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推測,在木衛三表面之下200千米處存在一個被夾在兩層冰體之間的鹹水海洋,那裏能夠提供生命所需的環境。
木衛三表面存在兩種主要地形。其中較暗的地區約占星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其間密布着撞擊坑,地質年齡估計有40億年之久;
其餘地區較爲明亮,縱橫交錯着大量的槽溝和山脊,其地質年齡較前者稍小。明亮地區的破碎地質構造的産生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有可能是潮汐熱所導緻的構造活動造成的。”
旗艦之内,更多的情報彙集了過來。遺憾的是,因爲太陽系内最優質的星球——地球靈根的破壞,聯盟對這裏失去了興趣,以至于聯盟同樣沒有掌握到太陽系的準确資料。
站在數據台前作介紹的是李大衛将軍,他是大西國參謀部主席。
“對我們而言,木衛三是必須優先占領的衛星,它擁有極佳的地理位置。
大家看這裏,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是木星的衛星當中最适宜生命生存的星球。
它們相互間距離适中,公轉軌道貼近,形成了一個相互輝映的結構。
木衛三運轉的軌道相對要遠一些,木衛三的軌道距離木星107萬400千米,其公轉周期爲7天3小時。
和大部分已知的木星衛星一樣,木衛三也爲木星所鎖定,永遠都以同一面面向木星,它的軌道離心率很小,軌道傾角也很小,接近于木星赤道。
上面木衛三的天體位置,有利于我們對它發動進攻,如果沒有預料錯誤,我們相信那裏是異形的重要繁殖基地。”
張斌輝的眼睛死死地盯在了木衛三的參數上面:星體半徑,二千六百多公裏;表面積八萬七千萬平方公裏,相當于地球的十分之二,加上冰層下極可能存在的海洋,這樣的環境十分适應異形的生存。
“如果對它發動進攻,我們有什麽困難?”
在大規模軍團作戰指揮上,張斌輝自知還未入門,所以他很謙虛地問了一句。
李大衛把三顆衛星的運轉天體圖調了出來:“雖然進攻木衛三相對其他兩顆衛星要容易一些,但是那裏仍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首先是它的運行位置。
大家看,木衛三的軌道在三顆衛星的最外層,但它與另外兩顆衛星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三角位置,木衛三就是這個三角形的尖頂。
如果進攻木衛三,木衛一和木衛二上的異形極可能過來支援,會給我們的進攻部隊帶來極大的壓力。”
順着李大衛的指點,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後面的兩顆衛星上面,雖然就天體距離而言,它們之間仍然相距五百多萬公裏之遙,但就異形的太空飛行速度而言,這并不在話下。
“不僅如此,攻擊木衛三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它會極大地影響我們武器的運用。
木衛三擁有較爲強大的磁圈,它是木衛三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擁有磁圈的衛星。”
随着李将軍的講解,木衛三的磁場圖形顯示了出來。
“木衛三的磁圈可能是由富鐵的流動性内核的對流運動所産生的,其中的少量磁圈與木星的更爲龐大的磁場相交疊,從而産生了向外擴散的場線。
如果展開近地作戰,木衛三的磁圈會幹擾我們的指揮通訊系統,甚至會影響我們作戰武器的性能。這個磁圈的存在,爲異形防禦提供了一層極好的幫助。”
李大衛雖然說得嚴肅,但他并不顯得緊張。作爲木星的鄰居,火星人早就開展了對它的研究,張斌輝相信他們會有所準備。
果然李大衛接着說出了指揮部的計劃。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大西國早有準備。雖然不能确定外星空存在異形,但自從上一次的異形穿越事件以後,我們開始有針對性地研發相應的武器。
所有的飛船與機甲都是模塊化設計,磁圈對粒子炮的影響極大,但對機械武器的影響較小,我們可以在小行星帶完成模塊更換工作。
同時,我們要對作戰飛船進行屏蔽改造,這也不會太難,所有的零件母艦上都有。
所有的改造工作完成後,我們就可以對木衛三發動進攻了。”
“需要多久?”
“沒有外來影響的情況下,有機器人配合工作,十五天能夠完成。”……
全部機修兵再次收到了新的命令:在小行星環上盡量多地建立防禦基站,協助改造機甲武器的模塊裝備。
将一架架自動機炮吊裝進機修飛船,整個地球機修營的戰士們全都興奮了。
現在整隻艦隊的每一個人都運轉了起來,來自地球的戰士同樣都得到了太空作業的機會,每一名機修員都全情投入了改造作業當中。
“铿、铿”幾聲悶響,地面發出了輕微的震動,何棄廖知道,他安裝的這門大炮的基座已經固定完畢了。
拍了拍身前這部高度在三米的大炮,何棄廖滿意地點了點頭。
通過改造,裝有大炮的小行星被固定了運行方向,它周圍的隕石都被擊碎了,大炮的朝向被固定指向了星環外的位置,小行星環的改造越來越趨向于完美。
後方來自于火星的運輸船隊也已經到達,大西國收到了前線傳回去的情報,整個國家的心髒再次懸了起來。
大西國真是命運多舛,想不到搬離了地球,仍然擺脫不了與異形遭遇的命運,但這一次,大西國上下再也不打算回避了,他們要把自已的前途控制在自已的手裏。
駕駛機甲返回了機修飛船,何棄廖伸了一個懶腰。雖然有高科技裝備的幫助,但一天忙碌下來,每個人仍然感覺到十分疲倦。
該回去休息一下了,輪班的那幫猴子早就等得不耐煩了。
飛船在六号母艦的自動導引之下,緩緩地向着打開的艙門飛去,視線中,似有一條黑影閃過,何棄廖愣了一愣:“小王,剛才好象有東西,你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