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行動的是新22師66團,這個團是大多數都是一路打過來的老兵,所以戰鬥經驗豐富紀律也很嚴。
其實要說起擁有老兵最多的應該還是新38師,原因是新38師的戰鬥基本是保持着美式的作戰風格,打仗時常常是飛機和大炮往前使命的炸,這樣打推進的速度雖慢,但有一個優點就是士兵傷亡小,士兵傷亡小就意味着部隊裏的老兵多……如果像日軍第十八師團那樣,打幾場仗下來補充了十幾次新兵,那基本是把整個第十八師團的兵都換掉了,于是這第十八師團也就不再是以前的第十八師團了。
之所以不派新38師去執行這個任務,是因爲擔心新38師更擅長用美式戰術,他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手裏彈藥,而且有時還會出現怯戰也就是下意識的不敢與敵人肉搏、近戰的現像。
而此次要執行的任務是滲透到第十八師團兵方遲滞、破壞日軍第十八師團的防禦和布署,于是讓新38師上顯然不怎麽合适,它更适合放在正面與日軍第十八師團對峙。
新22師就不一樣了,這個師打仗時盡管擁有美式裝備及大量的彈藥,但還是猛打猛沖,敢于跟日軍打近戰打肉搏戰,因此新22師才會被稱爲“叢林之虎”。
這“虎”,說的就是新22師的兇猛慓悍。新38師是“鷹”,鷹指的就是其擅長遠距離觀察敵人,一旦逮住機會後就會給敵人緻命一擊。
66團對日軍的滲透進行得很順利,他們甚至都不需要做什麽準備。
說到這一點還有賴英國人的雨衣……英國人的雨衣是個好東西,這不僅是指它質量好,更是由于它的功能。
這雨衣張弛手裏也有一套,平時披在身上就是雨衣,休息時把幾個雨衣拼接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帳篷,如果要碰到需要泅渡,就把所有的裝備往雨衣裏一塞一綁……雨衣又成了泅渡的浮具,士兵可以輕松的抱着浮在水裏的“雨衣包”過河。
此時的66團用的就是雨衣的這個功能,隻不過他們還利用“漂浮物”進行一些必要的僞裝,接着就一隊接着一隊的沿着伊洛瓦底河“漂流”下去。
因爲有夜色的掩護,還有新38師在正面的進攻和炮擊幹擾,所以66團的滲透進行得很順利,隻用一晚的時間就分成了幾批滲透到第十八師團後方十餘公裏并在叢林中集結。
當然,這其中也出現了一些意外,66團走丢了十幾名戰士。
這讓66團團長劉希志十分緊張,因爲這十幾名戰士萬一要是被日軍俘虜并說出了什麽,就有可能會暴露部隊的戰略計劃。
但後來發現這個擔心其實是沒有必要的……這十幾名戰士是由于連日作戰又困又累,這會兒在江裏漂着舒服了,竟然不知不覺的睡着了而錯過了登陸地點,等他們各自醒來時才發現已經飄到了後方十幾裏甚至幾十裏的位置。
不過這十幾名戰士倒也機靈,他們雖然各自在不同的地點而且也沒能互相取得聯系,但都不約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選擇:就地在叢林中隐藏起來。
這個做法當然是正确的,這時的他們如果亂跑就很容易被後方的日軍發現,其結果要麽是被擊斃要麽就是被俘,而如果他們在叢林中潛伏……就可以等着自己的主力部隊層層防禦退到他們所在的位置,那時他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回到部隊了。
接着投入戰鬥的就是新22師65團,确切的說應該是65團再加64團一個加強營做爲預備隊。
他們的任務就是與欽迪特部隊及緬甸人配合,在情況互通的情況下爲穿插部隊提供掩護。
正如張弛與史迪威讨論的那樣,這個任務其實才是最艱巨、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困難的。
因爲這其中涉及到許多方面的問題,比如欽迪特部隊與新22師之間的情報互通及配合,再比如空地協同,再比如65團内部各營的配合等等,這其中隻要一個環節出錯,都很有可能會使這次穿插出現意想不到變數甚至是滿盤皆輸。
幸運的是,新22是一支在戰場打出來的部隊,他們在進入緬甸前就已經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經過緬甸的戰事尤其是換裝美式裝備增加了通訊設備後,部隊之間的配合就更是遊刃有餘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也正是這支部隊,被國民黨号稱爲“****老大”、“天下無敵”的部隊,在曆史上回到國内後卻被解放軍給打成了“天下鼠輩”,最後在東北戰場上被擊潰就連廖耀湘本人都被解放軍俘虜。(注:廖耀湘是在48年的遼沈戰役中戰敗被俘。)
這其中當然有新22師回到國内後就受國民黨腐敗的指揮體系限制及失去強大的後勤等原因,但同時也從側面折射出了解放軍的強大……多年的抗戰及内戰,而且從始至終都是在弱後裝備對先進裝備的作戰,使解放軍研究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以弱勝強的戰略戰術,這一點最終在抗美援朝的戰場表現得淋漓盡緻。
這些都是後話。
此時的新22師還是“叢林之虎”,65團很順利的就滲透進了日軍防線,在黑夜中,幾個營的部隊有如鬼魅般的從河裏爬上伊洛瓦底江兩岸,接着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叢林中的日軍炮兵發起突襲……
日軍炮兵本來就是非戰鬥部隊,再加上他們個個都把目光盯往江面,怎麽也想不到中國軍隊會突然出現在面前,于是隻一個沖鋒就被65團給打得潰不成軍,紛紛丢下火炮逃進了叢林。
65團的戰士們也不客氣,将繳獲的火炮掉了個頭就朝日軍陣地死命的開炮,而且一打就把所有的炮彈打光,打完之後再用炸藥包或是手榴彈将火炮炸毀……此時的中國軍隊,手裏有的是各咱口徑的美式火炮,這些日式火炮他們已經看不上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