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李賢輾轉反側的事情卻是臧霸派人傳來的那個消息:陶應與劉備勾搭到了一起。
一個陶應不足爲懼,可加上心思深沉的劉備,兩者之間絕非一加一等于二那麽簡單。
陶應畢竟是陶謙的次子,如果論血緣關系,他比李賢更應該繼承州牧這個位置,在下邳城,肯定會有不少人支持這位陶氏二公子。
陶應有人脈,劉備有軍力,他們兩人會采取什麽措施才阻止李賢掌權呢?
徐庶、徐幹都不在身邊,李賢連個商議的人都沒有。
趙雲一向不善于謀略,徐盛雖然有勇有謀,可李賢覺得他與自己的水平相差不大,唯一一個可以算作謀士的陳登,此人又是徐州人士,眼下還沒有到危急時刻,李賢不打算表現的太過猴急。
不過仔細想一想,陶謙當着那麽多的面親口許諾讓李賢執掌徐州,又派出陳登做使者,親自前往青州奉迎,倘若陶謙出爾反爾,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人一定是下邳陳氏的人。
陳氏、糜氏的利益早已經與李賢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李賢有事,他們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想到這一點,李賢覺得安穩多了,反正還有一萬多兵馬在手,實在不行就來硬的!
打馬行在軍卒之間,李賢欣慰地發現,無論新卒還是老卒,他們全都精神抖擻。
長途跋涉雖然辛苦,然而軍卒們卻沒有顯露出一絲頹色,他們都已經聽說了,李使君馬上要執掌徐州大權。
青、徐兩州刺史,這樣的權柄隻是想一想都讓人興奮。
過去的日子已經充分說明,李賢是一個好官兒,他從不克扣軍饷,對下屬很是優待。
有道是良臣擇木而息,李賢的地位高了,權力大了,他麾下軍卒的待遇肯定會水漲船高!
對青州兵來說,他們巴不得李賢的官兒越做越大,這樣他們才能謀取更多的好處。
兵卒們心滿意足,然而,大軍過境之後,徐州的百姓卻有些心驚肉跳。
來的是誰的人馬?
曹操兵寇徐州的時候,李賢曾經率領萬餘兵馬在徐州來了一次“武裝遊行”,這一次,北海軍的兵馬更多,裝備更精良,沿途間,頓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當然了,絕大多數鄉堡村落都緊閉寨門,嚴防死守,在這個混亂的年月,兵和匪往往沒有本質的區别,流匪過後,百姓雞犬不甯,亂兵過境,一樣雁過拔毛。
之前,徐州鬧過黃巾,那時賊寇與官軍多次劫掠百姓,直到今日,鄉民依舊留有陰影。
明盔亮甲,殺氣沖天,這樣的軍卒一旦發起狠來,什麽樣的院牆、村堡也抵擋不住!
瞥見李賢大軍軍威之後,不少鄉民擔驚受怕,他們生怕家園受損,家人受辱。
有腦子靈泛的,早已經準備了糧秣,隻等軍将開口便送出堡外。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支數量過萬的軍馬竟然過村而不入,即便是到了用飯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叨擾百姓,而是在野外煮食。
剛開始,陳登試圖邀請李賢進入鄉堡,開個小竈,改善夥食,然而李賢卻婉言相拒,他說要與軍卒同甘共苦。
陳登也是個聰明人,他當即明白,李賢此舉是爲了拉攏人心。
自那以後,陳登便與李賢一道,同在野外用餐,軍卒們吃什麽,他們便吃什麽。
從三亭到東安,一路行來,李賢的這支兵馬勾起了百姓的好奇心。
什麽時候官兵竟然不打秋風、不敲竹杠了?
後來,有消息靈通之輩打聽清楚了,原來這支軍馬是青州刺史李賢的兵馬。
對于李賢,徐州的百姓印象深刻,之前,若不是李賢多次援手,說不定曹操早已經占據了徐州。
小沛、下邳的慘狀徐州百姓早已經有所耳聞,曹操如此兇殘,一旦徐州落入他的手中,徐州的百姓豈不是要遭殃?
這樣想來,與曹操多次死戰的李賢,毫無疑問應該是徐州的大恩人!
趕走曹操之後,秋毫無犯的東萊軍給徐州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不少未曾見過的百姓嗤之以鼻,他們以爲同伴是在誇大其詞,世上還有軍紀如此嚴明的軍卒?
百聞不如一見,李賢麾下的青州兵真正讓百姓漲了見識。
又行了一日,大軍終于抵達開陽境内。
臧霸聞訊之後親自出迎十裏。
“騎都尉臧霸見過李使君”
“臧都尉快快免禮”
“我已派人在城中備好了酒肉,使君不如休整一番再上路?”
李賢搖頭笑道:“臧都尉的美意我已然心領了,不過情況緊急,我得快些趕往下邳”。
臧霸毫不意外,他拍着胸前的盔甲,嘴裏道:“使君如果不嫌棄,臧霸願意領軍同行”。
陳登不露聲色,李賢卻大喜過望,“哈哈,臧都尉如果願意,我自然求之不得,隻是這開陽城……”
“開陽城我已經布置妥當,留下三千兵馬駐守,其餘五千兵馬随我一道出行”
陳登暗道,臧霸這是早有準備呀,此人倒也是個聰明人,知道躲在開陽城賺不到好處,唯有進入下邳之後才能牟取最大的利益。
單論實力,臧霸是徐州境内第二大軍閥,此番,他如此上路,李賢自然十分滿意。
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臧霸究竟是不是真心實意前來投靠,這還需要時間來考驗,所以按照李賢的意思,他将臧霸的兵馬放到了隊伍的最前端,這樣的話,即便臧霸有心暗算,也很難找到機會。
臧霸是個聰明人,他并沒有爲此生氣。
初來乍到,李賢能夠準許臧霸率軍同行,這已經很給面子了。
賣身投靠,起碼得有一個拿得出手的禮物,在山賊的行當裏,這叫做投名狀。
見到李賢麾下強悍的軍力之後,臧霸已經鐵了心要投靠他,隻是拿什麽做投名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