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日軍來說,如果能夠一舉壓制住中國軍隊将一号機場的控制權奪回來,那麽就能獲得巨大的優勢擊敗中國軍隊,于是不但能大量殺傷中國軍隊還能鞏固硫磺島的防禦使一切回到原點。
對于中國軍隊來說,382高地及折缽山實際上就是他們的立足之地,如果不能守住這兩個高地,那麽就算中國海軍及時投入戰鬥,新一師也要面臨被日軍全殲的命運。
于是攻守雙方互不相讓,進攻的不計傷亡的往高地上猛攻,防禦的甯願抱着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也不後退一步,霎時硫磺島上就籠罩在一片槍林彈雨中,又由于此時是黑夜又到處是煙霧,敵我雙方都難免會發生識别混亂與互相滲透,于是整個戰場就在一片混沌中展開。
據後來幸存的遠征軍戰士回憶:誰都沒有想到這一仗會打得這麽艱難,原本以爲不過就是守上一會兒等到天亮海軍的增援來了就差不多了,再加上又有地理上的優勢,所以不覺得有多危險。但沒想到幾次讓敵人突破了防線甚至穿插到了山頂陣地。
說到這裏,這些幸存的戰士都是滿臉的慶幸,誰都知道當時如果讓敵人占領了山頂陣地的話會有什麽後果。
戰後總結經驗時,張弛認爲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
一是遠征軍到太平洋戰場後就打得太順利了,并且在與美軍的協同合作中有些沾染上美軍習慣于打不接觸戰過份依賴裝備和火力的風氣。
另一個,則是日軍借助黑暗和煙霧對中國軍隊大膽的實施穿插包圍戰術。
這一點倒是張弛沒想到的……盡管張弛知道日軍總是習慣于使用穿插包圍戰術,比如在緬甸時日軍就是實施大縱深的穿插直接切斷了中國遠征軍的回國的退路。
但這種穿插包圍戰術一般是用在有防禦縱深的戰場上,而硫磺島上的中國駐軍不過就占領了一個海灘外加兩個高地,而且這幾個陣地之間的距離都很近,穿插很有可能會直接遭到幾個陣地的交叉火力的攔阻射擊……比如日軍從382高地及折缽山之間穿插,就會遭到兩高地的火力壓制,而且就算穿插成功了還可能會掉進敵人三個陣地的包圍圈且無法展開兵力。
所以這麽做是相當危險的。
但想了想,張弛又覺得日軍的這種做法是正确的。
原因是有黑夜及煙霧的掩護,這種遭敵高地火力壓制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兵力無法展開的問題……穿插進去的部隊根本就不需要空間展開,他們很快就化整爲零朝各個方向發起進攻,他們的任務并不是要占領某個地方,而是盡可能的制造混亂。
這也是這一仗會打得這麽混亂同時又這麽難打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美軍在這樣的戰場上的話,隻怕在這一刻很快就崩潰了。但是中國遠征軍卻在戰場上碰到過許多次這樣的情形。三個團長幾乎是不約而同的下令收縮防線,然後命令任何出現在面前的身影……不管是敵人還是自己人一律格殺勿論。
這說起來或許有些殘酷,但戰争從來都沒有仁慈的容身之地,參與戰争的主角更多時候都要在更少的傷亡與更多的傷亡中二選一。
這時候當然就應該選擇更少的傷亡,哪怕這其中有一部份戰友是倒是自己人手下。
戰士們的防線一收縮,幾個陣地之間的聯系也就被日軍給切斷了。
栗林忠道聽到這個消息時不由大喜過望,因爲走到這一步幾乎也就可以說是成功一半了……敵人可以互相聯系、互相增援構成鐵三角的三個陣地被分割成三個陣地,這本身就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敵人的防禦力。
更重要的還是,這三個陣地的聯系一被切斷,那麽位于三陣地之間的一号機場自然就落入日軍的控制。
爲了保險起見,栗林忠道命令堀江義孝親自帶領一個中隊的日軍去占領一号機場。
堀江義孝果然不負栗林忠道的重托,十分鍾後就奪取了機場的控制權。
不過這倒讓栗林忠道皺了皺眉頭。
栗林忠道感覺勝利來得太容易了,他隐隐覺得這其中有什麽不對。另一方面,從堀江義孝的報告來看,他們在一号機場裏找到的敵人的戰機并不多,确切的說不是不多,而是幾乎沒有。
“那些飛機都到哪裏去了?”栗林忠道自言自語的說道:“也許,它們已經被海軍的艦炮給炸成碎片了吧!”
這個解釋雖然有些自欺欺人,因爲日軍的轟炸隻有20分鍾,20分鍾的轟炸不可能将數十架飛機得連一點結構都找不着的。不過這也勉強說得通,更何況,這時的日軍已經是沒有回頭路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随後栗林忠道就摒棄了懷疑,他左手橫在胸前撐起了右手,得意洋洋的摸着下巴,說道:“現在,隻要等到天亮就可以見分曉了吧!”
栗林忠道的意思,是現在中國軍隊之所以還能抵擋得住日軍的進攻,完全是因爲中國軍隊在裝備上的優勢。但是,一旦等到天亮,随着日軍從八丈島趕來增援的戰機及“伊勢”号二十餘架水上飛機的增援,再加上日本海軍艦炮有目标的猛轟……這種形勢很快就會轉變,戰争的天平很快就會倒向日軍一邊。
栗林忠道已等不及那一刻的到來了,他似乎已經看到英勇的日軍士兵沖上382高地、沖上折缽山,接着在初升太陽的背景下将太陽旗重新插上這兩個高地。
栗林忠道甚至都在盤算着……
該怎麽處置那些中國人呢?
殺光他們嗎?
不!硫磺島上正缺勞力,我應該俘虜他們,讓他們構築坑道,我要趁中美聯軍展開下一次進攻前,把元山和折缽山的坑道打通連成一體!
栗林忠道沒有想到的是,天亮的确是勝負見分曉的時候,隻不過勝的并不是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