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就在1982年12月4日,我國新憲法把個體經濟正式定義爲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并且做出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承諾性的這一天。
同時也是第九屆亞運會在印度新德裏閉幕。我國宣布共獲得金牌61塊,首次躍居亞運會金牌總數第一名的這一天。
洪衍武和陳力泉終于得償所願,促使“張大勺”松了口,答應了傳藝的事兒。
當然,這絕不是因爲他們頻繁的請客、獻殷勤、耍花腔之故。
真正的原因,其實是他們“偷藝”、苦練的心勁兒,打動了“張大勺”。
敢情自打洪衍武和陳力泉見過“張大勺”的“金毛獅子魚”後,他們就覺得分外驚豔,爲此念念不忘。
後來越琢磨吧,就覺着這道菜制作過程簡單明了,很有試一把的沖動。
于是倆人說幹就幹,這樣一個月以來,他們就在陳家的小廚房裏,每天不間斷的炸魚。
總共耗用了上百條鯉魚,好幾桶油。
爲這個,洪家的餐桌就沒斷過爛布條子一樣的魚,東院兒和西院兒的鄰居們也輪流跟着沾光。
直到陳家的垃圾桶,都已經成了附近家貓、野貓定時光顧的大會餐聚點了,他們的魚才終于炸得像個樣兒了。
隻是光好看沒用啊,味道怎麽弄都不好。
王蘊琳的糖醋汁兒倒是還可以,可那是家常味兒。
所以爲了最後調味的一步,洪衍武和陳力泉也就不惜用兩瓶茅台當學費,再去求“張大勺”給指點指點了。
而結果就是,這一天倆人把一早兒剛炸好的兩盤子半成品的魚一端出來,當場就讓“張大勺”吃了一驚。
因爲老爺子非常清楚洪衍武和陳力泉那兩下子能耐,更知道這道菜的訣竅就是吃苦、勤練。
他自己當初不就說過嗎?犯懶、怕苦的主兒都學不會。
一個月居然能把魚炸出獅子狗的模樣,已經是其志可嘉了。
他完全猜得出來他們倆,背後付出了什麽。
可到這兒,吃驚也才剛剛開始。
“張大勺”很快就被倆小子又給震了一家夥。
因爲他發現,“搖頭擺尾”的姿态弄得最好的陳力泉,技術水準居然沒反應在手上。根本看不出什麽受罪的痕迹。
反倒差一些的洪衍武,手卻被油熏得脫皮了。這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結果一打聽,洪衍武立刻眉飛色舞、滔滔不絕的吹起來了。
他說陳力泉手上有真功夫,是鐵砂子裏練出來的。
别說炸個魚沒事兒,空着手還能碎核桃呢,把肉裏的骨頭給抽出來。
這“張大勺”哪兒信啊?他簡直把洪衍武當成賣大力丸的了。
可偏偏洪衍武随後拉着陳力泉現場表演了一番,居然用事實證明了是真的。
就這憨小子剝核桃仁,他能一點點掰碎了外殼兒,弄出完完整整的來。
一個豬棒骨給他,也能幾下就把筋給揉吧斷了,幹幹淨淨把骨頭抽出來。
好,有這本事,弄個“三套鴨”還費勁嗎!
誰能承想,練武竟然是專門培養廚子的好辦法啊?
而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當“張大勺”再問起他們刀工怎麽練的時候,洪衍武的身上居然也閃現了一下智慧的小光兒。
敢情他們片魚的時候,片出橫片來還好說。可随後想再弄成魚肉絲的時候,可就難了。是洪衍武後來想出個取巧的法子,用剪刀剪。這下才解決了問題。
這小子說的時候還有點不好意思呢,以爲“張大勺”會說他。
可說者慚愧,聞者明白啊。
實際上,在不影響菜品質量的情況下,找省力方便的法子,這并不能叫做偷懶。
“張大勺”的刀工也不是幾天就能練就的,他心裏最清楚,好些刀工不佳的廚師,爲了做這道菜,其實就是遵照這個辦法來的。
這洪衍武能無師自通,能自己琢磨出來這個法子,這說明什麽?說明他不僅有腦子還真下心思了。
所以說,還别看這小子沒陳力泉這般功夫,可從他身上體現出來的,反倒是更重要的素質。
這就是才力。
隻有這樣的人,才有可能把一個水芹、一味醬料做成珍貴新穎的菜。
反過來,如果一個廚師不肯動腦子,隻是一味地苦練技術。
盡管也能夠承襲傳統技藝,成爲手藝不錯的大廚,但距離名廚卻永遠有一道跨不過去的天塹。
那麽想想看吧,見着這麽兩塊材料,人都已經活到六十多的“張大勺”,是個什麽心氣兒啊?說不欣喜是不可能的。
說白了,他就覺着,自己要不收這倆徒弟,都感到對不起自己的手藝,更對不起祖師爺似的。
就這樣,“張大勺”索性就借着這件事,徹底把話給挑明白了。
“我現在知道你們倆是真想學點本事了。既然你們有這個誠心,也有這個毅力。可以,我可以教給你們。但我也有幾個條件。你們得先聽好了,做到了我才肯教。”
“一,就是我授藝不收徒。什麽意思呢?我教你們本事,但咱們沒有師徒名分。以後你們靠這本事吃飯行,但永遠不許對外打我的招牌。爲什麽?因爲我早就不信師徒關系了。現在的師徒算什麽師徒?徒弟對師父壓根就沒什麽義務,師父也不用替徒弟背責任。所以咱就别來這虛套子了。什麽承諾都是狗屁,說的再好也沒用。”
“二,就是本事不能白教。不管什麽時候,傳藝也是安身立命的東西,是前人多少代總結出來的能耐。你們學會了,好處不盡,永遠就有了飯轍。反過來,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卻是在論的。所以我的意思,咱還得按過去的規矩來。至少學徒三年吧。這三年你們工資全都得歸我,做得到嗎?你們倆要不要回去合計一下啊?”
還甭說,這對一般人爲難的條件,對洪衍武和陳力泉還真不算個事兒。
說實話,他們現在的感覺,除了更加好奇“張大勺”過去到底經曆過什麽,也隻覺得驚喜。
那既然“張大勺”的态度如此難得的松動了,朝思暮想的願望實現在即,那還有什麽廢話說的啊?
有什麽都現放後頭吧,趕緊敲死吧,免得變卦。
于是哥兒倆忙不疊的滿口答應。趕緊躬身行禮,兩瓶酒随後奉上,也正好應了景兒。
而這一天,“張大勺”教給他們的就是“金毛獅子魚”的幾個技術要領。
一是片魚時,起刀要薄,越到魚頭越厚。
二是怎麽挂面糊,怎麽捋順魚肉絲入鍋。
三是炸的時候控制油溫,七成熱調整形态炸三分鍾,之大火定型再炸兩分鍾。
而最後,就是拿番茄醬,白糖、白醋和橘子汁熬出的糖醋汁了。
不得不說,名師的指點,确實具有奇效。
當天晚上,洪家的餐桌上終于出現了一道像模像樣“金毛獅子魚”了。
盡管洪家人早就膩了魚味兒,但那誘人的色澤和香味一聞就非比尋常。
大夥兒隻伸筷子一嘗,便撒不開手了,很快就把洪衍武和陳力泉共同協作的這道菜給吃光了。每個人都贊許有加啊。
别說徐曼麗和洪鈞尤爲喜愛,就連洪祿承都說,滿可以賣個五六塊錢,夠給個小館子當招牌菜的水準了。
而這也僅僅是“張大勺”,說可以打四十分的水平,實際上還不及格呢。
所以就憑這個,可以說洪家老店重張的事兒,乃至再重現昔日的買賣興旺,已經算是有了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