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沒有辦法,就算是黃忠自己,他心裏都不好過,但也隻能如此了。
劉易讓黃忠安心養傷,告訴他,就算他這一次沒能随自己遠征,但是也會有更重要的事要他承擔起來的。那就是劉易這一次一旦發軍遠征,那麽朝中就沒有的大将坐鎮洛陽,甚至是整個大漢了。留着黃忠在朝廷,多少都可以起到震攝朝廷的作用。
據劉易的估計,黃忠的傷勢,也不是太過悲觀,有可能不用一年的時間,他就能康複。到時候,他的武功就算不能恢複到巅峰水平,但是也能恢複到一流武将的境界。如果共叙能夠尋找到雪山的千年雪蓮回來,讓醫聖練制成藥蕩給黃忠服下,那麽黃忠有半年的時間就有可能恢複到全盛時期的狀态。
劉易連黃叙都不打算征召前來随自己遠征了,留着他們父子在大漢本土,當中有着劉易更多方面的考慮的。
因爲劉易的心底裏,依然還有一點擔心曹操。這一兩年來,曹操在洛陽倒也算是安份守己。他不願意爲自己所用,但是卻并沒有做出有違于大漢基本國法,沒有做出有損大漢利益的事。可是,曹操的一衆親族舊部,卻始終都對曹操忠貞不渝,平時,也始終都追随在曹操的身邊,似乎是擔心劉易會對曹操下黑手的樣子。劉易就是擔心曹操的這些舊部将領。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等,這些将領,武功非凡,特别是曹仁,亦有智謀。如果他們要趁劉易遠征,大漢朝廷内部空虛,沒有能夠壓得住他們的大将。萬一他們要造反的話,那事情就大條了。何況,還有徐晃,這家夥現在依然還對曹操忠心耿耿。
其實,論人材,曹操還不僅隻有這些,他的一些本族子弟,還有不少人是能文能武的。還有,曹操的一些兒子,也長大成人,如曹丕、曹植、曹彰等,這些曹操的兒子當中,有文采過人的曹植,有能文能武的曹丕,有勇力過人的曹彰。
如果曹操要造反的話,以他身邊的力量,肯定可以很快便可以控制洛陽。
所以,劉易也不得不防。
當然,劉易現在也不是想養賊自重。爲何要留着曹操,之前已經提及過,一方面,是考慮到曹氏三姐妹的情感問題,第二方面,是考慮到曹操的才能以及追随曹操的一衆大将。留着曹操,劉易是爲了更長遠的計劃去考慮的。現在,通往世界各洲的道路還沒有打通,待完全打通之後,劉易計劃讓曹操率軍遠征的。
如,派曹操遠征非洲或是北美地區,反正,劉易計劃,派曹操遠征之後,便不打算再召曹操回來了。劉易不管他在遠離大漢中土的地方如何折騰,哪怕他自立爲王也罷,隻要他在名義上還算是大漢的臣屬,他所打下來的地盤是大漢的領土,那麽劉易也就由他去發展。
那個,說實在,非洲黑人的世界,尤其是現在正處于一個相當原始的地區,哪怕其地有着金山銀山,劉易都覺得沒有必要太過重視。所以,正好可以派曹操帶他的舊部前往折騰,這樣,便可以徹底的解決了如何安置曹操的問題。畢竟,留着曹操在洛陽,終不是解決的辦法。
當然,劉易計劃,爲免讓曹操認爲他是受到放逐,所以,劉易解決了中東地區的事,打通了前往西歐的道路之後,劉易會親征位于非洲北部的那一個文明古國,待征服那個古國之後,劉易才會放手讓曹操率軍施爲。
現在,劉易既然對曹操有着防備之心,那麽在自己遠征之前,自然得要做好安排,不會讓曹操有機會作亂朝廷的。
安撫好黃忠之後,劉易便進入了一個緊張的工作狀态。
遠征是建立在大漢治理順利,并且,經濟條件能夠支撐得起用兵的基礎之上的。大漢真正平定,才不過是一兩年,在這兩年當中,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勢頭,沒能有勞動價值剩餘,以供漢軍大軍遠征的經費,那麽,劉易一切的計劃都有可能是空淡。
所以,劉易現在,要彙總整個大漢的各方面的發展狀況,要先弄清楚,現在的大漢國力去到了哪一個地步。否則,遠征的事便休要再提,還得要壓後一些時日。
劉易連續一個月的時間,都在審閱大漢各地反饋回來的情報。再據朝廷各個部門所統計出來的一些數據,劉易的心裏大定,知道以現在大漢的生産力,以及國力,是完全可以支撐得了漢軍兩三百萬人的遠征的。
大漢各地的發展良好,這個,除了得益于近兩三年來,大漢各地并沒有太大的災害之外,主要的,還是因爲大漢朝廷執政清明的原因。現在的大漢官員,基本上都是********的去發展好大漢,極少官員會徇情枉法。
另外,有幾個方面,讓劉易真的感到比較有成就感,甚至有幾分得意的。
一方面,是土地改革,這個,在封建帝制朝代,基本上是不可能推行與後世的土地法差不多方案的政略的。但是,卻讓劉易抓住了一些特定的時期的機會,一舉推行獲得了成功。好比,首先開始推行的時候,剛好剛剛奪得了洛陽,而整個洛陽方圓數百裏,所有的百姓都被董卓洗掠劫持,讓這數百萬的百姓,不管他們原來是什麽的身份,全都成了董卓的奴役民夫,全都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在這樣特定的情況之下,劉易從董卓的手裏救下了他們,然後,推出了新的土地使用方案,一舉獲得成功。之後,如并州、雍州關中等地區,亦是在當地百姓處于一個非常動蕩,他們難以生存的情況之下,劉易才出兵奪取那些地區,收複回來之後,跟着又推行新的土地法。如此,讓劉易遭受到的阻力就弱了許多。之後,有了成功的方案在前,将那些逐一收取回來的地方也實行如此的土地改革就順理成章了。當然,劉易同時發展工商業,讓所治理的百姓有了更多的出路,從側面減弱了土地在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這方面,也是讓土地改革能夠順利進行,最後直到整個大漢全國各地都始終如此能獲得成功的原因。
第二方面,那就是劉易實行了一個類似于全民皆民的政略。每奪取一個地方,軍隊控制大局,文官掌握官府大權。在推行土地改革的同時,将所有的百姓青壯都組織起來,要不,讓他們成爲漢軍的後備兵員,要不,讓他們成爲地方守護自己家園的自衛隊。
如此,軍方打擊那些敵對的勢力,掃清地方的山賊土匪,地方官兵及自衛隊配合。這樣一來,讓那些不法之徒根本就沒有其生存的土壤。所以,當初新漢軍每收複一地,便能安定安穩一地,使得其地很快便能恢複正常的生産,其地的發展也就走上了快速發展的正軌。
第三方面,官府引導,這個也起到了最要的作用。官府分配資源,引導百姓勞作。讓官府所治理的百姓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就隻需要埋頭苦幹,盡力的去勞作,刷獲更多的勞動價值。
如此,經過近兩三年來的發展,當初就算是受到天災人禍最嚴重的地區,現在也能夠發展了起來。當地的百姓,已經完全不用朝廷的救濟,已經能夠依靠自己的生産自給自足。
盡管,全國各地,還有許多地方沒能有剩餘價值繳納給官府,勉強能做到自給自足。但是,這已經足夠了。那些地區,他們不再需要朝廷調撥錢糧振濟,那就等于是沒有給劉易拖後腿。如此,大漢朝廷,就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支撐大漢大軍的遠征。
因爲,現在的大漢,原來新漢朝的地區,如原來的司隸州、并州、關中等地,這些地區的生産總值,就已經足夠供養着大漢的數百萬大軍。何況,後來嶺南一帶,南洋一帶地區,早已經能夠爲大漢提供大量的糧食物資。如此,就算幽州、冀州及中原地區,這些才收複一兩年的地區還沒能對大漢朝廷有太多的支持,但隻需這些地區,不再需要大漢朝廷調撥錢糧,那麽就算是完成了他們發展的任務。
何況,實際上,就算是最後收複的許都、陳留等中原重鎮,現在的發展勢頭都非常強勁的。從第一年開始,這些重鎮,便能按月或按季度,向朝廷繳納稅收。這個,也多得曹操投降,如果真要強行攻取這些重鎮的話,一定會對這些地方的經濟造成很大的打擊,不可能會有那麽快就有稅項的收入。
劉易了解到現在大漢各地百姓順治,錢糧充足,軍備整齊充分之後。心裏大喜,馬上召集朝中大員,召集内閣閣老等等,一起商議遠征事項。
這一次遠征,劉易要以一個狂風卷落葉之勢,席卷天下。
經商議之後,劉易決定組建一支人數在兩百萬人馬左右的遠征志願軍。
若是劉易原本的計劃,是打算一次出動三百萬大軍的。但是一衆閣老都認爲,雖然現在大漢順治,但畢竟真正一統大漢江山的日子太短,才不過是兩年的時間。如果一下子将整個大漢的精銳大軍都派了出去,那麽大漢内部就顯得太過空虛。
尤其是,大漢現在融合了那麽多的小數部族,這些小數部族,他們現在還擁有着一定的自主權,并且,勢力還比較大。如西涼的胡人,氐、羌等部族。他們雖然歸順了大漢,并且,也接受了官府的治理,可是,他們的部族,實際上并沒有被削弱,他們現在,并不算是與漢人融合,而是在學習漢人的文化。萬一他們作亂的話,那麽沒有足夠的漢軍鎮壓是不行的。
還有,北方的鮮卑族,他們與氐、羌等族的情況差不多。
另外,一衆朝廷大臣也考慮到,西北大漠雖然已經是大漢的領土,當年稱雄西北大漠的匈奴人已經被滅絕,但是,不要忘了,還有北匈奴人。一旦那些北匈奴人返回西北大漠,那麽漢軍肯定要出兵對其進行鎮壓打擊。如果漢軍精銳都随劉易從南洋方向遠征了,那到時候大漢又如何抵敵北匈奴南歸進犯之勢?
劉易基于衆臣的考慮,同意了他們的意見,隻征召兩百萬的漢軍。
如此,征召各軍将的命令,便如雪片一般飛向了全國各地。
劉易第一時間,自然就是征召甘甯、周泰、蔣欽等一衆水軍大将回來待命。令甘甯、周泰、蔣欽以及洞庭湖太守吳懿、曲阿太守周尚等人,将所有的大戰船集中在出海口,等侯漢軍大軍前往出海口登船。當然,在大軍還沒開赴之前,他們得要負責利用那些能在内河航行的戰船,運送軍馬及物資,先将一些物資上船等侯。
當然,同一時間征召的,還有各地的水軍将領,他們也要負責協調船隻,爲這一次遠征服務。各地的私人商船也同樣在征用之列。還有,江東軍方面,因爲孫策與周瑜等一衆江東軍将,早已經率江東數十萬軍馬前往南洋,所以,劉易隻是命令他們,做好屯積糧食,搭建軍寨迎接漢軍大漢的準備。
之後,特令公孫度将軍坐鎮高麗半島,繼續肅清不臣服大漢的高麗異族。但若兵力充分,可派一軍讓其一子統率,與在高麗的甘甯水軍一起前往曲阿等侯劉易,到時随劉易一起遠征。
特令公孫瓒,坐鎮東北,他的軍馬不抽調。畢竟,東北地區太大,漢異融合不可能是短時間之内的事的,所以,必須要留下大軍鎮攝那些異族人。
又令馬騰、皇甫嵩、郝昭、潘鳳、高順等一衆軍将,坐鎮西涼及西北地區。
另外,劉易想了想,特意再令數員大将留守京都。隻要先穩定好自己的大本營,這才放心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