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神洲大局已定,接下來是真正的亂世,持續多久沒有人知道,隻知道會死很多生靈。
沒辦法救,因爲都是命,不僅僅是今生的命,還有來世生生世世。
這是地仙界與其他地界的的不同,因爲有六道輪回兜着。
今日救他百年壽命,說不定就耗盡了他的福緣運道,讓他死後不能成鬼差,不能成天人,甚至是讓他再也不能成仙。
這因果,足以讓人家恨你生生世世。
反之,你不救他,就讓他做個短命鬼,那麽幾世之後,人家說不定就積累了足夠的福緣運道,快快活活的升入天庭做天人去了。
所以,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做來幹什麽?
由他去吧,生死由命,成仙在天。
……
南高新王死了,由于他根本沒想到會死,沒有指定繼承人。
所以爲了争王位,南高國一下就亂了。
朝中群臣和世家大族,旦凡有資格有野心的,都露出了藏在身下的爪牙。
而靈虛真君一死,他的徒子徒孫,紛紛把賬,第一個算在南趙身上。
隻是他們不能對南趙出手,能做的就是退走,不再管南趙的事情。
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還把賬繼續算了下去,第二個恨大琻,第三個南高,第四個是吳人。
總之,很多人不顧靈虛真君交代,沒有回山清修,各自去了各處爲靈虛真君報仇。
不就是一條性命嗎?師恩都報不了,連做人都不配,還談什麽成仙!
而他們一走,南趙也徹底亂了。
的王族與世家大族失去壓制,紛紛也豎起大旗,有自立的,多是離都城遠的,有清君側的,多是離都城近的。
太子也坐不住了,借口趙王病重,不能理事,沒等新年呢就把他病重的老子趕下台,登基嘗個滋味。
而方家這次沒有真心擁護,他們第一時間在收拾行禮,打算回封地自立。
……
(淩海國曆205年)年末,新年未至。
南趙都城人心惶惶,不過有一家人閉門安坐在府中,一家人阖家團圓的等着過年。
正是趙瑾家,趙瑾算計時間,新年将至,所以從高空溜回家來過年。
如今他已見識過九天罡風,風之劍意更加博大精深,法力也越發深厚,還凝聚了法寶。
自問,可以保護全家,一家人也就安心了。
……
臘月二十八,夜,有人開城門,引清君側的大軍入城。
方家有防着這一手,跟新王說過,但新王沒有太信任方家,使用了制衡之策。
各個城門都自立一隊,互不統攜,隻向他這個王負責,而他派親信作爲監軍去盯着。
結果,有不少人背叛他,或者說一開始就是别人安插在他這個太子身邊的細作。
多個城門,向各自的主子打開,各家大軍沖入城中,紛紛第一時間向王宮而去。
趙瑾發現了,感覺很好笑,當真是報應不爽。
然後發現一支軍隊往他府上來了,聽風聲是要拿人。
趙瑾擡掌施法術阻隔聲音,同時冷笑着吹了口氣。
街上頓時起了罡風,如刀斧般斬過上街。
反應快的躲了,反應慢的都成兩節躺在地上。
慘狀頓時震懾住了敵軍,一個須發皆白的将領卻飛了出來。
“趙瑾,既然你在家就不要躲着,給我出來!”
趙瑾這才認了出來,原來是情敵李耀。
隻是這老的如此難認,修爲想必不怎麽樣。
趙瑾沒心思欺負他,畢竟他和方瓊薇都結婚幾十年了。
“李耀,我不想殺你,你走吧。”
“廢話少說,出來受死!”
李耀身上燃起大火,映紅了整條街道。
“何苦呢?”
風中的話音未落,一把門闆大的巨劍出現,拍向李耀。
劍未至,劍風先至。
狂風呼嘯,地上的雜物滿街飛舞,将士紛紛躲避。
李耀紮馬硬抗,被風推着吹跑了,吹飛了,飛出城外一裏多才停下。
李耀一口血噴了出來,沒受傷,是氣的。
萬萬沒想到,他與趙瑾的差距這麽大。
論資質,他自認在趙瑾之上,最起碼他一出生就被元神高手伐毛洗髓,這些年來他還一直堅持服藥練氣。
趙瑾還廢了一次,是重修上來的。
爲什麽!
……
趙瑾這邊的事情,引起各路人馬關注。
清君側的各方抓緊沖向王宮,王宮的禁軍列陣防守,暫時守得固若金湯,不過長久下去必敗無疑。
王宮大亂,新趙王帶着王後與太子急急躲避,找不到好地方躲藏,最後躲進了老王的寝宮。
宮外。
方國公府也被團團圍住,不過沒有攻打。
府上家将飛在空中眺望都城,把看到的情況傳回地面,然後有人彙總起來,上報給方國公。
方國公年歲大了,半夜驚醒,頭痛腦脹,不過大事當前,隻能揉着腦門主持大局。
聽聞趙瑾那邊打了一場,心中一動,連忙讓人去叫老三,招來交代他,去請他女婿趙瑾出來幫忙。
……
父有命,子不敢不從。
趙瑾也同樣如此,雖然隻是嶽父。
想及手中新煉的法寶,趙瑾忍不住搖頭,這真是巧了,怕不是命該如此。
“賢婿這搖頭,是有何不妥?”
“小婿剛才走神了,非是此事,嶽父大人不必在意。”
“那你看此事該如何?老爺子說了,方家兵馬任你調動。”
“不用,小婿一人足以。”
“啊?”
“爹娘,瓊薇,你們和嶽父大人說說話,我去去就來。”
“我兒小心呐。”
“夫君小心。”
……
王宮已經被各路人馬圍得水洩不通,不僅僅是地面,天空也全是人,一層一層,一圈一圈,足有三十層,直到百丈高。
宮裏宮外燈火通明,宮牆一線法力激蕩,攻守雙方在角力。
趙瑾一身青袍,從空中落下,頗有幾分仙家氣勢。
他沒有隐藏身形,很快被發現了。
“在下泰侯郡泰侯之子趙瑾,見過各位叔伯兄弟,見過各位國公将軍。”
“在下明白,事已至此,多說無益,隻有動手一條路,恕失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