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日軍才在這裏投入了一個師團的兵力駐防……要知道此時日軍位于長春附近的總兵力也不過隻有兩個師團,而岡部直三郎卻能将僞滿州國首都總兵力的二分之一調到四平駐防,也足可以看出其對四平的重視了。
應該說,這種做法是正确的。
原因是此時日軍内部兵力極度空虛……日軍在滿州國的兵力雖說有三十萬之衆,但至少有十萬分布在鄉下難以在短時間内集結,還有十萬左右布署在滿蒙邊境……這部份是用來做什麽的就不用說了,幾年前日本跟蘇聯在諾門坎打了一仗最後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
最後雖然簽定了“蘇日中立條約”,但誰也知道在這時代條約是靠不住的……所以日軍必須得在滿蒙邊境一帶布署一部份軍事力量以防蘇軍突然南下。
其實這也是關東軍的主要任務,隻不過随着戰争的深入日軍兵力越來越捉襟見肘,于是不得不将兵力不斷往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調動,最終造成駐滿州的日軍外強中幹而已。
這裏的外強,指的不僅是關東軍虛張聲勢的叫嚣……這是關東軍的一貫作風,其初期還有嚣張的理由,精銳之師嘛,而且占領了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東北,這使得日軍幾乎就可以憑借東北的資源而不需要依賴日本本土就可以滿足侵華戰争的需求,甚至還可以從東北掠奪資源反哺日本,可謂勞苦功高。
也正因爲這樣,關東軍甚至一度連參謀本部都不怎麽放在眼裏,大有以下挾上之勢,而參謀本部一時也拿他們沒辦法。
若是說初期還有嚣張的理由,到了中後期那就純粹是虛張聲勢了……也正是這支關東軍叫嚣着堅決不投降要在僞滿州國抵抗到底,但一個月不到就被蘇軍打得滿地找牙投降了一大半。
說了這麽多,其實都是在說明一點……日軍在僞滿州國的兵力部署基本是将戰鬥力強裝備精良的部隊布署在滿蒙邊境,比如63、59、117師團,而在内部布署的日軍基本都是沒有作戰經驗且訓練不足的部隊,比如駐沈陽的122師團、在火車上被炸得死傷慘重的123師團,還有布署在四平的135師團等等。
這麽做的原因很簡單,内部沒有多少作戰需求嘛,平時做的事不過就是守守鐵路、然後帶着僞軍去掃掃蕩什麽的,用戰鬥力強的部隊來做這些事就是殺雞用牛刀,甚至這牛刀還可能會因此懶散而失去了戰鬥力。
這其中隻有一個師團例外,那就是39師團……這個師團是用來駐守新京也就是僞滿州國的首都用來鎮住四方僞軍同時也是用來訓練日軍的。
于是,這會兒僞滿州國遭到中國軍隊的進攻,就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有戰鬥力的部隊都在滿蒙邊境,要趕緊把它們抽調回來防守。
這時四平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一旦四平失守,駐守在滿蒙邊境的大部份地區的日軍都無法增援長春。
因此,岡部直三郎一次又一次的給135師團的師團長上村中将打電話:“上村君,務必要在四平堅守三天,明白嗎?三天後,63師團就會趕回四平與你們會師了!”
“明白!請大将閣下放心!”上村中将回答。
在上村中将眼裏,他覺得岡部直三郎有些過于小心了。
這時的日軍已經獲得了一定數量的情報,知道朝長春進攻的中國部隊隻有一個師。
不過就是一個師的中國部隊嗎?擋住他們三天?!笑話,擋住三年也不會是什麽問題吧!
中國軍隊有坦克?對付坦克隻要挖坦克壕不就可以了嗎?!
上村中将一直都相信,戰争最重要的還是看精神……這也是日本軍國教育導緻的結果,他認爲中國部隊是隻綿羊,就算是裝上了老虎的牙齒和爪子依舊是隻綿羊。
在這種認識下,上村居然将部隊派出城外布防。
“中将閣下!”參謀勸着上村:“聽說中國人擁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還有飛機……我們出城布防合适嗎?”
“松井君!”上村自信滿滿的回答:“不要把中國部隊想得太可怕了,他們隻是擁有些裝備而已,但中國人就是中國人,他們永遠都沒有足夠的勇氣與我們正面一戰!更何況,你也知道沈陽是怎麽丢的!”
上村這麽一說,參謀也就沒話說了。
因爲沈陽也的确是守城守丢的,這其中就包括中國軍隊會利用宣傳戰策反僞軍……這可是在城内的一枚定時炸彈啊!
從這個角度來說,上村這麽做還是有些道理的,到了城外,使用經緯分明的兩道防線,那僞軍就更容易控制。
不過,這個上村中将還是個自大的蠢材……擁有壓倒性裝備優勢的中國軍隊怕的不是野戰、也不是城市攻防戰,最怕的就是城市巷戰,這也是坦克的弱點。
當然,也好在這個上村中将是個蠢材,于是他就用刺刀逼着百姓在城外構築防禦工事……防禦工事包括反坦克壕、地雷帶、鐵絲網、碉堡等。
張弛一看到來自前線偵察到的日軍的布署,當機立斷的就對同鄉人下令道:“馬上發起進攻!”
“是!”同鄉人一個團的部隊二話不說就對日軍防線發起了沖擊。
這沖擊一上來就讓上村中将領教了什麽是現代化裝備……空中炮彈“隆隆”作響,辛苦構築起來的戰壕、鐵絲網之類的傾刻間就化爲烏有。天上飛機一架架往下俯沖,然後朝富有“武士道精神”的日軍投下一顆顆燃燒彈……他們甚至連敵人的樣子都還沒見着,就一個接着一個的化成了火球。
等到日軍已經被炮火和燃燒彈炸得差不多的時候,這時中國軍隊的坦克才一排排的開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