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被兩枚魚雷三枚炸彈擊中,另有兩架戰機成功的撞向了“大黃峰”号,這使得“大黃蜂”号停留在海面上無力行動。
應該說這還得靠美軍航母穿甲防護好,否則在這樣的打擊下早就沉沒了。
美海軍對“大黃蜂”号進行緊急搶救,通過抽水使其傾斜度由原來的10度變成了2度,但就算是這樣它還是無法行動無法接收戰機。
日軍航空兵也爲此次攻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日軍參與這次攻擊的一共有53架戰機,僅有29架逃出了戰場……逃出戰場并不意味着他們能夠成功返航,這其中有14架因爲被擊傷等原因不得不在海面上迫降,于是最終隻有15架幸存下來。
後來美海軍才知道,日軍之所以在攻擊“大黃蜂”号時會這麽拼命,一方面是爲了奪取勝利,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複仇……
日軍對美軍無線電通訊進行了監聽,他們從格裏芬發出的通訊内容中确認了美軍有兩艘航母作戰,而且還判斷其中一艘是“大黃蜂”号……美軍相互聯系時是用代号,他們用“收割機”指“企業”号航母,用“藍色”指“大黃蜂”号航母。而在日軍航空兵轟炸美軍航母時,美軍不斷的提到了“藍色”。
日軍情報部門從飛行員對這艘航母的描述推測,這個被稱作“藍色”的航母很有可能就是“大黃蜂”号航母。
這下可就不得了了,原因是美海軍曾用“大黃蜂”号航母轟炸過東京……而此時日軍卻有機會報一箭之仇。
于是日軍馬上就展開了第二波的進攻。
第二波進攻的戰機包括9架零式戰鬥機,19架艦載轟炸機和17架雷裝的魚雷機……之所以要派出17架全部裝載魚雷的魚雷機,爲的就是一舉摧毀目标徹底将“大黃蜂”号擊沉。
但是日軍這一波機群卻沒有用于打擊“大黃蜂”号。
因爲日軍轟炸機群指揮官關衛少佐在看到“大黃蜂”号的時候,判斷該它已經嚴重受損失去了戰鬥力,所以現在重要的是攻擊美軍另一艘航母。
這個做法當然是正确的。
首先,情報确認美軍有兩艘航母,那麽如果再将美軍另一艘航母擊傷或是擊沉的話,那就意味着美軍所有艦載機都無法起飛也無法降落,那時美軍就隻有挨打的份。
其次,美軍另一艘航母還有攻擊力,出于己方航母的安全考慮,也更應該攻擊另一艘美軍航母。
這時的關衛少佐其實隻是抱着不妨一試的心理,如果能夠順利的找到美軍另一艘航母的話那就打,如果找不到……回過頭來再把“大黃蜂”号擊沉也不遲,反正“大黃蜂”号已經失去了航行能力,一時半會逃不了。
于是關衛少佐就帶着機群往南搜尋。
此時美海軍最初犯下的錯誤在這裏就彰顯出來了,兩個航母戰鬥群隻相距十海裏……這使得日本機群沒費多少功夫就發現了“企業”号航母。
更糟糕的還是,因爲“大黃蜂”号航母受到重創,所以派出攻擊日軍航母返航的戰機無法停靠在“大黃蜂”号上,它們隻能降落到“企業”号上,這使得“企業”号航母上“機滿爲患”忙成一團。
幸運的是,因爲“機滿爲患”,所以滞留在空中的戰鬥機也有二十餘架,于是在發現日軍機群沖向“企業”号時,這些戰鬥機就主動迎上前去攔截。
關衛少佐駕駛的及另外三架轟炸機在第一時間就被擊落,其餘的轟炸機就穿過濃密的防空炮火對“企業”号發起進攻。
第一架轟炸機投下的是一枚高爆彈。
也不知道是因爲引信問題還是角度問題,這枚炸彈在命中飛行甲闆後卻跳了起來飛到右舷外在空中爆炸,因此并沒有對航母造成多大的損傷。
第二架轟炸機擲出一枚半穿甲彈。
這枚炸彈落在前升降梯後10英尺的飛行甲闆中心的位置,并穿透了飛行甲闆在機庫甲闆上發生爆炸進而起火……這爆炸霎時就炸毀了六架“無畏”式轟炸機,一支維修隊十餘人被炸死,所幸這些停在機庫裏的戰機都沒有裝油裝彈,所以火勢在不久之後就得到了控制。
第三架轟炸機擲下的一枚高爆彈在右舷尾炸開,它導緻一架“野貓”戰鬥機從航母上落下,三架“無畏式”轟炸機着火被機組人員推到了海裏。
接下來的“企業”号在日軍十一架魚雷機的攻擊中如有神助……或許這是因爲日軍魚雷機的飛行員大多是新手,他們在“野貓”戰機和美國艦隊防空火力的打擊下手忙腳亂的丢下魚雷而沒有準頭,又或者是“企業”号航母的艦長哈迪森指揮得當,日軍十一架魚雷機共發射了八枚魚雷,可是這八枚魚雷全都被“企業”号的大角度規避躲了過去。
衆所周知的是:日軍魚雷威力很大,它在擊中航母時總能給其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大黃蜂”号被魚雷擊中後就造成其失去航行能力并且艦體傾斜,使其變成不能接收戰機的廢物完全失去了戰鬥力。
這也是日軍這一批派出此多的魚雷機上來的原因。
隻要一枚魚雷命中“企業”号。
隻要一枚……
那麽“企業”号很有可能也會因爲船體進水而無法接收戰機,于是日軍就能在這場戰鬥中取得全勝……由于美軍航母離開聖埃斯皮裏圖島太遠,于是這就會造成所有滞空戰機都隻能迫降在海面,那将是損失上百架戰機以及至少數十名飛行員生命的問題。
但不幸中的大幸,“企業”号卻在日軍的進攻下挺過來了。
日軍魚雷機對美海軍艦隊造成的唯一損失,就是一架負傷起火的魚雷機撞向“史密斯”号驅逐艦,它落在了艦橋前第二門防空炮的炮座上……瞬間,戰機的航空燃料露燃起了大火,随後魚雷爆炸,導緻整艘驅逐艦前部都陷入了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