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3)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大淩河堡,在錦州的東面,距離錦州不遠。它的前身,乃是廣甯中左所。後來,因爲廣甯的丢失,它的戰略位置逐漸重要起來,在孫”承宗的建議下,遼東的明軍,huā了大力氣,在此修建城堡。最終,大淩河堡修築完畢。隻可惜,它修築完畢沒有多久,就遇到了鞑子的大舉進攻,最終,大淩河堡落入鞑子的手中。
站在斑駁的城堡之上,哪怕是最鐵心石腸的人,都忍不住感慨連連。鞑子的撤退行動,顯然是非常匆忙的,有太多的東西來不及銷毀。大淩河堡的裏裏外外,都留下了太多戰争的痕迹。看到這些痕迹,五年前的那場戰役,仿佛還曆曆在目。
崇祯四年,大淩河堡戰役爆發。皇太極集中了麾下五萬人主力,全部都是精銳騎兵,圍攻大淩河堡。明軍方面,先後出動大約十萬人,阻擋鞑子的進攻。最終,鞑子獲勝,明軍戰敗。關于戰鬥的過程,沒有必要做過多的描述,隻簡單的描述幾今後果,以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
第一今後果,是皇太極的地位從此變得異常的尊崇,成了大金國真正的一言九鼎的大汗。以前那些和他平起平坐的人,現在全部都被打壓下去了。皇太極在大金國的内部,就是皇帝一樣的存在,沒有人有資格撼動他的地位。即使是多爾衮,也隻能是打豪格的主意。
因爲在戰場上的連串勝利,一般的大金國子民”對皇太極從尊敬變成了崇拜”發誓跟随皇太極戰鬥到底。趁着這場戰鬥的勝利,皇太極對大金國的内部,進行了多項的改草”大膽的提拔了很多的年輕人擔當重任,整個大金國,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随後的數年間,皇太極親自領軍,又或者是派遣得力部下,向朝鮮、蒙古不斷的發起攻擊,不斷的擴展地盤”不斷的掠奪人口和物資。最終,皇太極臣服了朝鮮和蒙古,讓大金國的實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對明國的威懾更加的強了。
第二今後果,是明軍的防守力量,進一步的削弱。爲了修建大淩河堡,明軍耗費了大量的錢财,結果,城堡落成,就被鞑子搶走,完全是爲他人作嫁衣裳”令人感慨。而被殲滅的數萬明軍,乃是明軍的精銳,他們的被殲滅,也讓遼東的明軍,失去了反擊的力量。
在這次戰役中,袁崇煥創建的關甯鐵騎,遭受到嚴重的打擊。準确來說,吳三桂現在率領的遼東騎兵,已經是第二代的關甯鐵騎了。第二代的關甯鐵騎”戰鬥力顯然不如第一代。就好像當初國民黨的74師,被全纖過以後”重新組建起來的部隊,隻能算是二流了。
大淩河戰役的失敗,還讓明國的朝廷,還有明國的皇帝,都受到極大的打擊。崇祯皇帝登基的時候,是英姿〖勃〗發,躊躇滿志的。他一心想要創建永樂大帝一樣的功績。然而,接踵而來的打擊,讓這位年輕的皇帝,非常的尴尬。
先是鞑子的第二次入寇,然後是大淩河戰役,每次戰鬥,明軍的精銳,都大量的損失。朝廷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财政,因爲連續的失敗,而變得更加的舉步維艱。沒錢沒糧的崇祯皇帝,自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自尊心變得非常的脆弱,随之而來的,就是喜怒無常,急功好利,最終使得大明的江山,葬送在他的手裏。
提到大淩河戰役,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祖大壽。在明末的曆史上,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張準到來遼東以後,重點要清理的,也是這個叫做祖大壽的人,還有一大群姓祖的人。因爲,有足夠的史實表明,這一群人,都是潛在的漢奸,性質甚至比吳三桂還要惡劣一點。
站在大淩河堡的北門甕城上,張準不動聲色的說道:“高公公,祖大壽什麽時候回來?”
高起潛圓滑的說道:“隻怕短期内是回不來己”
張準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從高起潛的回答來看,他一定是收了祖大壽的不少好處。先給你一個下馬賊,然後再給你一根棒棒糖,這就是祖大壽的策略。他就是用這樣的策略,輕松的就将高起潛和吳阿衡等人都收拾f
吳阿衡附和養說道:“都督大人莫急,這種事急不來的。”
張準冷冷的說道:“如果我說祖大壽是皇太極派回來的内應,試圖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獻城投降,錦州随時可能落在鞑子的手裏,不知道吳督師還不會這麽說?”
高起潛和吳阿衡都全身一震。
獻城投降!好大的帽子!
張準要在遼東,重新丈量田地,重新分配田地,已經給祖大壽造成緻命的打擊了。但是,張準還不滿意,還要扣祖大壽一頂試圖獻城投降的帽子,這是典型的要将祖大壽置之死地了。一旦被扣上這樣的帽子,祖大壽就算死了一萬年,都無法翻身啊!
兩人都忍不住暗自诽謗兩句。我說,張準,祖大壽隻是顧忌你而已,你好好的勸慰一番,祖大壽就會回心轉意的。需要扣别人一頂獻城投降的帽子嗎?你這樣做,簡直是逼盟祖大壽造反啊!
張準冷冷的說道:“怎麽?兩位大人又覺得我是在忽悠?”
高起潛圓滑的說道:“這種無根無據的事情,還是少說爲妙,以免寒了廣大将士的心。”
吳阿衡也說道:“祖大壽是逃歸的,這是事實,都督大人這樣指責,的确讓人心寒。獻城投降,罪名太嚴重了。”
張準冷冷一笑,臉色陰沉的說道:“我也是有根據的。”
他從懷裏取出兩張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文字的白紙,遞到高起潛的面前,面色冷峻的說道:“兩位請看。”
高疑惑的接過來”和吳阿衡一起觀看。
白紙上面寫着:“金國汗,執政貝勒代善及莽古爾泰、阿巴泰、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多爾衮、多鋒、嶽等與大明總兵官祖大壽、副将劉天祿、張存仁、祖澤潤、祖澤洪、曹恭誠、韓大勳、張定遼、裴國珍、陳邦選、李雲、鄭長春、劉毓英、窦明德、參将遊擊吳良輔、高光輝、劉士英、盛忠、祖澤遠、胡弘先、祖克勇、祖邦武、施大勇、夏得勝、李一忠、劉良臣、張可範、蕭永祛、韓棟等盟諸于天:大淩河城内官民歸降大金,如大金國對歸降将士诳誘誅戮,及得其戶口後”離析其妻孥,分散其财物,天将降譴,奪其紀算,使之天折。歸降将士若懷挾詐,或逃或叛,亦奪其紀算,使之天折。如能踐此盟,天地垂估,壽命延長,世享太平。”
高起潛仔細的看完以後,皺眉說道:“這是什麽?”
張準神色冷峻的說道:“當日祖大壽投降皇太極,皇太極隆重迎接,還和他共同登壇發誓祭天”這就是祭天的誓言。”
吳阿衡的臉色微微一變。老天,張準的手裏,竟然有如此機密的東西!祖大壽和皇太極一起祭天!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要是傳出去,錦衣衛恐怕馬上就要登門拿人了!就算是他倆,得知了這個消息,都有點坐不住了!
高起潛畢竟老到圓滑,小心謹慎的問道:“這是從哪裏得來的?”
張準淡然自若的說道:“這是我在皇太極的營帳裏面找到的。”
高起潛狐疑的看着張準。
吳阿衡同樣狐疑的看着張準。
張準襲擊皇太極的營帳,他們知道得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對于這份誓言,他們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毫無疑問,這份誓言的出現,讓祖大壽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張準這是在提醒他們,祖大壽是投降過鞑子的,還和皇太極共同祭天。在普遍迷信的古代,祭天是個什麽概念,大家都是心裏有數的。
吳阿衡沉思片刻,緩緩的說道:“這樣涉及到根基大将名譽和性命的大事,還是要謹慎,謹慎。”
高起潛輕輕的點點頭,然後将這份誓言折疊起來,還給張準。
張準也知道他們不會輕易的相信,接過誓言,收入懷中,淡淡的問道:“祖大壽的妻子兒女在何處?”
高起潛皺眉說道:“被鞑子羁縻不能歸。”
張準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是羁縻不能歸,還是不想歸?”
高起潛欲言又止。這還真是不好說,誰知道到底是不想回來,還是被鞑子攔阻,不能回來欺張準冷冷的說道:“祖大壽逃歸,以鞑子的兇殘,居然沒有連累他的妻子兒女,兩位覺得可能嗎?吳督師,要是你,先投降了鞑子,然後又逃歸,你覺得你的妻女能夠保存嗎?”
吳阿衡沉默不語。
這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
祖大壽逃歸,到底是自願歸來,還是鞑子要他回來,相關的疑問,并不是張準最先提出來的。事實上,在這之前,對于祖大壽逃歸的質疑,就從來沒有斷過。直到目前爲止,祖大壽的身邊,都是帶着很多人的,絕對不會單獨出現,他擔心東廠和錦衣衛的人會逮捕他。
史〖書〗記載,也許是爲皇太極的盛情和真誠所感動,也許是耍手段,祖大壽在宴席上提出,錦州城中的将士都是在下的故舊,汗王對我等如此有再生之恩,如果汗王能信得着末将的話,就放末将回到錦州,待适當時機,說服衆将,裏應外合,便可智取錦州。
皇太極當即便應承下來。當晚,他親自送祖大壽出營并扶他上馬,随行的有他的義子祖澤遠等二十六人,皇太極還特意安排了追兵,制造祖大壽突圍而出的假象。
錦州城中的巡撫丘禾嘉、總兵吳襄,聽到從大淩河方面傳來隆隆炮聲,判定必是祖大壽在突圍,便率兵出城增援,行至中途”遇到了祖大壽”祖大壽就這樣回到了錦州城。但此去便再也沒回來,繼續效忠于明朝。
對祖大壽的逃歸,史家幾乎一緻認爲他欺騙了皇太極。客觀上看”祖大壽的行爲,隻能讓人得出這樣的結論。那麽祖大壽真的存心要欺騙皇太極嗎?如果不是的話,那麽曆史真相到底是怎樣呢?
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祖大壽回到錦州後的第三天,便派人給皇太極送信:“錦州兵甚衆,将從容圖之。爾諸将家賭,已潛使人瞻養。後會有期,倘有衷言,即遺人來無妨也。
皇太極令來人叮囑祖大壽不要忘記了約定。祖大壽回信說:“期約之事,常識于心,因衆意懷疑,難以驟舉,望汗王矜恤歸順士卒,善加撫養,衆心既服,大事成矣。至我子侄,尤望垂盼。”
從祖大壽的這些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祖大壽并沒有欺騙皇太極。因爲第首先皇太極對大淩河降将的确做到了仁至義盡”祖大壽心非木石,豈能不爲之所動。
第二,他對崇祯皇帝并不十分忠誠,而且還曾有過怨恨,更有十二分戒備。現在,他的親生兒子和侄子們都留在了金營”他如果能說服妻子,說服将領,獻了錦州,妻兒團圓,應是最佳的選擇。
第三”如果他真的想騙皇太極的話,此去應是泥牛入海,而不應與皇太極音信往來。這說明他是真想獻了錦州的。之所以沒獻成,肯定是因爲他試探性地做了一下工作,卻沒有得到反應,或者是幹脆遭到反對,他來信所說“衆意懷疑,難以驟舉”應是實情,而反對最堅決的應是他的妻子。
也許有的人會說,以皇太極的智慧怎麽會被祖大壽騙了。其實,對祖大壽去而不歸,皇太極心中是有準備的,十一月一日,皇太極對衆貝勒說:“朕思與其留大壽于我國,不如縱入錦州,令其獻城,爲我效力:即彼叛而不來,亦非我意料不及而誤遣也。彼一身耳,叛亦聽之,若不縱之使往,倘明國别令人據守錦州,則事難圖矣。今縱還大壽一人,而攜其子侄及諸将士以歸,厚加恩養,再圖進取,庶幾有益。”
耳見皇太極放歸祖大壽有着更深一層的考慮,他是通過這一行爲收取所有降将之心,以吸引更多的明軍将領歸順。事實證明,這種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皇太極的确是很有眼光的。因爲,在十年後,皇太極的這一目的就達到了。
十年後,皇太極再圍錦州,祖大壽又是在糧盡彈絕的情況下被迫投降,皇太極再一次原諒了他。對于一個投降了自己,卻又反水的人,一般的人,之前如果沒有心理準備,會輕易的饒恕對方嗎?不可能!因此,祖大壽的行爲,基本上可以斷定,皇太極是一早就有心理準備的。
“都督大人,這件事還是不要外傳吧。”
高起潛謹慎的說道。
“都督大人,謠言止于智者。”
吳阿衡也皺眉說道。
張準相信祖大壽逃歸,走出于皇太極的安排。但是,他兩人還是比較懷疑的。因爲,他們不知道數年以後發生的事情,他們不會知道,在松錦戰役的時候,祖大壽會再次投降。
“好!何可綱的後人在哪裏?”
張準漫不經意的笑了笑,忽然集了話題。
“都督大人什麽意思?”
吳阿衡立刻意識到張準的用心險惡。
當初祖大壽投降,和他一同鎮守大淩河堡的何可綱不願意投降,祖大壽一怒之下,就當着鞑子的面,殺了何可綱,作爲投靠鞑子的投名狀。因爲這件事,祖大壽逃歸的時候,還引來不小的風波。現在張準突然問何可綱的後人,顯然是針對祖大壽去的。
張準冷冷的說道:“何可綱将軍和趙率教,都是抗擊鞑子而死的,我覺得,他的葬禮,有點簡陋,還有關于他的宣傳,也太少了一點。我們虎贲軍崇拜這樣的勇士,決意爲何将軍舉行一個更加隆重的葬禮,同時宣傳他的死節。”
高起潛不得不說道:“都督大人,沒有這個必要吧?”
何可綱是死在祖大壽的手裏,張準要大肆宣揚何可綱,那就是坐視祖大壽漢奸的罪名。這麽一來,祖大壽的日子,就怕就更難過了。這個張準,還真是毒辣啊,就因爲祖大壽不願意他到來遼東,結果,他才踏上遼東的土地,馬上就對祖大壽紮了一刀子。紮了一刀子還不夠,還要下毒藥,還要套繩索,這連串的計策下去,祖大壽要是能保留全屍,隻怕都是奇迹了。
張準語調低沉而堅定的說道:“我認爲有必要。”
高起潛和吳阿衡隻能無語。
張準要堅持這樣做,他們有什麽辦法呢?要怪,隻能怪祖大壽不會做人,招惹張準這樣的變态。這個祖大壽也是的,要是自己心裏真的沒鬼,那麽怕張準到來做什麽?難道他真是心裏有鬼?
“不好子!”
“不好了!”
“不好了!”
說話間,忽然有一個副将急匆匆的趕來。
“怎麽回事?”
高起潛不動聲色的說道。
“祖大壽回來了!”
“監軍大人,督師大人,祖大壽潛返錦州,下令關閉錦州城門,将我們的家人,都全部扣押起來了!”
那個副将氣急敗壞的報告說道。
“什麽?”
高起潛和吳阿衡都感覺滿眼金星亂冒,差點兒昏厥過去。
,繼續求月票!有野心,準備再進一名!,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