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爽又能怎樣?
并州軍、陷陣營近乎全軍覆沒,臧霸的開陽軍又立場不定,這時候盲目攻城顯然太過危險。
徐州軍實力過硬,完全沒有必要急于求成,隻要穩紮穩打,曹操絕不是對手,而且,古人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摸不清狀況之前,大軍先行退卻,确實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大隊人馬循着來路返程,所有人都懶洋洋的,提不起勁頭。
剿滅袁氏餘孽之後,背矛軍、先鋒軍一直沒有用武之地,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機會,誰曾想,竟被曹丕的一場大水沖沒了!
此番回城,再度開撥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戰功!沒有厮殺就沒有戰功。
相較于以往,李賢治下,軍卒的月俸雖然及時,卻比不得戰功的賞賜,大家夥兒平日裏買賣訓練,爲的還不是戰場上多殺幾個賊人,立功受賞嗎?
眼下,完全沒了機會,軍卒們多有不爽。
軍卒不爽,軍将亦然。
胡庸心亂如麻,他心急火燎地從冀州而來,本想刷刷戰績,撈撈功勳,誰曾想,卻連一顆人頭都沒撈到,這是流年不利嗎?
相對于胡庸,太史慈就顯得鎮定多了,冀州無戰事,而兖州曹操是李賢的心腹之患,隻要兖州有敵,便一定離不開先鋒軍。
太史慈有信心,陳留城,早晚是他的囊中之物。
這一日,大軍已經行了兩個時辰,忽而,巡弋的遊騎來報:都尉,後頭遇到了開陽軍的兵馬。
太史慈精神一振,“他們在哪裏?臧霸呢?”
“都尉稍等,我這便将他引來”
“快去,快去”
聽說有了開陽軍的消息,張遼、高順、胡庸全都圍湧而來。
遊騎去而複還,很快便帶來一名風塵仆仆的騎卒。
“小人見過諸位将軍”
“免禮,臧霸如何了?開陽軍現在何處?”
“将軍,臧霸已經降了曹丕,尹禮尹将軍統領兩千人馬正在五裏開外”
衆人面面相觑,臧霸真的降了!
太史慈收斂思緒,又道:“臧霸手中還有多少兵馬?”
“兩千人左右”
也就是說,開陽軍足足有四千多人逃得性命,這數量可是并州軍、陷陣營的數倍呀!
太史慈顧不得感慨,道:“曹軍有沒有追來?”
遊騎搖了搖頭,“尹将軍曾言,陳留城滿目瘡痍,曹丕自顧不暇”。
“好,你且下去休息一番,待會兒有你的賞”
“不敢”
遊騎離去之後,太史慈環顧左右,道:“臧霸真的降了,你們都有什麽想法?”
胡庸摩拳擦掌,“我想沖入陳留,扭斷曹丕、臧霸的脖子!”
張遼倒是分析起來,“臧霸該死,不過,我聽說尹禮向來推崇大将軍,以我之見,這個尹禮可以信任”。
太史慈微微颌首,“伯平,你覺得呢?”
高順意興闌珊,“臧霸究竟怎麽了,尹禮應該知道,都尉,我覺得咱們應該見見尹禮”。
“嗯,我也正有此意,既然如此,咱們便侯在此處,等候尹禮”
“好”,衆人毫無異議。
一刻鍾之後,太史慈見到了形容枯槁的尹禮。
“都尉!”尹禮沒想到張遼、高順等人都在此處,稍一愣神之後各自行禮。
“免禮吧,都是自家人馬,尹禮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尹禮環顧左右,顯得遲疑不定。
“來人呐,守在三十步開外,沒有我的軍令,不可往前一步,違令者,斬!”
“喏!”
得了太史慈的吩咐,尹禮方才低聲說道:“末将忍辱複生,隻是爲了傳遞消息”。
“喔?什麽消息?”
“臧霸臧都尉并不是真的降了曹丕”
張遼大怒:“放屁,如果臧霸沒有投降,爲何不見他的蹤影?”
“都尉,臧将軍是在将功贖罪呀”
張遼正要辯駁,卻被太史慈阻止住,“臧霸在贖罪?”
“不錯,曹丕意圖栽贓陷害,将決堤放水的罪名栽到大将軍身上,又構陷臧将軍,臧将軍不願曹丕陰謀得逞,所以要博一把”
“這麽說來,臧霸是假降?”
“正是如此”
太史慈閉口不言,胡庸倒是來了句,“尹禮,你空口無憑,要我們如何信你?”
尹禮竟無言以對。
是呀,要想讓人信服,總得拿出充足的證據才對吧。
可偏偏尹禮拿不出證據。
之前,爲了封鎖消息,臧霸假降的消息隻有四個人知道。
開陽軍四千多人都以爲臧霸真的降了曹丕!
太史慈倒是不急不躁,“尹将軍能夠引軍歸來,說明開陽軍還是可信的,至于臧霸嘛,時間自有定論”。
此言一出,衆人也就不再糾結。
太史慈說的很有道理,無論臧霸真降還是假降,時間一久,他自然要露出蛛絲馬迹,到時候,徐州軍再見機行事。
如果是敵人,一刀砍了就是,如果真是友軍,日後見了臧霸,說不得要豎起拇指,大叫一聲“好漢!”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忍受罵名的。
此番,如果臧霸真的忍辱負重,絕對是真正的好漢子。
彙合了尹禮的殘兵敗将,徐州軍并沒有着急離去,他們摸清曹軍的虛實之後,果斷派出人手搜救潰卒。
大水來的突然,說不定還有僥幸未死者。
這一路收斂,張遼終于不是光杆将軍了,他麾下也聚集了五百多人馬,至于陷陣營,終于有了九百多人。
人數雖然依舊不多,不過,比起之前興單影隻的模樣,已經是好多了。
連番折損,并州軍元氣大傷,一年之内難上戰場,就算補充了新卒,沒有幾個月的訓練也形成不了戰力。
想到這裏,張遼就恨的咬牙,并州軍可是跟着他七八年的老卒,是呂溫侯留給他的老兄弟!
本以爲大家可以繼續并肩作戰,誰曾想,一場大水毀了一切!
該死的曹丕,該死的曹操,張遼暗自祈禱,隻希望曹操不要這麽快戰敗,一定要堅持到并州軍卷土重來之時,否則的話,不能手刃賊首,張遼難消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