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的魚子醬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謝洛夫含含糊糊的說道,對于魚子醬謝洛夫也就是吃個新鮮,從沒嘗試過的東西第一次品嘗總是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幸虧這幾天他惡補了一下本地知識,不然可就露餡了。
“不錯,祖國的美味可能我們一生都沒法全部品嘗!”謝列平雖然位高權重,卻不能時刻吃到這麽地道的魚子醬,自然毫不吝啬贊美之詞。
總的來說,對于謝列平一行人的接待,謝洛夫自認爲做的很算是中規中矩,雖然不免有些刻意加小心,可這也不能怪他,誰都知道謝列平是出了名的強勢不講理,而且謝洛夫比其他人更加了解謝列平以後的軌迹,沒法對這個差點掌控蘇聯的人保持淡定。
“說實話,我蠻喜歡這個小夥子!”對于謝列平來講,整個蘇聯幾乎對他已經沒有秘密,想要謝洛夫的資料更加是輕而易舉“父母在戰争中逝去,十八歲進入紅軍,不過入伍兩個月戰争就已經結束了!随後進入地方工作,很年輕,從這次阿塞拜疆的經曆來看,還算不錯,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覺得他有才能,他就有才能!”
謝列平用一句霸氣無比的話作爲收尾,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的話被有心人聽去。
因爲旁邊的兩個人,尼古拉·葉戈雷切夫和尼古拉·梅夏采夫都是謝列平的朋友,他們之間的關系甚至可以追訴到二戰中,并且在随後的日子裏面不斷鞏固。
“這麽說你這次出去考察又找到了幾個年輕的幹部?收獲不錯?”葉戈雷切夫合上手中的書,一字一頓的說道,并且和年輕兩個字咬的特别重道,“亞曆山大,這段時間有些異常,你最好形式不要太過高調。你這個人,不用總是鋒芒畢露!”
“葉戈雷切夫說的不錯!”梅夏采夫點點頭說道,“克格勃這段時間正在肅查,不知道有多少人倒黴!”
“一幫吃飽了沒事幹的混蛋!”謝列平口中的鄙視顯而易見,“一群毫無主見的工具,根本不知道什麽是對什麽是錯,隻能成爲一把刀……”
不過謝列平還是将兩位老朋友的話聽了進去,克格勃雖然是一把刀,但是誰也不知道握刀的人準備要砍誰?
謝列平走了之後也算是留下了一個任務,對此謝洛夫欣然領命,國立石油大學的學生們以後也許會成爲意想不到的助力,在前世的記憶中,蘇聯越到後期對石油越是依賴,所以不論是未雨綢缪還是搭順風車,對這些未來可能在能源系統工作的年輕學生,謝洛夫也必須重視起來。
從20世紀50年代起,蘇聯油氣出口在逐步增加。石油出口從1950年的30萬噸增加到1960年的1783萬噸。蘇聯大量出口石油正逢世界石油價格上漲的有利時機。其燃料和石油産品出口從1970年的17000萬噸增加到1988年的44700萬噸。
其中,石油爲20500萬噸,天然氣是880億立方米。石油成爲蘇聯出口的大宗産品。蘇聯在全球的原油市場中約占10%,如把全部石油産品都包括進去,則合12%。
天然氣在蘇聯能源平衡中的地位不斷上升。1960年前,蘇聯天然氣開采和消費占其燃料開采和消費總量的8%左右。這一比重在60年代達到18%~19%。到80年代末,蘇聯統一煤氣供應系統提供了蘇聯燃料消費的40%以上,保障了東歐各國和許多西歐國家大部分燃料消費。
如果這些服務于蘇聯能源産業的人能被謝洛夫掌握在手裏,可以說謝洛夫馬上就能成爲蘇聯國内一号人物,而現在,第二巴庫正在開發中,号稱第三巴庫的秋明油田更是沒有影子,巴庫的國立石油大學的學生們就非常重要,也許這幾年的學生未來會成爲掌握蘇聯能源命脈的一群人。
而在莫斯科,一切都似乎和平時沒有什麽兩樣,各個部門和機構都在有條不紊的持續進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已經完成,蘇聯恢複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蘇聯在最短的時間内,以難以置信的努力爲代價,不僅醫治了嚴重的戰争創傷,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恢複;而且經濟實力比戰前大大增強。大約已經到了美國的百分之四十,處在世界第二位。
而蘇聯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五個五年計劃,規定到1955年,工業生産水平比1950年提高百分之七十左右,生産資料的生産約增加百分之八十,消費品的生産約增加百分之六十。似乎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發展,事實上,此時整個蘇聯也都會這麽認爲,除了謝洛夫。
1953年3月1日下午6點30分,斯大林因中風摔倒。最後被發現時,他穿着睡褲和背心坐在毯子中打鼾。斯大林的助手最初以爲他隻是喝醉了,但随後發現他可能陷入昏迷。
蘇聯宣布全國默哀八天,所有部門、司局、工廠停止工作。退役軍官都穿上了原來的軍服,仿佛如臨大敵重回衛國戰争時期。斯大林躺在工會大廈的圓柱大廳,幾公裏長的隊伍蜿蜒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人們向普希金大街緩緩移動,軍隊和卡車勉強維持着秩序。
美國方面把斯大林逝世看作難得的機遇。經過一個多月的深入讨論和反複修改,美國政府敲定了心理戰略計劃,利用**、自由歐洲電台等工具對蘇聯、東歐等國進行宣傳戰。艾森豪威爾發表演說,聲稱“一個時代已随約瑟夫·斯大林的逝世而結束”,美國準備與所有誠心緻力于和平的國家一起爲和平而努力。他反問“蘇聯準備做什麽?”1953年6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發生反對貨币改革的騷動,自由歐洲電台立即強調,斯大林逝世後蘇聯政權虛弱,鼓勵捷克軍隊忠于人民而不是布拉格政府。
萬裏之外的中國,自3月7日至9日,全國下半旗緻哀;全國各工礦、企業、部隊、機關、學校及人民團體一律停止宴會、娛樂活動。
斯大林的突然去世對中國不可謂不是個打擊,當時中朝和美方正在停戰問題上艱難地對峙,蘇聯的态度至關重要。1952年8月,美國同意遣返戰俘8.3萬人,其中朝鮮戰俘7.6萬,中國戰俘隻有6400人,不到中國總戰俘數的三分之一。金日成有意讓步,中方堅持要美方遣返全部戰俘。斯大林給予了中方支持,明确講:“對美國必須強硬。中國同志必須了解,如果美國不輸掉這場戰争,那麽中國永遠也收複不了台灣。”斯大林剛逝世,蘇聯政府緻信中朝領袖,提出:從中、朝、蘇三國利益出發,應當在停止戰争方面表現出一種“主動精神”。最終中國隻得到7110名戰俘,1.4萬名志願軍戰俘被“拒絕遣返”。中國領導人都感到非常遺憾,他們認爲如果再打一段時間,可以争取在更有利的條件下結束這場戰争。美國陸軍上将克拉克承認,到1953年7月的時候,“志願軍已經極大地改善了它的後勤、空防和火力狀況”。
3月9日,莫斯科還在冬天,飄着零星雪片。中國總理八點鍾先到工會大廈護靈,中國代表團其他人在九點鍾到紅場參加葬儀。可以看到,中國總理走在送葬隊伍的前列,與貝利亞、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并排。
斯大林走後的第一天,濕潤的寒風刺骨,砭人肌膚。市内的生活陷于停頓。豈止是莫斯科,全國都取消了音樂會、戲劇演出和會議。昨日五彩缤紛的廣告柱和閱報欄一片雪白:夜間全都糊上了大張的白紙。全國舉哀,并不是裝出來的,不是因爲下了命令,而是真正的。似乎全國上下就這麽永遠地陷入悲痛而不能自拔。
距離千裏之外的巴庫也是如此,謝洛夫發誓,他從來不知道地廣人稀,距離一場世界大戰還不到十年的蘇聯,竟然有這麽多人。各地的報紙全版面報道斯大林去世的消息,整個巴庫似乎瞬間陷入到永恒的靜寂中,人們仿佛行屍走肉一般。距離阿塞拜疆不遠的格魯吉亞,報紙上刊登,斯大林的老家已經有數千人啓程前往莫斯科。
誰會知道幾十年後,格魯吉亞人幾乎會對斯大林恨之入骨,他們甚至不知道斯大林是一個格魯吉亞人,而不是一個俄羅斯人。當然了,就算是知道,他們也會選擇性的忘記。、
似乎一切事情都停滞下來了,所有的一切都圍繞的斯大林,進行着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一開始謝洛夫還盡量冷眼旁觀,但是漸漸這種氣氛馬上感染了他,似乎他已經被同化了。
鋼鐵的領袖已經逝去,領袖的鋼鐵則永遠保衛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