,他又加深了一層認識,這不僅僅是中國特種兵的事,這次的行動中,中國空軍與特種兵之間的嚴密配合,讓喬納爾徹底了解了什麽才是特種作戰,什麽才是不平衡的戰争。
但此時明白了又有什麽用呢,已經爲時已晚了,今天白天将是印度所謂六十萬大軍覆滅的日子。
現在擺在喬納爾上将面前的困擾,不再是預警機被挾持的尴尬局面,讓他最爲惱火的是,堂堂六十萬軍隊竟然一夜之間被華夏軍隊穿插分割成零散的,各自爲戰的戰隊,繼而被華夏軍隊重重包圍,一口一口地吃掉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穿插包圍,各個擊破,華夏軍隊的傳統教科書戰法。
作爲軍人,作爲陸軍,喬納爾上将專門研究過華夏軍隊的這種戰法,當年的三大戰役、朝鮮戰争,這種戰法戰術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現在自己也終于嘗到了這種教科書般戰術的果實--------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