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後院,裴旻想着《三字經》的事情,一頭紮進了書房。
思索着記憶中的《三字經》,在他的記憶裏《三字經》分老版與新版。
這老版、新版,各有優劣。
但現在身在古代,裴旻還是決定以老版爲上。
即便是老版, 也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的。
開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自然不用改。
一直到中間部分,王朝的興衰,就必需修改了。
迨至隋, 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古版三字經》在這段話以下是“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裴旻知道自己要是原本照抄,那就是嫌自己命長了,直接在書中透露大唐滅亡的時間。
但是創國基之後,接下删掉的字句,直接來一個“十五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又有點不通。
思前想後,裴旻加了這麽一句,“傳至今,克大定, 四方靖,乃大同”然後在後面加一個“十五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無形中也算拍了李隆基一個馬屁。
這爲官之道,以奉承爲上。
在這方面,裴旻固然沒有趙高、蔡京、賈似道那般專業,也不像安祿山那樣沒臉皮,卻也頗具功底。
至于結尾一點,也需要改。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這句話說的就是玄宗朝的神童劉晏,但是此刻劉晏的母親認不認識他爸都是個問題,更别說劉晏這個神童了。
這段話也不能删掉,這末尾的一大段分别例舉蘇老泉、梁灏、蔡文姬、謝道韫這些人,分别代表着男女老中青少幾輩代表。
劉晏代表的就是少年一輩,删了立刻就給人感覺少了什麽。
思考了許久,裴旻以初唐四傑的王勃代替。
王勃出身儒學世家,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爲“神童”。九歲時,讀顔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以他代替劉晏,也是相得益彰。
此刻裴旻還真是很慶幸自己是個文科生,做過這方面的論文,腦中能夠記得古今的《三字經》。
裴旻寫好全文,反複檢查了好幾遍,主要針對有無曆史性的錯誤。
确定無誤之後,心滿意足的将編寫好的《三字經》,放在一旁,打算明日交給張九齡、王昌齡他們檢閱檢閱。
而今他也不怕高調,反而越高調越好。
越坐實一代文宗的身份,對他的利處就越大。
爲了試驗《三字經》的效果,裴旻還親自給小七、小八上課。
雖然隻是短短的半個時辰,卻能很明顯感覺到效果顯著。
《三字經》以前,孩子的啓蒙讀物隻有《六甲》、《千字文》。
《六甲》不用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沒有一點的意思。
《千字文》倒是絕妙的文章,對仗工整,條理清晰,可謂文采斐然。
但是相對孩子來說太深奧了。
小七、小八算是聰慧的了,讓他們學習“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也是一頭的霧水。
至于寫?
想都别想,古文是深奧的繁體字,也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馀成歲,律呂調陽;雲騰緻雨,露結爲霜……”
别說是小孩,就算是大人,沒有一定的毛筆功底,這開頭的一段話都寫不下來,生僻字太多。
小七、小八,學了兩個多月,也就寫寫天玄日月,你要是讓他寫張、寒、暑、藏、歲、調、陽甚至是騰,他分分鍾就哭給你看。
相較起來《三字經》明顯更通俗、順口、易記,最适合孩子,在深度上也不遜色《千字文》。
不過《三字經》最大的缺陷就是字數多有重複,不像《千字文》。
但相較兒童讀物,《三字經》明顯更勝一籌,《千字文》要高深一些,通曉《三字經》再學《千字文》最好的選擇。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小七、小八更加喜歡《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念得不亦樂乎。
有了小七、小八的實驗,裴旻對于《三字經》的推廣更有信心。
第二天就将整理好的《三字經》交給了張九齡、王昌齡、王之渙、王維、王翰、高适一行人。
昨天才聽裴旻要編寫一份兒童讀物,今天就實物在手。
張九齡、高适與四王都驚呆了,半晌迫不及待的将多份《三字經》分别拿在手中研讀。
《三字經》三字一句,更爲難得的是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其内容涵蓋了曆史、天文、地理、道德。
是以古人還有一句話說“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雖說有些誇張,卻也說明了《三字經》的魅力。
最先出聲的是王翰,他對着裴旻就是深深一拜道:“國公之才,世所罕見,王翰拜服。此文遠勝《六甲》,可與《千字文》媲美,但内容簡約易懂,更勝《千字文》,最适合啓蒙之用,必将千秋盛傳。”
張九齡什麽話也沒說,隻是深深一拜。
餘下王昌齡、王之渙、王維、高适也不知怎麽說了,跟着一拜,一切都在這一拜之中。
張九齡與三王還好受一點,他們跟着裴旻久了,深知裴旻時不時的會展現出超人之處,也已習慣。
王翰、高适直接就是驚爲天人,眼中閃着異彩。
裴旻将文章交給了王維,讓他去拓印個千八百冊,分别送給之前聚會的河西士林翹楚,餘下的贈給境内的書塾,以及地方官府,告訴他們若有人開私塾的,可贈去一本。
王維當即領命去了。
這《三字經》一出,立刻引起了涼州士林的轟動。
尤其是甘旭這樣資深的教書先生,更能體會《三字經》的好處。
《千字文》固然奧妙,卻過于難懂,《六甲》易懂,卻無深意。
《三字經》正好在兩者之間,取兩者所長,在合适不過了。
甘旭本就懷着對裴旻的一份歉意,幫助裴旻推廣起來,不潰餘力。
涼州是經濟要地,往來西域、長安的商旅,不計可數。
《三字經》以令人瘋狂咋舌的速度傳播開來……
有一篇導人向上的千古文章,再加上育人子弟的《三字經》。
裴旻這一代文宗的身份,已經無人置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