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在本地設了接待中心,派了台車到機場接機。王勝上車就看到座椅前面插着幾份報紙。
他随意展開一份《新聞晨報》,就見頭版印着浦東的照片,橫排用粗體字寫着:浦東地産市場啓動。
王勝一下子坐了起來,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下看。
台塑對大華實業的關注,早在油田競标時就開始了,王勝和蘇城見面的次數也很多,并有甲醇設備的建造約定。對台塑來說,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口頭約定,因爲大華實業掌握着世界級的油田,雙方若能合作,這就是最好的風險管控。
此外,台塑的70億美元投資,主要是爲了解決台塑自己的生産原料問題,王勝邀請蘇城出資,也能降低本身的成本,屬于一舉兩得。隻不過,70億美元的項目實在龐大,大陸的熱情抵不過台灣政府的冷眼,投資才始終未能進入實質解決。
王勝仔細閱讀報紙,希望從中得到一些隐藏的信息。直到車停穩,他都沒有察覺。
“王先生,二十四層到了。”司機輕巧的打開了車門。
王勝擡了一下頭,看到“上*海國際飯店”的銘牌,便将報紙揣進懷中,遞給司機小費,說了聲“謝謝”。
上*海國際飯店是上*海年代最悠久的飯店,1934年代建成的24層樓,有遠東第一高樓的美譽,見證了二戰前的最後繁華與衰落。直到80年代,86米高的國際飯店都是上*海最高樓,被老上*海人稱作二十四層。在超過百米的大廈就要被叫做摩天大廈的年代裏,灰黃厚重的國際飯店總是讓人懷疑資本主義的腐朽。怎麽能腐朽出這樣的大樓呢?
王勝不太喜歡國際飯店。覺得它的裝修太老舊了,陳設太複雜,而且容易讓人聯想到台灣的老飯店。但是。國際飯店就在南*京西路,正對着人民公園,交通非常便利。又有不錯的飯廳,作爲商務出行是再方便不過了。所以,每次來上*海,他還是會住在這裏。
這次來國際飯店,卻是蘇城的選擇。
進到豐澤樓,就見蘇城像是鄉巴佬進城似的,不安分的觀察着很有曆史的意大利銀器,德國瓷磚,舊式的菜單……
王勝笑了一下。腦中也浮現出他們在凱賓斯基共同參詳競标時的場景。
“蘇董。”王勝帶着笑容,快步走向蘇城。
“王總來了。”蘇城推開椅子,迎了上來。
見他沒有拿捏“蘇董”的身份。王勝心情大暢。笑道:“聽說蘇董要做地産大亨,讓我食不下咽啊。買了嗎?”
蘇城颔首。道:“總共5平方公裏吧。”
5平方公裏大約7500畝,是一所較好的重點大學的校區面積。就浦東此時的區位來說,等于劃出了一個大學新校區。
王勝卻想到了浦東的土地價格,心裏一陣陣發緊,問:“付款了嗎?”
“付了定金。”
王勝心下一涼,好心情消失的無影無蹤,道:“看來,蘇董是要放棄台塑的石化基地了?”
蘇城奇道:“爲什麽?”
王勝看着他的表情,哭笑不得道:“5平方公裏的土地,要一兩億美元吧。台塑的石化基地即将啓動,首期投資超過10億美元,蘇董莫非能找到其它的投資者?”
台塑的70億美元計劃的核心,是建設45萬噸或60萬噸的大乙烯項目,周邊項目或自建,或交給台灣的配套工廠。因爲天然氣的緣故,蘇城選擇了同等重要的甲醇項目。但是,如果他拿不出錢來,台塑也不可能爲他籌集數以億計的資金。
王勝顯的很遺憾,道:“最近一年,僅僅是購買技術,我們就已經支付了'00萬美元。有煉油、輕油裂解、人造紙廠、bp廠以及年産24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廠等項目涉及的核心技術。大華實業如果加入到海滄計劃中來,這些技術都可以共享的。但我估計,到計劃正式啓動,最多隻有半年時間。唉……蘇董怎麽突然要買地産呢?”
“你誤會了。”蘇城笑了兩聲,道:“浦東的地産隻需支付定金,剩下的5年後再說。我是準備用來做總部和大華實驗室駐地的。”
王勝捂着胸口,轉憂爲喜,忍不住笑道:“蘇董,你可吓死我了,這麽說,你手上的現金充沛了?”
“等你們正式啓動,資金不是問題。”蘇城突然有些好笑,心想:也許隻有我才會知道,台塑石化基地的啓動有多難吧。
王勝不知蘇城在想什麽,自己已經興奮起來,一拍大腿道:“那就太好了。蘇董,我已被台塑董事會正式委托爲甲醇項目的聯絡人。現在,廈*門海*滄劃撥的土地已經開始了平整工作,我私下裏聽說,還有軍方的機械化工程兵部隊參與,場面宏大,可見大陸上層的意志是非常堅決的。”
蘇城點頭,笑道:“人比人氣死人,你們王董事長一句話,政府就無償撥付了1萬公頃土地吧,這麽算來,可是免費的100平方公裏。”
“鄧先生有言,如果1萬公頃用完了,還可以再從毗鄰的漳州再撥5000公頃土地,所以,一共是150平方公裏。”王勝爲了穩定蘇城,高調的說道:“我們有市場,有技術,又有高層支持,何患‘海滄計劃’不能施展。”
可惜沒有台灣的政界支持。蘇城心頭轉悠了一句,沒有說出來。
他有自己想法,無論曆史上的“海滄計劃”是否成功,推行下去的好處是立竿見影的,它不僅意味着豐厚的利潤和行業地位,對于一個國家的石化産業也有極強的推動作用,說是加速五年或者加速十年,都可以算做謙虛的說法。若非如此。中國的國家領導人也不會三番五次的接見台塑代表團。并給出優惠至極的方案,台灣政界也不會撕破臉皮,一定要阻止“海滄計劃”。
對于這麽大的項目來說。成功或失敗,既有其必然性,也免不了偶然性的成分。
即使它在曆史上失敗了。蘇城也想“搶救一下”。
有了這樣的想法,蘇城配合的道:“甲醇項目的資金、原料自然由我來準備,技術方面,台塑能否幫襯一下?”
“應該的。讓我想一下,蘇董還是準備采用天然氣做原料生産甲醇嗎?産量呢?”
“10萬噸以上吧。”這個規模,放在1990年是絕對先進了。不過,大工業生産必須有發展的考量,1990年開始建設,順利的話要一兩年時間。不順利的話,五年十年都有可能。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台塑最終放棄了海滄計劃。改在台灣自建“六輕”項目。也等了将近10年。而且,投資數億乃至數十億的項目。少說也得用上二三十年,規模太小,産率太低,很容易就會被淘汰。
大工業的特點決定了它的非投機性。所以,石化企業明明看着乙烯等石化上遊原料在漲價,也很少有人去建設。
規模小了沒有意義,除非有某方面的絕對優勢,純以經濟論是純粹虧本的。規模大了投資就大,風險也就增大了。
台塑集團如果不是有幾百億的資本額,根本不敢撬動70億美元的重型投資計劃。事實上,1990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規模也不算小了,他們都不敢在本國進行如此大型的投資,就能想見其中的風險。
王勝向來佩服蘇城的手筆,贊歎的鼓勵道:“不愧是蘇董事長,這樣的規模,和海滄計劃簡直是絕配。嗯,甲醇設備其實相對簡單,10萬噸的甲醇,主要技術集中在合成塔,外購如何?”
“也隻能外購了,不過,我傾向于同時購買技術,也就是一套10萬噸級的甲醇設備,同時轉讓相關技術,讓我們能夠自産以降低成本。”這是中國的一貫做法,也是市場換技術中最有用的方案之一。
王勝并不奇怪,道:“我整理一份甲醇設備廠商的資料給您吧。台塑這些年,對業界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我們有一些資料,還是比較有用的。”
他說的是自家情報體系了,石油石化企業和其他大型财團一樣,都注重情報。長時間的積累以後,能有很多的好處,例如哪家企業會願意轉讓技術,轉讓的技術又有多大價值,是必須自己分析才能得到結論的,廠商自己的宣傳肯定是不可靠的。
當然,這種情報并非間諜似的情報。而是由公司的外派部門搜集公開資料爲主,配合一些私下裏的信息交流,以及己方的分析整理,最終形成資料。
确定了合作意向,雙方都輕松下來。
蘇城拍手叫來了服務員,讓王勝點菜,又笑道:“我帶了女朋友來,她還在房間裏休息呢,我叫她下來。”
“哎呀,那等她來了再點菜吧。”
“不用,分量點的足一點就好了。”蘇城示意服務員去打電話。
王勝點了滿滿一桌的菜式,并要了飲料和紅酒。
一會兒,舒蘭就蹦蹦跳跳的出了電梯。她穿了及膝短裙,白色的碎花襯衫,不覺的洋氣,卻有難掩的青春和純真,周身環繞着輕松的氛圍。
“王總好。”舒蘭甜甜的叫了一聲,又伏在蘇城耳邊輕輕說:“蘇哥哥好。”
蘇城半邊身子都酥軟了。
舒蘭這時候坐直了身子,開始研究菜色,同時給大家倒酒倒飲料,乖巧的令人憐惜。
王勝心裏驚訝舒蘭的年輕,轉念一想,蘇城不也才是 多歲的人。這種念頭讓他大搖其頭,擡頭仔細觀察蘇城,頗有些看不出他的真實年齡。
太沉穩了,氣質也就不同了。
中餐結束的很快,舒蘭用驚人的食量和苗條的身材,征服了餐廳和客人們。
蘇城吃飽之後,一面閑情逸緻的給舒蘭倒茶,一面慢悠悠的道:“既然甲醇項目定下來了,我準備盡快投入建設。”
語氣是悠然的,語義是突然的。
王勝被清淡的綠茶嗆了一口,連連咳嗽,道:“海滄計劃主體談判還沒結束,怎麽就建設了?”
“談判歸談判,準備歸準備,你們不是也花錢買好了技術?政府不是也派軍隊平整了土地?我可以購買設備的同時,做好廠房建設,等簽字協議後,簡單吊裝後,就能投入生産了。”蘇城是在給“搶救”搭手術台呢。後世的海滄計劃并未進行到執行階段就夭折了,不僅台塑徹底退出,國内上層也悄然退縮。大華實業既然參與,并緻力于搶救它,那除了要想辦法留下台塑,還要想辦法留住901工程的優惠。他可不想等海滄計劃結束,再來兩年的馬拉松談判了。
沒死的項目,這樣折騰一圈,它也得死透了。
王勝懵了:“海滄計劃談了兩三年,進入實質階段要多久,我也不敢打保票。你要是建了甲醇項目,配套的港口、火電站、水廠還有環保、住宿沒來得及跟上,那怎麽辦?損失會很大的。”
“如果隻是等一半年,也沒關系。如果最終沒有談成,我就當獨立建了一個10萬噸的甲醇項目,而且,我可以擴産。10萬噸建好了,再上馬 萬噸的也沒問題了吧。”10萬噸的甲醇項目,放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算是大項目了,隻有配套海滄計劃,才會顯的有點不起眼。
王勝有點明白,又有點不明白的道:“蘇董,您的性子……太急了。”
“時不我待。有時候,物質準備太充分,原本充分的政治準備就會變弱。”蘇城眨眨眼,說過就算:“還要請王總聯絡一下,先确立甲醇項目的位置吧。”
王勝的嘴唇動了兩下,最後化作重重一歎:“好吧,我晚上回去,就聯絡總公司。”
來之前,他還在擔心蘇城會放棄參與“海滄計劃”,現在,他又因爲蘇城過于積極而擔心。心情之大起大落,令王勝愁容滿面。
蘇城拍拍王勝的肩以示安慰。
要搶救“海滄計劃”,就要改變它的運行慣性。就蘇城來看,台塑集團的猶豫不決是影響最終結果的重要因素。
因爲海滄計劃牽動了海峽兩岸最高層的心,在缺乏話語權的情況下,直接開建是蘇城所能想到的最穩妥也是最刺激的方案。
任何一方,都不會對價值2億美元的項目視而不見的。
這也是蘇城投下的莊重一票。
也許不是決定性的,但卻是有影響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