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證明,協助美軍作戰的日軍要比台軍出色得多。
問題是,美軍在東北戰場上取得的重大勝利,全都建立在友軍慘重傷亡的代價之上。如果從聯軍的角度出發,東北戰場上的情況就沒有這麽樂觀了。
彰武會戰之後,就有日本議員提出,美國在東北戰場上“不給力”是導緻日軍慘重傷亡的主要原因。雖然連日本當局都不認同這一觀點,但是實事求是的講,這位膽大包天的日本議員說得并不假。
如果美軍能夠多投入幾個主力師,東北戰場上的情況肯定會更加樂觀。
别的不說,就連帕特裏奇也一直認爲,應該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而不僅僅是增派國民警衛隊。
阜新會戰打響前,帕特裏奇就提出了這一要求。
可惜的是,美國當局一直不同意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因爲在美日聯軍打到朝陽之前,美國當局都将東南當成主戰場,以攻占南京爲主要目的。要知道,在阜新會戰之前,美軍已經到達南京郊縣,到南京主城區不到一百公裏。在美國的政治家眼裏,隻要美台聯軍再努一把力,就能打下南京。
誰知道,幾個月下來,美台聯軍在南京方向上的進攻毫無進展。
直到突出部戰役結束,美日聯軍順利占領了關外地區,将戰線推進到山海關與赤峰,距離北京隻有一步之遙的時候,美國當局才認識到,打下北京更加重要,而且隻要向東北戰場增兵,就有可能打下北京。
也直到這個時候,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的事情才提上了日程安排。
可惜的是,汕頭登陸戰打亂了帕特裏奇的部署。
随着開辟了南方戰場,美軍的戰線拉得更加開闊。雖然汕頭登陸戰在受到突出部戰役影響之後,并沒取得預料中的成果,但是美軍兵力過于分散的問題已經暴露了出來,而對于美軍來說,穩住各條戰線比在東北戰場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更加重要。
緊接着,第二次南京會戰打響了。
雖然這場由政治主導的戰役并沒取得實質性的成果,但是卻拖住了十多個美軍師,讓帕特裏奇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的事情成了泡影。
直到二零一四年二月底,随着美台聯軍放棄了進攻南京的想法,帕特裏奇才有機會再次提出從東南戰場抽調幾個主力師,加強東北戰場的提議。
這次,帕特裏奇把話說得很幹脆,即在得到增強之後,美日聯軍有往在二零一四年夏季到來之前打下北京。爲了引起美國當局的注意,并且得到支持,帕特裏奇還提出,如果不能及時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攻占北京的行動必然受到影響,甚至難以在二零一四年内取得突破。
果真如此的話,美軍将多付出數萬名官兵陣亡的慘重代價。
受此影響,三月初,美國當局答應了帕特裏奇的要求,即從東南戰場上抽調四個主力師加強東北戰場。
這四個師就是第一裝甲師、第三機步師、第十山地師與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
接下來,就是将這四個師派往東北戰場。
最先轉移的就是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當時美軍的兩栖艦隊已經回到東海,在杭州灣東部海域活動,利用部署在兩栖攻擊艦上的垂直起降戰鬥機爲地面部隊提供支援,而其他戰艦則負責運送主戰裝備。依靠兩栖艦隊的支持,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依靠直升機,直接飛往韓國的濟州島,經兩次轉場後飛往沈陽。
雖然這麽做,将極大的消耗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的摩托時間,使得在到達沈陽之後不得不花好幾天時間對直升機進行維護保養,但是卻能省去更大的麻煩,讓寶貴的空運與海運力量來運送其他作戰部隊。
第二支轉移的部隊是第十山地師。
當時,該師部署在浙江南部地區,主要任務就是協助向江西境内進攻的美台聯軍,對付盤踞在山區裏的遊擊隊。因爲在數個月前,美台聯軍就放棄了這一路進攻行動,所以第十山地師得到了數個月的休整時間。
在搭乘運輸機到達東北戰場之後,第十山地師能夠立即投入戰鬥。
事實上,當時帕特裏奇最想得到的就是第十山地師。
在美軍的所有主力師中,第十山地師是唯一的山地作戰部隊,也是美軍中實戰經驗最豐富的部隊之一。在此之前,第十山地師一直部署在阿富汗,并且長期與阿富汗的**武裝力量作戰。
按照帕特裏奇的部署,美日聯軍要向在承德北面取得突破,就得用上第十山地師。
因爲從赤峰攻打承德的進軍線路最長,作戰難度也最大,所以帕特裏奇完全有必要讓第十山地師率先到達,并且率先投入戰鬥,打開戰場局面。
第三機步師與第一裝甲師同時轉移。
因爲這兩支部隊都擁有大量的重型裝備,而且很多隻能在分拆後空運,加上大部分空運力量都用來運送第十山地師,所以第三機步師與第一裝甲師主要依靠海運,前者在上海港上船,後者則在甯波港上船。
直到三月中旬,這兩支部隊才先後到達大連與東港。
又過了好幾天,第三機步師才順利到達葫蘆島市,而第一機步師則被帕特裏奇派往北票市,替換下早已疲憊不堪的第七步兵師。
當時,在美軍的主力師中,第七步兵師的狀态最爲糟糕。
突出部戰役期間,雖然第七步兵師沒有打主力,但是卻單獨面對了兩個主力集團軍,先後與第四十集團軍與第十五集團軍交手。突出部戰役結束後,第七步兵師沒有休整,而是向北票市推進。雖然在第七步兵師到達之前,第四十集團軍就撤走了,所以沒有在北票市爆發大規模戰鬥,但是在接下來的數個月裏,第七步兵師一直在應付中**隊的小股部隊,特别是那些神出鬼沒的遊擊隊。
受此影響,在其他美軍主力師都在休整的時候,第七步兵師卻在作戰。
直到二月中旬,随着日軍增援部隊到達,接下了部分掃蕩任務,第七步兵師的作戰強度才有所降低。
到了三月中旬,氣溫已經像美國氣象專家預測的那樣,開始轉暖了。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美日聯軍能夠立即發起進攻。
雖然氣溫轉暖,對部隊的作戰行動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随着冰雪融化,加上道路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維護,以及遊擊隊的故意破壞,美日聯軍仍然無法進攻。
更重要的是,美日聯軍大舉增兵,特别是增派了大批主力師團,對後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此影響,美日聯軍得花更多的時間儲備作戰物資。
讓帕特裏奇倍感慶幸的是,到三月底,美軍的船隊終于可以進入渤海灣,在錦州、葫蘆島市等地的港口卸下貨物了。
這也正是美軍加強對中國導彈部隊打擊力度的直接結果。
雖然當時山東半島上仍然有幾支岸防導彈部隊,但是這些部隊都遭到重創,不但沒有剩下多少反艦導彈,也失去了可靠的情報來源,無法及時攔截進入渤海灣的船隻。加上美軍爲所有在黃海與渤海活動的船隊配備了具有反導攔截能力的護航戰艦,所以美軍船隊可以放心大膽的進入渤海灣。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
随着作戰物資直接送到前線,美日聯軍的後勤補給線大大縮短,而且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前線機場,提高了航空兵的支援力度。當然,這也将至少二十萬日軍從後勤補給線上解脫了出來。
說得直接一點,受此影響,美日聯軍的突擊能力至少提高了一倍。
也正是如此,美日聯軍的最大突擊距離由之前的兩百公裏提高到了四百公裏。
受此影響,帕特裏奇才有底氣進軍北京。
進入四月初,美日聯軍的進攻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按照帕特裏奇的部署,除了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駐紮在阜新與錦州,爲各個主力師提供支援之外,其他七個主力師全部部署在前線。其中第二騎兵師、第二機步師、第四步兵師與第十山地師部署在赤峰,第一裝甲師、第三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部署在北票市。在這兩條進攻方向上,還各有十個國民警衛隊師。
到此,美軍集結在前線的作戰部隊超過了四十萬!
如果算上日軍投入的十二個主力師團與三十個二線師團,美日聯軍在關外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一百萬。
從這一部署也看得出來,帕特裏奇仍然将北面當成主攻方向,以攻占承德爲主要目的。
當然,這不是帕特裏奇的唯一籌碼。隻要美軍在北面取得突破,對承德構成了威脅,就将在山海關方向上發起進攻。因爲受到前後夾擊,中**隊很難守住山海關,甚至不得不主動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
這一退,就再也無險可守了。
問題是,在兵力大大增強,特别是主力師翻倍的情況下,帕特裏奇會采取如此老套,而且舍近求遠的戰術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readnovel。,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