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直到十七日淩晨,艦長下達棄艦令之後“華盛頓”号才行将就木,但是對美國的政客來說,“華盛頓”号沉不沉的影響并不大。
十六日夜間,除了兩艘掩護“華盛頓”号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之外,還有一艘護衛“裏根”号的“伯克”級驅逐艦被重型反艦導彈擊沉,而且三艘戰艦都在導彈襲擊之後不久沉沒,另外有四艘戰艦遭到重創。
美國已經流血!
即便“華盛頓”号沒有沉沒,美國海軍也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慘重的損失。
“華盛頓”号的艦長下令棄艦時,正好是美國東部時間十六日下午三點半左右。在此之前大約四十五分鍾,白宮新聞發言人對外宣布,總統将在一個小時後發表聲明。
雖然早就有所準備,但是航母戰鬥群遭到突然打擊,仍然讓奧康納措手不及。
調整作戰行動與總統沒什麽關系,那是參聯會主席的工作。
按照加布裏埃爾在收到“裏根”号與“華盛頓”号遭到導彈重創後提交的報告,“林肯”号與“斯坦尼斯”号提前結束休整,與向東撤退的“尼米茲”号會合後返回巡邏海域;大西洋艦隊的“艾森豪威爾”号與“杜魯門”号加速趕往南海,與提前部署到該海域的“羅斯福”号會合,組成第二支三航母戰鬥群,而“布什”号與“文森”号将趕往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海域。
打到這一步,僅僅投入海上力量肯定不夠。
即便“艾森豪威爾”号、“杜魯門”号與“羅斯福”号能在數天之内到達西太平洋,将參戰的航母數量增加到六艘,因爲“林肯”号與“斯坦尼斯”号的休整沒有到位,所以短期内能夠在一線行動的仍然隻有三艘航母。
從長遠考慮,隻要高強度的作戰行動持續三個月以上,美國海軍甚至得考慮将部署的六艘航母拆成三支雙航母戰鬥群,降低航母與艦載航空兵聯隊的作戰強度,避免因高強度出擊削弱持續作戰能力。
海上力量支撐不起整個作戰行動,美軍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陸地上。
這也正是美軍最大的問題!
美軍在台海方向上,最缺的就是軍事基地。
方圓一千公裏之内,美軍能用的隻有沖繩島上的嘉手納空軍基地、以及屬于那霸軍港的普天間機場!
在此範圍内,不是沒有軍事基地,而是美軍用不上或者不能用。比如南面數百公裏外就有一座能與金蘭灣媲美的綜合性海軍基地——菲律賓的蘇比克海軍基地,隻是菲律賓當局擔心遭到中國報複,所以沒有向美軍開放。
如果将範圍稍微擴大一點,比如一千五百公裏,還有韓國濟州島上的西浦海軍基地、以釜山爲中心的軍事基地群,以及日本本土的衆多軍事基地。再擴大一些,達到二千五百公裏的話,則有關島軍事基地群。
問題是,日本隻答應提供沖繩島上的軍事基地,而韓國則幹脆拒絕了美國的要求。
雖然關島屬于美國的治外領地,不存在使用權的問題,但是這座距離台灣差不多二千五百公裏的島嶼并不适合部署戰術飛機。
解決不了軍事基地上的問題,美國空軍就很難發力。
加布裏埃爾提出了一近一遠兩種解決辦法。
前者是出動b-52、b-1b與b-2a等戰略轟炸機,用射程超過兩百公裏的防區外彈藥攻擊地面目标,彌補戰術打擊力量上的欠缺。因爲戰略轟炸機屬于戰略武器,大規模使用很有可能導緻戰争升級,所以美國當局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即讓中國大陸相信,美軍無意擴大戰争規模。
後者就是盡快完善日本在與那國島、西表島與宮古島上的軍事設施,讓與那國島上的臨時機場、西表島上的航空站與宮古島上的民用機場轉爲軍用,以次在最靠近台島的地方部署數百架戰術飛機。
要說影響,後者肯定遠遠超過了前者。
動用戰略轟炸機确實有着重大意義,但主要是政治上意義,而非軍事上意義。
早在十多年前,美軍就用b-2a投下的jadm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因爲大使館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所以這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戰争行爲了。美軍再次動用戰略轟炸機執行常規轟炸任務,也就算不了什麽。
美國真要動用戰略核武器,也應該首選“民兵”與“三叉戟”等突擊能力更強的戰略彈道導彈,而不是慢騰騰的、單程飛行就得花上十多個小時的轟炸機。
關鍵在宮古列島上的軍事設施。
宮古列島位于沖繩群島的西南端,其中的與那國島是距離台灣最近的島嶼,到宜蘭縣的烏石鼻不過一百二十公裏。
這個距離有多近呢?台灣海峽最窄處,即台灣白沙岬到福建海壇島也有一百三十公裏!
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借日本國内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機會,拿沖繩島上的普天間機場做文章,鼓動日本國内的右翼勢力,提出了在宮古列島修建軍事基地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與那國島航空站、西表島空軍基地與宮古島海軍港口!
此舉得逞,等于再次收緊了中國脖子上的枷鎖。
可惜的是,“911事件”與接踵而至的反恐戰争毀滅了美國的黃粱美夢。雖然有足夠多的證據證明,世貿大廈與薩達姆沒有半點關系,甚至與龜縮在興都庫什山脈裏的回教徒也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不可否認,用兩棟大樓改變世界格局,絕對是驚人之作,而且效益高得出奇。
與那國島航空站修到一半就被改成日本海上保安廳部署巡邏機的臨時機場,西表島空軍基地也被改成民用機場,宮古島海軍港口根本就沒動工。
加布裏埃爾在這個時候以參聯會主席身份提出進軍宮古列島,意義非同凡響!
兩艘航母挨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主要就是美軍投入的空中力量不足。從戰術層面上分析,關鍵不在空中力量上,而是在地面戰鬥上。如果美軍從一開始就參與地面戰鬥,戰局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沖繩島上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是西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空軍基地,完善程度甚至超過了關島上的安德森空軍基地,最多時曾容納了六百多架作戰飛機。普天間機場也不小,最多能容納近四百架飛機。
因爲任何一支航空部隊都不可能一直在前線作戰,必須得輪換休整,而在高強度作戰行動中,打一周休整一周是很正常的事情。輪換休整的部隊不需要留在前線,完全可以轉移到日本本土或者關島的空軍基地去。
同樣的道理,那些航程足夠大的支援飛機,比如e-3e、e-8、ec-135、ep-3b等可以部署在後方,而且在和平時期也确實部署在大後方。
加上輪番到後面休整的戰術航空兵,海軍的艦載航空兵與陸戰隊航空兵,即便不把部署在國内的戰略轟炸機算上,美軍投入的空中力量都超過了三千架。
大陸空軍才多少兵力?除掉少部分二代與二代半,也就一千來架而已。
美軍的空中優勢極爲明顯,不然也不可能在參戰二十四小時之内奪得制空權。
加布裏埃爾在這個時候提出進軍宮古列島,讓衆人認爲美軍投入的空中力量不夠,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向國會施壓,讓那些守财奴同意購買更多的f-22a,加快f-35的生産速度。
不管怎麽說,f-22a在制空作戰中的優勢極爲明顯,而海軍挑大梁的fa-18f在戰場上的表現并不理想,被對手揍了不少下來,隻是對地打擊能力可圈可點,所以有必要用增強制空作戰能力的f-35c來取代fa-18f。
二是爲卷入地面戰争做準備,幫白宮找了一個打地面戰争的理由。
雖然暫時沒有人把美國海軍挨揍與地面戰争聯系起來,但是隻要消息傳開,得到民衆高度重視,加上點輿論宣傳,再拿增購f-22a與爲f-35戰鬥機增加撥款在國會做點文章,肯定能讓很多人認識到,美國必須打一場地面戰争!
三是爲下一步戰略行動造勢,讓全世界相信,美國在維護世界秩序,不是在搞破壞。
雖然二十多天下來,交戰雙方都非常克制,兩個擁有核武器的超級大國沒有将局部沖突升級爲地區戰争、更沒有向全面戰争方向發展,但是在美國有沒有理由出兵台海、幹涉一個主權國家内政的問題上,國際社會一直存在兩種聲音。
美國要想在這場戰争中獲得更大的好處,就得統一國際輿論。
毫無疑問,第三個原因最爲重要。
加布裏埃爾是一名軍人,不過是政客手裏的一條槍而已。
要打誰,在什麽時候打,還得奧康納說了算。
美國東部時間十六日下午三點五十分,美國總統奧康納在白宮發表言論,強烈譴責中國大陸軍隊攻擊在公海活動的美軍艦船之後,宣布将權針對這一攻擊性行動進行報複,并且保留對台海戰争進行軍事幹預的權力。
在此之前十分鍾,五角大樓公布了交戰結果,宣稱擊落七百多架敵機。
美軍的報複行動更加迅速,加布裏埃爾把報告遞交給奧康納之前,美軍就出動兩栖攻擊艦上的攻擊機、以及部署在沖繩島上的戰鬥機對台島上的可疑目标進行重點轟炸,報複打擊從此開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readnovel。,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