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是不是可以攻打魔王的軍團了?”薛冰道。
“當然了!我現在的修爲,已經達到了神佛反虛的境界了!完全可以和魔王相抗衡了!”
“那還等什麽?我們趕緊去吧!吧魔王打得落花流水!讓他永世不得超生!”
“好!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進攻魔王的水簾洞!”
第二天一早,聶歡等人便出發了,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他們終于到了克拉瑪依大峽谷,到了水簾洞,卻意外地發現,魔王已經不見了!
“一定是掙脫了封印,逃走了!隻是不知道逃到哪裏去了!”聶歡到。
“這個大魔頭,不知道又跑到哪裏去禍害人類去了!”淩子涵道。
“我估計他跑得并不太遠,咱們沿途開始尋找吧!”聶歡到。
他們找遍了整個大峽谷,卻沒有找到任何線索,沒辦法,隻得慢慢的走一步算一步了!離開了大峽谷,他們到了吐魯番,吐魯番是盛産葡萄的故鄉,也是盛産美女的地方,而且吐魯番的人們都很好客,他們在吐魯番玩了幾天,也沒有感覺到有什麽異常,薛冰用她的千裏眼和順風耳也沒有發現魔王的蹤迹!
“看來他們好像是離開了新疆地區!難道他們跑到甯夏去了?”聶歡自言自語道。
“很有這個可能!你想想,新疆和青海他都去過了,沒準就跑到甯夏去了!咱們到甯夏去吧!”張佳慧道。
“嗯!說的很有道理!那好吧!我們就買些馬匹,到甯夏去看看吧!”聶歡到。
“甯夏?回族自治區?好诶!我們可以吃到地地道道的清真食物了!”淩子涵雀躍道。
“既然大家都沒有什麽意見!那就進軍甯夏樓!”聶歡揮舞着手臂道。
幾天後,他們一邊玩一邊趕路,慢慢地接近了甯夏回族自治區的轄區,回族人的生活習慣和漢族人明顯的不一樣,他們不吃豬肉,隻吃牛羊肉的,而且做飯花樣百出,可以炖着吃,也可以拆着吃,還可以紅燒,還可以燒烤!
幾天後他們到達了甯夏回族自治區,直達銀川,在一家賓館住了下來,老闆挺好客,邀請他們共進晚餐,聶歡和老婆們都是吃貨,便很痛快的答應了!
他們洗了可熱水澡,換上了幹淨的衣服,來到了後面宅院,老闆的住處,老闆一家人已經到場了,篝火已經架起,牛羊肉已經備好,就準備大張旗鼓的燒烤了!
“歐!尊敬的客人們!你們來了?太好了,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食物,就等着你們的到來呢!開始吧!”
哈薩克部落大量進入界内以後,由“外藩”變成了“内屬”。清朝政府不僅爲其安排了遊牧之地,還授其首領以王、公、台吉等爵位,令其自行管理。19世紀中葉,沙俄吞并哈薩克草原,并越過當時的清朝邊界,侵入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64年,中俄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國44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被迫割讓給俄國。根據“人随地歸”的原則,原已内屬的哈薩克部落大部分又劃歸俄國。但是,劃界後歸入俄國的哈薩克人因不願接受俄國的統治,紛紛又遷入劃界後的中國境内。劃界當年,哈薩克克烈部落便在阿吉公的率領下,遷入阿勒泰以南的薩塢爾山一帶遊牧。1871年4月,哈薩克阿勒班部落在其首領塔紮别克率領下投奔伊犁,被安置在托古斯塔柳。同年,俄國悍然出兵強占伊犁。伊犁各族人民不甘忍受沙俄的殖民統治,紛紛逃往他處謀生。哈薩克部落分别遷往博爾塔拉、天山中部的裕勒都斯草原、額林哈畢爾噶、烏魯木齊河上遊等地。至清末,哈薩克族主要遊牧于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區。但由于連年發生自然災害,阿勒泰的哈薩克大半流亡。有的遷到昌吉、瑪納斯、烏魯木齊、奇台、木壘、巴裏坤等地,甚至遷至甘肅、青海和西藏。
蒙古族。清代新疆的蒙古族包括厄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察哈爾各部。清朝平定準噶爾以後,将準噶爾餘衆及從内地遣回的厄魯特兵丁,以及随土爾扈特東返的厄魯特人組成“厄魯特營”,置一領隊大臣予以管轄,隸于伊犁将軍,駐守伊犁、塔城一帶卡倫,巡察邊防,後退伍爲民。察哈爾蒙古系元祖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清朝政府統一新疆以後,于1762年、1763年分兩次調防張家口外察哈爾蒙古官兵至新疆,小部分留烏魯木齊,大部分至伊犁組成察哈爾營,設一領隊大臣統領之,駐防于伊犁、博爾塔拉等地,至民國時期,察哈爾營官兵退伍爲民。和碩特蒙古爲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初遊牧于額敏河兩岸到烏魯木齊一帶的廣大地區。1637年,一部分徙牧青海,一部分和碩特蒙古則與土爾扈特部一起遷至伏爾加河流域。1771年,與土爾扈特一起返歸祖國,被清朝政府編爲一盟,安置在博斯騰湖畔,隸喀喇沙爾辦事大臣管轄。土爾扈特蒙古爲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原遊牧于塔爾巴哈台及額爾齊斯河中遊兩岸。17世紀30年代,西遷至伏爾加河流域定居,曆七代八位首領,近一個半世紀。
1771年,因不堪忍受俄國的壓迫和奴役,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舉族東返,回歸祖國。清朝政府熱情接待,妥善安置。渥巴錫所部被稱爲舊土爾扈特,分南、北、東、西四路,設四盟,遊牧于裕勒都斯、和布克賽爾、庫爾喀喇烏蘇(今烏蘇)、精河一帶。舍楞一支被稱爲新土爾扈特,置二旗,安置在阿勒泰地區。
柯爾克孜族。清代被稱爲布魯特,天山以北稱爲東布魯特,天山以南布魯特稱爲西布魯特。
1758年,東布魯特五部落歸附清朝。1759年,西布魯特十五部落歸附清朝。于是,浩罕汗國以東、伊犁西南、喀什噶爾西北、伊塞克湖周圍、帕米爾和喀喇昆侖山一帶廣大柯爾克孜族地區全部歸屬清朝政府管轄。1864年,沙俄強迫清朝政府簽《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後,伊塞克湖、楚河、塔拉斯河、納林河流域的布魯特部落被劃屬俄國。1884年,中俄簽訂《中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又有一部分布魯特部落劃歸俄國。19世紀
90年代,英、俄兩國背着清朝政府私分中國領土帕米爾以後,受清朝政府管轄的布魯特所剩無幾。至清末,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在今柯爾克孜自治州、烏什、喀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以及北疆的伊犁、塔城等地區。
塔吉克族。主要分布于今新疆西南部,其活動中心在塔什庫爾幹一帶。漢唐時期,因其建立蹦盤陀政權,被稱爲盤陀人,曾隸屬于中原王朝統一管轄。宋元及其以後,先後受喀喇汗朝、西遼、蒙古帝國、察合台汗國、葉爾羌汗國的統治,稱爲色勒庫爾人。清朝政府統一新疆後,設色勒庫爾五品阿奇木伯克等,管理地方事務,受葉爾羌辦事大臣直接管轄。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
漢族。從西漢時期始,大批漢族人相繼進入西域,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聚居在樓蘭、高昌。唐代聚居在伊、西、庭三州及四鎮之地。後來,大批漢族人被融合于當地民族之中。清朝統一全國後,新疆漢族人口大量增加,成爲農業開發的生力軍。主要分布在巴裏坤、木壘、奇台、烏魯木齊、昌吉、瑪納斯、伊犁地區。随着屯墾事業擴大,内地民衆陸續遷往南疆各地,喀喇沙爾(今焉耆)、吐魯番、哈密、和田等地,漢人逐漸增多。至清末,漢族已分布在全疆各地。
回族。清代稱新疆的回族爲“漢回”。清代前期,因屯墾、被遣送等到新疆的回族居民主要分布在北疆烏魯木齊、昌吉、米泉等地,經商者也到南疆葉爾羌(今莎車)、喀什、阿克蘇、庫車等地。1877年清朝平定阿古柏後,回族被安排在喀喇沙爾,使喀喇沙爾成爲回族聚居區之一。至清末,回族已遍布全疆各地。
滿族、達斡爾族、錫伯族。清代由内地遷入新疆。滿族,從清朝用兵新疆起,就不斷有滿族人進入新疆,包括官員、駐防軍隊、家屬及屯墾人員等。錫伯族、達斡爾族,原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1764年,清政府從東北調遣錫伯營、索倫營到新疆伊犁、塔城一帶駐防。辛亥革命以後,滿營、索倫營、錫伯營官兵退伍爲民,形成新疆的滿族、錫伯族、索倫族,主要分布于伊犁、塔城、烏魯木齊、古城(今奇台)等地。1953年改索倫族爲達斡爾族。烏孜别克族、塔塔爾族、俄羅斯族,是清代從外國遷入新疆的。
18世紀初,烏孜别克人在中亞費爾幹納盆地建立浩罕汗國。1759年,浩罕首領額爾德尼向清朝将領兆惠奉表稱臣,成爲清朝藩屬。烏孜别克人到新疆經商,被稱爲“安集延人”,他們積聚财富,自置産業,有的承種地畝或自行開墾,娶妻生子,成爲土著,分布在南疆各地。1864年,浩罕軍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哲德沙爾”侵略政權。浩罕人相繼進入新疆,阿古柏政權滅亡以後,大部分滞留在了新疆。先後進入新疆的“安集延人”、“浩罕人”形成了我國的烏孜别克族。
19世紀中葉,随着俄國對中國西北地區的侵略擴張,俄羅斯人相繼進入新疆。俄國十月革命以後,有更多的俄羅斯人進入新疆定居,并形成一個民族,被稱爲“歸化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烏魯木齊等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定名爲俄羅斯族。
塔塔爾族。史稱“鞑靼”。蒙古強盛時,随蒙古大軍西征歐洲,至伏爾加河流域,15世紀中葉建立喀山汗國,1552年被俄羅斯征服。19世紀中葉,随着大批俄羅斯商人和移民進入新疆,不少塔塔爾人也遷至伊犁、塔城和烏魯木齊等地區,形成居住在新疆的塔塔爾族。清朝末年,新疆13個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格局最終形成,這是新疆各民族曆史長期發展的結果。
塔城各族人民的抗俄鬥争
1851年8月6日,沙俄政府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新疆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俄伊犁、塔城通商章程》。俄羅斯商人利用此章程,在伊犁、塔爾巴哈台(今塔城)建造貿易圈。名爲貿易圈,實爲沙俄建在新疆境内的侵略據點。
雅爾噶圖金礦在新疆境内,位于塔城西南,因雅爾噶圖山得名。此礦早已由塔城一帶的人開采。1853年9月(清鹹豐三年八月),原任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豐紳遵照戶部的安排,動員當地民衆廣爲開采,并給予經費資助。沙俄侵略者對雅爾噶圖金礦垂涎三尺,他們擅自派人到雅爾噶圖,無端制造金礦主權糾紛。硬把雅爾噶圖金礦的主權說成是他們的,毫無道理地幹涉中國礦工開采金礦。
1854年9月,沙俄再次行文伊犁将軍,再次否認中國擁有雅爾噶圖主權,執意要将挖金之人全部撤走。礦工均爲塔城回、漢等各族人民,他們沒有屈服,爲捍衛祖國的主權,繼續堅持進山開采金礦。沙俄侵略者對堅持采金的礦工以及當地民衆進行血腥鎮壓,手段極其殘忍。1855年
2月,近800名沙俄暴徒撲向雅爾噶圖金礦,慘殺民衆200餘名。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塔城各族人民,他們決心爲維護祖國的主權而鬥争,爲死難的同胞報仇雪恨。雅爾噶圖金礦的礦工們自動組織起來,推選出安玉賢、徐天堯等爲領頭人,與侵略者鬥争。但礦工們的正義鬥争不僅受到侵略者的鎮壓,還受到清朝官員薩碧屯之流的刁難。
1855年6月,塔城各族人民在徐天堯、安玉賢等人的統領下,聚集到沙俄貿易圈附近,向沙俄示威,抗議暴徒殘酷殺害中國人民,要求交出殺人兇手。沙俄侵略者一個個躲到貿易圈内不敢出來與示威群衆見面。此時此刻,清朝官員又一次充當了侵略者的幫兇,他們派兵驅散了示威的群衆。8月26日,塔城各族人民又彙聚在二起,五六百人共同聲讨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他們再次聚集在沙俄貿易圈周圍。夜晚四更時分,安玉賢等人用葦子将草堆點燃,風助火勢,越燒越旺,貿易圈内的房屋、存貨均被烈火吞沒。沙俄頭目塔塔林諾夫及其同夥吓得魂不附體,狼狽逃竄,猶如喪家之犬,逃回巴克圖。這就是新疆近代史上充分展現中華民族英雄氣概的火燒沙俄塔城貿易圈的壯舉。這次鬥争,爲新疆近代史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它沉重打擊了沙俄侵略者的嚣張氣焰,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13世紀初,鐵木真統一大漠南北蒙古各部,被舉爲大汗,稱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在完成蒙古地區統一以後,便向西發展,逐步占領今新疆及與其相鄰的中亞地區。
1207年,成吉思汗任命使臣到謙河(今葉尼塞河下遊)一帶招撫了乞兒吉思部,接着又命其長子術赤率軍征讨“林木中百姓”,活動于謙河一帶的斡亦刺部、秃巴思部,以及活動于貝加爾湖周圍的不裏牙惕、巴爾忽等部,均歸附蒙古大汗。于是,蒙古的西南部開始與高昌回鹘王國邊界接壤。1211年,高昌回鹘亦都護巴爾術阿爾忒的斤朝觐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将親生女阿勒可敦許配給這位亦都護。巴爾術阿爾忒的斤亦率所屬萬人随成吉思汗西征。從此,高昌回鹘王國成爲蒙古帝國的屬部。1217年,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各率軍兩萬,征讨屈出律。蒙古軍隊利用屈出律同各個階層及各族人民的矛盾,迅速取得勝利,進圍西遼都城虎思斡耳朵。屈出律棄城南逃,最終在瓦罕走廊東部山區被殺,西遼滅亡,屬地盡入蒙古。至此,蒙古政權将其統治區域從蒙古草原擴大到了今新疆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成吉思汗西征曆時七年,蒙古騎兵馳騁于中亞、西南亞的東部及裏海周圍的歐洲地區,花刺子模王國被徹底消滅,成吉思汗成爲東起蒙古草原、西達第聶伯河這一廣袤土地的統治者。
1225年,成吉思汗将其西征所得土地分授給三個兒子統轄:長子術赤統轄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以北及原花刺子模王國的領土;次子察合台統轄東至伊犁河流域,包括焉耆以西地區,西至阿姆河流域的土地;三子窩闊台統轄準噶爾盆地北部,包括今塔城、阿勒泰地區和蒙古的西部。由于高昌亦都護最先降附蒙古,因此受到特别優待,允許保留自己的領地。1227年,成吉思汗死,窩闊台及其子貴由先後繼任爲大汗。1251年,蒙哥被推舉爲大汗。蒙哥汗在西域設立了别失八裏和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以加強行政管理。他任命親信納懷、塔刺海、麻速忽(即馬思忽惕)等爲别失八裏等處行尚書省事,以管轄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任命阿兒渾爲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事,以管轄河中地區,還任命維吾爾人帖哥術探花愛忽赤管轄哈密、庫車等地。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今内蒙古多倫北)被推舉爲大汗。當時,其弟阿裏不哥駐守和林,也自稱大汗。兄弟之間爲争奪汗位而展開激烈的鬥争,也影響到新疆和中亞地區,雙方都欲借助察合台汗國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取得優勢。1264年,忽必烈降服阿裏不哥。1279年滅南宋,元朝,統一了全國。
忽必烈采取措施對西北諸王加強控制,他诏令窩闊台後裔海都入觐,把察合台後裔八刺派往察合台領地,控制當地形勢。海都拒不入朝,并于1269年在塔拉斯河谷召集西北蒙古諸王大會,以保持遊牧生活與蒙古習俗爲口号,反對忽必烈。他們南侵畏兀兒之地,甚至越過阿爾泰山向東侵犯哈喇和林。忽必烈爲防禦海都叛軍,于
1267年命皇子那木罕統軍鎮守阿力麻裏,命綦公直駐守别失八裏。1281年,改畏吾斷事官爲北庭都護府,在别失八裏、火州(和州)、兀丹(和阗)等地設宣慰司。1295年,元朝政府又設立北庭都元帥府、曲先塔林都元帥府,以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管理。
蒙古的西下及其對西域和中亞等地區的統治,導緻了這一時期的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成吉思汗西征時,其軍隊中有大量征發來的女真人、契丹人、漢人、畏兀兒人和西夏人,其中不少成爲駐守當地的軍官和政府官吏。爲防禦西北諸王的反叛和解決駐軍後勤供應問題,元世祖忽必烈滅宋以後,把大量的漢軍、新附軍和農民、工匠征發到西北,在别失八裏、斡端(今和田)、哈迷裏(今哈密)屯田,并置冶場,鼓鑄農具、兵器等。在民族遷徙中,不僅有從蒙古草原和中原等地區遷往新疆和中亞地區的各族移民,而且有不少新疆和中亞地區的居民遷往内地。在成吉思汗西征時期,攻克每一個大城市之後,幾乎都要将大批工匠、居民編入軍隊,簽發到東方,這些工匠藝人大部分遷入從河西一直到中原的廣大地區。元朝建立以後,有不少畏兀兒人在中央和地政府中任職,有些則是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
蒙古的西下及其對新疆和中亞地區的統治,使各民族之間有了更廣泛、更密切的接觸,從而産生了民族間的同化、融合,導緻了一些新民族的形成。回族、哈薩克族、烏孜别克族,以及近代維吾爾族的形成,都與蒙古族在新疆和中亞地區的活動有密切關系。蒙古的統治将各民族熔鑄于一爐,客觀上對加強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爲進一步發展經濟、文化創造了條件。
辛亥革命前後新疆各族人民的反帝愛國鬥争,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帝國主義進一步擴大對新疆的侵略,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新疆各族人民的反帝愛國鬥争從未停息過,南疆策勒村人民的抗俄鬥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居住在南疆策勒村(當時屬于阗縣)的沙俄商人色依提阿吉一貫欺壓人民,1912年6月16日,又因霸占水利、毒打群衆,激起民憤。村民在蘇樸爾格帶領下與之鬥争。6月24日,喀什參将熊高升奉命去處置,色依提阿吉竟然指使人開槍打死熊的部下及其群衆多人。策勒村人民憤怒了,他們奮起反擊,燒其住宅,擊斃沙俄侵略者及其爪牙數十人,色依提阿吉倉皇出逃。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策勒村事件”。盡管袁世凱政府屈服于沙俄的淫威,屈辱地處理了這一事件,但策勒村人民的反帝愛國精神卻永遠載入了史冊。
在反侵略鬥争中,湧現出了許多傑出人物。如:塔吉克族英雄庫爾察克爲保衛家園,在與浩罕入侵者的戰鬥中壯烈犧牲;哈薩克族抗俄英雄塔紮别克率部回歸祖國,與沙俄侵略者進行了殊死搏鬥;藏傳佛教活佛棍噶紮拉參在阿勒泰大義凜然,憤怒譴責沙俄入侵者;南疆維吾爾族村民蘇樸爾格等,在策勒村事件中勇鬥沙俄侵略者及其走狗,不屈不撓。他們的英雄事迹,永遠激勵着新疆各族人民。
由于阿古柏入侵新疆,造成了我國西北邊疆的嚴重危機。沙俄乘機而入,出兵強占我國伊犁,并将其勢力向新疆各地浸透,使危機急劇加深。伊犁各族人民不甘屈服,與侵略者進行了殊死搏鬥。他們堅持抵抗了50多個日日夜夜,爲保衛祖國的領土主權流血犧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伊犁是新疆最富饒的地區之一。山河壯麗,資源富足,有優美的草場發展牧業,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資源,宜于農業。1884年新疆建省之前,伊犁是新疆的政治、經濟中心,伊犁将軍統轄全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