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海軍籌建重要。”曹铄對仲長統說道:“郭将軍要什麽,當然就得給他什麽。”
“可是海軍在幽州境内,公子又沒法節制他,如果讓他太強大……”仲長統說到這裏就沒再接着說下去。
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曹铄微微一笑,對仲長統說道:“正因爲這個理由, 才要盡力滿足海軍。海軍的所有補給全都有地方提供,可以說隻要你不給他們物資,他們連半個月都生存不下去。”
愕然看着曹铄,仲長統沒再多問。
曹铄的法子很簡單,讓海軍依附地方,所有補給全都由地方提供。
縱橫于大海之中, 不依靠地方的補給,海軍将士吃飯不用發愁, 大海向來都是慷慨的。
可他們卻要爲淡水和其他物資發愁。
掌握着海軍命脈的, 還真是地方官府。
“仲公智略非凡,應該懂得怎麽做。”曹铄說道:“我需要有支強大的海軍,你可千萬不能克扣他們的供應。”
“公子放心,我都明白。”仲長統應了。
“再過兩天大軍就要離開漢城,仲公先跟着我,等到我們奪下遼東,我再親自送你去接替田元皓。”曹铄說道:“等你接管幽州之後,把三韓人大量送往幽州,再從幽州調來更多的百姓,以最快的速度,讓三韓融入漢人之中。”
“我知道該怎麽做了。”仲長統躬身應了。
“仲公先去歇着吧。”曹铄擺了擺手。
仲長統告退離去。
此後的兩天,曹铄又親自處理了一些三韓事務。
早先他對羯人采取的是趕盡殺絕,對出雲人則采取了斷子絕孫的策略。
經過這麽多年,他漸漸發現,想要滅絕一個族群,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
三韓人被徹底融合之前, 還得讓他們對曹家和對他有歸屬感才行。
曹铄來到三韓的日子并不長。
除了人的生存環境, 這裏的變化還不是很大。
臨近大軍開拔的前一天, 他把即将留守三韓的官員們召集到了官府。
坐在前廳,曹铄向分列兩側坐着的官員們說道:“明天一早大軍即将開拔,三韓可就交給你們了。”
衆人紛紛起身,向曹铄說道:“公子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
“你們都是水鏡先生和龐德公培養出來。”曹铄對他們說道:“治理地方應該不成問題。我要提醒你們的是,三韓和中原不同。相比于中原,這裏情況更加複雜,希望你們能夠從容應對。”
看着曹铄,衆人個個面露凝重。
大軍讨伐三韓并沒耗費多少時日,曹铄把這裏交給他們,萬一出個纰漏惹出了麻煩,他們還真是擔待不起。
“三韓貴族已經被我殺光。”曹铄接着說道:“如今留在這裏的都是自由民和昔日的奴隸。我們給了他們土地,給了他們房屋,給了他們生存下去的必須條件。他們對我們是感恩戴德的,過不多久,幽州也會遷移來許多百姓,與三韓人融合。眼下對你們來說最要緊的,是穩住三韓人,等到大軍攻破遼東,配合州府把多半三韓人遷移到幽州境内,并且安置從幽州來了百姓。都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衆人齊聲應道。
說完這些,曹铄向坐在一旁的郭嘉問道:“奉孝有沒有什麽要說的?”
“我要說的公子已經說完。”郭嘉回道:“唯一要提醒的隻是三韓需要安撫,決不能在這裏實行苛政。”
“苛政不隻是不能在三韓實行。”曹铄說道:“将來你們無論到什麽地方,都得記住,既然做了那一方的官員,你們就是一方父母。對待良善百姓要以柔爲主,對待作奸犯科的惡徒,則需要動用雷霆之怒。在我治下,絕不能讓良善受欺,任惡徒橫行!”
衆人躬身行了個大禮:“謹遵公子教誨!”
“你們在壽春許多日子,應該也是知道,我對官員并不苛刻。隻要做了官,你們就能錦衣玉食,從此衣食無憂。”曹铄說道:“高俸祿必定會有高要求。倘若有人敢作奸犯科、中飽私囊、爲禍地方,你們也應該知道我會用什麽樣的手段對付。”
官員們一個個挺直胸膛看着曹铄。
他們臉上帶着凝重和肅穆。
曹铄毫不懷疑這些官員到了地方絕不會做出他說的那些事情。
站在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壽州學府培養出來的。
從壽州學府出來的官員,即便爲人圓滑一些,也不會幹出傷天害理的事情。
畢竟進入壽州學府之前,司馬徽和龐德公都會考量人品。
一些有才無德的人,會被直接拒之門外。
司馬徽曾經就對曹铄說過,真正可怕的官員還不是庸官,而是那些明明有才能,卻不把能耐用在正途上的。
這些人一旦到了地方,必定會憑借着手中的權勢稱王稱霸,久而久之成爲江山社稷中難以拔除的毒瘤。
所以提醒在場的官員,并不是曹铄不相信他們的品行,而是擔心他們會因爲掌管三韓,出于對異族人的排斥而做出一些絕不該做的事情。
面對曹铄的提醒,官員們一個個臉色凝重。
雖然才從壽州學院出來爲官,他們卻也聽說過,曹铄極少以凝重的姿态和麾下官吏說話。
除非某件事的後果會非常嚴重!
“該說的和不該說的我都說了。”曹铄擺了擺手:“你們都去吧。”
曹铄發了話,官員們紛紛告退。
等到最後一個官員離開,郭嘉對曹铄說道:“公子遷移民衆還得盡快,可不能讓三韓孤立太久。”
“我明白。”曹铄點了下頭:“想起三韓的事情我就會考慮到,小小的三韓已經如此麻煩,将來我們得到更多的疆土,那些異族該怎麽處置。”
“公子心底早有了盤算,又何必問我?”郭嘉說道:“異族衆多,如今公子還能顧得過來。等到将來攻略别處,隻怕中原百姓不夠公子遷徙。”
“也隻能走一步是一步。”曹铄說道:“眼下最關鍵的,還是要鼓勵中原百姓生養。三韓這裏,如果是他們本族通婚,隻許生養一個孩子。與中原人通婚,則可以多多益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