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犯一進了監房,什麽人格、尊嚴以及貞操等等,統統都不存在了,剩下的隻是任憑别人擺布、玩弄、奸-淫。
大牢裏女囚被強-奸甚至群-奸都是家常便飯,這根本不是秘密而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隻要女人進了大牢便成爲獄吏、牢子們****的對象,要想保持貞節,事實上是不可能的,能清白出來的概率是千分之一,那個一就是上了年紀的,實在沒人願意上。
年幼的?曾經有七歲女童因父親被斬受牽連入獄,都沒能逃脫被奸-淫的厄運而慘死獄中。
女囚被捕後未曾走進牢房,在監押房就先會被扒光,所謂裸-體檢查就是一種侮辱,說是爲了防止夾帶東西,其實就是供獄卒觀賞并亵渎一番。
好在杜玉珍是先被送進了男牢才逃脫了監押房這關,而且府衙的大牢并不是真正的大牢,這裏的犯人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犯人。
獄卒對這裏的犯人相對客氣,因爲這裏的犯人都是等待過堂的,未必真的有罪。如果他們對無罪的人做了太過分的事,也是會惹上官司的。
杜玉珍被轉到女牢的時候是經過了檢查身體的那一關的,當然是牢婆檢查的,主要是檢查一下她是不是黃花閨女。
如果不是的話就會淪爲獄卒們的玩物,但如果是純潔的少女之身,他們是不敢突破底限的。
牢婆,又叫官媒婆,就是說她手下的女囚都歸她給别人分配。哪個男人想要女人都得先讨好她,畢竟這裏的女人是免費的,她收的錢比青-樓可便宜多了。
法律上明文規定女子隻有犯奸-淫罪和殺人罪才會被正式收監,其他的罪過是由家人監管不許離城而已。
換而言之在獄中被****的也都是些本就不貞或罪大惡極的女人。
東陵人對這些是心知肚明的,而蘇若水對這些卻是一無所知。蘇若水出身高貴對這些烏七八糟的事是沒有一點接觸的,沒人敢在她面前胡言亂語這些東西。
穿越而來的蘇若水對監獄的認知跟東陵人是完全不同的,她隻知監獄裏的獄卒會以打罵的方式索賄,隻知大牢裏環境很差,牢飯很難吃。
甚至她都沒想到監獄裏的人會稀裏糊塗的把杜玉珍給關到男牢去,她隻是想把杜玉珍送進大牢裏受幾天‘委屈’。
她幾次三番的出手,蘇若水都沒有反擊,但蘇若水絕不是個能容忍别人無限度的欺負她的主。
别人欠她的,她都會讨回來的,該讨利的時候讨利,該讨本的時候讨本。
不過現在她沒有找誰讨什麽的想法,她每天就在太子的畫室裏。早上進去夜深了才出來,哪也不去。她并不是在裏面畫畫,而是在裏面刺繡。
那天她用頭發在繡布上繡了幾針,發現頭發的光澤繡出來比繡線要閃亮得多。爲什麽一定要往上面纏雞毛呢?毛繡一定比發繡好嗎?
她本來是打算把葉孤元弘畫的鷹用野雞的毛給繡出來,繡一個栩栩如生的鷹送給葉孤元弘,他一定會喜歡的。
當她發現用頭發繡會更容易也更平整的時候,她又送給自己一個驚喜。那就是不隻繡一隻鷹了,她要把他們倆合力畫的那副畫全繡出來。
山水畫本身就是毛筆畫的,用到的線條自然隻有黑色,正好頭發也是黑的。整張山水畫除了白色的畫紙以外用到的顔色也就是濃黑和淺黑。
蘇若水的頭發黑如墨染正好可以用來繡絕大多數部分。一少部分需要發點灰的顔色,還有極少的一部分需要點白色,因爲蘇若水選擇的繡布是接近宣紙色的淡黃。
白色頭發好找,常忠一腦袋的白發。可是有點發灰的黑發就不好找了,她見人就觀察頭發的顔色。
雖然暫時沒找到特别可心的,但她相信肯定找得到的,實在找不到的話,大不了用繡線代替,反正隻是一少部分,不影響大局。
于是說幹就幹直接上手開工,剪下小指粗的一绺(音柳)頭發用絲繩系好,起早貪黑的就繡上了。
這一來太子宮裏的人可就閑起來了,太子妃成天就在畫室裏呆着,沒人知道她在幹什麽,反正不許任何人進去。
那大家侍候誰?刑天麟閑的和侍衛們在院子裏‘鬥雞’,不服老的常忠先隻是坐在一邊看着,後來也常常參與其中。
宮女們就更沒事做了,輕雲整理野雞毛做了一把漂亮的羽毛扇,流風一見便也嚷着要做,可野雞毛是有限的。爲了要野雞毛做扇子,流風殺了兩隻野雞。
蔽月知道了以後便埋怨起流風來,這野雞是太子妃養着的,她說過要等太子回來才殺。
這要是讓太子妃知道流風就爲了做扇子,太子沒回來先把野雞給剁了,誰知道太子妃會不會發火?
流風一聽也害怕了,便去央求刑天麟抽空趕緊再去弄兩隻野雞回來,最好别讓太子妃看出來。
刑天麟正嫌在宮中悶呢,便囑咐流風、回雪好生的照看太子妃,在他回來之前寸步不能離。
兩個丫頭自是雞啄米似的點頭,刑天麟帶一個侍衛出城去打野雞,恰遇五皇子在街上閑轉。
五皇子聽說刑天麟去打野雞,他趕緊的也跟着一塊去了,上山可比在城中好玩多了。
抓野雞可不是一會兒就行的,他們在山上走了多半天,聊了好多話,五皇子得知宮女會做羽毛扇,他就來了興趣。
本來抓兩隻野雞就行了,五皇子也要扇子,爲了保險起見,他們足足抓了七隻野雞。
雖然抓野雞五皇子也出力了,但流風還是訛了他一兩赤金。
當然這些事蘇若水完全的不知道,她除了開開心心的繡她的大作就什麽都不關心了。
越繡越覺得沒有黑灰色頭發就太遺憾了,頭發的光澤太好了,繡線根本沒法比。
有一天她進宮給靜皇貴妃請安的時候終于發現了最合适的頭發,那麽完美的淺黑深灰色的頭發就長在皇帝的腦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