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達之後,朝議結束,衆臣散去,各施其職,各自負責好他們應該的份内之事。
朝堂上,還剩下一衆新漢朝的重臣,劉易的一衆心腹大臣。
原來,是蔡邕、盧植、荀爽、鄭玄等等一衆老臣,他們還要事要跟劉易反映一下。主要是,新漢朝發展到了現在,不知不覺十餘年了,像盧植、荀爽等臣,他們認爲自己已經老了,精力不繼,準備辭去一些朝廷的職務,當然,并不是現在,而是等打了這一場大仗之後,他們決定完全放棄手上的權力,完全退隐,專心他們的學問。
還有就是,眼下,新漢朝算是苦盡甘來的時候了,大漢天下各地,不少謀臣武将都主動來投。這些人,經過這些老臣的考核,以及他們在西山軍校的學習,有些已經有了安排,最早的一部份,已經任其爲朝中的朝臣了。但是,他們也發現,當中有些文臣及武将,有點虛有其表,或者說,他們有志向,但是其才華實在有限,當不得大用。甚至。個别的,劉易有點看重的。卻也不算是真正的有大才。
他們還舉了一個例子,便是楊凰的義父縫紀。劉易因爲心裏甚愛楊凰,對于她這個義父,一直都比較看重,加上,畢竟也是名士,劉易一直來,都不會懷疑他的才能。劉易本還打算,到時候,或者可以讓其成爲三公九卿之一。可是。據蔡邕、盧植等人的觀察,他們認爲,縫紀有才,但卻非大才,不可身據高位,否則,怕還真的才有不逮,反倒是讓其治理一郡一城,他或可會如魚得水。但有一點問題是。他個人亦有點自負,一心想入朝堂,當然,入朝堂倒也沒所謂。但是,怕給的官位底了,他又會不太高興。所以,他們希望劉易去跟縫紀談談。比如。讓他回冀州爲邺城太守或信都太守的,如此就最合适不過了。
劉易一直來倒還真的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被衆臣提起,劉易不禁也有點重視起來。畢竟,現在的新漢朝,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新漢朝了,新漢朝朝廷已經漸趨完善,在有限的朝廷官位當中,對每一個官位的任用,都得要謹慎,必須要選取有真才實幹,能勝任所在官位職責的人才來擔任。
新漢朝,戲志才、賈诩、荀彧,三人爲三公,近十來年都沒曾有調動過,另外九卿,卻已經換了不少人。老臣的提醒是對的,畢竟,但凡是有才能的人,他們一般都不願甘于人下,或者,就算是暫時能屈人之下,也希望能有一朝可以進身仕途巅峰。如果劉易随意便可以命令某人可任什麽的官職官位,那麽,極有可能就會打破平衡,會導緻在職的一些有才能的朝臣心裏不瞞。
現在的新漢朝,已經過了那個人才緊缺,隻要是能寫兩個字的都能被重用的時候了。
劉易認爲,也差不是時候推出一個文官如何獲得晉升的制度了。還有,新漢軍方面,雖然早就制度了軍中将士的晉升制度,但估計也得要再完善一下,不過,這方面的也不用太過着急,到時候,可能也得要用到了後世的那個給軍将策封軍軍銜的軍銜制。
嗯,劉易現在就得要好好的考慮文武方面的晉升問題。最遲,一統大漢之時,就得要頌布實施。
劉易對他們表示自己已經知道,并會重視之後,衆老臣便滿意而去。
賈诩亦要準備趕去西涼的事,而荀彧卻也事多,許多事務,都得要他一個人擔着,所以,亦告辭離去。
劉易獨坐在朝堂上,一個人靜思,主要是想着此次再次征伐關外異族,自己是否要親征。
劉易想了許久,覺得還是有必要親征,不過,可作後續援軍前往。這個,主要是劉易以前曾答應過紅月與青蓮兩女,紅月的族人,應該可以說服其歸順新漢朝的,還有,到時候,還得要爲青蓮報仇。既然已經答應過她們,就得要履行諾言。
至于如何消滅關外的異族,對關外實行實質性的統治。劉易的心裏也已經有了想法。
劉易想來想去,覺得當初在西北大漠所做的事實在是正确之極,想要控制關外,必須要建立絕對受新漢朝控制的政權。仿治理西北大漠之策,每隔不遠就建立一個官府機構,或者,這個可能需要花費新漢朝的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可是,這應該就是一個可以一勞永逸的做法,後世不也是這樣的麽?
當然,前得是首先要用武力征服,将關外異族的大部異族給打敗、消滅,讓他們對新漢朝充滿敬畏之心,再利用政權去管束他們,治理他們。關外太過廣闊?沒有關系,每隔十裏或數裏,就建一座城堡,派駐軍馬,對關外的地方,形成一個狀的據點,制定那些異族人的活動範圍,以及監控他們的活動情況。
嗯,船到橋頭自然直,劉易暫時也不想過多考慮。
正待起來,卻覺後面有人,扭頭望去,隔着珠簾,皇太後何婉居然還在。
劉易不禁啞然一笑,搖了搖頭站了起來,她估計是就在鸾座上睡着了。
果不其然,掀開珠簾,看到了美人春睡的甯靜模樣。
上前把她抱了起來,何婉倒是被劉易的動靜驚醒,但是,睜眼一開,見是劉易,卻又庸懶的伸了伸腰姿,埋首劉易的胸懷繼續小憩,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
罷了,近些天都沒有好好在宮裏陪她,這天便留在宮内吧。
劉易抱着何婉,直接往後宮走去,一路上所碰到的宮女,她們自然是裝作沒看見的樣子,低下頭去數腳趾……(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