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這一次,威廉準将怎麽也不相信日軍戰機能夠在這大白天的穿過美軍的巡邏網甚至還逃過美軍的雷達飛臨拉包爾上空。
如果這是事實的話,那威廉準将就得好好檢視下是哪裏發生了漏洞,否則,下一回出現在拉包爾上空的就是日軍大批的轟炸機,然後美國人還沒反應過來,機場就被日軍的航空炸彈給炸平了。
但威廉準将的這些擔心卻是多餘的。
這并不是說出現在拉包爾上空的日軍飛機是假的,事實上,那的确是日軍的飛機,隻不過那并不是從天上飛過來的,而是從海底鑽出來的。
從海底鑽出來的飛機……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科幻。
但日本還真有這樣的飛機。
那是日軍的零式小型偵察機,它之所以能避開美軍的巡邏和雷達偵測,是因爲它是用潛艇搭載的。
這款潛艇就是日軍的巡潛潛水艦,它的研發是以對美所謂的“漸減邀擊作戰”計劃而建造的潛水艦。
所謂的“漸減邀擊作戰”也就是“九段擊”戰術,簡單的說,就是引誘美海軍進攻,在利用日海軍後勤補給不斷的減少而美海軍補給線拉長的同時,用潛艇,驅逐艦,巡洋艦,航母在太平洋削弱美軍艦隊,然後在日本近海和美軍決戰,一舉擊潰美軍。
應該說這個戰略構想是很好的,有點中國兵法裏“誘敵深入”的樣子,甚至還可以說,如果日軍從一開始就貫徹執行這種戰略的話,還真有成功的可能性。
但問題就是,這個戰略計劃制定的或許是正确的,但在戰術上日本人卻背其道而行之……如果按照“漸減邀擊戰”的作戰思想,日軍應該“保存實力、示敵以弱”,然後才能做到誘敵深入再一戰定勝負。
然而,日本人的偏執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說是珍珠港勝利之後的狂妄自大,就使得日本海軍根本不可能“保存實力、示敵以弱”,于是就在海戰上幾次與美國硬碰硬甚至還幾次想把美國海軍一口吃掉……結果就有中途島海戰的慘敗,還有瓜島海戰表面看起來是勝利了但實際上卻給日本飛行員帶來無法彌補的慘重損失。
相反,美軍卻憑着強大的工業能力及對飛行員的保護,整體實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越戰越勇,于是日軍這所謂的“漸減邀擊作戰”打到最後雖然線路是對的,的确是按日軍所設想的那樣一路打到日本近海,但當強大的美海軍逼近日本近海時,日本聯合艦隊已經無力與美海軍決戰了。
這些都是題外話。
“漸減邀擊作戰”戰術,就要求日本海軍對美海軍的動向要掌握得十分到位,否則很有可能就會被美軍給拖住打成了持久戰,而當時日軍的雷達卻又處于很原始的狀态,于是日軍巡潛潛水艦就應運而生。
顧名思義,巡潛潛水艦主要是巡潛用的,它在作戰中主要任務是對敵人情報的偵察和收集。爲了提高對敵搜索能力,日本人還特意将其設計爲可以搭載一架水上偵察機。
這架水上偵察機平時是收在潛水艦甲闆上的機庫裏,行動時潛水艦浮出水面,水兵将水上偵察機組裝後就可以使用了。
參與這次行動的是日軍的三艘巡潛乙型潛水艦,其舷号分别是伊19、伊21及伊25。
他們是在昨天夜裏到達拉包爾的,并且還乘着夜色将潛艇裏的三個不滿編的中隊帶到岸上……這三個中隊之所以不滿編,是因爲巡潛乙型潛水艦雖然是排水量兩千五百多噸的大型潛艇,但潛艇畢竟是潛艇,其艇内空間很小,每艘潛艇帶上一百多人及裝備幾乎已經是極限了,而且這還是在其隻攜帶兩枚魚雷的情況下。(注:巡潛乙型潛艇最多可攜帶六枚魚雷。)
這三個中隊上岸後就沿着預定的路線朝拉包爾開進……由于日軍在拉包爾駐守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且這些日軍又是中國軍隊的打扮甚至連手中的步槍也是M1,所以很順利的就混進了拉包爾然後分成各自去執行自己的使命。
另一邊的三艘日軍潛艇,就離開海岸線在距離二十海裏的位置上浮。
日軍把時間算得很準,他們上浮時正好是淩晨。
之所以選擇淩晨是因爲此時天色才剛蒙蒙亮,日軍知道這時候美國人的飛機還沒開始巡邏,而驅逐艦也正好到了換班巡邏的時候……他們在此之前已經摸準了美軍的巡邏規律。
接着日軍水兵就十分麻利的從機庫裏取出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的零件并進行組裝,此時指揮這次行動的艇長田上中佐向部下傳達了此次的任務……縱火。
“縱火?”飛行員管田少尉聞言不由一愣,他還以爲這次又是像以前一樣的偵察任務,沒想到卻是縱火。
縱火又能有什麽用呢?管田少尉随後就皺了皺眉頭,難道他們想将美國鬼畜燒死在拉包爾上嗎?
管田少尉當然知道這不可能,他真正擔心的,是“縱火”這個任務給了“零式小水偵”這種飛機,那幾乎就意味着死亡。
其原因很簡單,“零式小水偵”沒有任何戰機掩護,而縱火也就意味着把自己的位置明明白白的告訴給敵人,敵人的飛機很快就會猛撲過來……
“零式小水偵”甚至沒有任何生還的可能,因爲它的回收可不是像戰鬥機飛回航母那麽簡單,它必須首先得降落到水面,等待潛水艦浮起,用潛水艦上的起重機吊到潛水艦甲闆上分解并裝進機庫後才算完成。
而要完成這一切至少需要十幾分鍾,很顯然,“零式小水偵”根本就沒有這麽多的時間,潛水艦也不會冒着被發現、被擊毀的危險來回收一架廉價的水上偵察機。
于是管田少尉就知道,這也許是他最後一次執行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