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尹子》九篇全文
1.人名:
關尹子,道教樓觀派祖師。名喜,曾爲關令,與太上老君(即老子)同時。老子《道德經》五千言,系應其請而撰着。劉向謂:“喜着書凡九篇,名關尹子。”《漢書·藝文志》着錄《關尹子》九篇,舊題周尹喜撰。亦即後世所謂之文始真經也。其着是書,當在老子《道德經》後,而道亦近似,故《莊子·天下》叙古之道術以老子與關尹子并述。其大要在貴本重神,澹然無爲,清靜自守,獨任虛無,随物因應
2.書名:
關尹子以獨特的視角将‘道“的廣闊無邊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其書文辭沈博絕麗,意境深遠隽永,超超玄着從做事讀書到待人接物,從日常生活到思想修養,從事理到道理,極大地體現了‘道”的内涵。書中有不少警句,如’勿輕小事,小隙沈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勿輕小人,小人賊國’等等,是上古先民長期的經驗智慧積澱。對執政、經商者無疑于常鳴的警鍾。古代隐士對關伊子推崇備至,謂道家大藏千萬卷,最精微者《關伊子》書也。
所謂“文始”,意爲文明之始。因爲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誨,從而開發智慧,修證大道,得到成就,正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此經分爲九篇,闡述宇宙和自然的規律,以養性爲中心思想,體會虛無中的真實。
關尹子
1.宇
宇者,道也。
關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錯錯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鬥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哯之,而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塵。聖智造迷,鬼神不識。惟不可爲,不可緻,不可測,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
曰: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豈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緻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緻命造元。學之,徇異名,析同實。得之,契同實,忘異名。
曰:觀道者如觀水,以觀沼爲未足,則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淚皆水。
曰:道無人,聖人不見甲是道乙非道。道無我,聖人不見己進道己退道。以不有道,故不無道;以不得道,故不失道。
曰:不知道妄意蔔者,如射覆盂。高之,存金存玉;中之,存角存羽;卑之,存瓦存石。是乎,非是乎,惟置物者知之。
曰:一陶能作萬器,終無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一道能作萬物,終無有一物能作道者能害道者。
曰:道茫茫而無知乎,心傥傥而無羁乎,物疊疊而無非乎。電之逸乎,沙之飛乎。聖人以知心一物一道一。三者又合爲一。不以一格不一,不以不一害一。
曰:以盆爲沼,以石爲島,魚環遊之,不知其幾千萬裏而不窮也。夫何故?水無源無歸。聖人之道,本無首,末無尾,所以應物不窮。
曰:無愛道,愛者水也;無觀道,觀者火也;無逐道,逐者木也;無言道,言者金也;無思道,思者土也。惟聖人不離本情而登大道。心既未萌,道亦假之。
曰:重雲蔽天,江湖黯然,遊魚茫然,忽望波明食動,幸賜于天,即而就之,漁釣斃焉。不知我無我而逐道者亦然。
曰:方術之在天下多矣,或尚晦,或尚明,或尚強,或尚弱。執之皆事,不執之皆道。
曰:道終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道終不可行,彼可行者,名行不名道。聖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
曰:聞道之後,有所爲有所執者,所以之人,無所爲無所執者,所以之天。爲者必敗,執者必失。故聞道于朝,可死于夕。
曰:一情冥爲聖人,一情善爲賢人,一情惡爲小人。一情冥者,自有之無,不可得而示。一情善惡者,自無起有,不可得而秘。一情善惡爲有知,惟動物有之,一情冥者爲無知。溥天之下,道無不在。
曰:勿以聖人力行不怠,則曰道以勤成;勿以聖人堅守不易,則曰道以執得。聖人力行,猶之發矢,因彼而行,我不自行。聖人堅守,猶之握矢,因彼而守,我不自守。
曰:若以言行學識求道,互相展轉,無有得時。知言如泉鳴,知行如禽飛,知學如撷影,知識如計夢,一息不存,道将來契。
曰:以事建物則難,以道棄物則易。天下之物,無不成之難而壞之易。
曰:一灼之火能燒萬物,物亡而火何存;一息之道能冥萬物,物亡而道何在。
曰:人生在世,有生一日死者,有生十年死者,有生百年死者。一日死者,如一息得道;十年百年死者,如曆久得道。彼未死者,雖動作昭智,止名爲生,不名爲死。彼未契道者,雖動作昭智,止名爲事,不名爲道。
曰:不知吾道無言無行,而即有言有行者求道,忽遇異物,橫執爲道,殊不知舍源求流,無時得源,舍本就末,無時得本。
曰:習射習禦習琴習奕,終無一事可以一息得者,惟道無形無方,故可得之于一息。
曰:兩人射相遇,則巧拙見;兩人奕相遇,則勝負見;兩人道相遇,則無可示。無可示者,無巧無拙,無勝無負。
曰:吾道如海,有億萬金,投之不見;有億萬石,投之不見;有億萬污穢,投之不見。能運小蝦小魚,能運大鲲大鲸。合衆水而受之,不爲有餘;散衆水而分之,不爲不足。
曰:吾道如處暗。夫處明者不見暗中一物,而處暗者能見明中區事。
曰:小人之權歸于惡,君子之權歸于善,聖人之權歸于無所得。惟無所得,所以爲道。
曰:吾道如劍,以刃割物即利,以手握刃即傷。
曰:笾不問豆,豆不答笾,瓦不問石,石不答瓦,道亦不失。問欤答欤,一氣往來,道何在。
曰:仰道者跂,如道者骎,皆知道之事,不知道之道。是以聖人不望道而歉,不恃道而豐,不借道于聖,不賈道于愚。
2.柱
柱者,建天地也。
關尹子曰:若碗若盂,若瓶若壺,若甕若盎,皆能建天地。兆龜數蓍,破瓦文石,皆能告吉兇。是知天地萬物成理,一物包焉,物物皆包之,各不相借。以我之精,合彼之精。兩精相搏,而神應之。一雌一雄,卵生;一牡一牝,胎生。形者,彼之精;理者,彼之神;愛者,我之精;觀者,我之神。愛爲水,觀爲火。愛執而觀因之爲木,觀存而愛攝之爲金。先想乎一元之氣具乎一物執。愛之以合彼之形,冥觀之以合彼之理,則象存焉。一運之象,周乎太空,自中而升爲天,自中而降爲地。無有升而不降,無有降而不升。升者爲火,降者爲水。欲升而不能升者爲木,欲降而不能降者爲金。木之爲物,鑽之得火,絞之得水。金之爲物,擊之得火,镕之得水。金木者,水火之交也。水爲精爲天,火爲神爲地,木爲魂爲人,金爲魄爲物。
運而不已者爲時,包而有在者爲方,惟土終始之,有解之者,有示之者。
曰:天下之人蓋不可以億兆計,人人之夢各異,夜夜之夢各異。有天有地,有人有物,皆思成之,蓋不可以塵計,安知今之天地非有思者乎。
曰:心應棗,肝應榆。我通天地,将陰夢水,将晴夢火。天地通我,我與天地似契似離,純純各歸。
曰:天地雖大,有色有形,有數有方。吾有非色非形非數非方,而天天地地者存。
曰:死胎中者,死卵中者,亦人亦物,天地雖大,彼固不知計。天地者,皆我區識。譬如手不觸刃,刃不傷人。
曰:夢中鑒中水中,皆有天地存焉。欲去夢天地者寝不寐,欲去鑒天地者形不照,欲去水天地者盎不汲。彼之有無,在此不在彼。是以聖人不去天地去識。
曰:天非自天,有爲天者;地非自地,有爲地者。譬如屋宇舟車,待人而成,彼不自成。知彼有待,知此無待。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内不見我,外不見人。
曰:有時者氣,彼非氣者,未嘗有晝夜。有方者形,彼非形者,未嘗有南北。何謂非氣?氣之所自生者如搖箑得風。彼未搖時,非風之氣;彼已搖時,即名爲氣。何謂非形?形之所自生者,如鑽木得火。彼未鑽時,非火之形;彼已鑽時,即名爲形。
曰:寒暑溫涼之變,如瓦石之類,置之火即熱,置之水即寒,呵之即溫,吸之即涼。特因外物有去有來,而彼瓦石實無去來。譬如水中之影,有去有來。所謂水者,實無去來。
曰:衣搖空得風,氣呵物得水,水注水即鳴,石擊石即光。知此說者,風雨雷電皆可爲之。蓋風雨雷電皆緣氣而生,而氣緣心生。猶如内想大火,久之覺熱,内想大水,久之覺寒。知此說者,天地之德皆可同之。
曰:五雲之變,可以蔔當年之豐歉;八風之朝,可以蔔當時之吉兇。是知休咎災祥,一氣之運耳。渾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認而己之。
曰:天地寓,萬物寓,我寓,道寓,苟離于寓,道亦不立。
3.極
極者,尊聖人也。
關尹子曰:聖人之治天下,不我賢愚,故因人之賢而賢之,因人之愚而愚之。不我是非,故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知古今之大同,故或先古,或先今。知内外之大同,故或先内或先外。天下之物,無得以累之,故本之以謙;天下之物,無得以外之,故含之以虛;天下之物,無得以難之,故行之以易;天下之物,無得以窒之,故變之以權。以此中天下,可以制禮;以此和天下,可以作樂;以此公天下,可以理财;以此周天下,可以禦侮;以此因天下,可以立法;以此觀天下,可以制器。聖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天下歸功于聖人,聖人任功于天下。所以堯舜禹湯之治天下,天下皆曰自然。曰:天無不覆,有生有殺,而天無愛惡。日無不照,有妍有醜,而日無厚薄。
曰:聖人之道天命,非聖人能自道;聖人之德時符,非聖人能自德;聖人之事人爲,非聖人能自事。是以聖人不有道,不有德,不有事。
曰:聖人知我無我,故同之以仁;知事無我,故權之以義;知心無我,故戒之以禮;知識無我,故照之以智;知言無我,故守之以信。
曰:聖人之道,或以仁爲仁,或以義爲仁,或以禮以智以信爲仁。仁義禮智信,各兼五者,聖人一之不膠,天下名之不得。
曰:勿以行觀聖人,道無迹;勿以言觀聖人,道無言;勿以能觀聖人,道無爲;勿以貌觀聖人,道無形。
曰:行雖至卓,不離高下;言雖至公,不離是非。能雖至神,不離巧拙;貌雖至殊,不離妍醜。聖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冥此,乃見聖人。
曰:聖人師蜂立君臣,師蜘蛛立網罟,師拱鼠制禮,師戰蟻置兵。衆人師賢人,賢人師聖人,聖人師萬物。惟聖人同物,所以無我。
曰:聖人曰道,觀天地人物皆吾道,倡和之,始終之,青黃之,卵翼之,不愛道不棄物,不尊君子,不賤小人。賢人曰物,物物不同,旦旦去之,旦旦與之,短之長之,直之方之,是爲物易也。殊不知聖人鄙雜廁别分居,所以爲人,不以此爲己。
曰:聖人之于衆人,飲食衣服同也,屋宇舟車同也,富貴貧賤同也。衆人每同聖人,聖人每同衆人。彼仰其高侈其大者,其然乎,其不然乎?
曰:魚欲異群魚,舍水躍岸即死;虎欲異群虎,舍山入市即擒。聖人不異衆人,特物不能拘爾。
曰:道無作,以道應世者,是事非道。道無方,以道寓物者,是物非道。聖人竟不能出道以示人。
曰:如鍾鍾然,如鍾鼓然,聖人之言則然。如車車然,如車舟然,聖人之行則然。惟莫能名,所以退天下之言;惟莫能知,所以奪天下之智。
曰: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聖人之言亦然,言有無之弊,又言非有非無之弊,又言去非有非無之弊。言之如引鋸然,惟善聖者不留一言。
曰:若龍若蛟,若蛇若龜,若魚若蛤,龍皆能之。蛟,蛟而已,不能爲龍,亦不能爲蛇爲龜爲魚爲蛤。聖人龍之,賢人蛟之。
曰:在己無居,形物自着,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芒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嘗随人。
曰:渾乎洋乎遊太初乎,時金己,時玉己,時糞己,時土己,時翔物,時逐物,時山物,時淵物,端乎權乎狂乎愚乎。
曰: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凄凄然,有思心,則聲遲遲然,有怨心,則聲回回然,有慕心,則聲裴裴然。所以悲思怨慕者,非手非竹非絲非桐。得之心,符之手;得之手,符之物。人之有道者,莫不中道。
曰:聖人以有言有爲有思者,所以同乎人;未嘗言未嘗爲未嘗思者,所以異乎人。
曰:利害心愈明,則親不睦;賢愚心愈明,則友不交;是非心愈明,則事不成,好醜心愈明,則物不契。是以聖人渾之。
曰:世之愚拙者妄援,聖人之愚拙自解。殊不知聖人時愚時明,時拙時巧。
曰:以聖師聖者,賢人;以賢師聖者,聖人。蓋以聖師聖者,徇迹而忘道;以賢師聖者,反迹而合道。
曰:賢人趨上而不見下,衆人趨下而不見上,聖人通乎上下,惟其宜之,豈曰離賢人衆人,别有聖人也哉。
曰:天下之理,夫者倡,婦者随,牡者馳,牝者逐,雄者鳴,雌者應。是以聖人制言行,而賢人拘之。
曰:聖人道雖虎變,事則鼈行,道雖絲分,事則棋布。
曰:所謂聖人之道者,胡然孑孑爾,胡然徹徹爾,胡然堂堂爾,胡然臧臧爾。惟其能遍偶萬物,而無一物能偶之,故能貴萬物。
曰:雲之卷舒,禽之飛翔,皆在虛空中,所以變化不窮,聖人之道則然。
4.符
符者,精神魂魄也。
關尹子曰:水可析可合,精無人也;火因膏因薪神,無我也。故耳蔽前後皆可聞,無人,智崇無人,一奇無人,冬凋秋物無人,黑不可變,無人,北壽無人,皆精。舌即齒,牙成言,無我,禮卑無我,二偶無我,夏因春物,無我,赤可變,無我,南天無我,皆神。以精無人,故米去殼則精存,以神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