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觀中外曆史,因爲組織不善而造成的踩踏事件屢見不鮮。任來風可不想因爲自己開倉放糧,而給當地百姓造成什麽損傷。好事就是好事,好事絕對不能人爲的變成壞事!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個高興的日子就什麽都不說了。從大年初二開始,牛家屯就傳開了:大年初六這一天,東北抗日遊擊隊要在牛百萬家開倉放糧!全村每戶每人限領一百斤!
村民們一聽,真的假的?每人一百斤,那家裏要是有五六口人的,豈不是就能領五六百斤糧食?外村有親戚的,是不是也能把外村的親戚叫過來一起領?誰家沒有個七大姑八大姨的?姐妹女兒嫁到外村甚至外縣的可不在少數,自家能領糧食吃飽飯是不是也要顧念一下親戚?
這時候就能體驗出來宣傳的好處了。有人在村子裏的打谷場上貼了一張布告,有那識字的就站在布告前面給大家夥兒念。
“茲有牛家屯村長牛百萬,家有存糧三萬斤。本村村民老少合計三百口一十四口。我部決定于正月初六上午九點起發放糧食,每人限領一百斤。因糧食有限,發放範圍僅限本村村民。”後面是東北抗日遊擊隊,最後綴的是年月日。
村民們一聽,啊,總共就合每人一百斤呀?把親戚叫過來了,他們領了說不定自己的那份就沒了!不知道糧食總數還好,一旦知道了每人一百斤還不夠,誰還會往外說?支援親戚?那也得自己家人先吃飽了再說!
宣傳工作進行了五天,每天都有人到打谷場上聽人讀布告。更多的人則在家裏準備布袋大缸,糧食領過來了不得找地方存放吧。更有人把每天三頓的野菜飯改成了兩頓,爲的就是初六那天好留下肚子吃糧食。
在衆人的期盼之中,正月初六終于還是來了。這天一大早,天還沒亮,本村村長牛百萬家的門前就擠滿了人。村民們拿着各種口袋等着開倉放糧。領糧食之前的村民是相當興奮的,大家擠在一起議論着糧食領了之後怎麽吃的問題。
這個說,他得回去蒸幾鍋饽饽好好過過隐!那個說,得細水長流,每天都喝玉米面粥,隔兩天吃一頓高粱米飯。
就在村民們的議論當中,牛百萬家的大門打開了,村民們一擁而入!雖說都是一個村的,但來過牛百萬家的卻是少之又少。人家是村長又是大地主,你個貧苦老百姓去人家家幹啥?除了那些種牛百萬土地的佃戶每年叫租子來過,普通村民真沒幾個知道。
院子裏有幾名配槍的壯漢再給大家指路,“往這邊走往這邊走,别擠别擠,隻要是本村的,每個人都有一份。”
說是這麽說,可村民們也不是傻子。打谷場的布告上寫得明明白白,三百口一十四口人,三萬斤糧食,那十四口人的糧食去哪兒找?
人群在糧倉前面擠成了疙瘩,而糧倉的大門卻仍舊緊鎖着,靠門的位置擺了兩張長條桌,桌子後面坐了幾個人。
最中間坐的那位有人認識,這不就是那天抱着人去找牛祥一治病的病号家屬嗎?他怎麽坐到桌子中間了?莫非他就是遊擊隊的頭子?有聰明的村民猜出了任來風的身份。桌子一腳坐的那老頭不就是牛百萬嗎?開倉放糧他願意?下面議論的聲音更大了。
“鄉親們,請安靜!”任來風站起來伸出兩隻手做了個向下壓的手勢,嘈雜聲慢慢小了,到最後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任來風身上。
“咱們今天來的人太多了。我本來打算用兩天把糧食發完的,沒想到鄉親們的熱情這麽高?”
“長官,我們早點兒領完了你也能早點兒歇着。我們不想給長官找麻煩。!”人群中有人接了這麽一嗓子,現場一片哄笑。
“請大家排好隊,排好隊了我們好發糧食!”任來風說完,從旁邊過來十幾名戰士開始疏導群衆。排隊!村民們剛開始對排隊還不太習慣,有戰士們指導着,總算是把隊伍給站成了。總共是排了兩隊。領糧的隊伍從糧倉門口一直排到了牛百萬家的大門外頭。
看隊伍排好了,任來風宣布開倉門!沉重的糧倉大門被打開了,一股陳年糧食的氣味随風飄了出來,有經驗的村民臉上立刻露出了驚喜!不管是新的還是陳的,總之這裏面肯定是有糧食了!
糧倉裏頭是兩個大大的谷堆,一堆是玉米、一堆是高粱米。村民們兩個兩個的往裏進。兩個人進去,一個領玉米、一個領高粱。倆人要是因爲高粱和玉米争執不下的話,直接回隊伍後面再重新排過。
這是任來風爲了防止發生争執所有的手段。事實證明他這個手段相當有效。從頭到尾,這麽多村民沒有一個因爲要高粱還是要玉米發生争執的。誰排哪一隊,就要哪一種,沒有任何怨言。
五天了,村民們自己準備的都有口袋,負責發糧食的戰士隻是拿着鬥,一鬥十斤的往口袋裏裝。裝十鬥走一位、裝十鬥走一位。隊伍不停,戰士卻在輪換。裝上四五百斤就得換個人。這活兒太考驗人的體力了,身子骨稍微弱點兒的堅持不了幾位。
“哎哎,大兄弟,我這一鬥不滿,再給我裝點兒吧。再裝小半鬥也行啊。”
“不行啊大爺,後面的人等着呢,麻煩您讓一讓吧。”
“哎,你怎麽說話呢小子?啥叫我讓一讓?我給你說,你給我裝的這一百斤不夠數!”有位看年紀六十來歲的老頭和發糧食的戰士因爲糧食的數量發生了争執。
“老先生,您嫌他給您裝的不夠數是吧?”負責現場監督的黃國金趕緊過來詢問老人。
“長官,你看,我這哪有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