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龍旗迎風招展,戰船破浪。
劉易所主持的出征羅馬帝國本土半島的誓師大會在埃及民衆的兩三百萬人的注視之下舉行。
這些埃及民衆,他們或者并不明白漢軍這是在幹什麽,也聽不懂漢人所說的話。
可是,看到漢軍軍容整齊,威風凜凜的雄姿,看到漢軍泊在海港的龐大戰船的時候,他們亦有點激動。
漢軍的威武,漢軍的強盛,漢軍那龐大的戰船船隊,深深的震憾了所有的埃及人。
當然,這些埃及人也并非全都是一無所知。
在漢軍誓師之後,一隊隊的軍馬分别登上了戰船,揚帆出海的時候,通過了一些翻譯相傳,他們很快就知道了漢軍現在是要出征羅馬帝國。
開始時候,埃及民衆是在震憾之中靜靜觀望着這海港上的情況,随着翻譯對他們的傳話,他們知道了漢軍的事。他們就不由也随着有點激動了起來。
無它,因爲羅馬帝國一直都在壓迫着他們,是壓在他們頭上的一座大山。他們對羅馬帝國有着一種壓抑在心底裏的仇恨。知道了漢軍這是要去征伐羅馬帝國,他們都情不自禁有爲漢軍喝彩,歡呼着爲漢軍送行。
可以說,漢軍征伐羅馬帝國的行動,無言中就更加拉近了他們與大漢的距離,讓他們不由自主的就對漢軍産生了一種認同感。
如果說漢軍助他們把占據了他們埃及的羅馬帝國的軍馬打敗,趕走了羅馬帝國的軍馬。這些行動讓埃及人對漢軍産生了感激之情,對漢軍難以産生敵視的心态的話,那麽漢軍征伐羅馬帝國,就直接讓埃及人對大漢産生了一種認同感。在他們的心裏,多少都生出了一種漢軍是他們自己人的念頭。
早前漢軍征召他們開挖蘇伊士運河,在這其中,漢軍對待他們的行爲,讓埃及人感受到了大漢的善意,現在,在這種善意的基礎上,更讓他們進一步認可了大漢的統治。
相信,不久之後,漢軍調來大漢官員在他們埃及設立大漢官府政權機構,開展對他們這些埃及人進行統治的時候,他們一定會願意配合。會讓大漢官府的工作更好的開展。
劉易站在高高的戰船頂層的船舷旁,任由海風撲面,凝神遠眺。
這個時候,劉易的心情也是比較激動的。
因爲終于可以揚帆地中海了,計劃了這麽久,也做了這麽多的努力,這一天終于來臨。
華夏數千年,包括了後世的千多兩千年,雖有盛唐盛世,亦有大元霸世,後有明清之治,再在後現代的中華崛起。
一直來,華夏有着堂堂中華四方來賀八方來朝說法。
可是,哪怕是曆史上盛極一時的時期,劉易相信都沒有誰做得到可以像現在的大此這般,大漢雄師威淩天下,兵鋒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哪怕是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期,亦沒有做得到如現在的漢軍這般,以這樣威武之勢來征戰聲讨這些西方世界的帝國。
鄭和下西洋,是貿易,是外交。與現在的大漢直接來征服這個世界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本質也有着根本的區别。
哪怕是後世,華夏亦派出了維和部隊到了這些西方世界,但意義跟現在的漢軍在這裏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現在的漢軍,來到這裏,就是爲了征服,爲了對西方世界的徹底的統治。
“各位将軍,此時此刻,不知道爾等有何感想?朕自從軍兵以來,至此亦快有二十載了,從一個青蔥少年到現在三十有六七了。遙想當初,身爲一小小義兵時,在洛陽掙紮求存,現在想來那時候,朕倒是顯得缈小無知得很,就像一隻小小的螞蟻,一不小心就會被别人一手捏死。何曾想到,有如今一朝,可君臨這個環宇之時?”
劉易腦海裏閃閃以前的一幕幕,有感而發,對身後站着的一衆軍将道。
“大漢有皇上如此雄才大略舉世無比之君,實是我們大漢之福。若非有皇上,我想,我等恐怕還都在大漢各爲其主,各自混戰,又哪裏會有現在的大漢太平盛世?”
劉易身後,有典韋、黃忠、張遼、張合、夏候兄弟及徐晃等大将。
他們應劉易之邀,一起登上了劉易的這條大戰船。
張合聽到劉易說起以前還是義兵之時在洛陽的事,他的眼角跳了幾下,趕緊上前附和道。
“來人,就在此擺上宴席,朕與各位将軍痛飲一場!”
劉易現在的興緻顯得有點高,對不遠處的陰曉、張甯、黃舞蝶等女揮手道。
不一會,在幾女的主持之下,很快就擺好了宴席,劉易讓衆将坐下。
“皇上,以前……以前末将各爲其主,身不由己,多次與皇上爲敵……”
張合帶着幾分惶然的心情,端起了侍水倒滿的酒杯,向劉易請罪道。
劉易提起以前,這真的讓張合有點擔心啊。細想,自從劉易開始發迹之時開始,他就一直充當着對付劉易的先鋒,多次刺殺暗害劉易。他與劉易戰場相戰,亦有多次了。
現在想起來,其實每一次都幾乎讓他得手,都幾乎要了劉易的小命。
有些話怎麽說的?伴君如伴虎,現在劉易是君,他張合是臣。萬一劉易記仇,想起來要拿他張合問罪,那麽張合恐怕也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還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句話相對來說,是極有道理的。
事實上,在大漢,劉易最後擊敗了曹操的這個軍事集團,真正統一了整個大漢之後。在當時,其實就已經有不少的漢軍軍将或謀臣有過這樣那樣的心思。
特别是軍中的大将,别看平時他們都沒有什麽的,可是,在他們各自的心裏,其實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擔憂的。
因爲就大漢的曆史而言,的确有着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在他們的面前警醒着他們。
大漢高祖奪得江山,成立大漢之後,打敗了楚霸王項羽之後,有多少助劉邦成事的有功之臣最後是不得好死的?
比如韓信、英布等等。
當然,相比起大漢的謀臣而言,軍中的大将可能會更爲擔心一些。畢竟,就這個古時代而言,手握軍權的要比那些文官手握政權的更具威脅性。
其實,像趙雲、太史慈這樣的大将,在漢軍當中的權力,真的極大。說難聽一點的,他們如果有不臣之心,還真的可以分裂大半的漢軍出去。
這些情況,也跟劉易對他們的信任有關,在軍中,劉易幾乎都是放權給他們。從來都沒有限制過他們對漢軍的掌控。
當然,這些一直追随劉易至今的大将,自然不會有什麽的異心,也不會當真的有擔心劉易會對他們如何。
但是難保會有他們的一些親信,會爲他們的将軍擔憂。
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了。
尤其是在一些利益相關的情況之下。嗯,講到利益,随着大漢的統一,随着現在大漢差不多攻占了整個世界,其中的利益,可以是說有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許多軍将,都是重義輕财之人,但是難保他們下面的人,他們身邊的親族的人對利益的渴求。這些情況也是難以避免的。
以前一無所有,現在随便在漢軍當中拉出一個遠征的士兵,他們所獲得的财富,恐怕都要比以前大漢的一些地方的地主土豪的财富要多。
以前天下混亂,朝不保夕,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但現在不同了,大漢統一,大漢恢複元氣的工作迅速展開。在大漢朝廷的統治之下,原來就算是再窮再慘的大漢百姓,都可以在短時間之内獲得生存下去的物資,并且,在短短的三兩年之内,隻要他們勤勞,努力搞生産,他們就能過得上較好的生活。
衣食住行,在大漢官府的治理之下,很快就可以引導帶領百姓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一一解決他們這些問題。
生活好了,就會有更多的追求。如此,慢慢的就會出現一些利益集團,圍繞着大漢的軍将官員等等,形成一個個的利益集團。
現在的大漢本土,發展真的很快,尤其是各種商品的發展,産生的利益也是巨大的。
不過,劉易近三年多都沒有回過大漢本土了,雖然從送來的信報當中一直關注着大漢的發展,但是,現在劉易也很難想象得到現在的大漢在這三年多的時間當中,發展到了怎麽樣的一個地步。
不過,這些先不談。
在大漢剛剛統一之時,的确已經有一部份大漢的軍将及官員,對一統大漢之後,對他們将來的命運有點擔憂。
好比他們原本就是一方諸侯的軍将。他們雖然不說,但是心底裏都會有些擔心。擔心劉易會容不下他們。
但好在,大漢統一之後,劉易對他們都進行了賜封,并沒有要對付他們的迹象。跟着就開始遠征海外了。
漢軍遠征,皇帝也親征,這多少都讓朝中的軍将及衆臣都放心下來。
不過,現在,整個世界都即将被大漢統一了。
漢軍的軍将當中,個别家夥,也就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又開始爲自己的未來命運擔憂起來。
像張合這樣的,歸降大漢較晚,并且,以前一直都與劉易爲敵的軍将。他們的心裏多少都有點不夠踏實,有點不安。
其實嘛,不得不說,他們還真的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可以說,劉易還真的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做那什麽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劉易也從來都沒有想過統一了世界之後,就會削減這些軍将的兵權。
不過,劉易倒是認真的考慮過在漢軍掌握着漢軍軍權的這些大将的未來的問題。
對于劉易來說,其實一直來跟劉易都較爲親近的漢軍軍将以及謀臣等等,都已經很清楚劉易的心裏想法。
他們都知道,劉易絕對不是攻占了世界就了事,他們知道劉易是想要真正的統治全世界。
他們也清楚了劉易一直來跟他們所說的匡扶漢室,中興大漢的真正意思。當然,現在所謂的匡扶漢室,其實就等于是匡扶劉易了,而所謂的中興大漢呢?這個絕對不是他們原來所想象的,将大漢發展到跟以前大漢最鼎盛時期的樣子就是中興。
劉易所說的中興,其實是要讓漢人稱霸整個世界,讓漢人永遠統治整個世界,這樣,才是劉易所說的中興。
而爲了确保大漢可以永久性的對世界各地進行控制統治,确保漢人可以在全世界生活繁衍。
劉易計劃,得要将漢軍的這些大将分别派駐在世界各地坐鎮才行。
隻有将漢軍的這些大将派駐在各地坐鎮,才可以确保大漢的強勢,也才可以确保大漢的政治的通達,才能确保整個世界隻有一個中央集權。通過大漢朝廷,直接控制着這些鎮守各地的大将,将整個世界維持統一的局面,隻有這樣,大漢才有可能慢慢的将整個世界都變成隻有一個大漢的國家。
但是,這樣的話,就必須要求這些鎮守各地的軍将,對大漢中央政權的絕對忠誠。
劉易也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爲了确保大漢政權的唯一性與權威性。劉易是決定了,在大漢基本國法當中,規定大漢除了皇帝之外,永遠不會再封王。
也就是說,将來的大漢,除了皇帝,其下不會再有什麽的王公出現,就算是皇帝之子,亦不能封王。最多就隻有一個太子,作爲皇帝的繼承人。
稱王是天下大亂之禍根,萬萬不可再封王之事。
想想司馬王朝的八王之亂,再到後來的隋唐宋元明清等等朝代,因爲這個王那個王的造反謀朝,直接導緻一些朝代的覆滅。就算不覆滅,亦使得朝廷失去了對天下的掌控。
所以,劉易請真考慮過這些問題,一直都在考慮着要如何才可以确保這些漢軍軍将在世界各地鎮守的時候,又能對大漢朝廷忠誠。
現在,眼看就要殺到羅馬帝國了,滅了羅馬帝國後,劉易就會班師回朝。而漢軍大将,大部份都會被留在世界各地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