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質量100萬倍的天體凝縮至0、01光年以下的空間。作爲一種可能性,環球宇航大學的科學家淩霄便提出了一種新的設想:在宇宙誕生之初由
大質量的天體産生了中間質量的黑洞。科學家們把這個過程用計算機進行了模拟,結果顯示,在宇宙誕生30--50萬年時,大質量天體中發生了
電離,大小縮至0、01光年以下。此時,宇宙中清澈無比,光能夠通行無阻。由此産生的黑洞質量約爲太陽的10萬倍到100萬倍,基本上是在與
星系無關的0維空間形成的。
如此大小的黑洞與星系遭遇,在力學的摩擦效果作用下,黑洞便落入星系的中心。如果落入星系中心的黑洞1年間會附着一個太陽質量
的物質的話,1億年後就會擁有1億倍以上太陽質量,從而成爲巨大黑洞。以類星體的能量來說,如此規模的質量附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種
模型也不能自圓其說。考慮到一般的宇宙模型,以這種機理形成的黑洞的數目比星系的數目要少得多。因此在理論上,形成巨大黑洞的确切過
程應當說仍未明了,所以具有中間質量、圍繞星系中心旋轉的m82恒星系黑洞,是非常耐人尋味的。關鍵問題在于求出m82恒星系黑洞的準确質
量,并搞清其形成的過程。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揭開巨大黑洞之謎,具有決定性意義。
巨大黑洞的起源之謎直到今天仍包裹在重重迷霧之中,說不清道不明。黑洞是如何越變越大的,巨大黑洞又與恒星系的誕生和演化具
有怎樣的關系,需要解釋的疑問還多得很。多年以後,環球宇航大學的幾位天體物理學家,在研究了巨大黑洞起源的問題後,發表了非常有趣
的分析結果。
他們将巨大黑洞的觀測結果針對銀河系及河外恒星系某一天體,把黑洞的質與星系“鼓包”進行了比較。所謂星系“鼓包”指的是處
于星系中心呈球狀分布的最原始最古老的恒星的集團。結果表明,這個比例大約是1000:1,就算黑洞的質量有變化,但這個比例都沒有明顯變
化,但這個比例都沒有明顯變化。星系“鼓包”在構造上與星系盤有所不同,橢圓星系幾乎都是由“鼓包”構成的。
若淩霄、約翰遜等天體物理學家發現的關系具有普遍意義,黑洞的形成便很可能星系“鼓包”的形成有密切關系。星系“鼓包”是由
星系形成初期的“星爆”形成的--這一假說現在比較有說服力。巨大黑洞也與“星爆”有關嗎?新類型的黑洞是在m82恒星系被發現的,而它也
是宇宙宏觀世界常見的“星爆”。
“星爆”、恒星系形成、恒星系“鼓包”、活動星系核,以及中間質量黑洞和巨大黑洞,在這一系列組合之後,最終能夠描繪出的到
底是什麽呢?
另有科學預言:我們所處的宇宙星空可能會在一種具有破壞性的“強大壓力”下崩潰。科學家們認爲,雖然宇宙空間仍舊在不斷地膨
脹,而且這種膨脹的速度在不斷加快,但是它仍然會在達到目前年齡兩倍的時候爆炸而形成新的宇宙“黑洞”。
環球宇航大學的約翰遜教授說:“幾年前,沒有人會認爲,世界末日将在今後100億年到200億年之間到來,特别是自從我們觀察到宇
宙的膨脹正在加速以後,但是現在我們明白了,宇宙爆炸是絕對可能的--正如原始宇宙爆炸時所形成的今天看到的宇宙星空”研究遠距
離新星的天文學家們便發現了宇宙膨脹正在加速的證據。這暗示着有某種“隐秘能量”即原始宇宙“反物質能量場”正在推動宇宙空間的分裂
。有關研究“隐秘能量”的大多數理論都認爲,宇宙的加速膨脹是因爲存在一個與宇宙有着相同“量級”的“量場”即俗稱的宇宙“反物質能
量場”正好通過宇宙空間,而這個“量場”(多維空間反物質能量場)又與宇宙的場起着斥力作用。正是這種相似的能量場才使得宇宙在原始
宇宙大爆炸結束後迅速地膨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