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他準備的重點。
他已經從各個角度設計了考題,這道題也在他的計劃當中。
他沉思了大約一分鍾,拿起紙筆簡單列了要點提綱,深吸一口氣,開口道:
“生産力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人類和人類社會發展最根本的動力。”
“正是生産力的提高,帶動生産關系的變革,才有了社會的演進。古猿人學會用石器,開始有了私有制,人類社會産生。後來人類學會使用青銅器,奴隸制社會出現,再後來使用鐵器,封建社會出現,再後來蒸汽機發明,工業革命出現,衍生出了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
“所以,中國共産黨的出現是生産力的發展的必然産物,而中國共産黨的使命,也就是帶領中國人民繼續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實現共産主義遠大理想!”
“因此,中國共産黨必須代表先進生産力的發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生産力必須是先進的生産力,不能是落後的生産力,必須是公平的、有活力的生産關系,而不能是剝削的、壓迫的生産關系,這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任務。”
“第二點,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優秀的文明,這是我們五千年來薪盡火傳、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力量,在苦難的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經曆了種種艱難困困苦,最終站了起來,改革開放之後,又逐漸富了起來。但這絕對不是我們最終的目标,我們的最終目标是一定強起來,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要實現這個目标,就必須發展先進文化。”
“再發達的經濟,再先進的政治制度,如果沒有先進的文化支撐,必然沒有生機活力,也就沒有持續發展的動力!”
“因此,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就必須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尤其是要繼承發展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和世界其他強大民族相比之核心競争力!”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經濟比我們發達資源比我們豐富人口素質和受教育水平遠超于我們,但我們有一點他們比不了,那就是五千年的文化積累,美國再強大也不過立足二百年,日韓經濟再好也不過是我們漢唐傳統文化在異國的延續!隻要我們把自己的文化力量發揮出來,必然能讓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再上一個台階!”
“第三,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由中國共産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我們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如果不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那我們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算代表再先進的生産力再先進的文化都沒有了任何意義!無論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我們爲什麽出發!不能忘記南昌起義,不能忘記四渡赤水,不能忘記延安窯洞……”
梁江濤的聲音抑揚頓挫,侃侃而談,既有理論高度,又結合實際,還不忘引經據典。
他說完,自信地看着考官席,他相信他的表現一定能夠征服在座的考官。
如他預想的那樣,對面的考官都已經聽呆了,鴉雀無聲。
他們怎麽也想不出來,這些話是從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大學生嘴裏說出來的。
這高度,這能力,這口才,就算有人告訴他們,梁江濤這是在口述一篇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他們都信。
實在太厲害了!
晏清部長推薦的人……果然是人才!
到了現在,他們對梁江濤的疑慮已經全部打消!
部長就是部長!
之前還有人懷疑梁江濤是有什麽了不得的背景,讓部長都不惜走後門折腰。
現在他們才發覺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這樣的人才哪怕放在省委組織部都是鳳毛麟角的!
姜萬軍點點頭,臉上已經抑制不住對梁江濤的欣賞,繼續道:“很好,我看了你的簡曆,你的簡曆論制作水平在所有考生中可謂是出類拔萃的!你很擅長做這些嗎?”
“我認爲凡事最怕認真,不光是制作簡曆,所有的事情我都傾盡全力,力求盡善盡美!”梁江濤自信的說。
“這樣是否會有形式大于内容之嫌?或者說應該把有限的精力更多的放到内容上,而不是去考慮形式?畢竟簡曆精美與否,呈現給我們的内容是一樣的。”姜萬軍道。
他這不是雞蛋裏挑骨頭,而是要故意爲難一下梁江濤,給他更多的壓力,看他臨場應變如何?
在場的考官都明白這一點,饒有興緻的看着兩江道,期待他的回答。
“報告領導,孔子有句話說得好,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無論是形式大于内容,還是内容大于形式,都不是一個好現象。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禮,講究秩序!并不單純是迂腐古闆。最好的方式是持兩用中,保持中庸之道!就好比我們現在發展經濟一樣,既不能固步自封,過于謹慎,趨于保守,白白喪失了發展的時機。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現在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方都是膽子比較大,腦子比較活的地方,比如粵東,比如蘇南。但同時也要看到,不能單純爲了經濟增長而忽略其他社會問題,比如說環境污染,比如說農民工權益保障,再比如由于市場經濟自發性、盲目性、滞後性等固有的局限性所導緻的種種違法甚至犯罪的亂象!必須下大力氣解決,不然以後積小成多,反過來制約經濟的發展速度,尤其是經濟的發展質量,最終拖慢了經濟發展的節奏,那就是欲速則不達了。”
梁江濤腦子轉得飛快,非常活絡,再結合未來二十年發生很多社會現象,看的問題自然非常透徹,讓在場的考官都有醍醐灌頂之感。