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就像洪水一樣湧到出城的路口。負責守衛和檢查行人的是日本憲兵隊。更多更快章節請到。憲兵隊開始的時候看見有人出城還不以爲意。可是後來出城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立刻把這件事情通知給了憲兵隊司令。。冰室康泰。
憲兵隊司令也接到了小紙條。不過他卻在電話中說道:“支那特工又來搗亂了。絕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你們給我看好出城口。不讓一個百姓出城。并且告訴他們。那些紙條上的字是假的。.第一時間更新 是支那特工的陰謀。”
憲兵們于是把這個理由告訴給了朝鮮民衆。可是朝鮮民衆一聽就質問日本憲兵:“今天那些小紙條飄散得滿城都是。散布這麽多小紙條至少需要幾千人。城中的支那特工難道能有幾千人。”
日本憲兵哪能答得上來這個問題。答不上來就想到讓手中的槍幫忙回答。更多更快章節請到。朝鮮民衆見到日軍憲兵拿出了槍。隻能四散奔逃。有的便離開出城公路。從野地逃出城。可是野地上遍布荒草。崎岖難行。民衆們的奔逃速度奇慢無比。日本憲兵便從容地對他們開槍。一時間場面無比混亂。
各個出城口一片混亂。憲兵隊司令立刻向守衛元山的日軍第三師團求援。第三師團也是日軍的老牌勁旅。師團長是川口近衛中将。綽号“源義經在世”。源義經是日本鐮倉時代有名的武士。以勇猛著稱。
川口近衛聽說元山有暴民作亂。立刻派出部隊鎮壓。第三師團駐紮在城外。守在從吉州到元山的交通要道上。所以部隊需要一段時間來調動。就在部隊調動的時候。川口近衛接到了高射炮陣地發來的情報:林遠部隊的轟炸機正在飛往元山。.第一時間更新
川口近衛急忙命令各個部隊進入防空洞。原來日軍擔心遭到空襲。早早修建了防空洞。而元山城卻沒有大規模的防空洞。僅有的幾個防空洞也隻許日本人進入。朝鮮民衆和日軍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元山城中的情況更加混亂。
就在這時。林遠的轟炸機部隊飛臨日軍的高射炮陣地。這段時間裏。又有二十四架轟炸機入役。所以三十六架轟炸機組成了一個鋪天蓋地的機群。向元山撲去。隊長名叫李一光。是徐峰新訓練的飛行員。轟炸機并不需要飛複雜的機動動作。所以機組成員裏并沒有北京艦的飛行員。
日軍高射炮部隊既失去了大型朝鮮固定雷達。也失去了小型移動雷達。所以他們發現林遠部隊轟炸機的時候。轟炸機距離他們就隻有三十多公裏了。這意味着高射炮準備和發射的時間所剩無多。可是日軍高射炮部隊還是利用這麽短的時間。操作高炮。向林遠部隊的轟炸機射擊。
日軍爲了能夠瞄準林遠部隊的飛機。便開啓了特别一型火力控制雷達。這種雷達在面對殲25的時候毫無用處。根本探測不到采用了隐身設計的殲25。所以隻開了一會兒便關閉了。恰恰是因爲這一點。這些雷達沒有被反輻射導彈鎖定。逃過了一劫。
特别一型雷達一開。轟炸機的準确位置便被雷達探測出來。畢竟轟炸機沒有經過隐身設計。說是“準确位置”。其實它的準确是相對于原來的雷達而言的。在林遠的時代。4000兆赫茲的電磁波隻用于測量精度不高的遠程預警雷達。而火控雷達的頻率要達到更高8000兆赫茲到12000兆赫茲。
盡管日軍的火力控制雷達不是那麽精确。可是日軍的高炮數量衆多。日軍一共布設了十六個高射炮陣地。每一個陣地都有四十八門各種口徑的高射炮。用來對付低空中的直升機和高空中的固定翼飛機。每三個陣地還可以對某一個空域形成交叉火力。所以在一個空域上便能集中一百多門火炮。
日軍的雷達測算出林遠部隊機群的速度。随即通知給炮手。炮手根據這個速度計算出提前量。調整炮口開炮射擊。一枚枚炮彈頓時飛上天空。
日軍的火力控制雷達一開機。轟一上裝備的雷達告警器就發出了刺耳的蜂鳴。這種告警器其實就是一個接收機。當接收到的陌生信号的時間間隔小于設定值的時候就會判定己方已經被對方雷達鎖定。随即啓動報警電路。
李一光聽見報警聲音就是一陣驚訝。心想:“日軍的雷達不是被全部摧毀了嗎。怎麽還有剩下的。”不過李一光顧不上考慮這些。他拿起通訊器說道:“立刻開啓gr-1b型幹擾機。”
gr-1b型幹擾機是林遠手下專家研制出來專門對付日軍無線電引信的。型号名稱中的“b”代表着轟炸機用型号。還有一種型号是“gr-1a”。用在直升機上。在長谷川茂雄告訴林遠日軍的炮彈裝配了無線電近炸引信之後。林遠便讓手下特工去搞日軍無線電引信的樣本。然後讓專家着手研制幹擾機。用來幹擾日軍的無線電近炸引信。
林遠手下的特工隻是花錢賄賂了日軍報廢武器管理員。就把一枚報廢了的高射炮炮彈弄到手中。随即拆解下無線電引信。送回了國内。幹擾機于是很快被研制出來。今天終于派上了用場。
日軍的炮彈一邊發射着電磁波一邊向轟炸機飛來。此時幹擾機接收到電磁波。立刻啓動檢波電路。測出了電磁波的頻率。并且發出相同頻率的電磁波。炮彈上的引信接到這些電磁波随即認定:我已經距離目标很近了。可以自爆了。于是啓動了引爆電路。把炮彈戰鬥部中的預制碎片噴射了出去。
不過炮彈距離轟炸機還非常遠。這些碎片根本就傷不到轟炸機分毫。于是日軍發射了幾百枚炮彈。卻無一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