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确,軍隊打地盤,并控制好所占區域,然後大漢官員派駐,開展一系列的施政工作。根據漢軍所占地方的環境情況,而對當地的安息帝國民衆進行不同的治理。
不過,現在着重的,還是先圍繞着一些安息帝國境内的主要城鎮發起管治,還是先着重于那些河流流域,那些适宜種植耕作的平原地區進行肅清治理。
那些沙漠、森林、山地等等的地帶,大漢方面也并不會急着去占領。
事實上,這些地區似乎也沒有什麽好占領的。哪怕現在那些地區應該逃有不少安息帝國的軍馬或是匪盜,甚至是一些部族部落進去了。但是,那些想要在那些地區生存是很艱難的。漢軍現在隻要控制好了那些主要的城池,主要的河流及草原,那麽就算是不出兵,那些沙漠、山地地區的安息帝國人也都會自我滅亡。待漢軍可以騰得出手來之後,再去清剿他們,然後直到整個中東地區的所有版圖。
同樣的,現在大漢官員,在各地設立了各級的官府。其重心還是先将民生搞起來,也就是說,先将那些适宜耕作的地區順理好。至于将大部份安息帝國人變成礦民,爲大漢開展開采各種礦藏的工作,這個卻不是馬上就可以開展的。
因爲開采礦藏,特别是将來讓百萬千萬的安息帝國人都成爲礦民,讓他們祖祖輩輩都在大漢的監管之下以挖礦爲生。這個大漢方面還得要有許多的前期工作要做。
比如,劉易雖然知道,在這中東地區除了石油資源之外,肯定會有許多金屬礦藏。可是,那些礦藏都不知道藏在哪裏啊,這些都還得要調來大漢的土地資源部的技術人員來探測過後才有可能知道。而且,現在并不是後現代,不會有什麽的儀器來探測,所以,要探測出哪裏有什麽的礦藏可以開采的話,其實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的事,有可能一兩年之後,都沒有找到可以開采的礦藏。
不過,這些劉易也并不太擔心。因爲本來就有着一些現成的礦山,這些礦山雖然已經被安息帝國開采過了,但遠還沒有完全開采完。
但是,就算知道有着一些現成的礦山,也不太可能馬上就可以開采的。因爲所開采出來的金銀銅鐵礦等等,全都要運回大漢去。
可是這萬裏迢迢,總不可能運礦石吧?如果經過冶練之後,隻是運金塊銀塊鐵綻這樣的,那就省力許多。
從海路運,又或是從陸路運,這些都得要有一個計劃,要開路等等。
所以,現在大漢官府方面,是先将那些可以安排耕作的安息帝國民衆安置好,現後再将那些沒法在那些地區安置那麽多的人抽調出來。将這些民衆遷徙到礦藏礦山附近。
那些一般的安息帝國民衆,大漢官府是如何治理的,其實也不用多說了。
簡單來講,跟當初管治貴霜帝國地方的沒有太大分别。
拿安息帝國帝都來說。先由漢軍控制好所有的帝都的平民,然後在大漢官員的指示之下,漢軍配合着搞清那些平民的情況。
分清在漢軍看押控制之下的那百多兩百萬的民衆,當中有多少是安息帝國的貴族子弟,世族子弟,爲官的,經商的、務農的等等。當中,又有多少是已經被漢軍抄沒了家财的,又有多少人本來就是生活在安息帝國帝都之内的。又有多少是從别的地方流落到他們的帝都來的。
這些工作,看似很複雜,也很繁重。但是,有着漢軍士兵的配合,要分清出來,其實也不是那麽的困難。對于那些集中看押起來的安息民衆,隻需要派出那些翻譯人員,對他們講清楚之後,他們自己都會自動的分類出來。
如此分類那些安息帝國的民衆,其實也有一定深意的。
那些貴族、權官,世族,奴隸主等等,他們對安息帝國的民衆盤剝過甚。那些一般的民衆,恐怕早已經對統治他們的上層階級深惡痛絕了。大漢官府,甄别出來那一部份人,再通過簡單的審查盤問,由那些安息帝國的民衆來指證。如此可以肅清出一批罪大惡極的家夥,然後當着安息帝國民衆處以極刑。
如此處死一批惡人之後,一來可以威懾一下安息帝國民衆,二來也可以獲得安息帝國民衆的歸心。
接着,自然就是對那些安息帝國人的戶籍登記了。不過,這個工作卻是最難搞的,因爲,對于他們來說,其實并沒有什麽戶籍的觀念。還有就是他們的姓名的問題,太過混雜、太長了。有時候,一個人的名字,可能會把人都繞得頭暈。
但是,大漢官府也不可能如在大漢的那樣對他們進行戶籍登記的。
他們靈活施政,經過商議制定,決定不再理會那些安息帝國人的過去,更不管他們原來是屬于生活在哪裏的部族人。所有的安息帝國人,都是重新登記的,将來全都以大漢所登記的爲準。
這樣做也有好處的,因爲這樣就可以慢慢的磨滅他們的部族的觀念,到以後,他們就隻有現在大漢給予他們的身份。
名字上,原本,那些安息帝國人,他們父母妻兒一家人,都是各有各的姓名,很長。現在,大漢官府,爲他們将名字簡化了。不過,也尊重他們的一些習慣,比如,他們的名字寫在前面,姓氏在後。
簡化之後的安息帝國人的姓名。就隻有名和姓,并且規定了,其姓和名的漢字字數,最多隻能是各爲五個,姓名加起來,最長就隻能是十個字。
比如,名爲穆裏尼芬莉,姓柴可夫斯基。中間有一點隔開。最長的姓名就隻能是如此了。而一家人當中,什麽亂七八糟的,都不準再用了,隻能是男的一個姓氏,女的一個姓氏,然後再加上他們的名字。
對每一個登記了的安息帝國人,爲了方便辯認,官府方面,會當場刻畫一個竹牌給他們,上面有編号以及他們的姓名。有這個,他們就是大漢的子民了,相當于是後世的身份證差不多。
搞好這些工作,就會馬上将那些原本就是生活在帝都城内的一般的民衆安置回他們各自的家中。根據他們的人口勞力情況,馬上分配給他們一定的在城外的可耕作的田地。如此,他們就可以恢複正常的耕作了。
不過,城内的民衆太多了,除了原本就居住在城内的民衆,更多的是後來逃亡到安息帝國帝都來的。
這些,在安置不下之後,就會将他們押送到附近受漢軍所控制的地區城鎮去。
在這個古時代,無論是大漢或是西方,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城市。就算是那些帝國都城,其中的民衆,其實大多都是靠務農維生的。
當然了,無論中西,就算是務農,那些一般的底層民衆,他們都沒有屬于自己的土地的。他們就算是居住在城内,其實也都是爲那些權貴之家耕作,然後獲得一點可憐的小部份的糧食維生。
隻有在現在的大漢的統治之下,那些最低層的最低賤的民衆,都能擁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田地。就憑這個,哪怕這些異族人非漢人,也一樣對大漢官府産生了一定的歸屬感,認可了大漢官府的管治。
這個,也是漢軍爲何人先滅了一批權貴的原因。因爲拿那些權貴的田地來分給底層低賤的民衆,那些原來的權貴地主,他們肯定會發抗激烈。
不過,大漢方面,對于這樣的情況早就已經有所預料。亦也隻有像現在大漢漢軍這樣強大的情況之下,才有可能推行如後世的分田到戶的政策。
反正,誰不服就殺了。這一點,不說在這西方世界了。以前新漢朝,甚至大漢統一之後,開展對整個大漢各地地方的治理之時,大漢的這種将那些權貴世族,地主土豪的田地收歸大漢國有,再分配給那些百姓耕作之時,那些地方的世家土豪,也是不服的。明裏暗裏,其實都給了管治他們的大漢官員不少麻煩。
不過,漢軍強勢,能夠壓制得住他們。再加上,大漢對各地的百姓的宣傳工作也做得相當好。特别是有着新漢朝所治理的幾個州郡的情況作爲後來的官員治理天下的案例。所以,大漢各地的世家士族地方土豪等等,才無力反抗,難以阻擋大漢推行的政策的大勢。
不過,就大漢本土而言。之所以能夠快速對整個大漢進行順治。主要的除了漢軍強勢之外,還有在施政上靈活,能夠及時更好的解決了大漢朝庭官員,以及普通百姓、地方名望地主土豪之間的矛盾。讓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和諧共存。要不然,像現在治理西方這樣,當初在大漢的時候,可能就得要殺得大漢各地血流成河。
提一下當時大漢是如何調和了各個階層矛盾的方案。一個就是宣傳到家,讓每一個大漢百姓都知道了,在現在的大漢,他們能夠擁有更多的公平自由,能夠從大漢官府分得到他們應得的田地。
在百姓民智有所開發的基礎之上,推出了有如大漢地方世族、地主等,不準再擁有私兵,除了大漢朝廷所允許的異族奴隸之外,以及大漢百姓自己自願成爲他們世家大族的下人之外。他們不得再私自養兵。然後,根據他們世家的人口,可自留多少的田地。
這些,其實前文已經有述。大漢現在,是不允許田地丢荒的。所有良田,都要有人去耕作。那些世家大族,他們自家子弟肯定是不會親手去耕作的。可是,在不準他們私養家兵,而原來爲他們家耕作的下人,都可以獲得了戶籍身份,成爲堂堂正正的大漢子民,又能夠從官府領到田地,如此,誰還會想去爲那些世家大族耕種?那些世家大族,沒有了私兵,就等于是沒有了爪牙,官府又不站在他們那一邊,再也威脅不到百姓了。
如此,他們自家耕種不了那麽多原本是屬于他們的田地,就隻能按大漢律令,自留一部份,多出來的,就交給國有分配給一般的百姓去耕作。
在這裏,也就顯出大漢施政的靈活之處。因爲,将那些地主世家的田地收歸國有的時候,官府會按田地多少而給予那些地主世家一定的補償。如果他們主動配合大漢官府的工作的。大漢官府方面,也會建議或者是引導他們走是經營之路。
那些地主世家,原本就有錢有糧,官府補償給他們一筆。這些财富,如果他們死抓在手裏不動,那麽就等于不能搞活大漢的經濟。
如此,大漢官府便适時的建議引導他們拿出他們的錢财來經商。當他們看到原來經商要比他們以前祖祖輩輩死守着那些田地收租來錢來得更快更多的情況之下。他們也不會再對大漢收沒他們的田地的事而耿耿于懷了。
不過,現在在安息帝國,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因爲大漢根本就不需要去考慮他們安息帝國内部的階級矛盾的問題。
因爲他們全都被大漢打成了同一個階級。
帝都安置不下那麽多的安息帝國民衆,這個并不是說是真的就安置不下。而是根據這帝都城外可耕作的情況來決定的。
帝都城外四周,二三十裏之内的田地,分配給了那些民衆之後,可能就隻分配給了數十萬的民衆。再遠處,或者還有許多田地可以分配。但是,因爲距離的關系,這就不适宜再讓太多的民衆再留居在城内了。
要知道,他們早出晚歸的去耕作,如果離城太遠,他們的時間都花費在往來的路上了。
所以,絕大部份的帝都的民衆,都會被押送到城外更遠的地方,被安置在那些村落,或是别的城鎮。
如此一來,帝都城内,就顯得很空蕩了。
可能還會有許多房屋是無主的,許多城區沒有多少人的。
但是這些都沒關系,因爲這些房屋地區,将會留給遷徙來的漢人,或者是商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