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約亨卻不像提爾皮茨、馬沙爾這些人一樣樂觀。霍爾丹此行比曆史上早了大半年,但是相信來訪的目的應該還是和曆史上别無二緻,一方面打探德國海軍下一步的發展計劃,另一方面如果可能的話,和德國達成一項海軍協定,像1935年簽訂的《英德海軍協定》一樣将德國海軍的規模限制在一個英國人可以接受的标準上。
不過在約亨看來,雙方達成一緻的可能性基本是沒有的。曆史上霍爾丹1912年初訪問德國時,德國從1907年至1911年共開工建造戰列艦和大型巡洋艦20艘,而當時英國人的數量也僅爲27艘,在這種情況下,讓德國海軍接受限制海軍主力艦數量僅爲皇家海軍一半的規模無異于自廢武功,雙方的談判自然沒有任何結果。
而現在雙方的力量對比更加接近,導緻霍爾丹提前來訪的原因極有可能就是這個,那麽結果其實已經顯而易見了。
所以約亨決定給提爾皮茨和馬沙爾澆一盆冷水:“我并不認爲霍爾丹此次來訪能對我們目前和英國人之間的緊張關系起到什麽作用。”
“陛下您爲何這麽想?霍爾丹閣下已經表露了他希望緩解兩國目前的緊張關系,減緩兩國海軍競賽的意願。這不僅能改善我們的外部環境,也能降低我們的财政壓力。放棄英國人遞過來的橄榄枝是極爲不明智的。”馬沙爾焦急的說到,他擔心是皇帝陛下出于個人對英國的對抗意識得出了這樣結論,這可不是明智的舉動。
而且在之前讓議會通過增加海軍經費以應對戰艦造價上漲的修正案中,馬沙爾本身也蒙受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如果能夠達成協議,放緩造艦速度對他來說也是樂見其成
“另外讓出身黑森公國的巴滕貝格親王陪同也能看出英國方面的誠意了。”提爾皮茨在一旁幫腔到。
對于這話約亨真是哭笑不得,阿爾弗雷德你提什麽不好非要提這個老頭子。
曆史上這位在1909年陪同愛德華七世訪問德國的時候面對别人指責他作爲一名德國人不應該在英國皇家海軍中服役的時候,這位14歲就加入皇家海軍的“德國人”是這樣回敬的:“當我1868年加入英國皇家海軍時。德意志帝國還不存在呢!”
“那位巴滕貝格親王可是拒絕了加入自己伯父約瑟夫陛下的奧地利帝國海軍,14歲就加入了英國國籍,在皇家海軍服役42年,甚至将自己的名字從路德維希改成英國味十足的路易斯。你真認爲他會因爲自己的出身就站在我們這邊?他早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國人’了。”約亨嘲弄的說到。
這位親王殿下可是一戰前英國最後一任第一海務大臣,在一戰爆發後甚至将巴滕貝格這個姓氏都改成了蒙巴頓。他的兒子更是未來的皇家海軍元帥,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二戰中的東南亞戰區盟軍司令,最後一任印度總督。還把他當成一個德國人看實在是再愚蠢不過的行爲了。
當然。這樣的理由并不足以說服馬沙爾和提爾皮茨,于是繼續說到:“英國人和我們之間的海軍競賽持續至今,他們依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優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财政壓力絕對比我們還要大。所以他們才希望減緩造艦速度,讓他們有喘息的機會,并且借此機會重新取得優勢。
所以霍爾丹此次絕對不僅僅隻是希望雙方放緩造艦速度,他肯定會借此機會希望和我們達成協定,通過談判的方式來确保海軍主力艦的數量優勢。”
“這并不是不可以談的,陛下。”提爾皮茨摸摸了胡子說到:“我們本來就沒有追求和英國人一樣的艦隊數量。如果英國人能夠接受5:8的主力艦數量對比,那麽和他們達成這樣的協定也并無不可,甚至我們可以再退一步,2:3的數量對比也是可以的。”
提爾皮茨的話語有些猶豫,他自己也知道如今德國海軍和英國人之間的實力差距是前所未有的接近,主動放棄這樣的局面他也心有不甘。而且如今約亨也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青澀的小年輕了,皇帝的威勢日盛之下難免會産生驕傲自大的情緒,自己提出的10:16乃至2:3的數量對比是否會引來皇帝的斥責也不得而知。
稍微想了想,提爾皮茨又補充到:“如果協定能夠達成,那麽一來政府的财政壓力會降低。二來我們在每艘戰艦上的經費會更顯寬裕。之前議會雖然通過了在接下來的4年裏每年增加5000萬馬克造艦經費的修正案,但是平攤到每年5艘主力艦的建造數量上也就每艘增加1000萬馬克。如果減少造艦數量的話,那麽我們就用更充裕的資金來建造更加完善的艦船。”
由于戰艦造價的上漲,當初第二次修正案批下來的經費已經不能滿足現狀了。海軍不得不經常從海軍經費裏拆東牆補西牆的來填補造艦經費中的窟窿。不過這樣也不是辦法,計劃今年開工的東普魯士級戰列艦的後續戰列艦的造價已經飙升到5200萬馬克以上,按照這樣的趨勢,當初制定的到1915年前每年開工5艘主力艦的要求根本無法完成。
因爲海軍已經在設計的新艦的造價更加昂貴和誇張,這個時候霍爾丹的來訪簡直猶如救命稻草,減少建造數量那麽資金緊張的問題立刻迎刃而解。因此對和英國方面達成協議也很是熱心。
提爾皮茨的話讓約亨悚然一驚,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的心态已經變了,原本支持風險艦隊理論的自己現在的開始不能接受自己原本建立的數量優勢被英國人超過了。也許是坐在皇帝的寶座上時間久了,自己開始自大起來了?
不過雖然提爾皮茨的話是沒錯,但是實際情況卻不像他想的那麽簡單。一來10:16或者2:3的數量對比霍爾丹不可能接受,二來霍爾丹能夠接受2:3或者10:16的對比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爲海軍競賽背後真正推手是英國皇家海軍,他們會用盡一切辦法來破壞這個協定的達成,曆史上他們也是這麽幹的。
曆史上1912年霍爾丹訪德,在雙方進行主力艦數量對比的談判上,爲了顯示誠意,提爾皮茨主動向霍爾丹透露了此時還未通過了《海軍法》第三次修正案的細節,希望讓霍爾丹了解德國海軍已經準備繼續追加戰列艦建造數量,以此表明霍爾丹提出的1:2德數量對比是不可能被接受的,而己方提出的10:16的數量對比已經是做出了巨大讓步的。
然而英國人很快幹出了一件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在霍爾丹将提爾皮茨的“誠意”報告給英國内閣後,當時已經和麥肯納互換職務成爲海軍大臣的死胖子丘吉爾不顧基本的政治原則和外交操守,立即将這個對兩國都屬于機密的消息捅給了報界。
而這個消息馬上被英國媒體理解爲德國對英國的挑釁,在包括丘吉爾在内的皇家海軍高層的煽動下,英國媒體對威廉二世和提爾皮茨發動了極爲下流的人身攻擊。這一方面使得英德高層和兩國海軍之間原本就已經可以說是基本沒有的互信徹底變成了負數,也使得接下來的就是更爲極端的對抗和競賽。
僅僅幾個月後,德國方面《海軍法》第三次修正案得到通過,而英國方面則批準建造裝備15英寸艦炮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當然對于此時屁股決定腦袋,已經全然忘記自己當初是如何嘲諷保守派用德國威脅論來當“選票ATM機”,在作爲内政大臣時全力支持削減海軍經費的過往的丘吉爾來說,上任僅幾個月就“揭露”了威廉二世企圖統治世界的陰謀無疑是值得終身誇耀的政治資本。
而那個後世很多指責德國建設海軍是爲了奪取海上霸權的人經常引用的那句著名的“大陸上最大的軍事強國決心同時成爲至少占第二位的海軍強國,這是世界事務中一折具有頭等重大意義的事件。”正是這個時期出自在每個場合都不遺餘力的強調“德國威脅論”的丘吉爾之口。
雖然現在丘吉爾還沒有坐到海軍大臣的位置上去,但是約亨不想冒這個險。不過提爾皮茨的意見還是很有道理的,約亨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态,點了點頭:“你說的對,我們可以談。不過既然要減緩造艦速度,緩解财政壓力,那麽我們不如不提10:16或者2:3這樣的總數量對比,我們換一種說法去和英國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