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心中存有希望,苟延殘喘的流民們早就邁不動腳步了。
臨近劇縣邊界的時候,流民們聽到一陣銅鑼聲響起。
“铛铛铛”
“都尉大人在十裏開外設了粥場,諸位父老鄉親可以自取之”
“铛铛铛”
“都尉有令,今日粥湯不收一文錢”
“铛铛铛”
“都尉有令,入我劇縣須得遵我号令,不從者,殺無赦”
……
嗓門奇大的軍卒守在各個路口,将李賢草草制定的各項規定念了出來。
聽聞可以喝到免費的米粥,流民們俱是大喜過望,至于後面的幾個殺字,倉促間并沒有人往心裏記。
一路行來,各地的官府豪族對他們畏之如虎,從來沒有人給過他們好臉色,而對于李賢,百姓們都是道聽途說,從未謀面。
不少人甚至絕望起來,若是李都尉在劇縣不肯赈濟流民的話,那又該如何是好?
堪堪臨濟邊界的時候,兖州百姓甚至有一種未知的恐懼感,到了劇縣,等待大家的會是什麽?
第一波抵達劇縣的流民有四百人,他們離開兖州的時候,村内滿打滿算有七百人,可一路行來,卻折損了大半鄉民。
當初,是族内的族長一力促成了舉村遷徙的舉措,沿途間傷亡了那麽多的族人,如果李賢對他們見死不救,方姓族長已經決定要自戮謝罪了。
好在李賢李都尉有着一顆“仁義”之心,竟然真的願意赈濟流民。
香噴噴的粥湯就在幾百步開外,方家村的鄉民們甚至聞到了濃郁的米香。
“咕噜噜”,餓了許久的肚子急劇地叫喚起來。
鄉民們快速邁動腳步,就要撲向粥場。
誰曾想,半道上突然湧出一隊軍卒,他們手持利刃,嘴裏道:“兖州的父老鄉親聽好了,若想領取粥湯,須得遵守秩序,不可亂了次序”。
鄉民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不明白這夥軍卒是什麽意思。
這時候,方姓族長踱了出來:“敢問差爺,何爲秩序?小民餓了一路,若是有失禮之處,還請勿怪”。
爲首的一名軍校對着方姓族長微微颌首,道:“你是主事的?”
“小民是這幾百口方家村民的族長”
“嗯,這秩序嘛,就是排隊取粥的意思,都尉定下這規定,是爲了讓每個人都能領到粥吃,不必擔心青皮無賴!”
方幽連連颌首,道:“都尉思慮周全,小民明白了”。
說罷,方幽便說道:“讓婦孺上前領粥,壯年勞力其後”。
有了吃食,流民便有了存活下去的希望,尚未見到之前,方幽在族人中受到了不少非議,可此番,李賢願意設下粥場赈濟流民,這就說明方幽定下的遷徙之策是行之有效的。
方幽在族中的地位重新得到了鞏固。
族長發話,村中的婦孺便遲疑地往前行進,其後,成年壯丁雖然面帶菜色,卻也無人反駁。
兩側的東萊軍卒看到這一幕之後很是欣慰,到了這時候,方幽依舊能夠約束族人,這說明他自身有不小的威望,見了米粥之後,能夠克制欲望,讓身體虛弱,最需要吃食的婦孺先行,這又說明對方有着一顆“秉公”之心,這樣的人物,爲首軍校暗暗地記在了心中。
之前,李賢已經吩咐過,如果有青皮無賴滋事生非,不遵号令,可當場擊殺!
一衆軍卒已經磨刀霍霍,沒曾想,遇到的第一波流民竟然頗守規矩。
幾百步的距離不知道行了多久,一名身材瘦削的女子踱到煮粥的大鍋之前。
一名軍卒盛了一碗厚實的米粥,遞給了女子,嘴裏道:“慢些喝,都尉吩咐過,大人可以喝兩碗,車輪一下的孩子一碗”。
捧着熱騰騰的粥水,女子眼淚滴落到碗中,她千恩萬謝,當時捧着米粥便行到了一旁。
有了第一個,後面的百姓很快就按照順序領到了各自的粥湯。
一旁,都尉府的文吏記下了吃粥的人物數量,等到衆人全部吃完過後,他敲了一擊銅鑼,道:“誰是主事的,過來一趟”。
方幽剛剛把米粥吞下肚子,他抹淨嘴角,一路小跑着來到文吏跟前,“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你族中有男丁兩百八十一人,女丁一百三十二人,其中,孩童八十人,老者十三人,對否?”
族人的數量方幽早已經銘記于心,聞言之後,他連連颌首,道:“不錯,正是如此”。
“嗯,不知道你們有何打算?”
作何打算?方幽被問的愣神。
是呀,原本在遷徙的路上,所有人都把劇縣當成了終點站。
可現在,到了劇縣,李都尉也肯仗施援手,可鄉民們卻不可能一直白吃白喝的。
就算李都尉家大業大,也撐不住這種吃法呀。
可是,鄉民們又能做什麽呢?
“實不相瞞,我等并無打算”,方幽幾乎是漲紅着臉,才說出這句話。
記錄的文吏卻也不惱,他說道:“嗯,你們是短暫停留,還是打算常駐?”
方幽饒有興緻:“短駐如何,常駐又有什麽說法?”
文吏很有耐心,嘴裏道:“如果隻是短駐,過了明日午時,這粥場便不再歡迎你們了,你們需要自謀生路”。
方幽急切地問道:“常駐呢?”
“若是常駐的話,隻要用心幹活,保管缺不了你們的吃食!”
“啊,還有這等好事,常駐,常駐!”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方幽生怕對方反悔,急忙應諾下來。
“那好,如果是常駐的話,你們須得遵從号令”
“那是自然!”
“嗯,如果你們願意,從今日起便聽從國功曹指揮,他會告訴你們怎麽做”。
國功曹也就是國淵,他對芝麻綠豆大的官職不以爲意,隻要能夠幫到百姓,便是一介白丁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此番,聽到文吏吩咐,方幽連連颌首,道:“願意,願意,隻要能給一口吃食,讓大家夥兒活下去,便是爲都尉做牛做馬也願意!”
國淵籲了口氣,道:“老丈不必如此,李都尉也不會讓你們做牛做馬,這城外天寒地凍的,要想熬過冬季,大家夥兒須得建所容身的房子”。
方幽松了口氣,道:“這是題中之義,國功曹還有什麽吩咐,不妨一并說出來”。
“其他的事情還等把房子建出來之後再說吧”
“喏!”
有了方家村的鄉民作爲榜樣,後續的流民很快就學會了排隊取粥,期間,曾有青皮肆意妄爲,試圖搶奪他人的米粥,被東萊軍卒發現之後,抽刀斬殺于現場。
噴出老遠的血液告訴所有人,李賢手中也有刀槍,誰若是忤逆了他,很有可能橫屍當場。
當然了,對于青皮的死去,鄉民們非但沒有任何同情之意,反而覺得軍卒殺的大快人心。
流民輾轉遷徙期間,青皮們仗着有一把子氣力,很是奪了不少米粟。
如今,惡人自有惡人磨,軍卒一刀斬了青皮之後,反而赢得不少鄉民的好感。
強取豪奪的青皮死有餘辜,不過,他們的死去也使得百姓們意識到,萬事須得小心,不然的話,誰也不知道會不會被斬殺當場。
國淵知道殺雞儆猴有時候會過猶不及,他見衆人神情有異,嘴裏便說道:“大家夥兒放心,隻要你們遵從号令,絕不會有人動你們一根汗毛,這一點我在此保證!”
鄉民将信将疑。
爲了增加可信度,國淵隻得扯起李賢的虎皮,道:“李賢李都尉已經讓我全權負責流民安置事宜,你們隻要賣力幹活,其他時候盡管把心放到肚子裏去”。
“喏!”
說罷,國淵便掏出軍牌,道:“這是都尉給我令牌,有了它,軍卒也得賣我幾分顔面”。
短暫的接觸下來,國淵的處事風格讓人大爲感動。
看得出,國淵是真的爲民着想,願意爲流民做實事的人物。
聽聞國淵便是流民的主事者,衆人都是大喜過望,他們紛紛表示願意聽從國淵的号令。
沒了後顧之憂,鄉民們幹起活來更加賣力。
在流民齊心合力的勞作下,一棵棵樹木從山中運了出來。
簡單的加工處理過後,流民們用木材建起了房舍。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一排房舍就有了大緻的輪廓。
間或有流民加入其中,剛開始,國淵一個人還可以照應的過來。
等到後來人丁增多之後,連管甯加入其中都有些忙不過來。
期間,對于兢兢業業、吃苦耐勞的鄉民,國淵都使人記了下來,而針對偷奸耍滑之輩,第一次口頭警告,第二次就驅逐出去了。
在這寒冬臘月的日子裏,淨身出戶,等于被判了死刑、
在李賢的經營下,劇縣已經成爲流民的大本營,這裏有着嚴格的人丁管理制度。
一旦發現外來者,村堡内的流民便會示警。
若是走投無路的尋常百姓也就罷了,鄉民憐其可憐,說不定會給些吃食,可對于被驅逐出來的貨色,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死活。
劇縣臨近樂安國、兖州的地方有着大片的荒地,這一次,李賢打算用他們來屯田。
冬耕的季節已經過去了,不過這并不妨礙流民們翻墾土地。
今年把土地翻起來凍着,來年種上莊稼之後多數都能有個好收成。
建立起足夠的房舍之後,國淵便帶着流民開墾荒地,挖掘溝渠。
李賢建造的大水車國淵已經見識過了,在這偏離河流較遠的地方,水車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在國淵看來,李賢想出的這以工代赈的方式很是妥當,即解決了流民空閑勞動力的問題,又不至于荒廢了土地。
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國淵麾下已經有流民六千人,按照村落,國淵将其分成六個屯,每屯一千人,設屯長一人。
往日裏,屯長便負責流民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個民屯對外号稱流民營,營房建造在距離劇縣縣城三十裏開外的地方。
往北便是開墾出來的大片土地。
流民營外的高杆上,幾個血淋淋的人頭正吊在那裏,他們全都是圖謀不軌,或者是意圖恃強淩弱、奸銀婦女的惡棍無賴。
将頭顱懸在木杆上,有震懾宵小的作用。
剛開始,李賢把流民營的相應事宜交給國淵,衆人還抱着看好戲的态度,他們不認爲一個書生能夠把這種繁瑣的事情做好。
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國淵将流民營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這頓時使人刮目相看。
男丁出外勞作,體力不足的婦孺也沒有閑着,按照李賢的吩咐,國淵交給他們一項工作:縫制軍服、軍襖。
漢末年間可沒有機械化流水線,軍卒身上的号衣都需要一針一線的縫制出來。
正巧,奔赴遼東換置馬匹、皮毛、鐵礦的徐盛已經回到了劇縣。
風塵仆仆的徐盛滿載而歸,他非但帶來了兩百匹戰馬,還帶來了大量的物資,數百斤重的皮毛就是其中的一項。
天寒地凍的日子裏,皮毛縫制的衣物最能禦寒,李賢有心爲麾下軍将們裝備這種皮襖。
讓别人做的話,還要花費銀錢,可讓流民營來做,就完全不需要客氣了。
想到這裏,李賢便将動物的皮毛交給國淵,讓國淵轉交給流民,完成加工制作。
每日裏,流民營中都是一副熱火朝天,幹勁十足的景象,爲之付出的代價便是:劇縣的糧秣很快就要告罄了。
爲了維持流民最基本的食物要求,李賢動用了劇縣的軍糧。
一開始,周東昌便警告李賢,如果不想想辦法,軍糧很快就會見底。
老百姓沒了糧秣吃食都會生出逃難的想法,軍卒要是沒了食物,他們又會怎樣?
直到這時候,李賢才意識到之前自己作出置換糧秣的舉措有些過于草率了。
越是兵荒馬亂的年月,糧秣越是值錢。
真正被強敵圍城的時候,金銀如同砂石一般,毫無用處,唯有實打實的糧秣才可以活人性命。
許久無戰事的北海國雖然也積攢了不少糧秣,可卻也沒有肆意揮霍的道理。
想到這裏,李賢決定改變方針政策。
以後的軍械買賣都須得用糧秣來置換,不然的話,一概不許。
與此同時,李賢打算暫緩與公孫瓒的米糧交易。
反正有了那二十大船的糧秣,已經足夠公孫瓒度過這個寒冬了。
至于袁紹,想必他不會在這不利于大軍出行的日子裏強行出兵。
春暖花開的時候才是軍卒征戰厮殺的最好季節,冬季,正是休養生息的大好時機。
兖州,呂布依舊在橫征暴斂,哪怕治下的百姓十室九空,他依舊沒有收斂的意思。
這時候,陳宮連出言提醒的興趣都沒有了。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在陳宮看來,呂布的敗亡隻是時間道理。
呂布在兖州越是不得民心,百姓們便越會想念曹操的好處。
一動一靜間,局勢便漸漸往有利于曹操的方向發展了。
下鄄城中,曹操在整兵備戰,他誓要一雪前恥。
接連敗給李賢、呂布,曹操在軍中的威望已經岌岌可危,他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來挽回軍心士氣。
不過,曹操雖然避在城中不曾出戰,可城外發生的事情他卻了如指掌。
尤其對于呂布的一舉一動,曹操更是大爲關注。
兖州百姓迫于無奈,四處遷徙的消息,曹操早已經聽說了。
雖說此舉對曹操暫時有利,可從長遠來看,呂布等于把原本屬于曹操麾下的子民趕到了北海國去。
北海國内有曹操深深痛恨的李賢李維中!
如果可能,曹操不願意有一名兖州百姓流落在外。
可城内糧秣有限,城池的空間也有限制,曹操不可能來者不拒。
這樣以來,曹操隻能眼睜睜的看着百姓直往北海國而去。
後來,有人給曹操出了個主意,他認爲流民趕赴北海國已經不可阻攔,那便放任自流。
北海國的糧秣總歸是有限的,流民吃的越多,留給李賢使用的軍糧便越少……
在目光短淺之輩看來,流民除了消耗糧秣之外别無用處。
曹操雖然覺得這理由有些過于牽強,可思來想去,在解決呂布這個大敵之前,也确實沒有其他的辦法,于是,他便不再去糾結百姓遷徙的事情。
此時,百裏開外,劉備的兵馬在與高順的陷陣營交手過後便不再多做滞留,他帶着充裕的戰利品回到了樂安國。
有了在兖州搶奪的米粟、财貨,劉備足以過一個豐腴的肥年了。
揚州郡,雀占鷹巢的袁術漸漸緩過勁來,他時時刻刻都打算報複曹操,隻是一直沒有合适的機會罷了。
聽聞呂布奪了曹操的兖州之後,袁術大喜過望,他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念頭通達的感覺。
如果不是曹操,袁術坐擁幾十萬兵馬,治下千裏之地,又怎麽會淪落到淮南來?
在袁術麾下,有勇有謀的孫策嶄露頭角,成爲淮南軍中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