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躺着瓦納莎,隻穿了一個毛絨絨的罩子和一個毛茸茸的短褲,那短褲就好比是梯子褲一般小!把能露的都露了出來!
聶歡喉頭發緊,這兩個尤物簡直就是太迷人了!他的下面開始支起了帳篷!難受得不得了!把尤利娅放到了床上,尤利娅把腰間的皮裙帶子一扯,裏面竟然什麽也沒穿!那玲珑曼妙之處盡露,她故意把手指放在了自己的。。。。。。,不住的摩挲着,吟叫着,聶歡顧不來哦那麽多了,甩開自己身上的衣服,一件也不剩!那高聳的朝天神器把兩個少女看的驚呆了!這是人的家夥嗎?簡直就是朝天一棍!
聶歡爬上了床,尤利娅忽然間對着妹妹到:“瓦納莎,不如咱們先别動手,這麽稀罕的玩意,不玩一玩豈不浪費了?你說呢?”
“嘻嘻嘻!我聽姐姐的!我也好喜歡的!”瓦納莎握着聶歡的神器,故意量了量,誰知道她一直在量,那神器就一直跟着漲,越量長得越長!瓦納莎不敢量了,這也提吓人了吧!
“哥,你這玩意怎麽會這麽長呀!”瓦納莎愛不釋手道。
“這家火會随着你的需要增長的!不信你們試一試喽!”聶歡笑道,他的腦子裏一陣眩暈,已經中招了!尤利娅給他的酒裏下了藥,使他神志不清,不可拒絕!
塔爾寺位于青海省西甯市西南25公裏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爲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爲“衮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它坐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連花山坳中,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迹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爾寺是青海省佛學院的最高學府,現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學院(經院),藏語分别稱爲參尼、居巴、丁科、曼巴劄倉。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塔爾寺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聖地,主要建築依山傍塬,分布于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有大金瓦寺、大經堂、彌勒殿、九間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紮倉、丁科紮倉、曼巴紮倉、大拉浪、大廚房、如意寶塔等9300餘間(座),組成一龐大的藏漢結合的建築群,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
塔爾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經堂、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築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間殿宇僧舍,規模宏大,宮殿、佛堂、習經堂、寝宮、喇嘛居住的紮廈以及庭院交相輝映、渾然一體,自古以來即爲黃教中心及佛教聖地。寺廟的建築涵蓋了漢宮殿與藏族平頂的風格,獨具匠心地把漢式三檐歇山式與藏族檐下巧砌鞭麻牆、中鑲金剛時輪梵文咒和銅鏡、底層鑲磚的形式融爲一體,和諧完美地組成一座漢藏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建築群。塔爾寺不僅是中國的喇嘛教聖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府之一,寺内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學四大學院。
塔爾寺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牆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築,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築形成了錯落有緻、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于一體的建築群。
塔爾寺八寶如意塔,位于寺前廣場。據說,這八個塔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異,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面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面還有一個佛龛,裏面藏有梵文。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藏語稱爲“賽爾頓慶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築面積爲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後于公元1711年,用黃金1300兩,白銀一萬多兩改屋頂爲金頂,形成了三層重檐歇山式金頂,後來又在檐口上下裝飾了鍍金雲頭、滴水蓮瓣。飛脊裝有寶塔及一對“火焰掌”。四角設有金剛套獸和銅鈴。底層爲硫璃磚牆壁,二層是邊麻牆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寶鏡,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還懸挂着乾隆皇帝禦賜的金匾,匾額題字爲”梵教法幢”。進入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銀塔,這就是宗喀巴誕生的地方。大銀塔以純銀作底座,鍍以黃金,并鑲嵌各種珠寶,裹以數十層白色“哈達”,以示高貴。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陳放有各式酥油燈盞,銀鼓号角,玉爐金幢。梁枋上布滿了帷、幡、繡佛、圍帳及布陳天花藻井,層層哈達,琳琅滿目。整個建築莊嚴大方,雄偉壯觀。
小金瓦寺又名爲護法神殿。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寺中回廊陳設野牛、羊、熊、猴等标本。據說,這些走獸标本象征一切惡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邊有一匹白馬标本,相傳是三世達來喇嘛從西藏拉薩到青海塔爾寺騎的。三世達來喇嘛朝拜塔爾寺之後,要去蒙古傳經說道,這匹白馬怎麽也不肯走,于是便留下來,不久,馬不食而死。後人把它當神馬,和家神陳列供奉。
大經堂是土木結構的藏式平頂建築,是塔爾寺建築中規模最大的。其建築面積近2千平方米,是擁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經堂,初建于明朝萬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誦經的地方,堂内設有佛團墊,可供千餘喇嘛集體打座誦經。内部陳設非常考究,飾有黃、紅、綠、藍、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滿堂林立;還有珍貴的大型堆繡挂佛、刺繡佛;梁檐上繪有藏式風格的圖案花紋,彩畫細膩生動。殿内大柱都由龍鳳彩雲的藏毯包裹,整個經堂五彩缤紛,富麗堂皇。在1千多平方米的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傳統藝術、裝有銅制镏金的金鹿輪、各式金幢、寶瓶、寶塔、寶傘和倒鍾等,把一個單調的草泥平頂打扮得絢麗多彩。遠眺平頂,金碧輝煌,給人以威嚴之感。
小花寺又名長壽佛殿,是爲七世達速喇嘛念長壽經而建的,故名長壽佛殿。它已形成一個小型院落。正面爲硫璃磚牆突出的小門,玲珑别緻。院内種有菩提樹,樹葉茂盛,濃蔭蔽日,清潔優雅。殿内塑有釋迦牟尼等佛像三十多座。木刻浮雕,層層重疊,佛龛背景,雕木繪金。手工雕飾精湛細緻,是塔爾寺木刻藝術的結晶所在。其外形爲二層代檐廊重檐歇山頂、屋頂四角翹起,鬥拱精巧明快,猶如一幅優美的木雕畫圖。
九間殿又稱文殊菩薩殿,爲漢式硬山頂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三間,面積592平方米。初建于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擴建。廊柱爲藏式朱色八楞柱。整座大殿以三間爲一單元,由北向南分别爲獅子吼佛殿、文殊殿和宗喀巴殿。花寺又稱祈壽殿,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系一獨立的小庭院,殿爲兩層重檐歇山頂建築。柱頭梁枋都飾以飛禽、走獸、花卉、文紋,院牆飾琉璃磚雕。殿内供奉釋迦牟尼、十六羅漢和四大金剛等塑像。
大拉浪由經堂、華門、牌坊3座殿堂組成,爲漢藏合璧式建築,是塔爾寺總法台的居住處,達來、班藏曾駐跸于此。居巴紮倉(密宗學院)系藏式平頂建築。曼巴紮倉、丁科紮倉屬漢藏結合建築。寶塔數十座,其中并列于寺前的8座如意寶塔,方座,瓶形塔身,尖頂,根據釋迦牟尼一生重要經曆和傳說建成。最後終于有了塔爾寺。
塔爾寺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羅桑紮巴(1357-1419)的誕生地。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于夏瓊寺,16歲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創立格魯派(黃教),成爲一代宗師。傳說他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燃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衮本”(十萬身像)的名稱即源于此。
塔爾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組織,寺院政治組織和寺院經濟來源,文化生活等的體系化。其中最能體現塔爾寺各類組織完善的要算寺院廟會了。廟會既是僧侶的學經的好機會,又是他們娛樂的時間。
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發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爲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1幅,并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爲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撣師仁欽宗哲堅贊于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禅。17年後的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複于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第三世達來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地申中昂索從措卡請至塔爾寺。三世達來向仁欽宗哲堅贊及當地申中、西納、祁家、龍本、米納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并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展很快,先後建成達來行宮、三世達來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經四世達來指示,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标志着塔爾寺成爲格魯派的正規寺院。
從清康熙以來,朝廷向塔爾寺多次賜贈,有匾額、法器、佛像、經卷、佛塔等。該寺的阿嘉、賽赤、拉科、色多、香薩、西納、卻西等活佛系統,清時被封爲呼圖克圖或諾們汗。其中,阿嘉、賽赤、拉科爲駐京呼圖克圖,有的還當過北京雍和宮和山西五台山的掌印喇嘛。正是因爲這些特殊原因,塔爾寺迅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成爲藏傳佛教格魯派蜚聲國内外的六大寺院之一。現存塔爾寺總建築9300餘間,占地600餘畝,殿堂25座,主要爲大金瓦殿、大經堂、九間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讓、彌勒佛殿、釋迦佛殿、依怙殿等。最盛時有僧侶3600多人,解放初期尚有1983人。
由于曆史積累,該寺文物極爲豐富,建築、法器、佛像和文獻藏書,使寺院成爲一座藝術的寶庫。該寺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學院和欠巴紮倉,研習佛學和藏族語言、文字、天文、曆算、醫藥、舞蹈、雕塑、繪畫、建築等各方面的知識,并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創建該寺印經院,所印藏文經典及各種著述,暢銷藏區各地。該寺于每年農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舉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會,稱之爲“四大觀經”。屆時,各地群衆雲集,規模盛大。另外,農曆十月下旬有紀念宗喀巴圓寂的“燃燈五供節”和年終的送瘟神活動。
1949年8月,十世班藏額爾德尼·确吉堅贊坐床典禮在塔爾寺隆重舉行。同年10月,十世班藏從塔爾寺向主席發出賀電,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塔爾寺受到國家重點保護,國*院公布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政府的代表在北京舉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中央特邀十世班藏進京。十世班藏京,受到了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
塔爾寺塔爾寺原來有完整的行政、宗教組織系統。其行政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體僧人經堂會議,由總法台主持,下設噶爾克會議和大吉哇。噶爾克會議是全體僧人經堂會議的常委會,由法台、大襄佐、大僧官、大老爺和六族幹巴組成。大吉哇是噶爾克會議和全體僧人經堂會議的執行機關,由3名吉索第巴(總管全寺内務的大老爺、負責對外聯系的二老爺、負責财務的三老爺)和管理雜務的四老爺及藏漢文秘書各1人組成。大吉哇下設管理全寺糧食的“哲康”、負責印刷經典的“巴日康”,并負責管理駐西甯辦事機構金塔寺。宗教組織的總負責人仍爲總法台,下設總引經師和大僧官各1人,管轄四大學院,各學院設有本院堪布,堪布下設格貴(僧官)和經頭。現由寺管會總理全寺寺務。目前共有寺僧800餘人(其中活佛11人,主要爲阿嘉、卻藏、色多、卻西、嘉雅、米納、紮西、本布爾、楊家等,完德63人)。
塔爾寺塔爾寺内收藏有大量鎏金銅佛像、銅佛像、金銀燈、金書藏經、木刻闆藏經、法器、靈首塔、禦賜匾額、壁畫、堆繡等文物。其中壁畫與堆繡、酥油花被譽爲塔爾寺三絕。壁畫多以礦物顔料畫在布幔上,内容主要爲經變、時輪、佛等。堆繡是用各色綢緞、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繡成佛、菩薩、天王、羅漢、尊者、花卉、鳥獸等圖案。
塔爾寺塔爾寺的由來,還得從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說起。相傳宗喀巴于藏曆1357年10月10日誕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故人們尊稱他“宗喀巴”。宗喀巴從小聰明過人,3歲進夏宗寺受近事戒。7歲入夏瓊寺受沙彌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學經9年,16歲離開夏瓊寺徒步赴衛藏學法,後來到後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訪高僧名師,刻苦研習法學,29歲在雅隆地區南傑拉康寺受比丘戒。34歲時對佛教密乘教典、灌頂諸法均有很深的造詣,并到處去講經**,在佛教界乃至社會上的地位不斷提高。他于1401年和1406年分别撰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奠定了他創立格魯派的理論思想基礎。他一生中的著作達170多卷。
宗喀巴離家赴藏一心學法多年,其母香薩阿切思兒心切,讓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發,意在告訴他老母已白發蒼蒼,希望他回來一晤。宗喀巴爲佛教事業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畫成的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寫到:“若能在我出生地點用10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爲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見面一樣。”1379年,其母與衆信徒按宗喀巴的意願,用石片砌成一座蓮聚塔,這便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漢式佛殿,稱彌勒殿。由于先有塔,爾後才有寺,安多地區的漢族群衆便将二者合稱爲塔爾寺。
壁畫是各殿宇牆壁上的繪畫。大多繪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繪于牆壁和棟梁上。壁畫顔料采用石質礦物,色彩鮮豔,經久不變。壁畫畫風屬喇嘛教宗教畫系,與漢畫有些不同,具有濃郁的印藏風味。壁畫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經黃教諸密乘經典,畫面情節屬黃教内容,人物主次多屬密乘教義。酥油佛像
酥油花就是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黃油)跳闆各色顔料而制成的油塑藝術品。相傳酥油花源于西藏,唐文成公主與土蕃王松贊幹布結親時,曾從長安帶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薩大昭寺内。嚴寒的冬季,無鮮花獻佛,信徒們爲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佛像前。從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習俗。1594年,酥油花傳到了塔爾寺,經該寺藝僧苦心鑽研,使其在題材和工藝上有了新的發展,成爲塔爾寺獨有的一種高超的油塑藝術。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燈節時,藝僧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内展出,成爲一年一度的寺内盛會。
堆繡是塔爾寺獨創的藏族藝術品種之一。它用各色的綢緞剪成所需要的各種形狀,如佛像,人物花卉,鳥獸等,以羊毛或棉花之類充實其中,再繡在布幔上,由于中間突起,有明顯的立體感。本寺大經堂内懸挂有“十八羅漢”等堆繡藝術産品。堆繡包括刺繡和剪堆兩種,其内容題材大多來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是該寺獨創的傳統藝術,是僧侶藝術的傑作。
塔爾寺塔爾寺是藏區非常有名的寺廟,最吸引人的當數一年一度的曬大佛或曬大唐卡,又名“展佛節”
“展佛”即請出放置一年的巨大佛像在露天展示,一方面從保護的角度,防黴變和蟲咬,更重要的是寺廟僧人和信教群衆對佛祖朝拜供養的一種特殊方式。佛像實際是一種特制的大唐卡,它是一種卷軸畫中極其稀少的珍品。展佛之日,當東方第一縷曙光照射到大地之時即爲佛像展開的最佳時辰,故展佛又稱曬佛。曬大佛,在每年農曆四,六月兩次法會時舉行,意思是爲紀念釋迦牟尼誕生,成道,涅槃和彌勒出世及宗喀巴誕生,涅槃;通過曬佛讓信徒們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并防佛像遭蛀。塔爾寺有“獅子吼”,“釋迦牟尼”,“宗喀巴”,“金剛薩捶”四種巨大的堆繡佛像,每次隻曬一種,在寺院山坡上展曬。曬佛儀式非常隆重,觀衆極多,蔚爲壯觀。
“曬大佛”當日清晨天不亮,塔爾寺的喇嘛們就要集中,做“曬大佛”前的各種準備,然後擡着巨大的佛像,沒着寺旁的山路,往山頂上走,然後将巨大的佛像(大唐卡),從山坡下一直鋪放至山腳,這時巨大的佛像就展現在來參觀的成千上萬名群衆面前。
“曬大佛”結束後,在塔爾寺内的廣場上就要舉行跳神,喇嘛們帶上各種的假面,跳起了各種宗教舞蹈。在跳神的同時,喇嘛還要念經祈禱、演藏戲,這是寺廟一年一度表演宗教藝術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