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點古賀峰一卻是猜錯了,那就是中國海軍的戰鬥力。
劉廣中和張軍華以及一衆部下等雖然是中國海軍,但他們卻是美國海軍訓練出來的中國海軍……單從訓練後的優秀程度來講,在相同條件的訓練下中國海軍絕對是優于美國海軍,這主要是因爲中國海軍肯學、肯練、不怕吃苦,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比美軍更勇敢,在這些方面美軍就差多了。
美軍的優勢在于語言方面,以及在機械、維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這一點其實美軍也隻是部份有專業知識,由于戰争的傷亡以及大批量軍艦的服役,美軍有素質有專業知識的水兵也不夠用,于是許多軍艦上的美軍士兵其實也跟中國士兵差不多。比如美軍在進行登陸作戰時,操作希金斯船及兩栖登陸車的水兵就有相當一部份是隻經過一周緊急訓練的菜鳥。
而中國海軍因爲深知自己在作戰經驗及專業知識方面與美軍的差距,于是能做的就隻能抓緊訓練埋頭追趕。
美軍方面的訓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張弛知道訓練是一回事,實戰又是另一回事,于是就組織各級軍官學習太平洋戰場上發生過的所有海空大戰及航母對戰,這其中包括“中途島”海戰、“珊瑚島”海戰等。
當然,這些戰例的資料和數據都是美軍提供的。
對于沒有參加過戰鬥和指揮的中國海軍來說,這些戰例及其反應出來的敵我雙方所犯的錯誤及成功的原因,并對其進行具體分析,就是一種很好的汲取經驗的過程。
完了後還時不時的進行演練将其消化,所以此時的中國海軍在素質上已不輸于任何一支美軍的航母編隊,其欠缺的還是在裝備上,比如沒有潛艇與航母群配合,戰機也沒有“地獄貓”等。
中國海軍學習到的這些經驗顯然是很有用的。
比如張軍華一路上都保持着兩個戰機編隊24架戰機在空中巡航……一般情況下美軍是一個戰機編隊在空中巡邏,隻不過美軍一般是雙航母編隊或三航母編隊,所以在空中巡航的戰機也超過兩個編隊。
這就表明了張軍華的一種嚴謹的态度,要知道此時馬紹爾群島的上空基本是美國人的世界,會碰到日本戰機的情況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按常理保持一個戰機在空中巡邏也就足夠了,但張軍華卻堅持要求時刻在空中保持兩個編隊,即使這會消耗更多的燃油同時也因爲戰機頻繁的起降而增加調度的壓力。
事實也證明張軍華的這種做法是正确的。
下午兩點三十五分,“自強”号報告在他們的雷達上發現一個未知機群,大慨有四十架次,距離“甯海”号六十海裏。
這個消息對劉廣中和張軍華就有些尴尬了……這是敵人的戰機還是美軍的戰機呢?
如果“平海”号是一艘美軍航母的話,那或許就更不容易出現這樣的誤會,因爲他們可以用通訊系統在最短的時間内詢問友軍,是否有在該區域執行任務的機群。
但此時的“平海”号卻還沒有與美軍形成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這主要也是因爲美軍在同一時間内投入的航母太多了,包括護航航母在内都有二十餘艘,于是還沒有完善到能夠共享數據統一指揮。這詢問也就無從問起。
不過張軍華也僅僅隻是愣了下,下一秒他馬上就下令:“戰機緊急升空,各單位做好戰鬥準備!第一編隊趕往指定位置迎戰!”
防空警報很快就拉響了,水手們用最快的速度奔向自己的崗位,艦船紛紛調整自己的位置将航母圍在中央……
于是在日軍第一波戰機還到達“平海”号上空時,中國艦隊就已經做好了應敵準備,甚至第一編隊十二架戰機都趕往日軍戰機的路上設伏而日軍卻是一無所知……日軍沒有雷達,或者說有雷達,但那種近乎原始的雷達根本就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使用,于是本想偷襲中國軍隊的日軍反而被中國戰機給偷襲了。
戰後劉廣中不由感到一陣奇怪,他怎麽也想不明白張軍華是怎麽看出那些就是鬼子的戰機的。
張軍華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那是鬼子的戰機,但有句話叫‘有備無患’,我就把它們當作是鬼子戰機來防了!”
劉廣中覺得張軍華這話有道理,反正又不趕時間,遲點到達誇賈林海域對戰事不會有什麽很大的影響,但如果那些戰機萬一是敵機而己方沒有防備,那就要出大事了。
幾分鍾後戰鬥就打響了。
帶領日軍首波三十九架各型戰機的是山田道之的副手中居少佐,他正命令戰機加快速度沖向目标也就是“平海”号,但是猛然間頭頂上就響起了一片機槍聲,接着就有三架戰機被打得冒起了黑煙往下方栽了下去。
“我們遭到伏擊!”中居少佐一邊熟練的拉高機頭迎戰一邊用無線電朝身後第二波次的山田道之大聲報告:“我們遭到伏擊,可能是中國部隊的戰機……他們有準備!”
“怎麽可能?!”山田道之聞言不由張大了嘴巴。
山田道之會這麽吃驚倒并不是因爲知道中國部隊有準備,因爲他知道中國部隊很可能也有雷達,會在數十甚至上百海裏外就看到敵人機群并有所準備,但如果日軍戰機在這時以最高速度靠近目标的話,那麽這個準備時間隻有十分鍾而已。
十分鍾的時間,對于沒有作戰經驗的中國軍隊來說根本就做不了什麽。
但現在的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因爲中國軍隊甚至都組織起了一次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