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
朱由檢正在認真聽着蘇天成的話語,溫體仁、孫承宗等内閣大臣,都在這裏,孫承宗的年紀大了,特許坐下,其餘人都站着。
蘇天成足足說了小半個時辰,他所思考的計劃,全部都說出來了,包括對草原的控制,以及變相的控制草原,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攻打其他的部落,劫掠财富,大明朝通過互市的辦法,得到這些财富。
江甯營深入到河套地區,一舉擊敗了蒙古最大的兩個部落,在朝廷裏面,引發了很大的震動,那些蠢蠢欲動的大臣,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都暫時閉嘴了,在江甯營取得了重大勝利的時候,繼續來攻擊蘇天成,那是自找無趣,說不定還會被降罪,皇上的性格也有所不同了,對于大臣沒有那麽仁慈了。
蘇天成和洪承疇帶着錫伯營部落以及達烏爾族部落的繼承人,來到京城的時候,孫承宗親自到城門迎接,草原部落送人質到京城來,這是好多年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了,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還是在百年之前了。
這也預示着,大明慢慢開始緩過氣了,今後,不僅僅是草原部落,其他地方,也要按照以前的老規矩,朝拜大明。臣服大明。
蘇天成禀報的過程中,朱由檢滿面紅光,誰都是有虛榮心的,草原上最爲強悍的兩個部落,被江甯營大敗了,送來了部落繼承人。作爲人質,這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
至于蘇天成提出來的其他要求,内閣研究之後,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内,做出來決定。
互市的事情,沒有引發多大的争議,大凡涉及到銀子的事情了,都是很容易通過的,至少不會遭遇到很多的反對意見。當家這麽多年了,溫體仁早就知道銀子的重要了,若是能夠在甯夏衛、榆林衛駐地開展互市,得到大量的銀子、戰馬,當然是好事情,沒有反對的理由,這種互市,本來就不平等。大明占了很大的便宜。
對于如何管理互市的事情,出現了一些小的争論。戶部和兵部都要求派出大臣,到邊關去,主持互市的事情,這樣的互市,一旦開始了,就等于是滾滾的銀子流水般的進來了。能夠控制互市,有着巨大的利益,誰不想沾指頭啊。
還是朱由檢拍闆了,互市還是由陝西的巡撫衙門直接負責,當然。戶部和兵部都要派出大臣,參與到互市的工作中間,所獲得的銀兩,直接上繳府庫。
蘇天成松了一口氣,隻要互市的主動權在自己的手裏,一切都好說,自己還是要控制大頭的,朝廷也需要得到一些銀子,否則這樣的事情,很難長久的,按照這樣的安排做了,朝廷裏面的大臣,就無法提出來意見了。
說到甯夏衛、榆林衛的事情,終于引發了巨大的争論。
蘇天成的意見,很是明确,大量裁撤甯夏衛、榆林衛的軍士,保留精銳,扼守幾個主要的關口,就可以了,既然開始互市了,草原部落,對邊關不會有太大的威脅了,裁撤了大量的軍士,可以空餘出來耕地,可以節約軍饷,可以遷徙一些百姓,或者是安置被蒙古部落劫掠去的大明朝農民,在這些地方耕種,甯夏衛和榆林衛改名爲甯夏府、榆林府,按照地方上的規矩,進行管理。
如果這次的裁撤成功了,下一步就開始對陝西的衛所進行大規模的合并裁撤,重點是加強府州縣巡檢司的力量,裁撤的軍士,一部分安排到巡檢司,一些分給耕地,安心種地,至于說陝西的安全護衛,重點是江甯營負責。
若是這種辦法成立了,江甯營将分爲五個部分,分别駐紮在西安府、漢中府、延安府、榆林府、甯夏府,控制好各個關口,如此最多兩年時間,陝西各地就可以徹底平靜下來。
蘇天成提出來這個意見的時候,不僅僅是溫體仁、孫承宗等人目瞪口呆,就是朱由檢,也差點以爲自己聽錯了。
很快,溫體仁和兵部都凱說反對了,特别是邊軍的設置,以及邊鎮的設置,那是必須的,草原部落,雖然現在安甯了,但誰也不知道今後的情況如何,若是邊關發生了戰事,兵力不足,可能會出大事的,再說了,邊軍制度,是朝廷的基本制度,若是陝西裁撤了邊軍,山西、北直隸一帶怎麽辦,難道也跟着學嗎。
至于說陝西境内的衛所,也不能夠輕易的裁撤。
溫體仁甚至說出來了,江甯營在陝西境内的時間,不一定很長,陝西的流寇,還沒有徹底剿滅,如今不過是流竄到四川去了,什麽時候回到陝西,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時候,更需要加強衛所的力量,陝西、山西以及北直隸,必須要加強衛所的力量,若是裁撤了,豈不是南轅北轍了。
朱由檢也沒有表态,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小問題。
蘇天成預料到了這樣的情形,他早就有準備了。
“皇上,臣的意思,眼光要放長遠,皇上勵精圖治,殚精竭慮,就是想着大明朝能夠興旺起來,四方都來朝拜,臣所做的一切,所思慮的一切,都是從這一點出發的。”
“臣不剿滅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甚至想着利用他們,讓他們攻擊和掠奪蒙古的其他部落,就是想着讓他們爲我大明朝集聚财富,我大明朝這些年來,遭遇了諸多的災禍,内有流寇作亂,外有後金騷擾,國庫更是捉襟見肘,赈濟災民、剿滅流寇、抗擊鞑子,這都是需要銀子的,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沒有銀子,一切的事情都是辦不好的。”
“臣懇請整合陝西境内的衛所,包括甯夏衛和榆林衛,目的是一樣,臣以爲,朝廷至今都是缺乏銀子的,絕非是富裕了,軍饷成爲了最大的開支,不說其他的,僅僅是抗擊鞑子和剿滅流寇,已經是天文開支了,還要維持各地衛所軍士,根本就是力不從心了,從這個方面來說,臣以爲,衛所制度需要大幅度的改革。”
“我大明朝的屯軍制度,爲軍隊的發展,做出來了巨大的貢獻,臣是承認這一點的,可如今是什麽情況,臣需要實話實說,各地的衛所,重點依靠軍屯維持,軍戶耕種一畝耕地,上繳的糧食,占到了總産量的7成左右了,也就是說,一畝産糧食一石,需要上繳七鬥,這樣的負擔,遠遠超過農民了,試想一下,這樣的負擔,誰能夠承受,更不用說遭遇了災害,臣看過不少的衛所,我大明朝的軍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就是實際情況。”
“這麽多年以來,我大明朝嘩變的軍士,還少了嗎,這裏面是什麽原因,無非是軍饷不能夠及時到位,軍戶的負擔太重了,臣不客氣的說,我大明朝很多的衛所,名存實亡,根本沒有多少的軍士了,如此的維持下去,還有多少的意義。”
“臣一直都想着改革,江甯營一直沒有實行軍戶制度,一律都采用招募制度,臣以爲效果很好,當然,臣不敢保證這樣的招募沒有問題,也可能會出現其他的問題,但比軍戶制度要強很多。”
“臣以爲,原來的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了,就要做出來改變,臣舉個例子,居住的房子,若是出現危險了,采取的辦法有兩種,一是修修補補,勉強維持,但不能夠保證,房屋是不是會垮塌,另外一種辦法,就是推倒重來,建一所新的房子,采取修修補補的辦法,可能影響很好,覺得總還是有房子住,但沒有解決存在的危險,推倒重建,可能會遭受一段時間的煎熬,但杜絕了危險。”
“臣鬥膽,猜測皇上的想法,是想着我大明朝繁榮昌盛,子民豐衣足食,軍隊骁勇善戰,甚至是馬踏天下,若是想着做到這些,臣覺得,以前很多的規矩,需要改一改了。”
朱由檢站起來了,蘇天成說的話,是他内心的想法,登基之初,他想着改變,想着推倒重來,可缺乏那樣的勇氣,也不敢開始,大明朝太虛弱了,積弱積貧,就是修修補補,都難以維持了,想想自己賣掉宮裏的人參,那種凄苦的心情,難以言表。
如今,蘇天成提出來了,準備在陝西實施改革,這是好事情,特别是大明朝有了江甯營這樣一支骁勇善戰的軍隊,打的流寇抱頭鼠竄,打的鞑子老實了,不敢輕易入關了,打到了河套地區,征服了草原上兩支最彪悍的部落,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所以說,在陝西實施改革,看看效果如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朕以爲,蘇愛卿說的很有道理,裁撤衛所的事情,可以提出來商議,但僅僅是在陝西一地推行,兵部尚書楊嗣昌和陝西巡撫蘇天成,負責提出來方案,内閣審議之後,立刻報給朕,朕想着,是要做出來一些改變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