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營州都督府中南海大堂之上,連續召開了三天軍議,議題很簡單,就是擴軍。對于軍将來說,還有什麽事情比擴軍來得更爲熱切呢?
營州軍的擴軍問題是當前最爲急迫的事務,其急迫性在于,随着盧龍軍山北行營的撤銷和邊關各軍的南下,邊牆上幾乎沒有一兵一卒,整個邊關防線都要依靠營州軍來維持,這項重任壓在營州軍衆将身上,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總部三司經過細緻的規劃,向李誠中提交了一份擴軍計劃書,其主導思想是,建設一支能夠保衛盧龍各州的軍事力量,這支軍事力量近期必須能夠威懾關外各族,在不遠的将來還必須能夠獨立承擔起應對南方軍鎮軍事威脅的任務。就近期來說,主要作戰對象是契丹人,具體來說就是阿保機等人,就遠期而言,目标在應對宣武軍、魏博軍、成德軍和義武軍對盧龍軍的攻擊。因爲按照營州都督府和營州長史府的預測,駐紮在範陽的盧龍軍各部已經不足以保衛盧龍,未來,這一任務很可能将由營州軍獨立完成。
按照這樣的主導思想,必須在營州都督府下設立軍級作戰單位,以滿足不同戰場的作戰需要。也就是說,過去的“營州軍”已經不是營州都督府下設軍隊的統一番号,而隻能是其中之一。在近期,這支軍隊将以營州軍和懷約聯軍兩支軍級編制爲主,在遠期,還将成立幽州軍、滄州軍等軍隊,統統由都督府掌控。“營州軍總部三司”也将成爲曆史,新的編制中,應當稱爲“營州都督府三司”,甚至在某些野心勃勃的軍官口中,成立“盧龍節度府三司”的說法也已經開始露出了苗頭。
計劃書提出的軍級作戰單位,即包含左右兩廂的正規主力部隊。
新的營州軍設左右兩廂、每廂設五營、每營五都、每都兩隊,除左右兩廂外,還設置軍指揮部直轄的老營。全軍共計官兵六千四百餘人,其中每廂兩千六百八十餘人、每營五百三十人,含老營在内,擁有二十四都槍兵、十二都刀盾兵、十二都弓弩兵及十二都騎兵。
營是其中的基本作戰力量,可執行單獨作戰任務,當遇到規模較大的戰役時,可由廂一級編制獨立完成,而當出現重大戰役時,則需要動用軍一級編制。如果是戰略決戰,則需要由都督府調集各軍,組建臨時行營或指揮部予以應對。
按照去年冬天的營州軍新軍銜制度,伍長對應從九品陪戎校尉,夥長對應陪戎校尉或正九品仁勇校尉,隊副對應仁勇校尉或從八品禦侮校尉,隊正對應禦侮校尉。都一級加設參軍職位,輔佐都頭,起到教化和虞候的作用,都頭和參軍都是正八品宣節校尉
在新的軍隊編制上,總部三司經過對曆次戰鬥的分析後認爲,以都一級單位是無法滿足單獨的戰場任務的。從榆關守衛戰到白狼山軍寨保衛戰,再到後來的白狼山北麓會戰,早期的營州軍——原平州軍前營一直處于兵員不足的困窘之中,在這幾次戰鬥的過程裏,因爲兵力較少,原平州軍前營始終處于被動挨打的尴尬地位。而在現有編制裏,一個營包含五都,即槍兵兩都、刀盾兵一都、弓弩兵兩都、騎兵一都,使得營一級作戰單位具備了各兵種齊全的條件,可以基本勝任單獨的戰場任務。
需要說明的是,新編制體系分爲兩種,即獨立編制與合成編制。上述的營一級五都編制爲獨立編制,以營爲單位作戰時,采用獨立編制,當遇到大規模戰役時,則采用合成編制。所謂合成編制。所謂合成編制,即将營一級五都拆分,組建新的五營,各營的槍兵都合成爲統一的槍兵營,刀盾都合成爲刀盾營,弓箭都合成爲弓箭營,騎兵都合成爲騎兵營。這樣,可以保證廂一級作戰單位擁有大規模的兵種合成單位,滿足正面戰場的需求。
兩種編制體系的套用,對于營一級指揮來說要求是非常高的。他們不僅需要具備獨立編制條件下的獨立指揮能力,還需要掌握合成編制條件下的戰術配合能力。在單獨作戰時,營主官需要指揮五個兵種的統一協調和調度,在正面戰場的大規模對決中,則要負責指揮五個都的同一兵種,按照廂指揮使的命令完成作戰任務。。
因此,從這一級開始,部隊編制了營一級指揮部,指揮部包括營指揮、營教導、副指揮、營虞候、參軍、錄事、兩押衙、兩經曆。其中營指揮和營教導爲正七品緻果校尉,副指揮和營虞候爲從七品翊麾校尉,營指揮負責作戰決策,營教導負責宣教、軍法和考功,副指揮爲營指揮的後備軍官,平時主抓訓練,戰時在營指揮失去指揮能力時頂替其職務,營虞候則負責參謀。這樣的指揮部編成與總部三司相互對應,實質上更類似于李誠中穿越前部隊中的指揮體系——可以有效防範軍中山頭主義思想的苗頭,同時職責更加明确和細化。
由都一級軍官到營一級軍官是個飛躍,對于主官的要求比較高,在軍隊中,兩級軍官也算是一個分水嶺。在具體的升遷上,新的編制體系要求,都頭到指揮的升遷必須經曆如下過程:返回白狼山軍校參加高級軍官培訓,然後平級調動至營指揮部,擔任參軍一職——非戰時,這一任職不得低于半年,然後從參軍升爲從七品的營虞候或副指揮,再逐漸依照其特點和才能走向指揮或教化的崗位。也是從營一級開始,軍官分化爲兩級體系:指揮和參謀軍官——軍事主官、教化軍官——政工主官。
需要說明的是,白狼山軍校自去年秋天起,已經正式設置了初級軍官培訓班和高級軍官培訓班,凡都頭及以下軍官的培訓,由初級班負責,以上級别的培訓,則由高級班完成。
目前營州軍共有五營,在這次擴軍之中,将以原有五營爲主,補充部分新兵,成立營州軍左廂,作爲營州軍的拳頭部隊,以保持營州軍的戰鬥力。從左廂中抽調部分老兵和軍官,成立右廂軍官骨幹團隊,右廂爲擴軍重點,将已經成軍的柳城預備營、燕郡預備營和錦縣預備營共七百五十人納入其中,同時将作訓司這個冬天訓練的一千五百新兵歸入右廂,缺額的部分将從下一批新兵中補充。
左右兩廂之外,設置營州軍指揮部直屬老營,由原營州軍中營五都組成,包含護軍左都、護軍右都、警備都、斥候都、弓弩都,每都雙編制,即四隊兩百人,全營千人,作爲軍指揮部掌握的戰略後備。具體組建時,抽調原營州軍中營,以該營爲基礎,擴充同等規模的新兵,形成一老帶一新的配備。
李誠中親領營州軍都指揮使兼都教化使,張興重兼都虞候使。擔任左廂指揮使的是孟徐興,右廂指揮使則授予焦成橋,周小郎晉營州軍老營指揮。從懷約聯軍中調回魏克明、王義簿,分别擔任左廂都教化和都虞候。步卒一營教化李定難晉右廂都教化、劉金厚擔任右廂都虞候;原教化司考功處押衙蕭哲元調任老營教化,原虞候司作戰處押衙秦月山調任老營虞候。
懷約聯軍不設老營,隻以虞候聯席本部負責指揮,不設左右廂,以十都編制的大營——即千人爲基本作戰兵力。暫編騎兵一營指揮爲解裏、暫編騎兵二營指揮爲高明熏、暫編步卒一營指揮爲烏荥力、暫編步卒二營指揮爲楊越全、暫編步卒三營指揮爲金剛。全軍共計五千人。
擴軍中引人關注的一點還在于,原營州軍中營後勤都編制撤銷,新建後勤營,共計十都,每都百人。新的後勤營直屬于總部虞候司後勤處管理,戰時以各後勤都爲核心,征募一定數量的民夫,組建獨立的後勤力量,由虞候司分配至作戰部隊使用。這項改革的意義在于,解脫各作戰部隊的後勤負擔,同時将後勤部隊從編制和指揮上進行獨立運作,形成後勤供應鏈的規模化和專業化,以擔負更加繁重的後勤保障任務。爲此,專門将崔和從懷約虞候聯席本部調出,重回虞候司後勤處,協助趙弘德管理後勤營。其調任後空出來的聯席本部虞候職位,則由解裏補上。
新的大擴軍中,作訓司都參軍使周坎的任務相當繁重,營州軍老營缺額五百人、左廂缺額五百人、右廂缺額五百人,五縣缺額的預備營達到一千二百五十人,後勤營缺額一千人,他需要新征募和訓練三千七百五十人。與此同時,他還要負責遴選和征調大批基層骨幹士兵,将他們送入白狼山軍校,以培訓出合格的基層軍官。另外,作訓司要拟定訓練大綱,重點對沒有作戰經驗的右廂進行嚴格訓練。
周坎最頭痛的問題是,新的懷約聯軍還有四千人來自渤海國和熊津州,這批兵員的作戰素養相當低劣,和當初訓練契丹降兵之時不可同日而語,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好在營州軍自創立最初時的榆關之戰開始,經逢白狼山軍寨保衛戰、白狼山北麓會戰、小淩河流域圍剿戰、鹿鳴窪會戰、西京會戰等大大小小數十次戰鬥,其中因傷無法重回戰場的老兵有數百之多,當初李誠中并沒有将這些傷兵遣返回鄉,而是将他們榮養了起來,其後的幾次新兵訓練中,這些老兵都發揮了主要作用,他們既有戰鬥經驗,又有練兵經驗,解決了這次大練兵的教官員額問題。
這樣的擴軍是李誠中入主營州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其中的涉及到征募問題、新兵訓練問題、部隊後勤調整問題、新的軍饷問題、各級軍官的重新任命和培訓問題等等,繁瑣而細緻。當然,這樣的大擴軍也是對都督府三司各級文職軍官和參謀軍官重大檢驗,等到擴軍順利完成之後,對于今後的再次擴軍将起到極爲重要的借鑒作用。
自四月底,作訓司在營州下轄的五縣開始征募新兵,因爲營州軍給出的糧饷和待遇很高,這支軍隊又在曆次作戰中連續告捷,所以吸引力很強。至五月上旬,三千七百餘名新兵便即征募完成,開赴柳城南門外的新兵訓練營開始訓練。預計到八月份,爲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便算完成,至八月底,營州都督府下轄的新營州軍和懷約聯軍便可初告成軍。
因爲有之前一年多的練兵經驗,作訓司規劃中的練兵方法已經日趨完善。新的訓練大綱明确規定,前兩周爲軍紀和軍法培訓,接着是一個月的隊列訓練,然後是一個半月的戰鬥技能和戰陣合成訓練,其中貫穿着文化學習、體能培訓、榮譽養成和團體協作等多項内容。
當李誠中于五月上旬巡查新兵訓練情況時,數千名新兵正在學習《營州軍士兵條例》,他們或是在課堂上聽課,或是在校場内集體背誦,或是分别面對牆壁、圍在樹下喃喃記憶,讓李誠中不禁生起一絲恍惚,那情景,讓他如置身穿越前的部隊新兵訓練場。
擴軍之後,李誠中手下營州軍、懷約聯軍及預備營兵力總計将超過一萬三千人,如果對于去年冬天之前的營州來說,這樣的人數是極大負擔的話,那麽現在就不成其爲問題了。如今營州人丁達四十萬,按照平日三十抽一的比例,這個數目是剛好合适的,如果再把由契丹、渤海和熊津州自負軍費的懷約聯軍刨去的話,李誠中還有餘力繼續組建新的營頭。當然,就目前而言,作訓司根本忙不過來,新的征募還不在計劃中。真要到了營州極爲危險的時候,李誠中可以再臨時拉出六千人、甚至一萬人,這些人可以作爲民夫來使用,甚至發給簡單的武器,壯一壯軍威。
白狼山軍校也緊急擴招,抽調了兩百多名戰鬥骨幹開始三個月的初級軍官培訓,在這次白狼山軍校的第六期初級軍官培訓班中,湧現了大量優秀的基層軍官,在未來營州軍的戰事中展現了極強的戰鬥力,“白狼山軍校六期生”成爲了一個極爲光榮的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