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團軍本來就在順川佯攻,所以韓軍增援兩個步兵師的影響并不大。
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早就被打掉霸氣,損失的裝備又難以補充,所以馳援元山的行動也不會有多少實際意義。
關鍵就在美軍的空中打擊上。
到傍晚前,美軍出動了四百多架次戰鬥機,向第三十九集團軍投下了上千噸炸彈。除了執行制空任務的一百多架次戰鬥機之外,主要就是執行遮斷轟炸與戰場支援,起飛頻率最高的也是a-10c,而不是f-22a。
面對美軍志在必得的空中打擊,第三十九集團軍打得很頑強。
問題是,頑強并不等于勝利。
在台島上,各地面部隊也打得非常頑強,可是最終仍然被迫退守大陸。
事實上,羅耀武早就料到了這種結果。
誰都知道,美軍要介入朝鮮站鎮的話,首先出動的就是空中力量,而且中國空軍一時難以扭轉局面。
正是如此,在制訂反擊計劃的時候,羅耀武并不指望打下元山。
反擊的目的隻有一個:沉重打擊韓軍的嚣張氣焰,讓韓軍無力北上。
爲此,就得殲滅c集團軍與b集團軍。至于盤踞在元山的第二集團軍群,羅耀武壓根就沒有考慮過。
以韓國的戰争動員機制,一個月内就能逐漸十支第二集團軍群那樣的部隊。
動員預備役部隊并不難,難的是生産出足夠多的武器裝備。至少在幾個月之内,韓國不可能重建一支像第九機械化步兵師那樣的王牌部隊。
對韓國來說,肯定等不了幾個月。
隻要給中**隊幾個月時間,就能把“紅線”變成第二條三八線,而且會比三八線牢固十倍。
韓軍能夠突破三八線,并不等于能夠突破由中**隊守衛的“四一線”。
美軍大舉轟炸的時候,第三十九集團軍已經調整了部署,當時正在向元山進攻的隻有一個裝甲旅的兵力,其他部隊全都集中在川内鎮與高原鎮,掃蕩已經潰不成軍的b集團軍與c集團軍。
按照羅耀武下達的命令,最遲十四日清晨,殲滅戰就得結束。
這不是垮海口,而是有絕對把握。
韓軍擅長打順手戰,隻要打得順手,肯定所向披靡,可是隻要戰局不利,韓軍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再說了,即便不能全殲b集團軍與c集團軍,也能打殘韓軍,讓美軍參戰。
可以說,這場被稱爲“元山反擊戰”(高原鎮與川内鎮都在元山治内)的戰役,絕對是中**隊入朝作戰後打得最順利的一場戰役。
當然,作爲戰略層面的決策者,十三日上午,第三十九集團軍殺到高原鎮的時候,帕特裏奇就意識到,美軍第八集團軍就要踏上戰場了。
不是帕特裏奇對韓軍沒有信心,而是看清了中**隊的反擊意圖。
以當時的情況,帕特裏奇有理由相信,中**隊的目的不是打回元山,而是圍殲兩個韓軍主力集團軍。原因很簡單,如果要想打回元山,第三十九集團軍就不應該在高原鎮與川内鎮投入戰鬥,而應該直接攻打元山。
當然,這會帶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c集團軍與b集團軍沒有受到沖擊,肯定會合兵一處,而以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實力,即便不會落敗,也無法阻止韓軍突圍,也就無法重創韓軍。
中**隊選擇打擊韓軍主力部隊,就是要癱瘓韓軍,逼迫美軍參戰。
從戰略上講,逼迫美軍在朝鮮半島參戰,就能減輕東南方向上的壓力。
也就是說,中**隊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守衛本土,而不是反攻朝鮮。
認清了情況,帕特裏奇也非常無奈,因爲所有情況都表明,美軍必須參戰,而且得盡快參戰,不然朝鮮戰争将變得對美國更加不利。
等到中**隊站穩腳跟再打?
開玩笑,這已經不是騎士時代的戰争了,難道還要排好戰線,用火槍對射?
十三日下午,調整部署之後,帕特裏奇就跟加布裏埃爾通了視頻電話,要求批準第八集團軍參戰,并且親自前往釜山指揮戰鬥。
加布裏埃爾日隻批準了帕特裏奇的一個請求,即第八集團軍參戰,沒讓他去釜山。
帕特裏奇也預料到了這個結果,得到加布裏埃爾的準許後,他就給第八集團軍參謀長麥克斯維爾-漢密爾頓少将打了電話,讓他立即率領第二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北上,并且讓十月十日才到達釜山的第四步兵師做好參戰準備。
必須承認,一個優秀的指揮官,不但能夠帶來更大的勝算,還能省去很多麻煩。
雖然在九月底,就連加布裏埃爾這樣的将領都認爲,在剛剛輸掉台海戰争的情況下中國不會介入朝鮮戰争,最多隻會加強邊境防禦,因此反對增強第八集團軍,最多隻能出于防範目的讓第二機步師恢複戰鬥力,但是帕特裏奇堅持認爲,隻要朝鮮戰争開打,即便有天大的困難,爲大局着想,中國也會出兵朝鮮,至少會占領朝鮮部分地區,阻止韓國控制整個朝鮮半島。
最後,帕特裏奇用不可辯駁的曆史說服了美國高層。
這就是,六十多年前,中國當局在明知道出兵朝鮮會招至美國幹預,從而錯失統一機會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出兵朝鮮,最終讓美國在闆門店簽署了停戰協議。
按照帕特裏奇的要求,不但第二機步師迅速恢複戰鬥力,第八集團軍還得到加強,第七步兵師在九月底到達韓國,第四步兵師也在十月十日到達。雖然沒有繼續增派部隊,但是按照帕特裏奇提出的計劃,隻要朝鮮戰局惡化,就得繼續增兵。
原因很簡單,比起協助台軍反攻大陸,幫助韓軍攻占朝鮮半島更加現實。
兩個步兵師,總兵力加起來僅有三萬多。
當然,誰也不能小看這兩個師。
要知道,在台海戰争爆發之前,第二機械化步兵師是美國陸軍中,唯一全部配備重型主戰裝備的主力師,而且該師在韓國駐守了幾十年,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是第八集團軍的絕對主力。雖然在台海戰争期間,第二機步師與第三機步師對調了番号,此時的第二機步師實際上是得到了重型裝備的第三機步師,但是第三機步師也是美軍的王牌部隊,參加了最近二十多年間的所有地面戰争。
在美軍中,第七步兵師的名聲不是那麽響亮,隻是該部隊的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獨立戰争的第七步兵團。
算上配備給兩個師的陸軍航空兵,這兩個師的戰鬥力頂得上兩個韓軍集團軍!
更重要的是,作戰的時候,第二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都不是獨立行動,還會得到韓軍的直接支持。即便韓軍的主力部隊都被派上前線,隻能提供二線部隊,也能讓兩個美軍師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作戰。
有了部隊,還要有可行的戰術,不然部隊就是擺設。
在反擊方向上,帕特裏奇沒有猶豫,把重點放在了東面。不但是中**隊的三個集團軍在這邊作戰,還與後勤保障有很大關系。不管怎麽說,美軍作戰,物資消耗非常驚人,僅靠朝鮮那些建議公路,與運輸能力非常有限的鐵路(朝鮮的一些鐵路甚至無法承載近七十噸重的m1a2主戰坦克),肯定無法滿足要求。解決後勤保障的基礎是海運,而要走海運,就得依靠元山港。
按照帕特裏奇的部署,第二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将沿陸路北上,到達元山後,由第二機步師在正面進攻,第七步兵師從左翼包抄,力争圍殲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再向鹹興推進,最終目的是順着城川江攻入蓋馬高原,直接向鴨綠江挺進,不給中**隊任何反擊機會。
顯然,這不是最佳進軍路線。
僅從軍事上講,最佳進軍路線應該是先掃蕩沿海地區,再北上蓋馬高原。
問題是,帕特裏奇不想給中**隊做防禦部署的時間,必須盡快突破“紅線”,打亂中**隊的作戰安排。
帕特裏奇沒有忘記另外一件事情:讓韓軍在西線轉守爲攻,拖住第十五集團軍。
雖然帕特裏奇堅信,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除非羅耀武腦袋出了問題,不然就不會讓第十五集團軍向東運動。再說了,整個西線戰場上,隻有第十五集團軍,羅耀武不可能放棄西線,也就不能抽調第十五集團軍。但是帕特裏奇更加清楚的知道,中國很有可能向朝鮮增兵,如果不能在西線戰場上同步取得突破,在東線冒進的美軍就将成爲“突出部”。
六十多年前,就是因爲西線進攻受阻,殺上蓋馬高原的美軍陸戰隊過于突前,被志願軍抓住了反擊機會,結果一口氣退到興南港。如果不是擁有強大的海空優勢,及時将數以萬計的官兵撤了回去,恐怕陸戰一師就将成爲曆史!
帕特裏奇不想冒險,也不敢冒險。
問題是,韓軍有能力突破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readnovel。,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