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吃完早餐,等到上午九點鍾,會議也正是開始。
這一次會議是對可控核聚變前期計劃的項目總結,同時展望下一階段,所以前期都是項目負責人進行各項彙報,黃岸基地可控核聚變項目,是一次實驗性質的聚變核電站建設,需要總結的内容實在太多了。
可以說。
提前了五十年,讓人類掌握住可控核聚變。
“……所以,我們對可控核聚變的發展,在短時間裏經曆了兩次重要的轉折。第一次轉折,就是杜院士發現杜恪波,并發明光籠技術,讓光籠約束器成爲現實;第二次轉折是杜院士帶領的技術團隊,發現了超強抗磁性材料絕緣碳,讓制約光籠約束器強度的材料得以實現……”
黃岸基地負責人,一邊介紹一邊高度贊揚杜恪。
雖然說黃岸基地的可控核聚變項目,凝聚着大量科研人員的心血,絕不是某一個人可以實現這麽偉大的項目。但是考慮到曆史進程時,也要考慮到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杜恪的光籠技術、絕緣碳,讓可控核聚變從實驗走到現實,乃至才有今日黃岸基地的建設。
聽完報告後,點評道:“在可控核聚變項目上,凝聚了在座所有人,以及所有黃岸基地建設人員的心血,你們爲國家的建設,爲人類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這裏,我要代表X和國家,向你們表示感謝!”
說着,站起身來,向在座衆人彎腰鞠躬。
頓時掌聲熱烈,不少老一輩研究人員,都已經熱淚盈眶。
爲國奉獻。
求的是什麽,不就是一句認同,一聲感謝嗎。
杜恪也滿懷激動的跟着拍手,自己也是這一段注定銘刻在人類文明長河的故事中,重要一員角色。這種參與曆史進程的成就與滿足,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但更讓他動容的是,鞠躬之後,再度說道:“在這裏,我要重點提一個人的名字,杜恪!”
杜恪張了張嘴巴。
莊重的說道:“我是主管核電領域的,說實話,我從未想過能在我還活着的時候,看到可控核聚變實現的一天。我們之所以大力氣建設,也是爲了今後,新一代華夏人能夠看到它實現的可能性。但是,杜恪發明的光籠技術,讓這一切提前了很多年!”
“所以,我代表我們常委,向杜恪表示由衷的感謝,感謝你讓我們看到可控核聚變成爲現實的一天!”
說完,再次鞠躬。
杜恪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坐着,趕緊站起來,等領導鞠躬結束,他才開口發言:“領導,各位,我誠惶誠恐……不知道該說什麽,作爲一名科研人員,我是非常幸運地。因爲我生活在一個安全舒适的新時代,我享受着先輩們革命帶來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國家發展帶來的便捷,同樣也享受着最好的科研環境。”
半是官話,半是發自肺腑。
杜恪繼續說道:“……我也不想謙虛地說我隻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工作,因爲我爲能夠參與如此神聖的項目感到無比自豪!國家與個人,曆史與今天,休戚與共!我不知道以後會是什麽樣子,但我個人,一定全力以赴,貢獻我最大的力量,爲國家爲人類也爲我自己,建設未來!”
“謝謝!”
說完,彎腰鞠躬。
再度引起會議室裏熱烈的掌聲。
煽情的一幕很快結束,會議繼續往下開,之前的内容總結完,接下來就要讨論接下來的兩期工程,以及展望一下黃岸基地的未來。
後兩期工程,杜恪沒怎麽參與讨論,但是展望未來,這個他擅長。
“目前我們還在做這個第一代核聚變,氘與氚進行聚變,雖然氘氚都是很好找的原料,但是反應産生中子,需要消耗球籠大量的能耗去捕捉這些中子,無形中會降低聚變的能量獲取效率,而且從球籠中逃逸的中子,依然是輻射,容易應發嬗變,不夠真正的安全清潔。”
杜恪不像那些老專家,兜兜轉轉都是在技術可行性的框架下進行暢想未來。
他捆風是沒有邊際的:“所以我認爲我們在建設一代核聚變的時候,要做好二代核聚變的預研工作,用氘與氦三進行聚變。地球上沒有多少氦三,但是月球上氦三預計有100萬噸,100噸氦三聚變,就夠全球所有能源使用一年。等光籠技術真正成熟,可以掌握更高能級,我們甚至可以直接上三代核聚變……”
一代核聚變,是用氫的同位素氘與氚進行聚變,氘原子核是一個質子、一個中子,氚原子核是一個質子、兩個中子,聚變之後生成氦四,其中氦四原子核有兩個中子、兩個質子。
所以會釋放出一個多餘的中子,中子輻射,容易與其它物質發生嬗變,形成具有輻射的物質。
故此一代核聚變必須遠離鬧市區。
二代核聚變,是用氘與氦三進行聚變,氦四是普通的氦,氦三則是同位素,隻有兩個質子和一個中子。所以氘與氦三聚變,會直接生成氦四,不會産生多餘的中子。不過其中氘與氘也會聚變,還是多多少少會跑出一些中子,但已經不構成輻射威脅,可以放在鬧市區修建聚變電站。
三代核聚變,則是用氦三與氦三直接聚變,可以說完全不産生中子,是最清潔的能源。
隻不過氦三原子核的結合能,比氘氚原子核結合能大得多,想要發生聚變反應,就需要更高的能量,第二代聚變顯然比第一代聚變能量要大得多,而第三代所需能量更是龐大。
至于爲何要去月球開采氦三。
因爲氦三源自于太陽内部核聚變,以太陽風的形式将氦三輸送出來,但好巧不巧,地球有磁場,在保護生物的同時也将氦三擋住了。
所以最佳開采地點,就是月球。
“月球基地可以現在就提上日程了,當我們攻克小型核聚變後,火箭能源再不是問題,大推力發動機也将随之而來,完全可以裝在更多物資去月球建立氦三開采中心。”杜恪意氣風發的說道,“如果說火箭效率比較低,畢竟要克服引力,那麽我們直接上太空電梯!”
“太空電梯,這有點……早了吧?”一名院士提出異議。
卻直接打斷:“讓小杜繼續說說,我們都聽一聽,我雖然不是科學家,但是小杜是科學家,都聽一聽,看能不能找到可能性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