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指他們儒雅,而是指他們儒弱。
荊襄地區,近百來年來,都盛行儒風,盡管名士輩出,可是真正能稱得上是真正猛将的卻沒有幾人。
當然,要說文人風采,謀士計略的話,荊襄的名士自然是首屈一指。但卻也造成了他們性子懦弱的性格。
尤其是在三國時期,聽說過西涼民風彪悍,聽說過丹陽人民風彪悍,卻還真的沒有聽說過荊州地區的人民風彪悍。在亂世,自身不夠強硬,那就隻有被别人欺負的份。
所以,荊州在劉表的統治之下,從來都不會強硬的積極的應對外事。
當初,天下群雄起兵共讨董卓,劉表卻推三推四,不願意出兵。看着洞庭湖新洲在新漢朝的治理發展起來之時,他還是沒敢真正的出兵與劉易大幹一場。想奪取劉繇的建業,卻始終兵不出江夏,不達九江,想要與袁術争一長短,卻隻能檢漏,要劉易将一些城池送給他,自己卻從不敢出兵去奪取。還有争奪豫州的事上,他依然是沒有動兵戈。
反正,數次遭到劉易的威脅,劉表也隻能服軟,不敢強硬一次。
這一次,與曹操的聯盟,也隻賺了麽喝,看似想要雄起一會,打算強行攻擊宛城。可是,他們卻無人敢真正的率軍與新漢軍一戰,隻能寄望于别人的大将,将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結果可想而知。還真的隻是一場熱鬧,根本就連宛城的城牆邊緣都沒有摸到。
現在,輪到了蔡瑁代理荊州事務。他亦一樣是喝着響亮,與劉表一樣,說着想要保荊州安甯,但卻依然是沒敢一戰。當然,蔡瑁本早就已經投靠了曹操,現在隻是時機還沒有成熟,還沒有正式向曹操歸順罷了。在這個時刻。他更加不想橫生枝節,不想招惹盛怒之下的關羽、張飛。
如此,蔡瑁亦隻能服軟。在關羽、張飛還沒有真正暴走之前,盡可能的應了關羽、張飛的要求,盡可能的滿足關羽、張飛,盡快的将這兩個煞星送走。
實際上。有些東西。還是一念之間的事,如果蔡瑁等一衆荊州文武強行起來,關羽、張飛一時半刻也不可能奈何得了他們。當然,若兩人掉頭就走,待來日再尋找機會慢慢收拾他們,他們亦是難逃一劫。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此刻關羽、張飛兩人要回那些士兵離開了。日後亦有他們好果子吃的時候。
不管怎麽說,關羽、張飛帶着僅存的一些劉備士兵走了。
整個荊州文武此刻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跟着。黃祖并沒有忘記讓蔡瑁證明劉表非他所害的事。
這個,其實亦非是太難的事。因爲,現在蒯家的兄弟已經被他們控制起來了。整個蒯家,此刻都似是待宰的羔羊,若不是考慮到蒯家的人脈很廣,在軍中亦有很大的關系,蔡瑁還真的想不惜一切先滅了蒯家再說。但是,蔡瑁始終都少了許多魄力,沒敢真的對蒯家下毒手。
蒯良、蒯越,他們被帶到了議事大殿。他們知道已經難以隐瞞,便将劉備如何協迫他們,如何告訴他們,劉表已經被他下了毒的事說了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劉表身邊的郎中大夫,以及劉表身邊的下人侍女。他們亦說出了一些外不難以知道的秘辛。
若想人不知,徐非己莫爲。
蘇西與陸苓與劉表的侍妾勾搭成奸的事,終還是有人知道的。畢竟,劉表所處的地方就是那麽大,他們這些人,做點什麽的壞事,總會讓人察覺。隻不過,這種事兒,他們就算是知道了亦不敢胡說罷了。這種事兒不太光彩,如果讓劉表知道了他們亦知道了劉表的這些屈辱之事,劉表亦不會放過他們。現在,在審訊之下,他們才将蘇西、陸苓如何與劉表的侍妾勾搭的事說了出來。
如此推理,加上蒯良、蒯越的講述。便使得真相水落石出,原來是劉備的人知道了蘇西、陸苓兩人的這些秘事,以此來威脅他們,協迫他們給劉表下毒,最終并毒死劉表,最後他們自己亦被劉備的人殺人滅口。
黃祖已經沒話可說,隻能認可了讓蔡瑁暫時代理主持荊州事務的事。
跟着,荊州文武便商議如何與新漢軍對抗,保住荊州的大事。
這個,可是關乎到所有荊州文武将來的事,所以,沒有人敢掉以輕心,人人紛紛各抒己見。
總結起來,荊州文武所争論的,或者說,他們的意見有以下幾個。
一個,就是認爲新漢軍雖然已經遞交了最後通蝶,可是,新漢軍駐軍在宛城,卻還沒有正式向荊州發起進攻。這就使得有些人認爲,是否可以趁新漢軍還沒有正式發兵攻來的時候。派人去跟劉易談判?如果劉易願意談判的話,或者也可以如劉表當初在世之時的那樣,給予新漢朝一些好處,送錢送糧,甚至可以每年都給新漢朝進貢。隻要讓他們可以确保荊州現在的狀況,他們就願意付出一些代價,也要維持他們現有的權力利益。
但是,抱着能夠與劉易談判的荊州群臣卻并不是太多。畢竟,現在的天下形勢,與當初的天下形勢是完全不同的。以前,新漢朝還沒有達到現在的實力,而且,以前天下群雄正在混戰,還沒能看得出誰的勢力更勝人一籌。可如今,整個大漢天下,就是劉易的新漢朝及曹操的朝廷勢力最爲強大。起碼,現在已經讓許多有識之士都能夠看到,若說将來誰能夠統一大漢天下的,極有可能就是劉易或者曹操。在人家劉易明确提出了統一大漢的口号,在已經出兵奪取了幽州,正在攻擊袁紹的冀州的時候,劉易還有可能與他們談判,還能讓他們可以保持荊州的獨立性麽?這個,明顯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盡管有荊州謀臣提出這個意見,但卻沒有獲得一緻通過,絕大部份的荊州文武,都認爲派人去與劉易談判,隻是做無謂的功夫。當然,如果想借談判,拖延一下新漢軍的進軍時日,這個倒可以試一試。
第二個意見,就是投降,有條件的向新漢朝投降。
荊州的這些文武,其實大部份都是荊州名門望族的人。如果沒有一個好出身的人,也根本就難以成爲荊州劉表之臣。要知道,劉表治理荊州,就是依靠荊襄地區的士族名望治理的,亦是靠着這些人才能在荊州立穩足。
在許多士族名望的人心裏,他們在乎的,隻是自己的利益,荊州在名義上是屬于誰的,他們并不太在乎。但是,新漢朝的政策,他們也知之甚詳。也正是因爲如此,新漢朝的政策,非常嚴重的觸及到他們的利益,對他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他們才會支持劉表不投降新漢朝的事。他們可以投降。但是,卻想要劉易保證他們的利益。
比如,新漢朝有政策,明确規定,那些名門望族的田地,在準許他們适當的留下一部份之外,絕大部份都要收歸國有,然後再根據當地的情況,分配給一般百姓耕作,并且,還直接讓那些百姓獲得他們田地的所有權。這個,是那些地方豪族不能答應的。所以,他們想要保留他們的田地,如果劉易可以答應的話,他們便是投降了,對于他們來說亦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向新漢朝有條件的投降,這個和向新漢朝進貢的意思其實是差不多的。現在,沒有人敢說劉易就會同意他們的條件。畢竟,現在别看劉易在宛城的軍馬并不算太多,而他們荊州軍就有着數十萬的大軍。可骨子裏,誰都認爲,真正強勢的是劉易。人家爲什麽要跟你談條件?所以,第二個意見,提出來之後,一衆荊州文武認覺得那是不太可能的。
當然,就算是可行,蔡瑁亦不會同意的,因爲,他根本就早已經出賣了荊州,将其賣給了曹操。
第三個意見,自然就是請援了。
沒有人懷疑劉易要奪取荊州的決心,所以,他們還想保有現在的一切,那麽就必須要有足夠與新漢軍周旋的實力、膽氣、勇氣。單單指望他們自己,指望他們的荊州軍就想與新漢軍周旋,他們沒有一個人是抱着樂觀的心态。
所以,自己指望不上的時候,就如劉表之前的心态,就隻能夠指望别的,再次談到了請援軍的事。
請援軍,給予荊州的選擇亦不會太多,一個,就是向曹操請援,二個,就是向西面的益州劉璋或者漢中張魯請援。
所以,荊州文武,議來議去,還是歸回到了這個話題來。這個,亦是蔡瑁想看到的。因爲隻有所有荊州文武都達成了共識,認爲單靠他們荊州軍是難以和新漢軍對抗,那麽,就唯有請援了。
但是,至于如何才能請來援軍,卻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了。
事實,還有另外的一些意見,比如,直接歸順新漢朝,無條件投降,可是,這個聲音很弱,根本就沒有人願考慮這個問題。(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