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僅僅是安息帝國了,就是羅馬帝國,如果從騎兵方面上的對比,也不是匈奴人的對手。
實際上,有一點,哪怕就是漢人也不得不承認。僅僅隻是談論騎兵,其實漢軍的騎兵也不及匈奴騎兵那麽的弓馬娴熟。在這一方面上來說,這世上恐怕是沒有哪一個民族的騎兵能和匈奴騎兵相提并論的。
由此,也可以引申來說,在華夏西北大漠,關外的大草原上生活着的那些遊牧民族,那些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騎箭戰鬥力,無論是以前現在還是将來,他們基本都是最強的,冠絕于世。
爲何這麽說呢?具體的也不談了,就說假如沒有劉易這個未來人出現,那麽現在的北匈奴人就是給西方帶去黃禍的罪魁禍首,他對西歐的影響,讓西方人聞之色變。他們匈奴騎兵,在西方縱橫無敵。而他們的南匈奴,卻造成了漢未之後,華夏的數百年的亂華慘劇。
後來,匈奴人雖然慢慢的消亡,可是曆朝曆代,都有那些大草原上的馬背上的民族興起。最具代表的,就是後來的大元。那真的是用騎兵打下來的那麽龐大的帝國。其大元帝國的版圖,恐怕要比現在大漢帝國所奪取的版圖都還要大。
大元帝國的蒙古族,或者并非是匈奴人後裔,可是,他們卻全都是大草原上出來的馬背上的民族。再延至後來,又有滿清鐵騎。
這或許就是天生的,注定了那些地區所出來的騎兵是世上最強的騎兵。而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那就是他們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馬背上長大的人,如此,在馬背上戰鬥,還有哪一個帝國的騎兵是他們的對手?
如非劉易這個未來人,想盡辦法,想出了許多專門克制匈奴騎兵的法子,并且一而再的将他們擊敗。否則,現在大漢恐怕還得要被那些匈奴騎兵繼續禍害着。
所以,現在安息帝國方面,他們的騎兵斥候,自然不會是匈奴騎兵的斥候的對手。
或者,安息帝國方面的軍士,也有着他們的優勢,正面與匈奴騎兵交戰的話,他們也未必不是匈奴騎兵的對手。可是,人家匈奴騎兵靠的是什麽?擺明了就是騎射。人家就是要靠着騎術和射術來取勝的。
如果漢軍沒有從各方面對匈奴騎兵進行了有效的壓制,否則,讓匈奴騎兵發揮出他們的所長,那麽漢軍也難以對付得了匈奴騎兵。
也很明顯,阿甲王他自然是更清楚自己匈奴騎兵的優勢所在。
他原本打算直接對安息帝國的那二十萬軍馬進行攻襲,一舉擊敗他們。可是,在分别派出了人馬前往試探攻擊之後,發現難有機可乘,安息帝國的軍馬,已經依靠一座小城結陣,嚴陣以待了。這個時候,如果他再出動大軍去正面攻擊,那無疑是拿自己匈奴騎兵靈活來去如風擅長攻襲的長處不用,非要拿自己匈奴騎軍不太适宜攻堅強攻的短處去硬碰安息帝國軍馬的長處,這樣不符合他們匈奴人的打法及利益。
爲此,阿甲王就刻意的藏起了自己的騎兵大軍,然後在一旁虎視眈眈,等待适合的時間出擊。
如此,他才派出了一些騎兵斥候,去對付安息帝國方面派出來查探偵察的那些斥候騎兵。
就這樣,兩軍互相試探,互相僵持了一段時間。
安息帝國方面的軍馬,按兵不動,等待匈奴騎軍來攻擊,以期一戰功成。而匈奴騎軍方面,則在耐心的等待戰機,欲要一擊斃敵,以确保匈奴人可以在這一帶地區生根立足。
這期間,亞薩斯·馬哈爾有意瞞着安息帝國帝都方面,除了偶爾派人回去催促一下軍糧之外,并沒有将實情向帝都方面報告真實情況。
又或者,他僵持一段時間之後,讓他認爲那些匈奴人應該是拿他沒有辦法。隻要他有耐心,一定可以等到匈奴人前來攻擊,那麽到時等擊敗了匈奴人之後,再一起将他的戰績向帝都報告,順便提出留下來駐守拉伊聖地。
但是,匈奴人方面,卻是不宜長時間等待下去的。因爲他們雖然掠奪了一大批物資,但是二、三十萬人馬的用度,那批物資也維持不了多久。他們不像安息帝國的軍馬那樣,會有源源不絕的補給送來。
而他們的軍馬如果一動,那麽就肯定讓安息帝國方面的軍馬獲知,到時候,讓他們針對自己的騎軍發動攻擊的話,恐怕就會讓自己的部族大軍陷于不利的局面。
阿甲王心裏很清楚,自己的匈奴軍馬已經傷不起了。他現在還不知道王兄阿邪王的情況,他擔心,萬一其王兄西遷不利,部族遭受到太深重的打擊,那麽他這一支匈奴騎軍,就将會是整個匈奴部族掘起的最後的一個希望。所以,他務必要非常小心,這一戰,他必須要勝,否則,匈奴部族危矣。
眼看着早前掠奪到的物資在飛快的減少,阿甲王不得不召集下面的軍将一起來商議對策。
這個時候,他倒是比較想念阿樹提,因爲整個部族當中,他最爲尊敬的,就是阿樹得這個智者了。對其王兄阿邪王,他隻是敬畏。
也還好,匈奴部族的薩滿巫師,并非就隻有阿樹提一人,稱得上智者的,也并非隻有一人。
這個時候,有随部族大軍一起逃到這裏來的巫師,向阿甲王提出了一個作戰方案。
他認爲,安息帝國方面派來了二十萬的軍馬前來,并且來到這裏也有一段時間了。那麽他們肯定已經探知自己的匈奴大軍的存在,或者他們還不清楚自己匈奴軍馬具體的多少,但估計也被他們猜得一個大概了。
也就是說,現在匈奴軍馬,再隐藏下去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
另外,這段時間,他們也探知了,安息帝國似乎有什麽的戰事,軍馬的調動比較頻繁。這些是阿甲王派出去到更遠的地方的探子打探回來的消息情報。
而所查探到的安息帝國的情況,知道了安息帝國的确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其帝國的軍馬,絕對不僅隻有眼前這二十萬人馬。
如果再拖下去,萬一安息帝國方面再派出更多的軍馬前來,那麽他們就更難與其帝國大軍交戰了。
所以,那薩滿巫師認爲,或者在這個時候,匈奴騎軍主動現身,吸引安息帝國的軍馬來攻擊。引蛇出洞,如此,匈奴騎軍才可以利用其所擅長的長途奔襲的作戰方式來攻襲行軍當中的安息帝國的軍馬。
另外,如果此計不行,沒能引得安息帝國的軍馬主動出擊。那麽他們匈奴騎軍則可以尋找在這一帶地區的一些安息帝國的部族進行洗掠。逼得守在拉伊城的安息帝國軍馬不得不出兵。
阿甲王認爲此計甚妙。因爲這樣,他們就可以放開手腳去劫掠了。也就不用再擔心生存物資的事情了。
他認爲早該這麽幹了。正因爲他心裏有點患得患失,不敢便宜冒險。
現實上,他們匈奴騎軍怕過誰?搶了就走,誰也奈何不了他們。
在後世,作爲伊朗首都德黑蘭,也就是拉伊地區,有着差不多千萬的人口,是整個中東地區最大的一個城市。
但現在,自然不會有這麽多的人口。但是,沒有一千萬,但百萬左右的人口還是有的。
拉伊神廟古城,其實也不過是一個十萬左右人口的小城。更多的人口,都是以不同部族的形式,生活在附近方圓千裏的區。
早前被匈奴騎軍所滅的那些安息帝國的部族,當中最大的一個也不過是數萬人而已。
這段時間當中,匈奴人也早就探知,這一帶哪裏有适合他們下手劫掠的部族。
一時間,匈奴騎軍突然現身,四出劫掠。有時候,一天之内,就有數個安息帝國的部族人被血洗一空。
這一下,亞薩斯·馬哈爾就真的安耐不下去了。
在這期間,他帳下其實已經有一些有過作戰經驗的軍将提醒過他。告訴他這樣等待下去不是辦法,因爲匈奴人未必會前來攻擊他們的大軍。
并且,還提醒過他,自己安息帝國的軍馬,大多都是步軍,很難對那些匈奴騎軍主動發起進攻。最好,還是請亞薩斯·馬哈爾将“位伊”聖地的真實情報向帝都作報告,請求帝都方面派出更多的軍馬,尤其是騎軍前來,對那些匈奴騎軍進行徹底的圍剿。
可亞薩斯·馬哈爾貪功心切,他真的不想放棄這一次揚名的好時機。所以,他才沒有聽從下屬軍将的建議。
現在被匈奴騎軍這麽一搞,亞薩斯·馬哈爾就有點慌了。
因爲,又發生了那麽多安息帝國的子民被匈奴騎兵屠滅的事,這些事是瞞不住的,肯定很快就有消息傳回到帝都去。而他率軍來到拉伊聖地,本來就是要平亂,滅了那些匈奴人,保護這一帶地區的帝國子民的。
但他現在,還沒有一點建樹,反而又讓那些匈奴人在作惡。這一下子全都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也等于是打破了他的幻想。
如今,已經不是他想着如何坐鎮一方的問題了,而是要如何向帝都方面交待。
這個時候,自己帝國跟羅馬帝國結盟,一起對付更強大的大漢帝國。此際安息帝國國内形勢正處于非常緊張的時期。如果因爲他沒有處理好這次動亂的事件,一旦讓其波及到安息帝國全國,讓帝都方面難以專心對付大漢帝國,那麽他亞薩斯·馬哈爾哪怕有一個妹妹是帝妃,他也得要人頭落地,或被處以絞刑。
瞞不住了,他必須要作出補救,要不然,等待他的就是死路一條。
想到了嚴重的後果,亞薩斯·馬哈爾真的亂了分寸。
沒有真正上過戰場,沒有真正統軍作戰經驗的他,其實就有點似是華夏曆史上的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他急病亂投醫,打算率軍出擊。在這個時候,他也隻有徹底剿滅那些匈奴人,打出威望,方可以還有一條生路。
此時,他又獲報,有一支匈奴騎軍再向離他們有兩三百裏遠的一個部族駐地撲去。
他不敢再猶豫,馬上盡起大軍,希望可以及時趕到那個安息帝國的部族駐地,可以及時攔住匈奴人的作惡,消滅他們。
那個部族駐地,在拉伊古城東南方向,那個方向,離帝都更近。如果當真的讓那裏出事的話,消息更快傳到帝都去。這也不由得亞薩斯·馬哈爾不出兵了。
而這一出兵,就出大事了。
因爲他們與匈奴騎兵,幾乎是等于平行着向那個部族駐地趕的。就看誰的腳力更快。
這樣一來,爲了趕時間,亞薩斯·馬哈爾不可能再像來時那樣,讓大軍步步爲營了。他派出自己的那數萬騎軍先趕去,他親率十多萬步軍随後趕上。當然,他也不忘留下一兩萬軍馬留守位伊古城,他生怕匈奴騎軍突然折回來攻擊拉伊古城。
匈奴騎軍倒沒有折回來攻擊拉伊古城,卻是突然轉向,直撲他的十來萬的步軍軍馬。
遭受到匈奴騎軍的攻襲時候,亞薩斯·馬哈爾已經率軍離開拉伊古城百多裏。正好是兩頭都不到的中間地段。
遭受到了攻襲的亞薩斯·馬哈爾真的驚呆了。
因爲出現的足足的二、三十萬的匈奴騎軍。兵力要比他們安息帝國的軍馬多出了一倍餘。
在平原上有如一道浪潮一般攻襲而來的匈奴騎軍,他們人沒到弓箭先到。
爲了趕時間,亞薩斯·馬哈爾的軍馬隊形拉得夠長。其軍中的那兩三萬的重甲步兵,根本就不可能保護得了被拉開了隊形的所有安息帝國的士兵。
而讓亞薩斯·馬哈爾感到深深的絕望的是,那些匈奴騎軍,在明明是占據了兵力的優勢,又是在騎兵對步兵的情況之下,他們居然都沒有直接攻殺進他們的軍陣來,連短兵相接的機會都沒有給他們。
那些匈奴騎軍,全都是在他們軍伍的外圍,來回奔襲,用弓箭将他們的士兵一個個,一片片的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