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現在這個世界可沒有什麽法紹達危機,在非洲問題上和德國早早達成協議的英國在推進自己的2c非洲計劃上進展順利,而法國人在推行2s非洲計劃則因爲鄰居德國人的一些異動而受到了影響。
因此蘇丹早早落入了英國人的控制之中,法國人自然沒有能力去和英國人虎口奪食,因此對英國人在非洲的殖民擴張一直看不過眼。
這次英國入侵德蘭士瓦,讓法國人找到機會向英國佬發難了。法國人的報紙在尖酸刻薄上可不輸給英國艦隊街的同行,在法國報紙的描述下英國人成了十惡不赦的無恥流氓,在法國國内難得的出現了罵英國人比罵德國人多的情況,然後英國人和法國人開始打起了嘴炮。
有法國這麽配合的跳出了出來,讓英國人把矛頭都對準法國人之際,德國卻在爲要不要爲布爾人說話而産生了分歧。
“我們不能發表這樣的聲明,陛下,我明白您對這些布爾人的支持,以及對荷蘭政府的友誼,但是現在并不是我們公開反對英國人的行動的時候,哪怕我們都知道英國這次将會有很多人反對,但是這些反對者當中不能有我們,不能有德國政府。”新上任的首相馬沙爾對于腓特烈三世想要發表反對英國人入侵德蘭士瓦共和國的聲明提出了反對意見。
“那麽我們難道眼睜睜的就這麽幹看着?看着英國人占領德蘭士瓦全境?你應該知道我爲什麽反對英國人的行動,阿道夫。”腓特烈三世雖然不會因爲馬沙爾的反對意見而發火,但是對此感到不滿是必然的。
“當然,陛下,但是這并不值得我們因此和英國人翻臉,尤其是我們在遠東還有更重大的利益的情況下。”馬沙爾不卑不亢的回答到。
德國人當然不可能僅僅是因爲布爾人中有相當數量的德國後裔就因爲這種血緣關系而對他們另眼相看,德蘭士瓦的金礦同樣是快速發展的德國所需要的,而爲了對抗英國人,德蘭士瓦共和國政府是向德國靠攏的。
而且布爾人中更大一部分是荷蘭後裔,對于荷蘭這個同樣說着低地德語語系的同族人,德國是一直非常希望進行拉攏的,而荷蘭政府對英國人的這次入侵從一開始就表示了極其強烈的抗議,因此德國也希望通過支持荷蘭來獲取好感。
然後才是德國人本身對布爾人血緣上的天然親近。
也許馬沙爾說的對是對的,德國不能因爲這件事情和英國人翻臉,尤其是遠東的利益牽扯着帝國的精力的時候,但是讓約亨放棄這個可以坑大英帝國的機會又有些心有不甘。
在約亨看來,有的時候躲着麻煩,麻煩卻會自己找上門來,就算德國人現在什麽都不做,未來英德的對抗也不可避免。而且布爾戰争牽扯了英國人太多的精力,就算德國人現在給英國人添堵,英國也沒辦法做出什麽過激反應。
不過既然帝國首相都說了帝國政府不能直接參與,那麽我們就換一種方式去坑英國佬:“首相閣下,帝國政府不能參與進去,那麽不是帝國政府的民間是可以支持布爾人的吧?隻要保證帝國政府置身事外就可以了。”約亨特意在帝國政府這個詞上加重了語氣。
…此話一出,腓特烈三世立刻琢磨過來了,笑着看約亨然後詢問到:“約亨,帝國政府如果置身事外,那麽帝國民間‘可能’會支持布爾人,那麽‘可能’會出現一些什麽行爲呢?”腓特烈三世笑着問到。
“‘民間’的行爲可能會多種多樣,這很難預測,父親。不過我認爲‘民間’的商業行爲應該不會停止,有可能會有一些物資通過‘民間’渠道流入布爾人手中,這些物資中可能會有一部分‘危險品’。”約亨一本正經的回答到。
“殿下,德國不能被卷進去,這種行爲很危險,如果我們的行爲讓英國人發現對他們造成了危害,英國依然會敵視德國,他們可不會管是民間還是政府。”馬沙爾急忙反對。
“首相閣下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不過現在全歐洲都在反對英國人的野蠻入侵。”約亨說到:“所以會有動作的可不止我們。我相信應該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會和直接幹涉這件事,就和我們一樣。但是各國國内對布爾人抱持同情态度的人很多,所以我相信其他國家的民間行爲同樣會出現,所以德國混在裏面的目标就會小得多,隻要我們做的隐蔽些,我相信英國人不會将主要的矛頭對準我們的。”
“嗯,的确有聽說法國和荷蘭國内有組織志願者前往非洲幫助布爾人作戰的消息。”腓特烈三世思索着說到。
“父親,既然首相閣下擔心民間支援布爾人的行動被英國抓住把柄,我認爲讓志願者去布爾和英國人發生戰争是不明智的,相反出于保護我們的國民的目的,我們應該關閉帝國前往德蘭士瓦的航線,呼籲帝國人民不要前往混亂地區。
另一方面在物資、武器等方面可以對布爾人進行一定程度的支持,我想那些外國志願者也不可能帶着什麽物資進入德蘭士瓦,所以他們會需要食物、藥品和武器的。”約亨建議到。
一些普通的民間人士去了德蘭士瓦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約亨原本的計劃是讓特種部隊扮演志願者這個角色去給英國人搗亂,但是現在看來是絕對不會被馬沙爾同意的,那麽就還是别讓德國公民去送死了。
“沒有德國公民卷入這場戰争,這的确會讓帝國政府可以置身事外,至于物資支持的确可以做的更加隐蔽一些。”腓特烈三世點頭同意到
“陛下,殿下,就算是‘民間志願’的‘自發行爲’,我希望帝國政府也能夠做到監管和監督,以控制規模。”見皇帝陛下和皇儲殿下都決心支持布爾人,馬沙爾也知道再勸也沒用了,那麽也隻好希望德國人的行動能收斂一點,不然這個“民間志願”也就成了笑話了。
“這是當然的,馬沙爾,你是帝國首相,我相信你能把握好平衡的。”腓特烈三世這話也算給馬沙爾一個交代,我不會給你搞出一個大新聞讓你頭疼的。
“首相閣下請放心,我們不會讓帝國政府難堪的,而且如果我們支援的物資不是德國生産的,那麽我們的行動就更加安全,這樣英國人會把矛頭對準别人,所以如果是法國産的那就最好不過了。”約亨決心讓法國人來背這個鍋。
“不過就算有外部的支援,德蘭士瓦也就那麽些軍隊,而且我們提供支援數量也不可能太過龐大,我認爲對于布爾人來說,戰略戰術比一點點物資要重要的多。”約亨說到。
…“你有什麽想法嗎?約亨?”腓特烈三世問到。
“父親,大英帝國和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國力有着根本性的差距,如果戰争長期進行,那麽當英國龐大的運輸力量和殖民地軍隊完全調動起來,布爾人最終獲得勝利的能力幾乎沒有,除非有一個足夠牽制英國人的力量的國家正式幹涉此事。但是很顯然,沒有誰會這麽做。
那麽布爾人的機會隻有在戰争前期,在英國人徹底集結起來之前就能不斷獲得勝利,最終打亂英國人的計劃。”
約亨這麽說純屬瞎扯,英國人想要解決布爾人的決心可不是受到幾次大挫折就能改變的,但是約亨又不能直說布爾必敗,我們需要将南非變成消耗英國國力的泥沼,所以隻能說布爾人在前期有機會。
原本德蘭士瓦的環境倒是很适合讓德國人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不過想必帝國首相也絕對不會同意,因此想讓德國正規軍化妝成布爾人軍隊的樣子去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也沒可能了。
德國人不能親自上,那麽就隻能教布爾人怎麽上了,英國人在戰争初期打的糟糕無比,一方面是因爲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軍隊軍紀散漫、訓練松懈、裝備陳舊,另一方面就是英國人的陸軍本身作戰能力就跟不上時代了。
至少知道玩蹲坑猥瑣流的布爾軍隊,相比還在使用密集陣形的英國陸軍在進行防禦戰時還是有不少優勢的。所以戰争初期的3萬英國南非殖民地軍隊很快就被打得潰不成軍,在開戰僅一個月的時間内就攻克英國人的兩座城市,包圍了另外三座。
然而這正是布爾人的戰略失誤,所以約亨決定給布爾人提個醒:“布爾人在國力上和英國差距太大,正面交戰沒有勝算,英國人強大的運輸能力和廣闊的殖民地讓他們可以迅速集結一支龐大的陸軍,因此布爾人想要硬碰硬那麽下場會十分凄慘。
所以我們最好能提醒布爾人,不要在攻占地盤上浪費時間和兵力,也不要去啃硬骨頭,利用英國人集結軍隊的時間,進行零敲碎打,一點點蠶食,以減小雙方的實力差距。”
“可是要怎麽才能讓布爾人聽我們的?他們可不會讓我們的人去指揮他們的軍隊,而且我們也不可能派人去指揮他們。”腓特烈三世問到。
這的确是個問題,現在德國可是連軍事顧問都不能派的情況,想讓布爾人按照德國人的意見進行戰争這完全是不可能的。
約亨也沒有更好地辦法,隻能一臉挫敗感的說:“看來我們除了能把我們的意見告訴克魯格總統先生外,剩下的隻能看上帝的意思了。”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