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心不平事,蹈覆待何年。
......
重振精神後,劉彥擡眼看向呂、陶,目光複雜,有一絲悲痛,又有一絲期寄。
呂铮和陶侃跟随劉彥多年,自然知道劉彥眼神中透露出來的深刻含義。
你們倆,一個是文臣之首,一個是武将之首,享受無限榮華和無上權力,如今家國盡在風雪中,究竟該如何帶領帝國走出冬天、迎來春天,今天,你們必須拿出一個辦法。
如今,東境新敗,兩遼之地盡喪敵國之手;南放,骠越國屯兵南境,蠢蠢欲動;西域諸國紛紛與秦國密切往來,原有格局似被打破;秦軍占領兩遼後,在薄州、牧州都布置了大量兵力,随時準備南下;更加被動的是,随着東境戰敗,各州世族如百足之蟲一般,紛紛活躍起來,他們招兵買馬,大有如曲州江家一般自立爲王的态勢。
這樣内外交困的局面,誰又能拿出什麽速效可取的辦法呢!
宣室殿内陷入一片寂靜,劉彥、呂铮、陶侃三顆白頭來回轉動,面面相觑,你瞧瞧我,我看看你,三人似有道不完的心思,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真可謂深情不在談吐取,袖手無言味最長啊。
看來看去,大将軍陶千勝陶侃,率先打破了靜谧氣氛,這位當朝大将軍老氣橫秋地拱手,悶聲道,“啓禀陛下,自東境兩遼傾覆、太子被圍以來,老臣常懷振複之志,恨不能
殺敵飲血,還我山河。老臣一屆武夫,行事粗鄙,不懂廟堂斡旋,老臣隻知道,大漢的疆土,曆代先王揮灑熱血打下來的基業,萬萬容不得他國染指。老臣府中有賓客義徒八百人、戰馬兩千匹,皆暴傑勇士,若陛下允準,老臣願領勁卒數萬,率大漢十二内衛與大将軍府府兵,同大秦虎狼再戰東境,重整河山,不勝不還!”
說道激昂處,陶侃境不自覺雙手握拳,站起身來,大有橫刀立馬的架勢。
劉彥見巍巍年邁老臣主動請戰殺敵,一時間竟有些感動,他欣慰道,“大将軍老當益壯,風采不減當年,朕心甚慰。然則,大将軍乃國之柱石,牽一發而動全身,若無必勝之策,萬萬不可輕動。而且,如今帝國四面楚歌,已經無兵可派,十二内衛亦不可輕率離開京畿,不然恐會重蹈十幾年前的覆轍。這事兒,還需另行他法再謀良策啊!”
陶侃也知道十二内衛不可擅動,其他地方又各自駐防無兵可派,他長歎一聲,兀自窩在案間,黯然傷神。
爲了今日面見君上,陶侃在大将軍幕府做了大量功課,東境的地形水源、大秦的武将兵馬、己方的戰術打法,他都早有浸潤,而且熟記在心,雖然他早料到陛下定不會允準他陶侃挂帥出征,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請戰,這不僅是态度和氣度,更是他陶侃一腔熱血爲國的忠貞和風骨。
宦海滄桑,可谄媚
,卻不可無風骨。——陶侃
對于天下之事,既然動武不行,那麽,就隻能用文的了。
呂铮見天子劉彥一頭白發,心中不忍,勸道,“陛下,所謂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後福跟随,何須戚戚。熬過今日之苦,才有翌日之福啊!”
“多謝老師提點!”劉彥苦笑搖頭,“可,東境之事對朕如鲠在喉,若不能妥善解決,朕恐怕是熬不到苦盡甘來了!”
“陛下。”呂铮适時輕聲說道,“大秦今年來獻禮的人,昨日到了長安城,現在,正在宮門待诏。”
“哦?今年倒是準時來了!”劉彥輕嘲一聲,繼而眉頭緊皺,嘲諷道,“去年來了個劍道高手駱弘一,今年派的又是哪路神仙啊?”
呂铮輕言輕語,“今年來的,不是江湖高手,而是主管外交諸禮的大秦大服令,強汪。”
劉彥流露出一絲驚異,旋即薄唇微挑,嘲諷意味甚重,道,“怎麽?來談判了?苻毅那家夥這麽快就沉不住氣了?難道他還怕我這隻煮熟的鴨子飛了不成。”
陶侃呲牙接話,毫無顧忌地道,“說來說去,還是他苻毅怯了。”
“大将軍此話何來?”劉彥悠悠出口問道。
陶侃直言不諱,“我軍慘敗固然始料未及,但他大秦也未想到,此戰竟會如此順利。大秦十萬兵馬,從高句麗國入我赤松郡,轉由南下兩遼,看似風雨無阻勢如破竹,實則已犯了孤軍深入的大忌
。我大漢在薄州邊境的五軍尚在,随時可以北下平叛,兩遼西南,平田軍、華興武備軍和玄甲衛四萬精兵枕戈待旦。隻要陛下一道诏命,我軍兩路南北夾擊,再有陽樂城内東境軍餘部裏應外合,苻毅他兒子苻文帶的這十萬人馬,立刻便有全軍傾覆之危!”
行軍打仗,家國大事,哪裏有陶侃說的那麽随意簡單,陶侃所以這般輕描淡寫,隻因看到劉彥憔悴摸樣于心不忍,好言安慰罷了。
“大将軍安慰罷了!北境五軍身負邊防大任,且孫江郡有孫氏一族掣肘,根本無法實現大規模調動。至于這華興兩軍,以如今的曲州局勢,也容不得他動彈分毫。如今的大秦兵馬,看似孤軍深入,實則穩如泰山呐。”劉彥實實在在自嘲笑道,“苻文小兒,小小年紀便能攻城拔寨,我兒子,不如他兒子啊!”
寬敞的宣室殿,又陷入一片可怕寂靜之中。
殿内沉寂了片刻,呂铮向劉彥谏言道,“陛下,與其苦思冥想,不妨召見大秦使臣,看看大秦的價碼,陛下也好見機行事,對症下藥。倘若能用極小的代價換取秦國退兵,不失爲明智之舉!”
陶侃在側雄赳赳氣昂昂,“陛下也不必太過忍讓,若秦人要求過分,大不了再來一次傾國之戰!”
此時的劉彥發髻松散、面色憔悴、衣冠不整,本來無心會晤使者,奈何拗不過呂铮和陶侃堅定的眼神,隻得吩咐赭
紅爲自己梳洗打扮,着呂相攜強汪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