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文廟街中段,王永桓眼睛四下一掃,發現今天晚上人并不多,無論是擺攤的,還是閑逛的,相對前兩天可是銳減了不少。這可能和大雨過後有關系,有些人都在家呆着呢,畢竟雨後氣溫還是較低的。
等王永桓走到街道中間的位置,老大哥張光已經擺上攤了。這階段張光幾乎天天來擺攤,隻要不下大雨,他都來。
王永桓感覺到張光家裏真是遇到用錢的地方了,而且所需錢的數量還較大。粗略的給他算了下,這些天從他攤位上賣出的古物價格都快三四萬了,但看樣子還有相當大的缺口。張光時不時的用計算器計算着什麽,每次計算完都有一絲愁容爬上臉龐。
王永桓問過幾次,是不是缺錢了?還缺多少?他還表示過他這兒有些錢,不夠的話可以借給張光。
但張光總是對王永桓搖搖頭,說不用費心了,差的錢他能籌集到。實在不行,他就把家裏的一件較爲珍貴的古物拿出來賣掉也就夠了。
今天,張光來的較早,他的攤位邊或蹲或站的已經圍了好幾個人了。
王永桓來到旁邊,就看見一個外地人,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在和張光談着價。
南方人指着攤上的一個物件道:“老弟,這件我要了,但你出的十五萬價格太高了,這柄劍不值那麽多,五萬元是正常價格了。你仔細看看,這柄劍絕對不是你所說的秦朝古物,應該是明代的物件,而明代的物件至多五萬元。”
王永桓聽南方人這麽一說,不由自主的往攤位上看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隻見攤位正中的位置上擺着一把隻有一尺五左右的短劍,青銅色的劍鞘鏽迹斑斑,古樸中帶着一種曆史的滄桑感。劍柄較短,上面纏繞着一種黃色的絲質狀物。
這柄短劍無論從樣式上,還是年代上看,都十分接近王永桓遍尋不找的魚腸劍。
這小子心中就是一驚,“難道這就是我苦苦等待的魚腸劍,張光所說的家裏珍藏之物就是它?”
此時張光沉聲的回答南方人道:“這位先生,你仔細看看這把劍,這是秦朝的魚腸劍,是荊轲刺秦王時所用的武器,流傳到現在,價值無可估量。如果不是家裏急需用錢,我是不會拿出來的,十五萬元,隻低不高。不信,你去找個明白人問問去。”
“明白人,呦,巧了,今天我正好有一位明白人,這可是你們省古物文化館的專家。我剛邀請要去我們公司講課的,這就叫他來看看,如果真是秦朝的魚腸劍,别說十五萬了,就是二十萬,我也要了。”
說着,南方人回頭朝着遠處的一輛倭國産的豐田轎車喊道:“李館長,請下來一下,這兒有一件物件,想請你鑒定一下這個物件的年代。”
一會,車門開了,從裏面下來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略胖,一米七左右。鼻子上架着一副金絲眼鏡,身穿暗黑色的西服,腳下的皮鞋油光锃亮,一副專家的派頭。
在當時,所謂的專家不像現在那麽多、那麽爛。無論什麽節目、無論什麽地區,專家一抓一大把,真的假的無法分辨。
華夏的八十年代末,專家還是很少的,并且很有權威性的。
隻見這位金絲眼鏡專家慢步走了過來,不慌不忙的,專家派頭十足,給人一種非常信任、沉穩的感覺。
專家走到攤位旁,用一種帶有磁性的低沉男中音道:“趙總,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文廟街上有很多做假的古物,就是騙你這樣熱愛古代物件愛好者的,你這又看上什麽了?别再又讓人給騙了。”
當從聽到這專家的第一句開始,王永桓怎麽覺得就那麽不得勁呢,好像這男中音中帶有一種虛假的意味,宛如一個人在拿腔拿調、故意裝出這種聲調似的。
“李館長,這件物件指定是真的,但年代我還判斷不準确,所以想請您給把把關、掌掌眼。”南方人言語恭敬的指着攤上的魚腸劍說道。
“啊,你說的這麽肯定,那我得仔細瞧瞧。”專家聽南方人這麽一說,一副來了興趣的樣子。蹲下身子,從攤位上拿起魚腸劍,仔細的看了起來。
金絲眼鏡專家拿起魚腸劍,先用手指慢慢的從劍鞘尖端摩擦到劍柄,細細的感覺着魚腸劍的質地。随後又拿出一個放大鏡,認真的觀察了一遍劍鞘身上的紋路。從看到摸,專家的派頭一顯無疑。
專家的左手輕輕一按劍的繃簧,“嗤”的一聲輕響,劍身離開了劍鞘。但見一縷劍光從劍鞘中閃出,璀璨明亮。晶瑩剔透的劍身如同一泓秋水,在夕陽的照射下散發着奪目的寒光,好一柄絕世神兵。
劍體通身爲魚腸一樣彎曲形狀,劍身中間隐約有一條血紅色的細線時隐時現,在陽光的反射中,就像惡魔嘴角的一絲流涎,亮光中閃射着晶瑩,那麽的嗜血、那麽的兇邪。僅從這反射的絲絲晶瑩中,就不知這柄魚腸短劍飲下多少人的鮮血與生命?
魚腸劍一出鞘,在場的人都禁不住的叫了聲“好劍”。而站在王永桓身旁的一位穿着西服的四十左右歲男子聲音尤爲響亮。
專家聽着大家的叫好聲,神情很是不屑一顧,用鼻子輕輕的“哼”了一聲。右手食指微微彈了彈劍身,細耳聆聽着劍身發出“嗡嗡”振鳴聲。
專家一臉平靜的擡頭看了一眼張光說:“劍是好劍,但不是秦朝之物,應該是近代的。”
張光一聽專家這麽一說,就有點急了,剛要反駁。
專家一擡手,派頭十足的制止張光道:“别急,你聽我給你分析分析,爲什麽不是秦朝之物。”
————————————————
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