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防護設計也因此在日俄戰争的交戰中表現出色,我們建造的巡洋艦的龐大裝甲帶面積能擋住大多數大口徑艦炮的攻擊,從而盡可能的降低戰艦所受到的損傷,但是其實我們的裝甲厚度其實并不高,你應該知道原因?”
“因爲炮彈,交戰雙方使用的都是高爆燃燒彈,而且使用的引信極爲敏感,在無法擊穿我們的裝甲的情況下在表面爆炸并不能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害。”提爾皮茨立刻回答到,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皇帝陛下爲什麽問這個?
“那麽你也應該知道,這種防護方式對我們自己的艦炮來說是沒有用處的?”約亨繼續問到。
“是的,陛下,因爲被帽風帽穿甲彈的出現,讓我們的炮彈擁有了能夠擊穿裝甲的能力,而延時引信和鈍化了的炸藥可以讓炮彈在穿透了裝甲後爆炸,以增加殺傷效果。”提爾皮茨繼續回答到。
“那麽如果未來我們的敵人也同樣開始使用這種炮彈的話,是不是意味着中等厚度的裝甲将失去作用,我們不得不面臨着不斷提高裝甲厚度的境地?”約亨又問到。
“陛下,就算敵人擁有了這種炮彈,也不意味着高爆彈從此就不用了,所以中等厚度的裝甲還是有必要的。”提爾皮茨立刻反駁到。
“那麽我們的海軍現在還在以高爆燃燒彈爲主要彈種嗎?”約亨看着提爾皮茨笑着說到。
提爾皮茨一下子鬧了一個大紅臉。德國海軍早就已經将被帽風帽穿甲彈作爲主力彈種了,因此被約亨這麽一搶白,提爾皮茨就話都說不出來了。
約亨攤了攤手:“你看,我們都不用了,難道别人認識不到嗎?而我們不可能無限度的增加整艘戰艦所有防護區域的裝甲厚度,因此我們需要取舍。”
“陛下。您的意思是放棄主裝甲帶上部的中等厚度裝甲?”提爾皮茨試探的問到,這樣的話等于講整個主裝甲帶上部區域放任交給敵人的炮火蹂躏,這有些太過驚世駭俗了。
“不,我不是準備放棄上部裝甲帶的中等厚度裝甲。”約亨開口到,還沒等提爾皮茨松口氣,約亨接着說到:“我是準備放棄所有中等厚度裝甲。”
這句話把提爾皮茨震的頭暈眼花,要知道現在的所有戰艦的主裝甲帶的兩段,都有着雖然比主裝甲帶薄,但是依然保護着水線區域的延伸裝機帶。約亨的意思是連這些裝甲也全部取消,這不意味着這些區域成爲别人的中小口徑速射炮肆虐的防禦漏洞嗎?
“陛下,如此一來戰艦的水線部分将會極容易被敵方的中小口徑速射炮攻擊導緻進水,這和您當初所提出的理論是相悖的!”
最早要求德國海軍放棄防護巡洋艦建造裝甲巡洋艦的就是約亨自己,現在提出這種概念不是前後矛盾嗎?
“阿爾弗雷德,我當年提出這種思路的時候我們的海軍還在意3000米作爲标準交戰距離呢,但是現在呢,我們都已經将标準交戰距離拉伸到10000米的距離上了。而且未來還有可能更遠,這種情況下。敵人的中小口徑艦炮對我們的水線部分就基本沒有威脅了。
所以我們取消掉所有的中等防護裝甲,節約下來的重量用來增加動力系統和強化重點區域的裝甲,反正中等厚度裝甲也擋不住穿甲彈。這樣我們就能用較小的噸位來達到航速和防護的平衡了,這種防護布置方式不同于以往面面俱到的布置,我稱之爲重點防禦。”約亨終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既重點防禦雖然首次出現在美國建造的超無畏艦内華達級上。但是實際上早在凱普斯在設計南卡羅來納級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随着艦炮威力的提升,原本的防禦布置方式就已經難以滿足設計要求了,重點防禦的設計思路随即提出,而總委員會在經過數年的論證後最終将這種理念應用到了内華達級的設計中,從而開創了戰艦防護體系設計的全新時代。
而且實際上德國的高速戰列艦在航速上的要求并不高。雖然戴維?貝蒂手上的戰列巡洋艦隊中有着航速高達27節的雄獅級和28節的虎号,但是實際上編隊航速不可能高于25節,因爲其中有航速較慢的不倦級在拖後腿。
而有着一戰最優秀戰列艦美譽的伊麗莎白級高速戰列艦雖然号稱航速25節,但是實際上航速隻有24節,日德蘭海戰中就有過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和托馬斯的高速戰列艦脫節的情況出現。
而此時德國海軍的動力系統、艦體線型都沒有曆史上那麽坑爹,德國海軍的高速戰列艦隻要能保證航速達到25節,那麽就基本能滿足和戴維貝蒂的第一戰列巡洋艦分艦隊糾纏的任務了。
而且進入戰列線交戰後,那就更不存在什麽航速優勢了,爲了保證射擊平台的穩定,因爲炮戰階段,各艦都會将航速降低,以保證射擊精度,這個航速一般是10-15節爲佳,而且期間不能做任何劇烈變向。所以什麽所謂的利用航速放風筝的打法都是遊戲玩多了的人yy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對射的雙方就是在玩排隊槍斃的線列步兵,隻不過約亨爲的重點防護高速戰列艦則在身上套上了保護要害的防彈背心。
當然這種想法放到現在就不那麽容易接受了,畢竟當年美國人拿出這種設計的時候也被自己的同行視爲放棄治療,現在提爾皮茨就在進行了堅決的抵抗:“陛下,這種設計太過冒險。沒有裝甲的區域根本無法擋住大威力的穿甲彈的。”
“無裝甲區域本來就是非核心區域,就是在炮戰時被放棄掉的區域,沒有裝甲,大威力穿甲彈會直接穿過去,形成無害通過效應,隻留下個孔洞。并不會對戰艦的戰鬥力造成影響。而核心部位的防護則要盡可能的加強,加寬,并且形成完整的防護結構,隻要這個核心區域内的結構不被破壞,通過合理的防水隔倉布置,哪怕戰艦失去艦艏或者艦艉,都不會失去浮力而沉沒,隻要戰艦能保住,我們就能夠讓她恢複戰鬥力。”
斷艏斷艉而戰艦不沉的例子在美國手中數不勝數。二戰中美**艦被魚雷,被巨浪,被自己撞的整個艦艏不翼而飛然而依然能向沒事人一樣繼續航行,依靠自身動力返回港口維修的例子數不勝數。
也許在戰列艦上這種防護很難讓人接受,但是約亨可是打着建造能夠加入戰列線交戰的巡洋艦的名頭,那麽遭到反對的可能性就小的多了。
于是約亨繼續誘惑到:“阿爾弗雷德,想想看,當英國人的裝甲巡洋艦在我們的新式戰艦的正常交戰距離上。主炮打不穿我們的主裝甲帶,副炮則夠不到我們的無防護區域。而我們則用戰列艦級别的艦炮發射穿甲彈撕開他們的軍艦的薄弱的裝甲,然後在解決了這些巡洋艦後,利用高航速返回主力艦隊,加入戰列線的場景,那将是何等的完美。”
也許是約亨描述的前景十分美好,又或者聽上去有點道理一時半會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反駁。提爾皮茨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好應該說什麽。
見到提爾皮茨不反對了,約亨繼續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腦的填鴨式的塞給他:“主裝甲帶在布置時可以帶有一定的内傾角,這樣我們可以用較薄的裝甲來達到較高的防護效果,這樣我們用大約250毫米左右厚度的裝甲就可以達到接近300毫米厚度的防護效果了,這樣又可以節約相當一部分重量。而且這種設計我們的戰列艦上也可以用嘛。”
約亨并不打算提出類似一戰後例如納爾遜級或者衣阿華級那樣的主裝甲帶舷内傾斜布置,而是按照維内托級那樣的主裝甲帶依然布置在舷外。
并且約亨也不打算提出将防護裝甲甲闆改爲水平裝甲甲闆,雖然防護裝甲甲闆的傾斜部分比水平裝甲甲闆重上不少,但是一戰的這種鐵褲衩在防禦平直彈道的炮擊時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重點防護配合穹甲鐵褲衩,這就是約亨爲自己的高速戰列艦準備的防護體系。
“另外,由于交戰距離的變遠,我們原本的150毫米副炮實際上就沒什麽作用了,使用口徑較小射速較快的新副炮也能節省一定的重量。
我們現在的驅逐艦在用的105毫米速射炮可能對輕型巡洋艦殺傷效果不佳,我覺得可以選擇斯柯達的120毫米速射炮作爲未來主力艦的标準配備。”
德國人在一戰中由于對交戰距離的判斷錯誤,因此他們認爲150毫米副炮在近距離交戰中依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英國人則走了另一個極端,他們認爲無畏艦的主炮已經足以在遠距離解決一切威脅,因次英國人選擇了102毫米艦炮作爲他們的主力艦的防禦武器,然而在建造了整整2級超無畏艦,4級無畏艦,3級戰列巡洋艦後又認識到威力太小,在面對逐漸大型化的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時力不從心,不得不又重新回到6英寸副炮的路上來。
而相比較之下,一直使用5英寸副炮的美國人則基本上沒有遇到過這種煩惱,而這個口徑也作爲美國艦炮的常青樹,一直用到21世紀,所以選擇120毫米也足以應對各種中小型艦艇的威脅了。
“您的思路我會要求設計師們進行論證的,但是如果按照你的要求設計建造新艦将會是一種和我們以往建造的各種戰艦全都不一樣的新艦種,那麽在時間上恐怕來不及。”
提爾皮茨決定不管這個設計思路到底采不采用,作爲一種方案儲備探讨一下總不是壞事,于是将約亨說的内容都默默的記在心中,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1906年依然會是德國海軍什麽都不做的一年,提爾皮茨有些着急。
“沒必要着急,阿爾弗雷德,好東西總是值得等待的,不是嗎?”約亨擺了擺手。
1906年,應該是英國人風光的一年,約亨可不準備去搶這個風頭,先讓英國人得意得意,不然德國人怎麽會有壓力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