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漢人多娶了這些異國适齡女人,并且跟那些女人生育了孩子,那麽不用幾年,這些異族人自然就會與漢人親如一家,再也難分彼此。
劉易也跟一衆大臣算過一個數,哪怕隻是第一批遷徙到印度來的五十多萬漢人百姓,當中男性青年就占了大半,如果一個漢人男人娶了三個以上的印度女人,那麽就等于消化了近百萬的印度女人。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漢人呢?加上還源源不絕遷徙到這印度來的漢人呢?
所以說,如果單單是将印度青壯組成印度軍團,那隻是治标,而将那些印度女人都變成了是漢人的女人,那才是真正的治本。
這個,就叫做娶光了他們的女人,讓他們沒有女人可娶。
不要以爲這樣的情況不可能發生,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畢竟,現在還是古時代,這個時代是沒有那種一夫一妻的概念的。甚至,嚴格的來說,也并沒有真正的愛情觀念。當然,這不是說沒有愛情,而是說,在這個一定的曆史時代之下,男女的婚姻,是極少會有由自由戀愛而組成家庭的男女,一般,都是由其父母及統冶階級決定了那些女人的婚姻狀況。
甚至乎,在這個古時代的貴霜帝國,他們雖然有着夫妻的觀念,但是,卻沒有真正的約定俗成,以及有法例法規明文規定的夫妻。大多數的男女,在一起便是在一起,雖也有一定的例規向世人宣告他們的結合成夫妻,但嚴格來說,女人,隻是男人的附從。說句不好聽的,女人在貴霜帝國的社會地位,與一般的奴隸差不多。
在這個整體來說,還處于是一個奴隸制社會的國度裏,一般的平民,他們是沒有太多的人權,他們在統治階級的一直統治打壓之下,他們對待那些統治者,産生了一種天然的奴性。
如此,哪怕是大漢有明文規定了許多的一些事宜,給予了這些印度民衆一定的人權。可是,在他們的骨子裏,尤其是在這大漢統治的時間較短的時段,哪怕是受到了漢人一定的文明灌輸,但是這些印度民衆,他們依然是難以在短時間之内産生脫變,難以消化他們一下子所獲得到的一切。如此,他們除了對大漢官府對他們的所作所爲感到感恩,對大漢有了歸屬感之外,他們其實依然還沒有真正的擺脫那種一直被奴役的奴隸思想。
在他們對大漢産生了一定的感恩歸屬感的同時,他們的心底裏,可能對漢人,更多的是一種敬畏感。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他們會覺得,漢人要比他們原來的貴霜帝國上層貴族階級更加的貴族。在他們的心底裏,不自然間便對漢人産生了一定的羨慕仰望的心态,有一種要巴結、要向漢人向齊的沖動。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漢人一方面,似乎對待他們的确很好,能公平對待的情況之下,漢人隻需要對他們表露對他們家裏的某個女人有意思,他們就巴不得将自家的女兒送給漢人,以換取漢人的好感,以獲得漢人的支持扶助。
就如在一般的村子裏,一個落戶當地,被漢人官府任命爲他們的村長的漢人。不說其他,在他的帶領之下,歸屬治理的村民,從他身上學來的那一套一套的,那些印度人從來都沒有見識過的一些深耕細作能大大提高糧食産量的方法,就足以讓那些印度人敬仰不已。一個印度人的村子,如果有了一個從大漢來落戶的資深農民。那麽他們的村子都可以在短時間之内獲得一個質的改變,一個質的飛躍。
因爲,這個漢人,他帶來給他們的,并非就僅僅隻是那種深耕細作的耕作技術。還會組織起那些村民,一起開設水利以方便耕作農田,還有,這個漢人會通過大漢官府,調撥一批那些印度人都沒有見識過的新農用工具,甚至還有可能會調來耕牛什麽的。
反正,一個漢人村長,就能給那些印度村民帶來了那麽多的新鮮事物,能夠大大提高他們的糧食産量以及減輕他們的勞動強度。
這些的許多好處,都是他們看得見摸得着的,如此,他們誰不想巴結好這個村長?隻要這個漢人村長,多看看他們家的某個女兒幾眼,稍爲表達了一點有那樣的意思,他們就誠惶誠恐的把女兒送來了。當然,如果漢人能夠再主動一些,直接表态,直接提親,那麽他們就更加的樂意将女兒嫁給這個漢人村長了。
一個漢人村長,就等于是他們要仰望的大樹,是他們的依靠。
誰家能有女嫁給了漢人,這都會成了他們家的光榮事。平時在他們的同族之中,也覺倍有面子。
如果是漢人商人,那就更加的容易了,因爲他們有的是錢。而每一個漢人商人,他們都會在一些城鎮裏面有一個家,如果是生活在一些遠離村子的印度人,誰不想進城去?家裏有一個女兒跟了那些漢人商人,就等于給了他們全家人一個希望,等于是攀了高枝。
至于剛剛獲得了一定好生活的印度人,他們又哪裏去懷疑大漢官府将他們當中的青壯征召入伍的目的?又哪裏會考慮到,他們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人隻是爲了尋求漢人的接納與幫助的事,會是漢人官府要一步一步減少他們部族人口的計劃?
或許,再過十年,或者是更久一些,他們才會猛然的發現,原來,當初他們送進印度軍團的青壯要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已經老去,假如大漢朝廷能讓那些老兵退役,再返回他們的家中時候,他們也會發現,想要爲他們這些老兵說一門親事,既然會是那麽的困難,因爲他們的适齡的女人,早已經是漢人的女人,早已經爲漢人生育了許多的孩子了。
那個時候,他們或許也才發現,因爲他們的女人與漢人結合,生下了他們的那麽多的共同的後代,他們已經很難再将他們的印度人與漢人完全分别開來了。那個時候,他們除了繼續着已經好過的生活,他們還能如何?
可以想象,後世,印度的人口,并不比漢人的人口少多少,如此就可以證明,在印度的地區,亦相當的适合人類大量的生養。到時候,在印度,也會産生無數漢人後代,那時候,他們就真的不可能再與大漢分割,将會永世都成爲大漢的一個州府地區。
或許,他們的一些精華文明還能繼續得以保留,但是,到時候絕對會是以漢人的文化爲基礎的一個地區。
統治在鞏固,民生經濟在發展,人種在改變,人口也在增加,隻不過,增加的都是漢人的後代。這個,才是劉易想看到的局面。
與此同時,大漢還在在印度開展各方面的發展。
比如,修路的問題。
劉易很清楚,在自己沒有弄出電力、發動機等等的後世科技出來之前,那些離大漢本土太遠的地區,往來一次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必須要盡快的将交通搞起來。
一方面,加大力度投入到修路大業當中去。不僅要在大漢本土修建好廣闊的交通網絡,在大漢本土各個城鎮之間的方便快速的往來,還要在大漢本土之外修建出更多的永久性的大路。
開通大漢到達緬甸的路,隻是一個開始,還要開通通往南洋、通往印度的大路。有了平整的大路,馬匹馬車才能順暢無阻的快速到達各地。
另一方面,大漢不僅要在緬甸開建造船廠,還要在印度建起多個造船廠,并且加大人力物力,生産制造出更多的大船。其中,大型的運輸船是主要的生産項目。漢人水軍,不僅要多多探測海洋上的航道,還要探清印度内陸的那些所有河道的航道,探測出那些内陸河的航運量,以後,利用船隻來運輸貨物,這個要比從陸路上一點一點的運送往來要節約出更多的成本。
還有其第三個方面,就是航空方面。
現在雖然沒有飛機,但是已經有了******。劉易已經下令,讓原來漢中的空軍部隊,擴充到十萬人馬。讓軍工部配合打制出大量的******,裝備到這支部隊。待這十萬人馬全都熟練掌握了******的使用及飛行之後,馬上調其中一半的人馬,試着從洛陽一直飛行到印度,看看所需要的時間要多久。
當然,這并不是說讓他們一起飛就直接一路飛到印度。而是說,他們從起飛點,到達另一個适宜降落及起飛的地方,然後定點,讓當地官府将這個地方修建成他們空軍部隊的一個中轉起降基地。休整之後,再繼續向印度飛行。
其實,就是想讓他們探測出一條可以從空中直接飛到印度去的******航空線路。
另外的一半人馬,劉易打算留在大漢,向大漢的民間傳授滑翔的駕駛技術,讓一般的大漢百姓,都有機會接觸到******,甚至有機會學習飛行,熟練飛行。當時機成熟,軍工部門會适當的向民間出售******。讓那些有條件的漢人,可以直接購買******代步。
劉易很想看看,到時候******滿天飛的情況。
當然,這一次向西方進軍,劉易計劃投入空軍部隊參與作戰。
到時候,空中部隊,一定可以給予這些西方帝國絕對的震憾。
暫時,劉易也幹脆沒有馬上向西方進軍那麽快了,先統治好印度再說。
因爲,現在許多統治印度的計劃雖然已經一一開展了,但是,這麽大的印度,其實還沒有完全掌握住。沒有一年半載,漢軍以及印度軍團、南洋軍團,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将整個印度地區之内的所有地方都控制在手裏的。大軍一路肅清,一路攻城掠地,也總得要時間。
另外,爲了明确如何治理印度,還得要大漢官府去将整個印度劃分成一個個的州郡,這些州郡,都必須要有明确的州郡界線的。這些工作,也需要長時間的探測劃分。
許多計劃,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也急不來。
将諸多事務一一處理,交給了随漢軍遠征的一衆大臣處理過之後,劉易也就清閑了下來。
清閑下來的劉易,幹脆帶着衆女離開了德裏,帶着她們慢慢的遊曆一翻印度的人情風土。
當然,恐怕也很難領略得到印度民族的原風味的風俗了,因爲在大漢的治理之下,一般的小村莊都有了基本的改變。
實際,也就是攜衆女遊玩一下那些印度地區特有的自然風光罷了。
也沒有打算去多遠,劉易打算順便到木爾坦城去視察一翻罷了。
這天,劉易一行人到了離木爾坦城還有數裏遠的路上。
躲在寬徜的馬車廂内的劉易,被拉迪畢雅這個貴霜王後嘴對嘴的喂了一顆甜美的葡萄,然後,她卻被劉易順勢按在身下,讓她那紅豔的性感小嘴與自己的巨物親蜜接觸起來。
而躺在一角,衣裙淩亂的張甯,她沒好氣的橫了劉易一眼,因爲,她剛剛才被這家夥一頓蹂躏,弄得她泥濘不堪,弄得她都不顧這是在路上,在馬車上,使盡了渾身解數,才讓劉易交了貨給她。可沒想,這馬車廂内的那股青青的怪氣味都還沒有散盡,這家夥又來了興緻。
就在這時,馬車外卻突然傳來一陣嘈雜之聲,馬車也突然一頓。
在馬車一頓之下,馬車廂内的車窗簾揚起了一角,原本專心吞吐着劉易下面的拉迪畢雅似被那車窗簾一角洩入來的光線耀了一下眼,她一下子吃驚的吐出了劉易的大家夥,眼神有些許慌亂的望着那已經垂下來的車窗角。
“皇上!是木爾坦城的軍馬又抓捕到一些貴霜叛軍,正在押往德裏,送去充作勞役。剛才是負責押送的一員當将發現了皇上的馬車,上前來彙報,皇上要見他嗎?”
馬車外,有親兵大聲向劉易報告着外面嘈雜的原因。
“哦?見見吧。”
劉易想了一下,覺得還是見一見爲好,給自己的漢軍将士鼓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