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了太多政治任務,媚上是媚了,老百姓卻不愛看了。
收視率日漸下滑。
其中紀錄片節目的收視率,一向是央視墊底。央視其實很重視紀錄片,畢竟紀錄片才是最接近影像的本質,否則也不會每年投資拍攝大量的紀錄片。奈何就是拍不出來好的紀錄片,叫人郁悶。
哪怕是中央一套,在晚間播放的《魅力紀錄》,也隻能勉強維持在2點左右的收視率。
有些太空乏的國産紀錄片,隻有1點多的收視率,今年最好的時段,是四月播出的英國紀錄片《與巨獸同行》,破了3點的收視率,這個收視率在晚間檔還算尚可,起碼讓紀錄片與影視、娛樂節目不至于拉開太大。
整個央視七套下面的紀錄片部門,就靠着進口紀錄片,找點存在感了。
誰曾料到,依靠張譚拍攝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竟然在如此大環境之下,硬生生把收視率做到了3.425%的年度新高。
“我們台裏接到了不少觀衆打來的電話,對《舌尖》的評價相當高,這些觀衆都是紀錄片的忠實愛好者,就算是進口紀錄片,也經常挑刺。能獲得他們的贊同。着實不容同意。《舌尖》已經登堂入室。”
韓志東的興奮是理所當然。
不過越到檢驗成果的時刻,張譚越謹慎:“還是要看今天的收視率,昨天的收視率,更多是受到宣傳的影響。”
他的謹慎是有道理的。
《舌尖》投資成本很大,雖然宣傳手段不多,但是這部紀錄片的總導演是張譚,僅這一項就夠吸睛了。首播第一集的觀衆。很多人都是沖着“譚張”這個金字招牌而看,可以說起碼有一半的收視率,是粉絲貢獻。
除非是鐵杆粉絲,否則粉絲的熱情是有限度的,作品優秀粉絲肯定支持,作品不好了,粉轉黑也是飛快。
《舌尖》首播集的收視率,隻能作爲一個參考,今後幾天的收視率、觀衆粘連度。才是成功的衡量标準。
“以《舌尖》的質量,收視率肯定不成問題,如果這麽優秀的紀錄片,在口碑這樣好的情況下,收視率還沒辦法保證,那麽我這個主任也沒必要再坐這位子。”韓志東大笑着說。
“好吧。其實我也就是謙虛一下。”張譚也笑了。過分謙虛就是驕傲,面對如今的大好勢頭,确實沒必要謹小慎微,“怎麽好意思把韓主任從位子上拉下馬,我對《舌尖》的信心,比任何人都足。”
讀檔重生的世界,與他上輩子經曆的世界,大環境差不多,《舌尖》又有足夠的底蘊支撐,想不火都難。
……
在首播收視率宣告破3點之後。《舌尖》的大勢就已經成了。
央視紀錄片部門的員工自然是喜氣洋洋,頗有農奴翻身把歌唱的興緻,尤其是混過《舌尖》攝制組的一批員工,感覺這腰杆一瞬間就直了。
執導了紀錄片系列其中兩集的苟玉才,因爲性子比較沉悶,往常人緣并不好。
今天卻是很多同事,都主動跟他打招呼。
“苟導,破3了。”
“是呀苟導,快到3.5的收視率,可吓壞了好些人。”
“好看、非常好看,拍得太好了,苟導是有大才華的人呀。”
苟玉才不好意思的擺擺手:“第一集是陳力執導的,我執導的是第五集《廚房的秘密》和第六集《五味的調和》。所有的文案和創意,還有節奏、風格,都是譚張總導演布置的,我隻是照本宣科。”
同事們便打哈哈:“苟導謙虛了,第一集就有這麽高的收視率,往後收視率肯定更好。”
“就是,苟導的本事,我們大夥都很清楚。”
“苟導,有空指導指導我呗,《舌尖》攝制組選人的時候,我沒夠經驗過去,當時還不覺得,現在後悔死了。”
“玉才老弟,回頭到我們攝制組轉轉,大家夥都想讓你提提意見。”
苟玉才不善言辭的回答:“哦,好的,好的。”
他原本隻是兢兢業業的老員工,參與過很多紀錄片的創作,不管好的壞的,都是聽總編導的吩咐做事,本身才華并不突出。而且性格緣故,十分低調不愛吵鬧,加上經常外出取材,在電視台裏的存在感很低。
像今天這樣,受到這麽熱情的待遇,還真不習慣。
穿過熱情的走道,徑直來到韓志東的辦公室,在敲門的時候,苟玉才心裏,熱乎乎的,彌漫着久違的興奮,仿佛剛參加工作那會一樣。
這都是《舌尖》帶來的改變。
苟玉才覺得,或許這部紀錄片,就是自己事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進來。”
韓志東的聲音,将苟玉才從幻想拉回現實,現在是見領導的時間,不能分心:“主任,找我有事?”
“玉才啊,你來了。”韓志東十分熱情的站起來,示意苟玉才坐下來說話,“最近你手裏面,有哪些紀錄片的工作?”
“現在手邊隻有一個三北防護林建設題材的紀錄片。”
“哦,那好,三北防護林的紀錄片要抓緊。”韓志東頓了頓,親自給苟玉才倒了杯水,“現在《舌尖》的勢頭很不錯,這個系列的影響力不會小,我們應該把工作做在前頭,玉才啊,你做紀錄片不少年了,有些擔子,是得挑一挑了。”
“啊?”苟玉才有些跟不上思維。
韓志東親切的說:“我打算過幾天,向上面提議,由你來擔任民俗題材紀錄片的編導職位。”
“這、這……”
苟玉才既激動又感到壓力山大,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這是韓志東在提前論功行賞呢。如果他是有魄力的人,肯定立馬就答應下來,不過很顯然,他不是:“主任,這個,馬志宇、趙世鵬他們,比我更适合吧?”
這兩人,也是《舌尖》的分集導演,資格不比他差。
“老馬和世鵬都有安排,就這樣吧,你的本事我清楚,不許推辭。”
話說到這個地步,苟玉才便滿心歡喜的點頭:“好,主任,我試試。”
等走出辦公室。
苟玉才的腦袋裏,還在眩暈着。
“或許,《舌尖》真的會是我事業的轉折點!”
再低調的人,心裏也是有野望的,苟玉才此時此刻,心頭洋溢着奮發的氣息。同時,也百感交集,是對《舌尖》的成績,也是對張譚的佩服。
他能升職,完全是托了張譚的福氣。(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